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花木兰还乡
酷热的夏日已经过去,宏伟的明堂亦是建造完好。田野处,那些庄稼地里面的农夫们,都在忙忙碌碌的收获着秋日之丰硕!这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十月。
魏都城南于五里处,明堂已于(491年)初夏建造完好,建造工艺甚是精美。孝文帝拓跋宏如愿以偿的在明堂第一次启用时,就是用于祭祀自己的父皇‘献文帝拓跋弘’。
献文帝拓跋弘这位先帝(476年)仲夏架崩于皇宫里面的永安殿内,其年仅有二十三岁,他给其子‘孝文帝拓跋宏’留下来的仅仅就是那两盆‘洛阳牡丹’和一部《汉方》医书。其享庙号显祖,葬于金陵。
孝文帝拓跋宏已于去年冬天亲政,因为其祖母太后已于去年的初冬殡天。祖母太后临终时告诉了孝文帝拓跋宏两个秘密:其一,那两盆先帝留下来的牡丹花盆里面有字的事情,祖母太后她早已经知晓;其二,祖母太后曾经也想要把拓跋宏给废庶;
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49岁的冯太后死于平城皇宫里面的太和殿,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她临终时,曾降遗旨,并书之金册,安排了自己的后事。
遗旨曰:她死后,逾月即行安葬。山陵之制,务行俭约,其幽房设施.棺椁修造.不必劳费。陵内不设明器,至于素帐.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祖母太后殡天之后,孝文帝痛不欲生,他五日内滴水未进,毁慕哀悼。对于祖母太后的陵墓规格,尽管高闾、游明根等鸿儒重臣多方要求按太后金册遗旨置办,但孝文帝仍坚持将坟陵拓宽六十步。
当年十月间,冯太后被安葬在她生前选定的一方墓地——方山永固陵,没有和文成帝合葬。
孝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孝谨,他在永固陵东北约一里处,也为自己营造了寿宫,准备架崩之后亦埋葬在这里,永伴抚养自己成长的祖母太皇太后,以体慰她的孤独。
孝文帝拓跋宏在祖母太后最后弥留的那几日里,他将祖母太后就接到了太和殿内。那几个日日夜夜里,孝文帝拓跋宏一边处理朝政要务,又一边日日夜夜的陪伴着祖母太后。也是由于被其孝心所感,故而祖母太后在最后的时间里才告诉于他那两个‘秘密’。
平城皇宫太和殿里面的孝文帝拓跋宏,他现在仍然喜欢独自站在那两盆牡丹花的旁边。此时此刻孝文帝拓跋宏的内心深处,感触更多的则是失去了‘护笃’。
孝文帝拓跋宏先是于去年安葬了护笃自己的祖母太皇太后,而今年他又在明堂里面祭祀了禅位于自己的父皇拓跋弘……。现在,孝文帝的心里面又有了一些新的圣意。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已经是年满二十三岁,在冯太后的长期严格教育和直接影响下,他不但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才藻富赡,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
祖母太后病逝后,孝文帝哀伤至极。他痛哭失声地对臣下说:“朕自幼承蒙太后抚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谆谆教诲……”。
其后,孝文帝拓跋宏又在诏书中说:“朕幼年即帝位,仰恃太后安缉全国。朕的祖宗只专意武略,未修文教,又是她老人家教导朕学习古道。一想起太后的功德,朕怎能不哀慕崩摧?内外大臣,谁又不哽咽悲切?”。
从此以后,孝文帝独自挑起了治国的重担。孝文帝继承太后之遗志,重用汉族士人,推行汉化。其后又建太庙,正祀典,迎春东郊,亲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养国老.庶老.允许群臣守三年之丧。
孝文帝拓跋宏又颁布了新的律令:废除了大魏初年残酷的车裂.腰斩.改为枭首.斩首和绞刑三等,把夷五族.夷三族等酷刑加以降等,夷五族降止同祖,夷三族降止一门,门诛降止本身。
从秋风送爽,再变换成秋风萧瑟……。孝文帝拓跋宏的案桌上面终于摆放了几册‘萧齐’送来的求和‘国书’,最早的‘萧齐国书’都是议和之册,所以孝文帝拓跋宏从来就没有给于其理会。
这场魏国大军从北伐到南征的举国之战,已经是历时了十二年之久。这些年来:大魏国有多少青年壮士的青春与华年已经流逝;大魏国又有多少孤老耄耋之人盼望着孩儿们还乡;想到这里,孝文帝拓跋宏即刻就下了一道敇令魏军退兵还朝的昭书。
远在边疆的那十万魏国大军们,终于是浩浩荡荡的班师还朝了。将士们都盼望着当今的大魏天子能给予他们加官进爵,或者是封地赐马也好,因为他们从自己家里面带出来的马匹都已经老去,或者是早已经被殒殁。
在平城皇都城南五里处的明堂里面,魏军将领们都得到了孝文帝拓跋宏的犒赏。那些驻扎在明堂外面的普通甲军们,他们也都获得了天子犒赏的马匹和若干的金.锦.布.帛。
在明堂之内,唯有一个红袍将军竟然是推脱了大魏天子赐予的尚书郎之职……。明堂内外的那些个魏军将士们对其甚是不解。
皆因为,尚书郎之职必须是至忠至孝之人方能得予赐之,尚书郎之职又是朝廷里面的近臣,如若谁能得予其职,谁就可以说是前途无可限量!
