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大战间歇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很多重要变化。第一,三个欧洲帝国遭到削弱并最终在战争中或在战争行将结束时解体。欧洲保守的社会秩序也随这些帝国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民族主义的扩散。俄国于1917年退出战争,因为国内发生了革命。沙皇被推翻,并最终不仅被一个新领袖(列宁),而且被一个新意识形态(共产主义)所取代,这个新意识形态对于在此之后的20世纪将影响深远。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取代奥匈帝国的是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奥斯曼帝国也被重新改组。奥斯曼帝国在整个19世纪已经逐渐丧失了权力,它的战败导致了奥斯曼人的最后覆灭。阿拉伯人起而反对奥斯曼人的统治,英国军队占领巴勒斯坦(包括耶路撒冷)和巴格达。土耳其成为奥斯曼帝国解体之后最大的继任国。
帝国的终结加速和强化了民族主义的兴起。事实上,威尔逊总统在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谈判时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中,有一点就是提倡自治,即民族团体自我治理的权利。出版工业的技术革新和现在识字的大众读者,激发了各种团体(如奥地利人、匈牙利人)的民族主义。现在,用不同欧洲语言印刷大量出版物,进而对历史和民族生活提出不同的解释,变得既简单又便宜。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成为一个更不满足的国家。德国在战场上已经被打败了,但德军在战争结束时还占领着敌人领土,并且其领导人并没有对其人民坦诚相待。由于在1918年11月11日达成停火协议时,很多德国报纸还在预期德军会取得重大突破,并最终赢得胜利,因此一种无端猜测开始传播,即德军被柏林的“自由主义者”(以及后来的犹太人)“从背后捅了一刀”。甚至更糟的是,正式结束战争的《凡尔赛和约》使随后几代德国人通过战争赔款承受着战争带来的经济损失,赔偿达到320亿美元。随着德国为战争赔偿而印制更多的钞票,德国人不得不忍受高通货膨胀,并使中产阶级普遍变穷。最后,条约不允许德国再拥有常设军队,德国最有生产力的工业化地区,即鲁尔河谷地区,被法国和英国军队占领。人们对这种过于严厉的惩罚的怨恨,为像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领导下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这样的保守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土壤。希特勒公开宣称要致力于纠正这些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强加给德国人民的“错误”。
第三,《凡尔赛和约》的执行权被赋予了最终并不成功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国际联盟是为预防未来所有战争而设计的政府间组织。但是,这个组织本身并没有履行其使命的政治力量、法律工具或合法性。尽管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首席建筑师,但美国本身却拒绝参加国际联盟,反而向孤立主义外交政策退却,因此国际联盟的政治力量遭到了极大削弱。俄国也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战争的所有战败国都不允许加入。国际联盟的法律权威是软弱的,它所拥有的执行和平使命的工具是无效的。
第四,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中阐述的有关和平国际秩序的蓝图未能实现。威尔逊呼吁进行公开外交——“公开达成公开的和平协定,此后不应该再有任何形式的私下的国际谅解,外交应该坦诚地、在公众的视野中进行”。第三条是对经济自由主义的重申,所有赞同和平的国家之间应取消经济壁垒。国际联盟作为“国家的大联合”确保战争永远不再发生,并维持秩序。但是,这些原则没有被采纳。用历史学家卡尔(E.H.Carr)的话说:“1919年和1939年之间的二十年,典型的特征是,从第一次辩论的美好希望急剧跌落到第二次辩论的可怕绝望,从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急剧跌落到排除一切乌托邦因素的现实。”自由主义及其乌托邦因素和理想主义因素被现实主义取而代之,后者作为一种根本不同的理论观点成为主导性国际关系理论(参见第三章)。
现实主义者得以兴起的世界是一个狂乱的世界:德国经济瘫痪不堪;美国证券市场暴跌;世界经济爆发危机并随后处于崩溃状态;日本1931年长驱直入中国东北,1937年入侵中国其他地区;意大利1935年侵占埃塞俄比亚;法西斯主义、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彼此冲突。
聚焦
两次大战间歇期的关键发展
