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案险酿
谁动了何家村的金箔?
陕西省文物局刘云辉讲述了何家村宝物出土后,险些酿成的一桩冤案[1],其起因是宝物中的金箔重量问题。
1970年10月12日,何家村文物出土的第二天,有四块“赤金箔”浸泡在陶瓮中的鹦鹉提梁罐里,金箔拿出不再滴水时,用天平称得总重量为11市斤(注:1市斤=0.5千克)。1971年1月中旬,与文物接触最多的考古学家韩伟,在编写金银器报告时对赤金箔重新称重。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金箔只剩4388克(合8.776市斤),比三个月以前第一次称重少了2.22市斤。1971年4月13日,博物馆保管组将金箔作为正式入库文物登记时,发现赤金箔重量有变,第三次对金箔称重,其总重量为4148克(合8.296市斤),比第二次所称重量又减少了240克(合0.484市斤)。为了确保数字准确,工作人员又到西安市粉巷银行营业部复称一次,结果相同。
2.704市斤金箔不翼而飞,问题严重了。不断有人向上级写信反映,怀疑金箔被窃取了。博物馆组织了一次清查,还派专人去北京,取回在故宫展览的两块金箔,加上库存的两块,第四次称重,总重为4084.3克(合8.1686市斤),比第三次所称重量又少了63.7克(合0.1274市斤)。
什么原因使金箔前后重量相差近3市斤?真的是有人窃走了金箔?还是另有原因?将近3市斤的唐代黄金,在当时的首都长安城,至少可以买一座豪宅大院。20世纪70年代,1500克(3市斤)黄金,价值相当于8000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的总和。如果真是有人窃走了金箔,肯定是内部人员,那又是谁呢?猜忌先在博物馆保管组内部蔓延,又逐渐在整个博物馆扩散,直至掀起轩然大波。
在接到检举反映后,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对此事作出了“严查严办”的批示,由陕西省省委宣传部王炎处长担任组长的专案组,到博物馆调查摸底后,将怀疑的重点放在了韩伟的身上。何家村唐代文物发现后,韩伟参加了发掘工作,并主持编写简报。在简报编写过程中,他曾多次提取文物,有人说,韩伟陪这些文物至少睡了几个月的觉,如果有人动手脚,不是他还会是谁?
王炎专门找韩伟谈话,要求韩伟如实交代,争取宽大处理。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韩伟自觉委屈,一个普通人也明白这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更何况作为一名敬业的考古学家的他。可这天大的冤枉,面对缺斤少两的金箔,面对谁也无法否认的铁证,该如何洗清?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此后的调查过程中,有人回忆起金箔在展览过程中,曾出现渗水的情况,由此说明金箔本身还有水分,而且不是在短期内能够蒸发完的。这是要找的答案吗?为了证实赤金箔曾经含有的水分重量等于金箔缺少的重量,专案组立即从西北大学请来了物理系、化学系的几位专家到现场分析,并对金箔进行了浸水实验:经过三个昼夜,金箔含水量达到饱和程度;将金箔取出后,由实验人员双手握住金箔,用力甩干,再稍加晾干,在其不滴水时对其称重,不多不少正好11市斤。人们紧悬的心都放下了,尤其是被怀疑的韩伟如释重负。专案组当场宣布,解除对韩伟同志的隔离审查,恢复其工作。金箔缺斤少两的秘密终被解开,这个前后持续了40多天、险酿成历史冤案的事件,终于真相大白。
[1] 《何家村遗珍传奇》,《中国之韵》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