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位好老师
从1913年春到1918年夏,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一共读了五年半书(1914年,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
当时的第一师范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教师,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毛泽东十分尊重这些老师,虚心向老师求教,与很多老师建立了终生不渝的深厚情谊,从许多老师的思想、品格和言行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对毛泽东影响最深、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杨昌济先生。
杨昌济,又名杨怀中,因其世居长沙北面的板仓,又被称为“板仓先生”。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曾在日本留学六年,在英国学习三年,并考察游历了德国、瑞士等国。回国后,他不满于现实,立志教育救国,放弃留京做官的机会,潜心教书育人。他在第一师范教伦理学、心理学、哲学、修身等课程。
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时的毛泽东
1918年3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合影。四排右二为毛泽东
杨昌济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立一理想,此后一言一动皆期合此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古今,融合中西”,而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他总是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光明正大的人。
毛泽东十分喜欢杨昌济的课,听讲十分投入。除了在《讲堂录》中认真做好笔记外,还用毛笔小楷在《伦理学原理》教材上写下了12000多字的批注和提示,大多数是抒发自己对道德、人生、历史、宇宙的看法的。不仅如此,他还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红黑二色毛笔加上圈点、横杠、三角标记等符号,凡是原著中与他的观点比较吻合的地方或者发人深省之处,毛泽东都做了着重的批注。
毛泽东课下也会去找杨昌济请教,甚至邀上同学好友去杨昌济家登门拜访。杨昌济翻译的《西洋伦理学史》尚未成书,毛泽东就把翻译稿借来逐字抄写。为了校正笔记上的错讹,毛泽东还将杨昌济的教案抄下来,一共抄了六本。强烈的求知欲和勤奋的学习态度,让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脱颖而出,惜才的杨昌济经常从学业上给予毛泽东特别的指导。他见毛泽东特别关注时事,对当时出现的不少先进的报纸杂志非常留心,于是将自己订阅的不少时事报刊供毛泽东阅读,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新青年》。而正是在杨昌济的帮助和引荐下,毛泽东在该刊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毛泽东对博学的杨昌济尊敬有加。毛泽东在1915年7月给友人的信中说:“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毛泽东后来提起恩师,还说:“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是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杨昌济对善思好学的毛泽东也颇有好感。他在1915年的一次日记中写道:“毛生泽东,言其所居之地为湘潭与湘乡连界之地……渠之父先亦务农,现业转贩,其弟亦务农。其外家为湘乡人,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曾国藩)、梁任公(梁启超)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
在第一师范读书期间,毛泽东尊师敬贤,勤学好问,从杨昌济等老师的身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教育。
杨昌济对毛泽东寄予无限期望。他在去世之前,还写信向好友章士钊举荐毛泽东和蔡和森二人:“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重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