二、运动锻炼对健身的具体作用
1.运动锻炼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长期坚持运动,可使各脏腑器官功能增强,由于机体充满活力,从而可延缓衰老,使人健康长寿。
一个人体质的好坏、衰老的快慢是可以控制的。实践证明:人体的发展变化,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展,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推迟衰老,健康长寿,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体质削弱,甚至未老先衰。
随着老年化研究的开展,运动延缓老化过程的研究也很多。原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普罗科教授多年研究证明:“不锻炼的人,30岁起身体机能就开始下降,到55岁,身体机能只相当于他最健康时的2/3。而经常锻炼的人到四五十岁,身体机能还相当稳定,当他60岁的时候,心血管系统功能大约相当于30岁不锻炼的人。”现任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霍尔曼教授指出:能每天坚持跑步几分钟的人,心脏可以年轻20年。
2.运动锻炼促进个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人体一切活动的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的。大脑的重量虽只占体重的2%,但是它需要的氧气却要由人体总血量的20%来供应,比肌肉工作时所需血液多15~20倍。然而,脑力劳动者长时间伏案工作,机能活动的特点是呼吸表浅,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缓慢,腹腔器官及下肢部血液停滞。长时间进行脑力劳动会使人头昏脑涨,就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缺氧所致。
进行体育运动,特别是到大自然中去活动,可以改善大脑供血、供氧情况,可以促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加;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加强;对体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大脑分析综合能力加强,整个有机体的工作能力提高。
(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所形成的形体上的变化,它是人体量变的过程。而发育则是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逐步完善,机能逐渐成熟的过程。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其生长发育不仅对人体形态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内脏器官的发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有直接影响。体育运动刺激骺软骨的增生,从而促进骨的生长。科学研究证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青少年比一般青少年身高增长要快。同时,经常参加运动,还可促使骨骼变粗,骨密质增厚,骨骼抗弯、抗折、抗压的能力增强。
身体任何运动都是通过肌肉工作来完成的,肌肉本身又是人体美的重要体现,发达而结实的肌肉能提高劳动力和运动能力。经常从事运动,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供应情况,增加肌肉内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的含量,使肌纤维变粗,工作能力加强。一般人肌肉重量只占体重的30%,而运动员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5%~50%。同时运动还可以促使肌肉有更多的能量储备,以适应运动和劳动的需要,提高运动能力。
(3)促使人体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 体育运动能使人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速,从而使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机能都得到改善,使为这些系统工作的器官——心、肺等,在构造上发生变化,提高机能。如经常运动能使心脏产生运动性肥大,心肌增强,心壁增厚,心腔容积增大。在机能上,心肌的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心跳频率减少,出现“节省化”现象。肺的功能也会因运动而提高,肺活量增大,呼吸深度加深。
3.运动锻炼调整心情、振奋精神,进行积极性休息
体育运动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从事运动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以调节人的某些不健康情绪和心理,如意气的消沉和情绪的沮丧。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德里斯考发现跑步能成功地减轻大学生们在考试期间的忧虑情绪。人们还发现有紧张烦躁情绪的人,只要散步15分钟后,紧张情绪就会放松下来。
随着现代化的长足进步,社会余暇时间增多,如何善度余暇,成了一个社会性问题。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余暇生活不仅使人们在繁忙的劳动之后获得积极性休息,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愉快身心,培养高尚的品格。由于现代体育运动,特别是竞技运动,运动艺术日益向难、新、尖、高的方向发展,一些杰出的运动员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把身体控制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使健、力、美高度统—起来,加上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微妙的配合,表现出抒情诗般的、戏剧性的艺术造型,使人们在观看体育表演和比赛时,产生一种犹如欣赏优美的舞蹈、线条明快的雕塑、光与影和谐的摄影艺术一般,是一种美的享受。正因为体育运动如此富有魅力,因此,在运动场上,常常有一种移情作用,在观众和运动员之间扩散开来,使观众忘却了一切烦恼和不愉快,“净化”观众的感情,它可以使人们由于工作和劳动所带来的紧张、疲劳和紊乱的情绪得到积极有益的调节,不仅有助于元气的恢复,而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4.运动锻炼有助于形成良好体形,增进人体美
长期坚持健身训练可使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健全,体形健美,姿态端正;使青年人动作优美,体态矫健;使中年人延缓身体的衰退,保持良好体形;使畸形和不正确姿态得以纠正。总之,健美的形体是通过运动锻炼出来的。通过科学、系统的形体锻炼,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还能减肥,保持相对稳定的体重,使形体健美,并能修饰和改善身材的不足,使生命力更旺盛,精力更充沛,使学习、工作的节奏更清晰、更有效。
作为健身方式之一的形体训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匀称和谐地发展人体,塑造体形,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和动作,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形态更加完美的一种体育运动。形体美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形美、姿态美和动作美。因此,形体训练也必须选择多种内容,运用多种方法。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完善体形、体态和仪表,还可以陶冶情操、美化身心。只有在追求形体健美的同时,加强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注意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真正把体育和美育、外在美和内在美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形成高雅的气质,才能够形成形体的完美。
5.运动锻炼使人学会并掌握生活技能和科学锻炼的方法
人是本能比较缺乏的动物,刚出生的人生理上几乎完全不能自理,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连最简单的坐、立、走都不会(许多动物一出生就会走)。因此,人的基本技能都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而体育运动是人们获得基本活动技能的重要途径。
由医护人员给初生婴儿做被动体操,是人出生后进行的最初的体育活动了,它既是一个发展身体的过程,也是为掌握基本生活技能打基础的教育过程。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儿童在游戏中学会走、跑、跳、攀、爬、搬运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儿童在游戏中通过“假装”和“拟成人”的各种活动,模仿各种社会角色的动作和行为,学会适应社会生活。至于在各级学校中学习的学龄儿童、少年、青年,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有助于他们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