● 三个帝国崩溃:俄国因为革命;奥匈帝国因为解体;奥斯曼帝国因为外部战争和内部动乱。这导致了民族主义的复兴。
● 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安排(《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导致了法西斯主义。德国同意大利和日本结成联盟。
● 软弱的国际联盟既不能对日本、意大利和德国的侵略行为作出反应,也不能阻止或逆转普遍的经济萧条。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大多数欧洲人和很多美国人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尤其是希特勒发起的。但是,日本和意大利在20世纪30年代国家间秩序瓦解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件”,并以此为借口侵略中国,兼并中国东北。日本入侵中国的特征是恐怖、野蛮地对待中国人民,包括对中国平民的强奸、谋杀和拷打,以及日本平民政府越来越不能制约在中国的日本将军。日本在朝鲜的战争记录同样残酷。日本野蛮对待中国非战斗人员的行径在“南京大屠杀”中达到顶峰,就像本章开头所介绍的那样。美国已经同日本因此前日本在中国的行为而陷入争端,当有关大屠杀和强奸的新闻抵达美国时,一场外交危机随之发生。当1941年12月日本军队偷袭美国驻夏威夷珍珠港的第七舰队后,这场外交危机的结果就是战争。
但事实证明纳粹德国,即第三帝国(Third Reich),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刚形成的国家间秩序的最大挑战。希特勒上台,承诺要复兴德国经济和民族自豪。然而,其经济政策的核心却是对武器生产的超额投资。德国事实上本身并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原材料以维持其生产步伐,因此它只能欺负邻国——主要是德国东边新成立的弱国,如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与其达成(对于较弱的国家来说)毁灭性的贸易协议。正如当时的一位经济史学家所指出的:“这个是一个循环过程。经济危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的快速重新武装。解决的出路应该是放慢重新武装的步伐。在这个方案被拒绝之后,德国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境地:为了扩张而进行武装,为了继续武装就不得不扩张。”但是,一旦其他欧洲列强发现它们已经被德国远远甩在后面,它们就利用各种外交机会推迟挑战德国,除非它们本身有成功的机会。出于这些以及其他原因,包括英国和法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经济上遭到的重创,英国和法国在阻止德国重新崛起方面无所作为。
第三帝国的法西斯主义者以奇特的方式动员民众支持国家。它利用的信念是,战争和冲突是高尚的行为,更高级的文明将最终由此确立。它依靠这样的信念汲取力量:一些种族团体是高人一等的,其他的则低人一等。它还动员了信念不坚定的和经济上软弱的群体,声称代表他们的事业。1938年秋,英国同意让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最西部地区,指望这样可以避免全面战争,或者至少延缓战争,直到英国的防御准备得到足够的加强。但是,这是一种错误的指望。1939年春,第三帝国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部分。9月,德国在同苏联签订和平条约瓜分波兰之后,德军从西部、苏军从东部袭击波兰。希特勒的真正目的是稳固针对苏联的东部边陲,同时进攻挪威、丹麦、荷兰,并最后进攻法国(旨在迫使英国进入一种中立状态)。他的宏大计划是,接下来,号召德国转向东部,征服苏联。波兰很快被征服,但是由于英国和法国已经承诺为波兰安全提供保障,因此这次入侵促使它们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开始。
1940年,希特勒启动他的计划,并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闪电占领,5月击败法国是其中的高潮。到了夏末和秋季,由于迫使英国进入中立状态的反复努力受挫,第三帝国准备进攻英国,英伦之战随之开始。战争几乎完全是在空中进行的。得益于巨大的勇气、充沛的资源和较好的运气,英国赢得了胜利。希特勒不得不转向东部,在背后留下一个敌对的英国。1941年6月,第三帝国实施了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陆地入侵行动:巴巴罗莎计划——蓄谋已久但却运气欠佳的入侵苏联的计划。突然袭击使苏联加入英国和法国的行列。
图2.5 欧洲,1939年的联盟格局
