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门
智化寺:京音乐的舍利塔
在北京东城区的朝阳门与建国门之间,距东二环路上的金宝街东口约200米,有个胡同叫“禄米仓”。从金宝街东段路北进入小牌坊胡同,再往左拐进禄米仓胡同,靠胡同东口路北有一处不起眼的寺院——红粉刷墙,黑琉璃瓦盖顶,这就是智化寺。智化寺门前没有其他旅游景点的热闹喧嚣,清静的寺院早已淹没在普通百姓朝朝夕夕的日常生活中。然而,细心的游人还是能发现庙宇山门的墙上赫然标示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公布……”
众所周知,北京历史古迹甚多,所以文物保护单位也很多。而在1961年首批被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京城古迹确实不多,当时与智化寺得到同等待遇的还有故宫、天坛、颐和园,而大名鼎鼎的恭王府则是20年后才跻身于这个行列。据说,智化寺被评定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因为当年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到底何等身世才能有如此殊荣?原来,这里在明朝就是皇上点名修建的寺庙,也算得上是明朝的国家级重点工程了。
来到智化寺的山门殿中,可以看到墙上有一幅石刻的人物画像,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细眼弯眉,好一幅奸诈嘴脸。这一形象正是这座庙最初的主人——明朝正统年间司礼监太监王振,赫赫有名的“土木堡惨败”,就是这位王公公一手“导演”的。说他是大明王朝的罪人,一点也不过分。这座智化寺始建于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王振掌权得势之时,后来王振失势被诛族,但明英宗复辟后,为了他这位曾经的宠臣还继续拨款扩建此庙,并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这座明代古刹后来在万历年间和清朝康熙年间又被重修,使其在鼎盛时曾达到占地约两万平方米的规模。
据寺里工作人员介绍,国家之所以在1961年就将智化寺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不是因为这里曾是王振家庙,而是因为这里是北京城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庙宇。如今徜徉其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上的细节透着与后世清朝建筑的不同之处,而其中最为精美处要数藏殿内的藻井。
站在智化寺的藏殿内抬头向上看,一座巧夺天工的藻井悬于大殿顶部,其造型精美、雕工复杂,堪称明代建筑木雕之极品。仔细观看就可以发现,在藻井每一格的边缘上,均饰有卷云、莲瓣、供科,空当内置“八宝”;在藻井的内八角与井心之间的斜板上,还环雕了八条游龙,而在藻井圆心透雕的那一条仿佛是蓄势待发的蟠龙,正目光炯炯,俯视天下。这个藻井的整体结构,比故宫南熏殿的藻井还要大、还要美。站在藏殿里举头仰望,还能看到在大殿顶部整齐的暗绿木方格内交错着镶有精致的呈十字形的铜花。
像藏殿内这样的藻井,智化寺原来有三块,另两块曾分别装于智化殿和万佛阁内,可惜民国年间被人盗卖。如今,这两块藻井分别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和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从藏殿出来,经过智化殿,就是如来殿。如来殿是庙宇建筑中轴线上最大的殿堂,殿内供奉如来本尊像,因此得名“如来殿”。殿堂有上下两层,除了安有门窗的地方,四面墙壁上都饰满佛龛,龛内置漆金小佛造像,据说有9000余尊,故此殿又得名“万佛阁”。北京的老百姓一直传说,智化寺的佛爷佛法无边,人踏入大殿之内不仅脚不沾尘,而且蟑蚁蛇蝎不敢进殿,可谓百毒不侵。其实奥秘在于殿内的佛像完全是金丝楠木雕成,驱虫避蛇的效果极佳,因此佛像才能历经500余年不朽。1985年,文物工作人员在如来殿清理佛经版时,在如来佛塑像腹中发现唐宋铜钱80枚、明代“一贯”面额的纸钞10张。这可不是老和尚的私房钱,而是在该佛像落成“开光”之际放置其中的供奉之物。
智化寺作为宦官家庙,不仅在建筑规模上沾了宫廷的光,而且王振还以他特殊的政治身份把更珍贵的东西从宫廷里带了出来。这东西虽然不是金银珠宝,可比任何珍宝都要金贵百倍,那就是明朝的宫廷佛乐,也就是今人惯称的“京音乐”。
如今的智化寺,每天9点、10点、11点、15点都会准时响起阵阵佛乐,来这里的游客可以免费欣赏乐僧的佛乐演奏。这佛乐就是由当年王振从大明王朝的宫中带出来的曲谱编奏而成的,这可是皇帝在祭祀典礼时才可以演奏的御用音乐,可能在当年连一品大员都无缘听到。智化寺佛乐的幸运,是源于太监寺院的封闭性,让艺僧们严守口传心授的方式将其代代相传,从不与外界接触,才使明代出宫的宫廷佛乐相对完整地保存到今天。
古观象台:司天观象八百年
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有识之士自古就开始了对宇宙苍穹的探索;中国人推崇君权神授,历代王朝对于天体运行,不仅进行科学研究,更是将其与政权更迭相关联。因此,天文观测总是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然也不能缺了观测天象的地方。如今,这座已有800年历史的古观象台就坐落在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角。
