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30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找准方位,才能客观定位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衡量一篇领导讲话定位准不准,主观标准是领导的认可和听众的好评,客观标准是顺应形势、针砭时弊、符合实际。

一篇领导讲话之所以这样讲而不那样讲,之所以讲这样一个或几个问题而不讲其他问题,听众可能不太留意,讲话者却是用心良苦,一般都是经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反复论证才确定下来的。这个酝酿确定的基本方法,概括地讲就是在纵横坐标中寻找交会点,找准方位。

具体地说,当确定在某个场合讲话之后,首先要进行纵向、横向的思考分析。

所谓纵向分析,就是要切实弄清这个讲话面临着什么样的大背景、大环境,上级有哪些指示精神,上级领导已经讲到什么程度,下面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情况如何,有哪些值得强调、提醒的问题,从上到下贯通起来琢磨,做到全局在胸。

所谓横向分析,就是要弄清同级其他单位是否开过类似的会议、有过类似的领导讲话,人家讲了些什么问题,讲到了什么程度,同时要清楚这次会议上本级其他领导是否也安排了讲话,拟讲些什么问题,对有关情况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要把纵横两个方面的诸多情况综合、交会起来,从中选取和把握讲话的横截面、坐标点。

著名的《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的讲演。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者气焰十分嚣张,我国大片国土沦陷。“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面对帝国主义的长驱直入,“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某些性急的朋友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力气”。这两种模糊认识,对夺取抗战的胜利都是十分有害的。为了破除亡国论和速胜论的影响,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对夺取胜利的途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讲话的效果,就像大家在电影《地道战》中所看到的画面:饱经战争创伤、在敌强我弱形势下艰苦抗争的广大军民,读到《论持久战》后,就像“太阳出来照四方”一样,心里顿时亮堂起来。这篇讲话堪称把握大势、准确定位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