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研究》文选:人物志卷(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历史学科的应用价值问题

田先生将“史学危机”的呼吁放到近代学术发展的长过程中加以剖析,使我们深受启发,然后,他又神情严肃地谈到历史学当前面临的困难:

上面讲的是过去一个阶段的情况。今年以来,我特别感觉到社会上形成的空气,对历史学科来说非常不利。要说真感受到压力的话,我现在是觉得有压力了,心里很不自在。过去说“危机”,到底是不是危机等等,可以分析。因为确实存在历史学科范围窄,眼界不开阔,课题选择比较单调等情况。要搞百花齐放,结果只是“五朵金花”,1957年讲的这种话,结果成为划右派的一个重要根据。方法陈旧,不仅思想方法,技术手段也是非常陈旧的。所以让年轻人不满意,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对于这种不满意,有经验的人可以给以疏导,承认他这种不满意有理由,但是要达到满意,不能只依靠涉猎这个、涉猎那个新理论,试尝辄止,那也做不到。这些都好解决。我在前年烟台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开年会的发言,后来在《文史哲》登出来,即讲这个意思。同情青年的不满,但是青年人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年轻年老之间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有“代沟”,但是这个代沟是好填的,只要说得合情合理,年轻人的意见老年人不见得不同意。老年人这些持重的意见,虽然不新,但是青年人也感到合乎情理。现在新出现的问题,是学历史的研究生分配不出去,大学生更不用说。这可是大问题。过去十年中尽管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对历史学科发展的信心还比较强,现在却感到真有压力。

这种压力从何而来呢?原来年轻人也充满信心,自己选择了历史专业,选上了一门自己愿意为之献身的学问。可是近几年来,当研究生的人渐渐不安心了。一个博士生对我说:先生,我们博士生中有句话,叫自己是“失足青年”。意思是当博士生走错了路,没有出路,连求职、安家、住房、基本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不如早工作,早解决。我听了后心里很难受。当然我对这句话也并不信以为真。这些人本来是有志之士,振兴历史学科,大陆上最可靠的不就是这一代人吗?他们在一个大学里并没有几个。今天他们却面临这样的实际问题,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这是十分可悲的。就是这些青年人,早几年说起专业来,津津乐道,道理很多,味道很浓,而今情绪已经很不一样了。应当有一种舆论为这一代博士呼吁:为理工农医博士呼吁,也为文科博士呼吁;为“洋”博士呼吁,也为“土”博士呼吁。

从上层,我不知道上层到哪一级,总是不断强调,搞应用学科。应用学科应该有,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都是独立学科。文科中有应用性强的,如图书馆专业、管理专业等。有些学科应用性不强,文史哲,特别是史哲,作为基本学科,你无法过分强调其应用价值。让古代史向应用学科发展,我觉得要走歧路,令人担心的路,这个学科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三年五年,出多少利,多少社会效益。其价值,在于若干年后,发现它是一个涉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思想的因素,关系到民族素质。要讲它有用,真正的用是在这个地方。

当然,古代史也要改。怎么改呢?什么东西作为改革的根据?如今天历史系学生分不出去,是不是应作为历史学科改革的根据呢?这里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它真正不需要了,搞古代史的人多了一点,因而加以控制。另一种可能是,一时以为不需要了,就像当时国家棉花丰收了,于是出现减少棉花种植的舆论,一个时候猪肉多了,号召老百姓多吃肉,叫吃爱国肉,越吃得多越爱国,也曾因为粮食多发愁,以为不得了了,提出减少粮食。当时也是有数字根据,要减少它,但那个根据是虚假的。我们今天改革历史学科,如果根据的不是实际的、长期起作用的真实情况来改,而是根据目前毕业生分配不出去这一点来改,我们又会像当年减少生猪,减少粮食、棉花那样,那是幼稚的思想状态。今天国家的全局是必须改革,否则我们民族面临绝境。但是历史学科怎么改?这应广泛讨论,但不应以应用为主要根据。强调应用,似乎是强调大学(包括研究生层次)的职业训练。这自然有道理。但考虑人才市场需要时应兼顾目前和长远。而且人才培养还有学术本身发展问题,不能只看人才市场。

强调应用,近来又同“创收”挂上了钩,好像最不能“创收”的学科最无用。领导提倡创收,可能认为知识分子待遇低,又不能多给钱,就叫自己增加收入,“自谋出路”,这是出于一种简单的好心。我不反对高校搞创收。理科中有一批人员,目前在教学和科研上能抽得出来,他们有能力,信息灵通,把新的技术投到市场上,能赚大钱,也是好事,而且能解决一些技术问题。文科有些学科也可能有较好的创收门路。可是不区别专业的不同,让好多教师都去办班赚钱,年终每人分得几十元,是否得不偿失?至于有的地方发展到变相卖文凭,那问题就大了。中小学没多少知识和文凭可卖,就卖茶蛋,出租校舍,这叫什么教育!世界上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国家,办教育是要赚钱的。至于私人开学店,是另一回事。国家办教育是投资,智力投资。

在当前这种风气之下,将来会是什么前景?我今年招博士生,在去年与我联系要报考的人有的临报名前夕,还写信讲他做了什么准备。可是到最后,没有来报名。我知道他们改变决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这种空气,认为读书没有出路。这是可忧虑的现象。我说不清楚其根源何在?我也不认为仅仅是钱的问题,待遇的问题。更根本的原因,我说不清楚。怎么办?我想,历史学科特别是古代史,目前处在很不利的地位。但这并非历史学真正没有用。既然分不出去,就少招一点,就要选择各种素质高一点的人进来,培养一种信念:我们从事的工作归根结底对社会有意义,值得坐冷板凳;实在不得已,也愿意生活改善的速度慢一点,比别人过得差一点,而还能自得其乐。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于国家民族是有意义的,值得你安身立命。要有少量这样的人,渡过目前这样一个时期。至于国家有关领导,在考虑知识分子生活的时候,就不应当把政策放在知识分子能够忍受贫困的基础之上。要让知识分子在社会公平面前想得通,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