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治愈第一步 袒露

做真实的自己,不为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而殚精竭虑。做最本真的自己,以自己为参照物,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要好。

【治愈圣经】

1.做你喜欢的工作,听从直觉和心灵的指示

微博上说: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这句话来自当下最风云的人物——史蒂夫·乔布斯。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东方企业家和西方企业家通常是两张完全不同的面孔:西方企业家总是风趣幽默,积极乐观,而一些东方企业家则眉头紧锁,长吁短叹。

为什么同样是做企业,做事业,东西方企业家对创业和人生的体悟如此不同呢?一些东方企业家总是苦大仇深,心事重重,仿佛整天经受风霜雪雨的摧残一样,给人的感觉是战场的斗士。而西方企业家则是云淡风轻,像宁静的英格兰乡村玩泥巴的孩童一样简简单单。总而言之,西方企业家通常认为工作是件好玩的事,而东方企业家则认为工作是玩命的事。

对于东西方企业家的这种差别,大多数人都是从社会环境、政治体制等外力因素找原因,鲜有人反思自己的心性。或许,乔布斯的那句话能引起大家共同的反思:

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这句话不仅在微博上屡屡被转,而且也是众多网友的个性签名。我在想,为什么一句平实得不能再平朴的话会在亿万网民中引起这么强的心理共鸣?

是因为我们离心灵太远了。

多年来,直觉、心灵这些情感层面的东西,都被我们漠视,我们认为直觉代表不科学,心灵代表情绪化,而这些都是妨碍成长、不利成功的元素。为了功成名就,每个人都规避真实,习惯了伪装,甚至不惜扭曲自己。恰恰是这种抹杀心性的做法,让我们活着宛如受刑一样。

我们伪装得太久了,掩饰得太过了,伤得太深了,终于hold不住了,而乔布斯的那句话恰好踩在了我们的心门上,所以,我们集体着迷了。

现在,你想知道心灵的直觉有多神奇吗?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位少年的成功故事。

美国西部的一个小乡村,一位家境清贫的少年在15岁那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要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力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常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志愿。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

少年的心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志愿》鼓荡得风帆劲起,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志愿》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梦想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一路风霜雪雨,硬是把一个个近乎空想的夙愿,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击与成功的喜悦。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志愿》中的106个愿望……

他就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当有人惊讶地追问他是凭借着怎样的力量,让他把那许多注定的“不可能”都踩在了脚下,他微笑着如此回答:“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随后,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来,就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

“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只需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了。”多么云淡风轻的一句话啊,和乔布斯的言论何等相似乃尔?我们可不可以称之为“乔布斯体”?

比起一直以来我们的师长以及身边的成功人士对我们的教诲,“乔布斯们”的话显得多么另类。而恰恰是这种另类,揭示了东西方企业家不同面目的真相:因为心性不同,所以人生体悟不同,一个轻松,一个沉重。

你想要简单的成功,还是玩命的失败呢?这取决于你自己。我想要说的是,迈开步子之前,先敲敲你的头,听听你的心。

2.做你喜欢的自己,才会永远年轻

微博上说: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才对。

世人都爱年轻,以前都说女人怕老,现在越来越多的男人也有畏老情绪了。我的朋友圈里最帅的几个男人,每次见面,都相当低落地说:我们都老了。

那怎样保持年轻态呢?当全世界的少女熟女妇女各色老少爷们儿都在疯狂地为了年轻又减肥又进补又化妆又手术时,有一个女人静若处子,不动声色,却用神话般的美丽给歇斯底里的男人帮女人帮迎头一棒。

你知道夏达吗?如果你对漫画感兴趣,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而对于我来说,对这个名字感兴趣恐怕还是因为春晚上镜头久久停留的那个“美女观众”。她很美。

内地第一个凭借其原创作品成功打入日本顶级漫画杂志的漫画家。30岁的年龄,永远是一副16岁少女的面孔,体重维持在70多斤,卡通漫画中美少女的现实版。

她真的很美,惊人的美。可你知道她为什么这么美吗?

时间之所以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是因为她专注于一件事,而浑然忘却周遭一切变迁。她在访谈中说:这世间没有比死更大的事情。死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今后这个世界上发生任何事情你都不会知道,没有知觉,和你没有关系了。

问她的梦想是什么时,她只简单答了三个字:画漫画。

不是买房买车买奢侈品,只是画漫画就好。她把生命灌注到自己所抱有热情的事物中,通过这份灌注,留下生命的轨迹。问她完成每一部作品时的感受,她说:“当我回头看时,我知道我没有马虎与敷衍,我没有愧疚与不安,我的心中坦荡荡,所以我很快乐。”

这样看似柔弱的女子,语言却相当有穿透力。在毕业之初,她没有和大多数同学那样去从事一份虽然不是很乐意但是可以换来温饱的工作,而是忍受着经济拮据,不出门就可以不花钱,在家躺着挨饿,生病靠死扛。就这样坚持了7年。

当主持人问起:“当时那样艰苦的情况下,都没有想过要放弃吗?”

