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稿讲话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讲话,大量的沟通交流也是依靠讲话来完成的。可以说,讲话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其水平和能力是一个现代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提升本领、成就事业的主要途径。
时下,开会照着稿子念,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无论大会、小会,还是长会、短会;无论是发言讲话,还是主持致辞,所有要说的话全写在稿子中,开会念稿子成为一种定式和习惯。
这种习惯,使领导者丧失了独立学习思考的意识,丢掉了深入实际的作风,也少了开拓进取的精神;这种习惯,使领导者变得墨守成规,思想僵化,得过且过;这种习惯,使领导者的讲话毫无营养,听众听得索然无趣。因而,改变领导者的作风,改变会风,就必须锻炼我们的领导干部,对领导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让脱稿讲话成为一种习惯。
脱稿讲话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多种因素的组合。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领导者,才能在讲话时高屋建瓴,从全局上和事物发展的大势上把握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在讲话时思路清晰,有理有据,通俗易懂,抓住听众;只有具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经历的领导者,才能在讲话中循循善诱,如沐春风,吸引听众,打动听众,说服听众,使听众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讲话的目的。
毛泽东是脱稿讲话的大师。他的讲话,让人记忆很深。无论是谈话、写文章,还是作报告,他的讲话总是生动形象。1921年,毛泽东在长沙人力车夫的夜校课堂上作报告,他先写了一个“工”字,又写了一个“人”字,然后告诉贫苦工人们,如果把“人”和“工”有力地结合起来,那就构成“天”字——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力量可以顶天。如此形象,大家自然铭刻在心了。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根据地建设,他形象地比喻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这番话,有力地提高了大家对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认识。
重庆谈判时,毛泽东应邀做客《大公报》。大公报社负责人重提所谓共产党“不要另起炉灶”。毛泽东回答说:“如果蒋委员长是大锅饭让大家吃,共产党决不另起炉灶。如果他不给大家吃大锅饭,饿了两天还可以,饿到第三天,非另起炉灶不行。”
毛泽东这些讲话,无不透着智慧、透着学识,无不恰到好处,生动形象,让人铭记在心,受到启发教益。
邓小平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也是具有鲜明语言风格的伟大政治家,驾驭语言的大师。邓小平的语言风格,简练、幽默、平实,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风趣而幽默的讲话或报告,既深刻又形象。1975年,邓小平重新主持中央工作后,在一次作风整顿会议上,他批评某些工作不作为的领导者时说:“这样的领导干部,索性请他好好休息,不然占着茅坑不拉屎怎么行?”
邓小平常常用最简练的语言,一语中的,讲清楚最重大、最关键的问题。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在谈到对于国际形势的态度时,邓小平说:“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这段话连用了三个四字短语,高度概括了我们对国际局势的态度。
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时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将当年的游击队脱离群众的行为比喻为“裸体跳舞”,他把改革开放要敢于探索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把精简机构比喻为“拆庙搬菩萨”。
老一辈革命家的讲话、报告之所以这样准确、鲜明、生动,重要的是平时读书学习的结果。知识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语言也就越丰富,同时是向群众、向实践学习的结果。生动形象的语言,总是存在于群众之中。邓小平就曾说过,他说的许多俗语就是从群众中学来的。讲话或作报告朴素、生动、亲切、感人,是群众观念的体现,心里有群众,就会注意用群众语言说话,所讲的道理就是通俗易懂的。
习近平总书记喜欢脱稿讲话,有时还会讲些故事。他的讲话平易近人、逻辑清晰,经常以朴实无华的大白话讲出大道理。他既是讲好故事的积极倡导者,更是讲好故事的成功实践者。在内政和外交的诸多场合,他都在通过讲述形象贴切的故事,鲜明生动地传达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媒体在评价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时说:“他善于用讲故事的表达同频共振、凝聚共识;用讲故事的语气娓娓道来、触及心灵。”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展览,在脱稿讲话中,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和“长风破浪会有时”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时,美国克莱蒙研究所研究员林长盛评论:“习近平讲话真有点黄土地的风格,非常坦率,让一般老百姓听得很懂,没有那些大话、官话、空话、虚话,这一方面反映出他个人的风格,未来也会反映出他执政的风格。”
脱稿讲话,考验的是一个人对真实情况的掌握程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改会风、改文风,要求“不准念稿”。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朴实勤勉的实干精神做出了表率。
群众认识领导,往往是从听领导讲话开始的;群众了解领导,更多是从听领导讲话进行的。
讲话水平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体现领导者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体现领导者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体现领导者具备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能够激发和调动群众积极性,体现领导者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形象。这样的领导,群众一定会从内心佩服和称赞。
一个拥有较高认知水平的领导,在讲话中一定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尖锐、鲜明地提出问题。他们往往对客观事物中的问题有敏锐的“触角”,有深厚的洞察力。他们能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旗帜鲜明地表述自己的观点,阐发自己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的实质,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超前意识强,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这样的领导无疑是认知水平较高,能够高瞻远瞩、把握全局的领导,增强听众对领导的信服力。
一个领导良好的思维能力,也体现在他的讲话水平上。领导讲话就是要把话说到点子上,一针见血,而不是在那儿泛泛而谈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领导讲话在针对问题的时候,要把怎么办说清楚,使听的人完全意会,并且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都能够直接体现领导的思想理论功底、政策水平、逻辑思维能力。优秀的领导者能够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然后清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拥有较高的讲话水平的领导,工作和事业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甚至有人说,谁掌握了讲话艺术谁就拿到了走向成功的护照。作为领导者,担负着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任务,实现这些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表讲话。从某种程度上说,“讲”得如何,直接影响到职能发挥的好坏。在工作和事业上,作为领导,会讲话,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来说服他人,使工作顺利进行,达到目的。不会讲话,有些简单的事也可能会处理得很复杂,何况还要依靠语言去分配工作、维护形象、树立权威等。由此可见,会讲话是领导者的一种领导资本,不会讲话对领导者来说就像一场灾难。
口才训练大师卡耐基强调:“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功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功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即其驾驭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而领导者讲话水平直接体现领导者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