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建筑概述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与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希腊与罗马建筑、古代拉丁美洲建筑并称为世界六大原生的古老建筑体系。它发祥于中国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经历了萌芽、发育、定型、成熟、规范化、衰退与简化及烂熟式微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具体各发展阶段特征详见表1-1。它的发展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并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
表1-1 中国古建筑发展简表
(1)历史悠久 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是一个源远流长的体系,该体系萌芽于原始社会晚期。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源于巢居形成的干阑式建筑与黄河流域源于穴居发展形成的木骨泥墙建筑是其雏形。作为主体的“木构架建筑体系”最迟至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发展延续至今的时间至少在四千年以上。
(2)体系独特 木构架体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据主流的建筑体系,它不同于西方的砖石结构体系。它以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充分发挥了木材既能受压也能受弯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创造了以抬梁式为主的独特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与现代框架结构十分相似,整个传力路线为:屋面荷载→椽子→檩条→梁架→柱子→磉墩(基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另外承重构件与围护、分隔构件分离,有机地对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进一步加工,形成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内容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等。
(3)高度稳定 中国古代的木构架体系一脉相承,持续少变。以建筑造型为例,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形成的中国传统的三段式建筑形象,即台基、屋身、屋顶的组合,一直延续到明清,除了局部比例与尺度发生变化之外,整体造型表现出了高度的稳定性。
(4)发展缓慢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中国古建筑领域,遗存的建筑书籍少之又少,许多建筑做法属于工匠们“口传心授,门户相传”,再加上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古制、祖制述之、守之,而少改变,导致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工艺发展较为缓慢。
(5)是一种典型的纯金文化 由于中国位于东亚大陆,东面是浩瀚的大海、北面是苦寒的戈壁、西部与东南是险峻的山脉和高原,造成了半封闭的地理结构特征,使之远离世界其他文明中心而形成相对隔绝的状态。加之农耕文明和有足够回旋的辽阔土地,也使中国文化缺乏外向的动力。中国建筑的早期发展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木构架建筑发生期、发育期大体是在与外来文明没有联系的情况下度过的。到了东汉时期佛教文化传入时,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已经形成,正统地位已经确定,外来建筑文化没有冲淡中国建筑的特色,只是融化在中国建筑的特色之中。这种情形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中叶,使得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既是高度成熟的、延绵不绝的,也是较为纯粹的和独树一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