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学习中国画首先应从笔墨技法的基本训练开始。在中国画中,“用笔”与“用墨”是中国画形式语言的两部分,两者在表现出统一整体的同时,既要表现出笔中有墨的韵味,又要呈现出墨中有笔的变化,“笔墨合一”才是中国画形式语言的本质特征,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墨的运用必须依附于笔,而笔在运行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都要以墨色的浓淡干湿焦的不同视觉表现形式来表现。
(一)用笔
用笔一词,是中国画特有的专业词汇。其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用笔的方法;二是线条的力度。中国画使用毛笔作画,从毛笔构造上我们会发现,其笔头任何一个面都可以用来描绘对象。因此,熟悉毛笔的结构,掌握笔头的不同运行角度、方向和力度就会使毛笔呈现出来多种多样的笔触。这些笔触所描绘出的皴擦点染都是线和点的扩大。因此,通过用笔进行以线造塑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语言特征。由此可见,线在中国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线塑造形体,是表现中国画绘画视觉对象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画中,线条表现的不仅是物象的轮廓,也是物象的精神,它不仅要表现出物象的质感、量感和动感,还担负着抒发画者情感的重任。
1.执笔
中国画的执笔方法与书法一样,以拇指、食指握紧笔管,中指在前勾住,无名指在后抵紧,小拇指向无名指靠拢辅助。
2.笔锋的用法
中锋:行笔时,笔管垂直于画面,笔锋收敛并藏于线条的正中间,笔痕呈圆柱形,产生的线条圆润、浑厚。
侧锋:行笔时,笔管倾斜于画面,笔锋处于线条的一侧,产生的线条一边光,一边毛,犀利、枯涩。
顺锋:行笔时,笔管倾斜于画面,笔管在前而笔锋在后,拉动笔管前行,产生的线条顺畅、挺秀。
逆锋:行笔时,笔管稍斜于画面,笔锋在前面而笔管在后,推着笔管倒逆而行,产生的线条毛涩、老辣、苍劲。
藏锋:起笔时将笔锋藏于线条之中,做到“欲右先左”,即收笔时逆向提笔回缩,谓之“无往不回”“无垂不缩”,皆不露锋芒。中锋用笔多用藏锋,将力蕴涵于线条之中。
露锋:顺锋入笔或出笔,线条两头皆可露出锋芒。
散锋:笔锋散开行笔,笔迹丰富飘逸,轻松虚灵。
拖锋:笔头斜卧于画面,牵住笔管顶端顺势拖行,笔痕舒展松动,自然流畅。
3.运笔
运笔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动作。由于行笔的力度、速度、角度的变化,使线条产生丰富的变化,共同为写形传神服务。中国画线条变化丰富,短线一般以指与腕的配合运动即可;若勾长线,则需指、腕、肘、肩关节配合协调;为使长线灵活,变化有力,必要时应悬腕、悬肘才行。中国画具体运笔形式与方法如下。
① 轻重、徐疾。轻重指行笔的力度变化。行笔用力轻,线条松动、虚灵;行笔用力重,线条有力、厚重。徐疾指行笔速度的变化。行笔速度慢,线条沉稳、安定;行笔速度快,线条飘逸、流畅。
② 提、按、顿、挫。提笔线条变细,但要有力度,提如千斤。按笔线条变粗,沉着饱满,厚重有力。顿笔指行笔要改变方向,突然停顿而后变挫再行前进,使线条产生变化与节奏。挫笔是行笔不断改变方向,艰难前行,线条如“金错刀”,有艰涩古拙之感。
③ 转、折、揉、戳。转笔即行笔腕部灵活,笔管转动,所勾线条为圆转的曲线。折笔是画出方折线条的笔法,行至折笔处先要稍停按笔,然后直折过去。揉笔指下笔后,以不同方向揉按笔头的笔法,使色或墨块糅合而丰富变化。戳即用力从上向下快速用笔直戳画面,状如“高山坠石”。
④ 勾勒、皴擦。勾线时,朝左为勾,朝右为勒,俗称勾勒,亦将在底线上复勾称为勒。皴擦即连续勾出有疏密变化排列的短线,以表现山石等物体粗糙的质感、纹理。山水画中还有点皴类、面皴类,划分较细。
4.用笔的法则
用笔的方法虽然较多,但都要遵循基本法则规律,即要讲究笔意、笔力、笔韵、笔趣,其中笔趣和笔韵最为重要。笔趣泛指笔墨的情趣、意趣、天趣,要注意处理好用笔的生熟、巧拙、老嫩的关系。笔韵是指用笔通过各种变化,求得十足的韵味。既要使画面在笔法上协调统一,又要有节奏感。最终,使笔运墨要笔笔有情、笔笔有意,不然就会成为死笔、败笔。用笔要“力能扛鼎”“力透纸背”,不可软弱、漂浮。对此,中国古代画家绘画时有用笔“平、圆、留、重、活”之说,绘画时应给子重视,加深体会。
(二)用墨
中国画传统用墨上有墨分五色之说,即墨有“焦、浓、重、淡、清”五种。唐代张彦远说:“运墨而五色具”,主要是说明墨的从浓到淡有五个色阶的差别。“墨分五色”的用墨原则,不仅要求画家应遵循“墨即是色”的法则来运用和处理“墨”,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中,还强调“墨”的“色”性,也即墨的不同色阶层次可以呈现出宇宙万色。在具体的用墨过程中,墨的变化丰富多彩,并非只呈现五种状态,所谓“墨分五色”,实际上是一种用墨的原则和方法,五色是概数,形容层次多。墨的变化实际上是水的变化,墨的干湿度也就是加水的多少。
常用的用墨方法有七种。
①浓淡法。古人常说墨分五彩泛指墨色的浓淡变化,通过加水的多少以产生层次。②干墨法。此法与加水的多少有关,可有浓干墨,也可有淡干墨。③破墨法。分浓破淡、淡破浓、行破湿、湿破干等方法。另外还有水与墨相破、墨与色相破等方法。④泼墨法。常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墨水直接泼洒于纸上,再根据自然晕染的效果和作画意图加以调整;另一种是饱蘸墨水快速大胆的挥毫、点厾,随意驱墨,以见笔迹、显活墨为佳。⑤积墨法。由淡到浓,层层积点、积染、积皴的方法。积墨分为干积和湿积两种方法。⑥宿墨法。用墨盘里的陈墨作画,由于宿墨脱胶含渣,墨迹显不易渗化,故效果特殊。⑦渐变法。以干净之笔先蘸淡半或重色浓墨至笔腹,再蘸浓墨或浅色淡墨,略调后画于纸上,以产生有浓淡渐变的点线状墨迹。
(三)色法
中国画设色的基本法则是随类赋彩,其既指顺应物理或客观对象上的类型之色,也指遵循自身审美心理在绘画主观视觉表现上的类型之色,例如表现热烈喜庆之境宜用丹红色,清凉静雅之境宜用青蓝色。实际上中国画很早就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分类原则——以黑白两色来涵括一切色彩,这便是从水墨画绘画角度进行展现所谓的墨分五彩,也正是类型化色彩观念在中国画形式中具体而细微的深刻体现。春景明媚,色宜中和,墨宜秀润;夏景葱翠,色宜发越,墨宜郁勃。这些在中国画绘画当中针对不同对象表现出的随类赋彩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