法西斯主义势力有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几种形式,其力量致使共产主义苏联同自由主义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其他国家组成了不自在的联盟(同盟国)。这个联盟意在遏制轴心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如果必要的话,不惜使用武力。因此,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同轴心国战斗,而不管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分歧。
1945年战争结束时,同盟国取得了胜利。意大利1943年9月就投降了,第三帝国和帝国主义日本都被消灭了。在欧洲,苏联为第三帝国入侵付出了最高昂的代价,并有理由宣称自己是欧洲战场的胜利者,当然是在美国和英国的帮助之下。在太平洋地区,美国、中国和朝鲜为日本入侵付出了最高昂的代价。美国有理由宣称自己是太平洋战场的胜利者。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两个特征值得一提。
第一,第三帝国军事入侵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和苏联之后,有组织的屠杀小队跟进,其唯一目标就是进行大规模的人类屠杀,不管这些人是支持还是抵制德意志国家。犹太人尤其是屠杀的重点,但纳粹政策还扩大到吉卜赛人(现在被称为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甚至还有存在基因缺陷如腭裂或畸形足的日耳曼人。在德国、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南斯拉夫和苏联,目标名单上的人被迫背井离乡。纳粹抓捕者迫使他们在条件严酷的集中营劳动,要么慢慢地要么快速地将他们屠杀。在东亚,日本军队对中国、越南和朝鲜的非战斗人员实施同样的残酷行径。日本人通常严刑拷打受害者,或在将其屠杀之前迫使他们成为某种恐怖试验的对象。在很多地方,妇女都被迫进入由军队管制的妓院,或“慰安站”,这是当时日本人用来描述这种地方的用语。战争期间轴心国对占领区非战斗人员施加的几近史无前例的暴行导致战争刑事法庭的建立,并最终导致1948年和1949年《日内瓦公约》的出台,这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的一个新的重要特征。今天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日内瓦公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日本占领区发生的针对非战斗人员的很多虐行定为刑事犯罪(如拷打、屠杀、削足)。这些公约合在一起被称作国际人道主义法律;但是由于强制执行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因此它们的有效性经常遭到质疑。
德国和日本军队并不是使种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重要因素的唯一军队。正如约翰·道尔(John Dower)在其《战争不讲仁慈》一书中所记载的,在太平洋上打仗的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军队喜欢把日本人看作“猿”或“猴人”。结果,他们不愿抓俘虏,更愿意对日本城市进行大规模的战略空袭。在美国,在1942年日本裔公民全部被剥夺宪政权利,并适用于整个战争期间。在太平洋战场上,种族主义影响了双方军队的行为和战略。
第二,尽管德国于1945年5月无条件投降,但直到日本于同年8月投降战争才结束。战争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已经没有希望取胜了。日本还早在1月就非常清楚地说明,只要裕仁天皇不被盟军审判或囚禁,日本或许愿意投降。但是盟军已经达成协议,他们只接受无条件投降,因此日本已经为迎战美国可能还有苏联军队的进攻做好了准备,寄希望于盟军可能遭遇大规模伤亡的威胁或许能为日本赢得机会,使天皇免于审判和惩罚。然而,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三天之后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与当年年初对日本主要城市进行的燃烧弹攻击相比,原子弹造成的伤亡并没有更严重。但这是一种新式武器,加上在美军用原子弹轰炸长崎的同一天苏联对日宣战(还有日本决心让天皇得到饶恕),它们导致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导致了权力的一次大规模重新分配。战胜国美国和苏联成为新的世界强权,尽管苏联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上与美国相比依然脆弱不堪。但苏联经济权力的不足,得到了地缘政治的补偿,因为它更靠近决定国际体系未来的两个地方:欧洲和东亚。战争还改变了政治边界。苏联事实上兼并了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和部分奥地利、芬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罗马尼亚;德国和朝鲜分裂;日本被从大部分亚洲地区逐出。这些变化中的每一个都助长和推动了新的国际冲突:冷战(Cold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