这座古观象台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元代,起初叫作“司天台”,顾名思义,专为大元朝廷观测天象。司天台原建于如今观象台的北侧,在元大都被攻克时毁于战火,残存的天文仪器被运往南京保存。今天人们看到的这座砖砌的高台建筑,是大明朝廷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利用元大都遗存的城墙东南角楼遗址重建的,当时称为“观星台”,明王朝按照元代遗存在重建后的观星台上安装了一套复制的仪器。据《明史》记载,当时台上置有浑天仪、简仪、浑象仪(天球仪)等大型铜铸天文仪器;台下是紫微殿、漏壶房、晷影堂等建筑,内置圭表、漏壶等仪器。自明代正统年间始,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中国现存古观象台中使用年限最长的一座。
今天走进这座古观象台,穿过月亮洞入口,即踏入一进院落。院中古树苍天,整洁幽静。正房是一座面阔五间的殿宇,门楣悬挂的匾额上书有“紫微殿”三个字,两旁有东西厢房、配房。据工作人员介绍,辛亥革命后,古观象台几经易手,几度改建,如今只有这座紫微殿是真正的老建筑。仔细观察,紫微殿粗大的梁柱、精美的彩绘显示出它与院里其他仿古建筑的不同。殿内挂着“观象授时”的匾额,两旁的楹联题为“顺敷星好勅时几,敬协天行所无逸”。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这些字都是乾隆皇帝御书。明清年间,负责观象台的主事官就在殿里办公,如今整个院落都布置成展览区向公众开放。
走出院落,北边是高高的观象台。它通高14米,相当于现今的四层楼房。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在当时的北京城,除去城门楼子就要数它最高了。从残旧的台阶迂回登顶后,是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平台,平台的一边是一座小房,据说是当年观象台上值更衙役的宿舍,另一边则陈列着观象台的所有家当——8架观测仪器。
这8架仪器,都是清朝所造。清朝康熙初年,皇帝授命传教士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其中的6架天文仪器,分别是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新仪制成后安于观象台上,遂将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又命洋人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此时的观象台上已经有了7架新仪器。
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帝亲临观象台视察,看到祖父在位时留下的这些天文仪器均为西洋构造,有些不悦,觉得堂堂中华应该有“made inChina”的仪器,于是下令“结构以浑仪制近古,刻划制度宜从今”再建造一架占仪。皇帝开了口,忙坏钦天监,有关人员赶紧设计制造“玑衡抚辰仪”,最终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制成。这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足足5吨重,其构架严谨、纹饰细腻,不仅是一架观天仪器,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方方面面都反映出当时国力的最高水准。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这些精美绝伦的科学仪器没能逃过魔掌。西洋人虽然对瓷器字画一知半解,对科学仪器可是内行。列强打进北京后,便一眼相中了观象台上的这些宝贝。德、法两国侵略者把这8件仪器连同台下遗存的元明制造的浑仪、简仪平分,各劫走5件。法国将仪器运至法国驻华大使馆,所幸没有运出中国,后迫于压力在1902年归还。至今,地平经纬仪上还有法国侵略者留下的弹痕。德国则干脆将分得的仪器直接运回波茨坦离宫展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根据《凡尔赛和约》向战败国德国索要这些仪器。这5件国宝于1921年装运回国,重新安置在观象台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国民政府将观象台改名为“中央观象台”。
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使用,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逼北京。为保护文物,国民政府将置于台下的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使这7件仪器有幸没有落入日寇手中。
新中国成立后,紫金山天文台没有归还战时转移的文物。现在游人在观象台上看到的浑仪和简仪都是复制品,真品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