她说:“比起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挨饿不算什么苦。”

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有多少人说得出做得到?我们从事的任何一件事,都是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有人表达得很纯粹,所以才会动人。

上天给予了每个人天赋。何为天赋?就是让你能够沉浸其中体会到快乐并且忘了时间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让你成功,还让你漂亮,由内到外都很漂亮。

你是否发觉你的天赋?你又是否坚持了它不曾妥协?

你生命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你站在何等高度,以何种视野去欣赏。当你放开心胸与视野,生命自然会呈现出它应有的波澜壮阔,而波澜之上,你是因自由而快乐的,你是因快乐而美丽的。

如果你想美丽,那你一定要做喜欢的自己。不信,你可以照着镜子对比一下,当你对自己满意时和对自己厌倦时,镜子里呈现的绝对是美誉度不同的两张脸。

3.不要放弃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

微博上说:年轻女孩因为物质而选择男人是可惜和浪费:她们失去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吃苦趁年轻才能发掘出身体里的宝藏,老了再面临险境后悔晚矣!不要选“容易的路”,那其实是最艰难的。未经世故的女人习于顺境,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的女人深谙逆境,反而宽以处世。

这是余光中先生写给年轻女子,写给我们的一段话。类似此句的话,已经无数次被爸爸妈妈反复提醒了,自己也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可是每次看到这样的语句,依然觉得很新鲜,弥足珍贵。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这样的话题本不该多言,可是感动于一个经历,我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忍不住多说几句。

朋友送给我一个蝴蝶的茧。据说那会变成一只紫色的美丽蝴蝶。

一天,那个小东西破了一个小口,我坐在桌子前,仔细地看着蝴蝶宝宝费力地挣扎着,想要破茧而出。好像母亲分娩一样,那个看不清形状的小生命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又过了一会,它好像筋疲力尽,停了下来。我决定帮它一把,于是把剩下的那部分剪开了一道口。小蝴蝶终于完全出来了。

然而,它没有像我预料的那样展翅飞翔。它战战兢兢地抖动着一对皱巴巴的翅膀,身体还像一个肿肿的小虫,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一直在我的桌子上,带着那对紫色的、萎缩的翅膀和一个肿胀的身体哆嗦着蠕动,直到死亡的来临。

后来,从朋友那里得知,正是我的好心和性急断送了蝴蝶美丽的生命。因为,自然设计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蝴蝶破茧而出的挣扎中,它会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挤到翅膀里,这样,当它终于自由的那一刻,它才能拥有轻盈的身体和丰盈的双翅。

我望着街心花园里飞舞的蝴蝶,再一次震撼:难怪前人说痛苦的历练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没有挣扎的蝴蝶,永远不可能飞翔。我又想起了那些老男人怀中娇嗔的女子,她们不就是一只只没有挣扎的蝴蝶吗?是她们主动放弃了挣扎,放弃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注定无法飞翔。

突然想起刚刚看完的《裸婚时代》里的表姐陈娇娇和《家的N次方》里的赵雯,其人生目标都是追求一种高贵优雅的姿态,向周围的人、向大家证明自己过得很好,于是用尽了心思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而所谓爱情所谓理想似乎都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她们爱慕虚荣,追求表面的光鲜,主动放弃了追寻自己是谁的机会。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绝不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人在任何地方,你都能拎出一大把。

相反,倒不如《裸婚时代》里的富二代女孩孙晓娆,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我的机会。可能大多数观众之前很不喜欢她,是因为她的娇生惯养,她的小姐脾气真的很让人生气,可是等到开始逐渐了解之后,才发现,其实孙晓娆的角色是最生动最可爱的。她不知道哪个男人是为了她的钱而来,哪个男人又不是。她厌倦透了这种猜测,又迫切想要证明自己,于是大家对她产生了各种误解,可是她又是那么的可爱,她任性却不自私,她照顾着刘易阳的感受,绝不跨越界限,她被冬瓜的真诚和善良打动,可以很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就是这样,一个丝毫不做作,敢于追寻自己是谁的女孩子。

