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想要拥有一部自己的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西雅图城外,一帮少年每天放学后都会一起到当地的C立方公司去“上班”。他们会在这家公司的下班时间、真正的员工开始陆续回家时抵达办公室。这些少年将自己看作公司的非正式晚班员工。他们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公司购买的DEC公司的小型计算机,于是就充分利用了这个权限。

这个小团队的两位小头头非常痴迷于计算机。他们的工作并不能得到任何报酬,但说起话来细声细语的15岁少年保罗甚至愿意倒贴钱来换取操作计算机的机会。保罗13岁的朋友比尔看起来则显得更为稚嫩。保罗和比尔想要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他们都要想疯了。眼下利用课余时间接触的这台DEC公司的小型计算机,已经是最接近梦想的方式了。

C立方公司很乐意让这帮少年来鼓捣他们的计算机。根据他们与DEC公司签订的合同,只要C立方能证明DEC的程序存在bug,就不必向DEC支付计算机的使用费了。这帮少年的任务就是发现各种bug以推迟C立方向DEC付费的时间。

DEC与C立方的协议在当时是一种很常见的手段,目的是发现复杂程序中那些不易被察觉的bug。DEC软件是新开发的,而且非常复杂,谁都知道这样的软件怎么也得有几个bug。但这帮少年竟然发现了几百个bug,年轻的比尔发现得最多。这帮少年称自己记录bug的日志为“问题报告书”,这份报告书不断加厚加厚再加厚,最后竟达300页。最终,DEC公司叫停了这个项目。据比尔后来回忆,DEC是这样告诉C立方的:“这些家伙找起bug来简直没完没了!”

在其他人失去兴趣陆续离开之后,保罗和比尔仍然在C立方待了好几个月,最后终于在那里挣到了钱。他们很幸运,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在当时,没有多少十几岁的孩子见过电脑,更不用说在电脑上写程序了。

20世纪60年代的计算机体型巨大。哪怕是DEC公司首创的体型最小的“小型计算机”,尺寸也比得上一台电冰箱。而且还卖得特别贵,只有政府机关、大学和大公司才买得起。计算机在当时可谓默默无闻,也不算什么好东西,通常要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操作员或程序员来操作,那场面就如一位白袍祭司在用一门神秘的专用语言主持弥撒。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被广泛视为官僚主义剥夺人性的工具,尤其是许多年轻人这样认为。

但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这样认为。一些有技术背景的年轻人对计算机技术十分着迷。他们可能是书呆子、数学系学生或管理高中校园视听设备的人。保罗和比尔就是其中两位。在C立方鼓捣计算机的那些夜晚,他们也梦想着有一天能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总有一天会有的。”保罗总是这样告诉比尔。

当然,后来梦想实现了。那些天赋异禀的少年没有想到,或者说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迅猛。1974年之前,个人计算机基本上还没有踪影,而如今它已迅速蔓延到办公室、家庭、实验室、学校、飞机上和海滩边,可谓无处不在。它端坐于每一张办公桌上,栖身于每一个行李箱中。它代替了打字机、计算器、人工会计系统、运算表格、电话、图书馆、绘图板、剧院、补习老师、玩具,等等。一旦连上互联网,就可以使用即时邮件系统,可以获得多到令人炫目的信息、娱乐及商务服务。个人计算机就这样引发了一场革命。

个人计算机的起源也颇具革命性,因为它并不是由那些搞研发的专业团队在成本昂贵、设备精良的实验室研制出来的。它始于企业和学术机构之外,由黑客、计算机发烧友和误打误撞的创业者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地下室和卧室等地方创造出来。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比尔·盖茨、保罗·艾伦、李·费尔森斯坦、阿兰·库珀、史蒂夫·东皮耶、加里·基尔代尔、戈登·尤班克斯、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等。

这些革命者用自己对这门技术的痴迷点燃了导火索。他们的故事和当代的任何商业故事一样,都有奇特和非凡之处。许多人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却仍在恍惚成功从何而来。普通工程师躲在车库中焊接那些将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机器,制造商深为消费主义的弥漫苦恼,喜欢尝鲜的顾客欣然买下尚有缺陷的玩意儿,得来不易的技术资料被共享,这一切都发生在倏忽之间。共享精神在其他行业中都十分少见,但对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却是不可或缺的。

和所有的故事一样,这个故事也有结局。个人计算机所点燃的革命之火至今仍在蔓延,但新技术和设备如今已成为数码世界的中心。作为办公桌或膝上的一个盒子,一台计算机所能干的所有事情,个人计算机都能办到。而它却只是众多智能设备中的一个,很可能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弥漫于20世纪60年代的激进主义、创业精神、技术型书呆子气、想拥有一部自己的计算机的遥不可及的梦想共同构成了个人计算机文化,而今,这种文化业已成为历史。

本书讲述的就是这种文化的历史,那场革命的历史。

我认为全世界的计算机需求量大概是五台左右。

——托马斯·沃森,IBM公司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