然而,这位代父从军的红袍将军就是不从,唯与天子要一匹上好的骆驼,已便于其还乡归家去孝养双亲之用。
大魏天子念其还乡去孝养双亲之义举,因而就即予应允,天子遂之就赐予了红袍将军两匹上好的骆驼,一匹用于其骑乘归家,另一匹则是用于其驮携天子赏赐予其的金锦和布帛。
红袍将军花木兰跨上了骆驼,又牵上另外一匹驮着赏赐之物的骆驼,然后就洋洋洒洒的向着拒虏军屯的家里奔赴。
此时此刻的拒虏军屯已经被天子敕封为“德绥堡”,堡北五里处已经成为了大魏国的“开北马市”。这个开北马市,还是当年由冯太后诣定的,有道是:“天子有道边陲静,强国先谋马市开”。
在花木兰还乡归家的路上,深秋的西北风已经开始了呼啸,风刃吹的脸上生痛,但是花木兰没有任何的停留和缓行。
花木兰遥想当年代父从军离开家乡的时候,就是在深秋的季节。如今从军归来的时候,花木兰又是逢得了深秋的时节。虽然是初心无改,可是她的年龄却整整的增加了十二岁。
恰道是: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天子问所欲,木兰不做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花木兰回到家乡的时候,父母亲早已经是满头的白发,母亲花木氏的染坊也早已经是歇业了多年,弟弟花木童则已经长成了一个俊朗的青年。
家里人闻的花木兰回家归来,父亲花弧与母亲花木氏皆是悲喜交加,老泪纵横……。弟弟花木童则忙着亲自操刀去宰杀年猪,以迎姐姐回家享用。
花木兰进入家门之后,她先是与家里人相拥喜泣而谈……。然后就卸下了身上的铠甲交还于父亲花弧,她又把那柄陨铁神枪交还于母亲花木氏,接着她又把那‘烈火’陨铁剑也交还给了弟弟花木童。
再后来,花木兰就回到了自己的闺房……,洗漱完毕之后花木兰就换上了哥哥花木措送给她的那套女红闺服。
当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花木兰就坐在窗前细细的梳理起了自己那如云之髮。她甚至还给自己那张被风雨侵蚀的脸上贴了一些花黄胭粉,花木兰想要找回自己那失去的青春。
堡子里面那些和花木兰一起从疆场上回来的,以及儿时的玩伴们来找红袍将军花木兰问安了。他们进入院门,来到了花木兰的窗外,他们就呼唤着花木兰将军的大名。
等到花木兰开门去迎接的时候,院子里面的玩伴们都被花木兰现在的样子给惊呆了!他们都害羞的低下了头去,他们又在悄悄地嘻笑,他们早已经都是脸颊发红、发烫。
顷刻间,‘小伙伴’们都快速的跑出院门外,他们都想早点跑回家,然后就与父母亲商量一下自己的终身大事。他们都想要把握住这个最后的机会,他们生怕自己跑慢了就会失去那毕生之中唯一的‘女神’。
(木兰英雄传第一部:合笔)慕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