那结局如何呢?陈娇娇的眼泪和孙晓娆的幸福是最生动的答案吧。

世间道理不需要分辨,你只需要牢记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这星球亿万年存在,亿万生命繁衍生息,无论你是谁,上天给予你的生命历程绝对是独一无二、绝无雷同的。

没有人可以经历你人生中的每一件事,了解你脑海中每一个细微的思想,你平日的温顺与偶尔的邪恶,你表面的柔弱与内心的强韧,甚至连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潜质,而我们一生在做的就是,追寻自己是谁,看看自己究竟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有梦想尚未实现,那是因为你还未成为你心中理想的自己。不要去感怀为什么别人拥有的轻而易举,但是你却迟迟无法得到。没有什么是容易得到的,你想要比别人得到的好,就势必要比别人艰辛。付出不一定有所回报,但是你想要得到,必须首先付出至少同等价值的代价。那些看似轻易付出就能得到的人,是因为他所得到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大的分量。能量永远是等量交换的。

没有痛苦和奋斗,人生永远不可能完整,请记住这一点吧。

4.向童年要答案,真实的心就挂在池塘边的榕树上

微博上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和小时候有关。

你想知道你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是阳光的还是阴郁的,你适合做什么。这些和真实的自我有关的问题,你最好回到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向童年要答案。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成年以后在性格上的种种不足,大都可以在童年找到原因。他的童年经历,已经为他长大以后的心智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

所以那些性格阴郁的成年人,大都经历过不快乐的童年,迈克尔·杰克逊的自闭、张国荣的孤独、梁朝伟的压抑,都能在他们童年时代的家庭生活中找到解码。

在女人帮里,梁朝伟是个相当有杀伤力的男人。他五度成为金像影帝,至今无人能破其纪录。人人都说梁朝伟的一双电眼最吸引人,殊不知这双电眼,也是小时候练就的。记得有一次,梁朝伟在接受凤凰卫视中文台访问时说:“我是压抑很多东西在心内,因为我不会表达的。”父母离婚,改变了他整个人的性格,“爸爸从小就离开我们,自此我不爱说话,因为很怕同学谈到家庭和爸爸,一谈到爸爸我不知道说什么。”

早年他接受访问时,也提过童年如何影响他的性格。他早已习惯离开人群,从来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可能我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人,一被伤害就怕受不了,所以干脆关起来。”他从小就不喜欢群体运动,除了游泳,最多只会和别人打乒乓球。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压抑内心的情绪,沉默寡言,令他更情绪化,对很多东西的感受特别深,这令梁朝伟演戏时来得更加细腻深入,也推动了他的演艺事业。不过,童年不快乐的阴影一直影响着他,在很多访问中,伟仔很少说童年的快乐二三事,似乎不快多于一切,难怪伟仔曾说过:“如果将来有小孩,我一定会先念儿童心理学,才开始管教他,因为童年生活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而张国荣多愁善感的性格更是与童年时代不幸的家庭生活直接相关,父母感情不和,从小单独居住,缺乏交流,手足之间缺乏沟通等等都在张国荣的心里留下很大的一块阴影。有人说张国荣的性格中有强烈的“渴望溺爱”的成分,这也许与幼时的缺乏关爱有关吧。回首童年,“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忆,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张国荣用这样的话作了总结。听来真让人心痛。

人的幸与不幸,在童年就有可能埋下伏笔。一个人的童年很可能决定他的一生,世界给我们的最初图像就是在这时候出现。每个人都一样,童年可能左右他的人生,虽然他长大以后会做这样或那样的工作,但无论他做什么,世界的图像是很难更改的,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些修改而已。只不过有些人修改得多一点,有些人修改得少一点。决定命运的最好时机就是童年。

其实在民间也有这样一种说法:3岁看大,7岁看老。意思是通过一个3岁孩子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他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见,我们真实的心,早就挂在小时候玩耍时池塘边的榕树上。回忆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是快感多于痛感呢,还是痛感大于快感呢?你的童年是金色,还是灰色的呢?

