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一九一〇年
寄题西湖岳王冢同慧云作
自坏长城[187]奈汝何?黄龙有约恨蹉跎[188]。
无愁天子朝廷小,痛哭遗民涕泪多。[189]
草木不欣胡日月[190],风云[191]犹壮汉山河。
秋坟[192]一例沉冤狱,可许长松附女萝[193]。
题解
1909年10月12日,南社诗人高旭、姚光等人相约游杭州,拜谒岳飞庙。高旭尝赋诗“太息”道:“墓门一抹云如墨,我来对此三太息。阴森宰柏尚排胡,叶叶枝枝不向北。天荒地老陵谷沉,万古难消忠义心。岳王冤死已千载,白骨永避蛟龙侵。半壁湖山宋南渡,人自亡之岂天数。为伤眼底无英雄,一瓣心香拜公墓。”(《谒岳鄂王墓》)高氏在此诗中频频“太息”,足征忧愤之深。柳亚子的这首诗,系与高旭唱和之作。全诗极赞民族英雄岳飞,而暗写秋瑾;因秋瑾墓与岳王墓相近,故诗中以女萝比附长松为喻。又,诗题中的“慧云”即为高天梅。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南社社员的诗词唱和视为一种个人之间的活动,通过“唱和”,它已然变成了一种激发起群体共鸣的文化行为,并以此重新赋予诗歌以“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政治性功能。
中秋夜偕陶公泛湖
不用兰舟更桂桡[194],瓜皮艇子自逍遥。
好携江左无双士,来赏人间第一宵。
万古明月几圆缺,一泓[195]水静贮波涛。
琼楼玉宇知何处?我欲乘风上九霄。[196]
题解
此诗作于1910年。诗人正值似绮年华,但身经百劫,所志不遂,心中自有抑郁不平之气,而此诗却以达观放逸之态出之。意趣风神,颇与东坡相近。显然,这体现出近代士人以道治心的另一面。细味此类“咏月诗”,令人深感其中蕴涵着一种渴望超越存在的有限时空的主体意向(这正反衬出自然与社会对生命个体的双重压抑),诗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一种温熟了的传统诗境;由于对“根文化”过于烂熟,拈来时常不自觉,由此更可见濡染之深。这类诗,与柳亚子那些充满“风云气”的“卓然大篇”大异其趣,灵心浚发,风神虚邈,显示出诗人与传统文化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琼楼玉宇知何处?我欲乘风上九霄”,当诗人仰望着那轮缈缈冥冥的青月时,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冲动油然而生,这无疑缘发于“明月”原型惊人的吸附泛化功能。事实上,由这一原型辐射而形成的深厚的美感积淀,不仅凝结在诗人文化心理的“先结构”中,也是诗人隐喻思维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当诗人一旦进入“月境”,顿时会“忽然体验到一种异常的释放感”(荣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