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鹊桥仙
二首
其一 七夕送陈令举[1]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①。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②。
客槎曾犯,银河波浪[2],尚带天风海雨③。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④?
【傅注】
①卢仝诗:“痴牛与騃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夕旦遥相望。”(刘按,句出《月蚀》,见《唐诗纪事》卷三十五,又见《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七。“夕旦”原作“旦夕”。)
②《列仙传》:“王子晋,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箫作凤鸣,游仙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山,三十余年,后来于山上告桓长曰:‘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至日,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而去。”(刘按,事详《列仙传》卷上,又见《艺文类聚》卷四、卷七及《太平广记》卷四。傅《注》多讹脱,至文理不通。今据《太平广记》录《列仙传》原文如次:“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日]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③《博物志》:“近世有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3]。’即此人也。”又云:“天河与海通。”(刘按,《博物志》卷十《杂说下》载此事云:“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傅《注》盖撮述大意而删略失当,致使文意不明矣。)
④《文选》曹子建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刘按,此乃王粲《赠蔡子笃》诗句,见《文选》卷二十三。傅《注》误标作者。)
【校勘记】
[1]词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无“送陈令举”四字。
[2]“波”,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作“微”。
[3]“牛斗”,沈钞本、清钞本误作“升斗”,今从珍重阁本并据《艺文类聚》卷八引《博物志》原文改。
其二 七夕和苏坚[1]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①[2]。
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②。
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③。
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④。
【傅注】
①江汉二水,源皆在蜀。江水出岷山,故《书》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汉水出嶓冢,故《书》称“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刘按,参见《尚书正义》卷六《禹贡》。)
②“乘槎”、“织女”,已注前篇。(刘按,见本卷《鹊桥仙》其一“缑山仙子”词傅《注》③及其《校证》。)
③《庄子》:“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刘按,见《庄子·马蹄》篇。)
④《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中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今世七夕作小彩舫以乞巧。(刘按,《初学记》卷四引《荆楚岁时记》此文,“彩楼”作“彩缕”;“中庭”互倒;“七孔针”下多一句“或以金银石为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荆楚岁时记》同《初学记》;又“以为得”作“以为符应”。义胜。)
【校勘记】
[1]词题:吴讷钞本、《二妙集》本、毛本“苏坚”下有“韵”字,则系次韵之作。按苏坚原作已佚。
[2]“沱”,元本、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作“涛”,义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