你一定要好好分析,没准儿你现在之所以提不起神来就和童年的一些不幸遭遇有关。

5.把自己当成风景,把世界当成背景

微博上说: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每个人都是一株玫瑰,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尽情地开放,就自成一片迷人的风景。

而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甲和乙都在县文工团工作。都是歌唱演员。

甲经常对乙说,现今的时代,如果没有很多朋友相助,完全靠个人单打独斗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乙听后只是笑笑,不吭声。

县城偶尔有些著名演员来演出。每当这个时候,甲就早早地来到演出场地的前排,当每个名角演完,他总要拼命鼓掌,有时甚至站起来夸张地狂叫、吹口哨,让明星们很兴奋。

演出结束后,甲轻松地得到了与明星们合影的机会,他把这些照片洗印出来,在书房挂了满满一墙,有的还扩印数十张赠送亲戚朋友。当地很多人都知道,甲在文艺界有很多朋友,是个人物。有一次县长还专门约见他,希望他能把一些明星请来演出。

甲还经常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观看一些名牌节目,也是看着看着就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吆喝鼓掌。老婆骂他:无聊,有本事你上去让别人为你鼓掌!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10多年。

这期间,乙很少有应酬,只要一有工夫就读专业书,参加函授学习,研究当地民歌,先后到数十个著名民歌村采风,后来参加歌曲大赛得了二等奖,再后来还到某节目中亮过相,红遍了全国。

乙后来也衣锦还乡,到本县演出,甲又坐到前排。不过,这次他没有鼓掌,也没有与任何明星合影,那天晚上,他一直趴在窗前望着满天星星默默流泪,在和星星对视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也许在星星的眼里,自己就是一片迷人的风景。想到这里,他顿时热血沸腾,心中有股飞翔的冲动,他决心要把世界当成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别人成为自己的观众。

在人生的舞台上,通常很少有人去思考鼓掌与本人的关系,很少有人能在鼓掌中找到奋发的力量。出于礼貌为别人鼓鼓掌可以理解,但若一辈子充当鼓掌的角色是极其可悲可怜的。

每一次当我们在为别人鼓掌时,应当好好思考自己何时能演绎如此美丽的风景,让别人为自己鼓掌。

然而,有些人就是认识不到自己也是别人眼中的一道风景,总在羡慕别人。可谓“风景总是在别处”,风光总在他人身上。人活在世上,彼此相互比较是经常发生和不可避免的,但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在相互比较中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积极而有分寸的羡慕,那叫欣赏,那是你滋润自身的养分,消极而无节制的羡慕,那叫逃避,那是你轻视自己放弃了绽放的机会。

有些人因为不知道自己身上也有别人羡慕的东西,就如同在湖边散步,抬眼望去,诱人的总是对岸的景色,却忽视了自己脚下的景色也同样迷人。其实,一个人要懂得这样的道理:我在羡慕着别人的同时,自己肯定也是别人眼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把自己当风景,把世界当背景,这样的自信你有吗?

6.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

微博上说: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别人都笑你傻,你也完全可以全身心地去做,只要你喜欢,只要做这件事会让你快乐!只有你的快乐才是你该在乎的;别怕别人说什么,除了帮你快乐的话,你都可以不听。这样你的心就简单了,事就简单了,你的快乐就多了。

我有一个男性朋友失恋了,被女朋友踹了,他义愤填膺地跑来找我。他说,我一定要好好干,出人头地,找一个比她更漂亮的,证明给她看!

还有一个女性朋友也失恋了,被男朋友甩了。她说,我一定要嫁一个百万富翁,找一个比他更帅、更爱我的人,让他为自己的决定后悔。

对于这样的豪言壮语,说实话,我非常不感冒,甚至是比较鄙视。

那又何必?分手了,你走你的,我活我的,何必为了赢得他人的刮目相看而活,就这样子,必然活不好。即使物质上发达了,内心也好受不了,因为他们依然是活在别人的眼神里。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必定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一个迷路的人,能快乐到哪里去呢?

长颈鹿盖了一座高大挺拔的豪宅,森林里的动物纷纷去参观,个个都称赞:“这房子,真气派!”山鸡见状,非常羡慕,连忙回家,将自己的草屋拆掉,费尽力气修了与长劲鹿同样高大气派的房屋,以为这样自己就会变成凤凰。

房子盖好后,所有的动物都前来祝贺。当大家赞叹时,山鸡很是得意。

冬天到了,山鸡住在自己冰冷的家中,缩成一团。不过,只要有人来看房,它便装作一副轻松愉悦的模样。

这时山雀来了,见屋内很冷,便劝道:“不要总为别人活,要为自己活,爱慕虚荣,最吃苦的是自己!”

山鸡非但不听,反而振振有词地教育山雀:“山雀啊山雀,你总跳不出自己的圈子,目光短浅,怎么能成大事,应当不断追求卓越!”