社会在向青少年传授人类文化遗产中,有关身体健康和体育运动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知识是使青少年学会合理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条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必要在童年时期就使他们懂得怎样才叫健康的生活,学会有益的休息的本领,并且通过传授这些知识,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发展他们的精神需要,培养他们享受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的能力。事实上,不论在幼儿园、家庭或是在学校,通过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活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地进行着。从保育员给孩子们讲正确的坐姿,到小伙伴一块争论足球比赛的规则,从立正姿势的学习一直到大学体育教师给学生剖析运动原理,他们都从中得到了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
6.运动锻炼提高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运动健身能增强人适应外界自然环境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它还能提高使人体处于非常态的状况(如倒立、悬垂滚翻等),提高人体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传统教育和宣传舆论的影响,人们总是会产生和形成与社会相一致的心理。例如,一般情况下,人们的个人需求基本一致,以这些需求为原动力,可以推动人努力工作,遵守社会规范,为社会做贡献。但是,有时却由于种种原因,如个人犯了错误、亲属的死亡、天灾人祸的打击等,而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调。
体育运动有竞赛性、对抗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显示结果的即时性。因此,它能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悬念,人们往往对于那些不可能预知的东西寄予更大的期望。运动竞赛常常是在反败为胜、力挽狂澜、千钧一发、一泻千里等震撼人心的情境中,使人们的期望在短时间内得以满足,这种情境使人体验到紧张、痛快、敬佩、自豪,从而调整失去平衡的心理。当然体育社会感情功能的另一个侧面是它也可能引起泄气、颓丧、气愤等,打架闹事就是这样一些情感的发泄。因此,西方社会学家把体育运动看成是社会的“安全阀、出气孔”,甚至专门设置“运动消气中心”,供人们去发泄自己的情绪,以调整失去平衡的心理。
体育运动独具一格的生动性特点,可以使人们在身体活动的实际体验中,对自己的健康、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在调节社会心理平衡方面,它堪称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重要手段。
7.运动锻炼具有防治疾病和恢复功能的作用
(1)防治疾病功能 在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中,肌肉活动已成为维持良好生物学状态所不可缺少的自然生理刺激因素。肌肉活动的长期减少,会使血液循环功能减退,从而影响大脑和全身每个细胞的功能,对心理功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人体的整体性功能调节主要由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馈回路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持同外界环境间的平衡。人身心状态之所以有患病状态,与人体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的下降有关,是内环境和外环境失衡的结果。肌肉活动长期不足,会使机体的感受器钝化,各级控制中枢对信息的自理过程失灵。而每当机体运动时,在机体内至少引起十几个因素的变化,如气体交流、血糖的消耗、血液循环的加强和体温调节等,肌肉活动增加了对许多系统和器官功能活动的要求,从而一个复杂的反馈环被激活,借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因而,科学的肌肉活动是保持和加强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维持生存和保持持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现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体力劳动大量减少,出现肌肉活动量严重不足,相反,脑力劳动量和精神负荷急剧增加,大量的身心疾病也就随之出现。为此,需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防病治病,调节身心,促进健康。
(2)恢复功能 运动恢复也称运动疗法,是康复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利用人体肌肉关节的运动,以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功能恢复和发展的方法。它必须根据残疾人和病人的疾病诊断、病期、功能状态、康复目标等具体条件,以运动处方的形式,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确定适当的运动量,规定注意事项等,由病人自己在医生或家属的指导、帮助下进行锻炼,以改善或提高运动能力和内脏功能,促进康复。运动疗法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以各种运动方法,包括中国传统医学的各种健身方法,可徒手或借助一些器械、设备来进行。运动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不同点在于:它是一种积极的治疗,运动疗法需要自身的积极性才能坚持治疗,同时运动本身又能进一步提高病人情绪的积极性和锻炼的自觉性,从而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它是一种局部和全身相结合的治疗,虽然运动疗法表现为对局部肢体的功能训练,但同时也影响到全身脏器的功能,因此常能引起较全面的治疗效应,促进康复;它是一种集保健、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疗法,运动疗法不仅用于人体功能的康复,通过训练还可改善和提高全身状态及抗病能力,因而可预防某些疾病或并发症,可治疗某些疾病。
8.运动锻炼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个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它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人刚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的人,要使之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被社会或群体所需要的人,他就得学习社会或群体的规范,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们的期待,从而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延续下去,就必须努力将其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用统一的规范来约束和指导个人的行动。因此,人的社会化对个体对社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个群体或社会是否实现了社会化,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巩固,甚至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存在。社会化在人的一生中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尤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在人类社会化过程中,体育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作为手段,体育运动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兰考提出:“如果把体育运动忽然从世界上和人们的意识中消灭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变,体育运动很快还会诞生,也许还会再造出形式与现在完全一样的体育运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每个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管理自己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指导成员工作的章程,以作为理想的活动准则或社会规范;社会通过各种媒介,教导青少年遵守社会规范,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培养人们未来的社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体育运动本身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又是在一定的执法人——裁判员、教师或教练员的直接教育、监督下有组织地进行,这是对培养青年一代遵守社会生活准则的一个强化。再者,体育运动是一个社会互动的场所。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竞赛中,人们聚集在一起,参观者之间互相交往交谈,比赛者在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更为频繁,会不时地对参加者提出思想品德方面的严峻考验,如长跑到了“极点”时,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停滞,对方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裁判误判时,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所有这些都是自我教育或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机,是使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一种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