天气一天天变冷,山鸡一天天挨冻,但它只要一想起别人的赞美,便又无怨无悔,最终冻死在赞美声中。

生活有时是令人沮丧的,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言论,不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追求自己想爱的人,害怕淹没在飞短流长之中。其实,你生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迷失在自己的心路上。

人应该活给自己看,身体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灵魂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既然都是自己的,为什么要活给别人看呢?我们不需要虚伪,那就没有必要披上虚假的外衣,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无须背着沉重的包袱踏上人生之路,给自己一个骄傲的借口,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给自己一份别人不能给予的温暖,敢于唱出心灵中最真诚的呼唤,认识自己,为自己谱一篇优美的乐章!

活给自己,笑给自己,演给自己,唱给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给自己阳光,给自己信心,给自己灿烂的明天,把快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心里和灵魂深处。

认清自己,为真实而活,才能建立起自己真正的荣誉。

【必纠错】

1.糊涂,浑然不觉

最愚昧的人是对自己撒谎的人,不过很少有人主动对自己撒谎,大部分人都是无意识的,糊里糊涂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贪于视觉的美观和感觉的刺激,舍弃了最根本的东西。

你听说过四个老婆的故事吗?

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结果——

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我们爱惜肉体,我们为钱财卖命,我们珍惜爱人和孩子,这一切都无可厚非,可是我们却忘了呵护自性,所以我们的精神总是不可避免地处于困顿状态,像一个没有吃饱、缺失关爱的孩子。人是社会性的,群体性的,可内心却是自己的,精神的幸福只能靠自己关照,别指望别人接济。

2.盲从,以别人为参照物

一味地跟着别人走,以别人为参照物,也会迷失。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再三告诫他应该怎样怎样,然而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这样,一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生命中的熠熠光辉。

盲目地与别人相比较,以为自己比身边的人聪明就满足了,或者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就沮丧了。这多么愚蠢啊!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同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自己才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可靠的人生向导。不要以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应以自己为准绳。

3.自欺,忤逆自我

你喜欢漂亮的虚假,还是笨拙的虚假,我喜欢真实,我能接受最残忍的、渗血的真实,却受不了做出来的一丝一毫的虚假。

读过一篇西方短篇小说,其中对女主人公的心理是这样刻画的,女主人公与丈夫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在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眼里,这对夫妻表现出来的样子是相互非常恩爱,家庭非常和谐的,他们在大众面前拥抱接吻显得是那么的情投意合水乳交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丈夫被征去前线,不久噩耗传来,说丈夫在前线阵亡,这个消息在众人看来,不啻是晴天霹雳,众人都认为妻子肯定承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因为他们是如此恩爱。消息传到女主人公耳里,她号啕大哭,跌跌撞撞上楼将自己反锁在卧室抽泣不已,她在哭什么?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她激动得浑身发抖,喃喃自语道:“天哪!我终于自由了!我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了!”

小说的情节当然是编造的,但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给大众表现出来的与其丈夫的恩爱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假的,是在欺骗自己同时在欺骗其丈夫和大众。她囚禁了自己,也欺骗了别人。这样的“真情”谁稀罕?

生活在现实的牢笼中,有多少人不自欺呢?大多数人都是靠自欺来麻醉自己,凑合活下去。以婚姻为例,据我所知,在婚姻中幸福的女人并不多,有些女人靠自欺来维系婚姻,凑合挨日子。明知道这个男人不爱自己,还是嫁了他,明明认定这样的婚姻没有价值,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凑合。这都是自欺欺人的表现。再以工作为例,明明知道不喜欢那份工作,还是迫于薪资的诱惑放弃了最初的梦想,每天都顶着比上刑场还沉重的心情去上班,情何以堪?

要知道,欺骗别人的人,首先是在欺骗自己。一个欺骗自己的人无论外表多么光鲜,内里一定是凄凉、悲苦的,孤独的、寂寞的、心神不宁的、痛苦不堪的、笑是虚假的、志得意满的表象是不堪一击的、精神始终是紧张的、情感是非常脆弱的。这种人的人格是分裂的。

其实,自欺可以换取一时的平静、短暂的快乐,但闭上眼睛,并不能使内心的担忧和恐惧消失;逃避真实,并不能保证自己就能守住惨淡经营的小天地,虚假的东西总有分崩离析的一天,乘坐一艘漏水的船,可以在风平浪静的海面驶出一小段距离,但绝对不可能经得起狂风恶浪的侵袭。

趁早直面真实,才是人生的首选,欺骗自己、麻醉自己的时间越长,痛苦越多,人生越悲戚。

4.过劳,劳碌失志

要是有这么一道题目,让你用两个字来形容现代人的做派,你会如何作答?

我的答案一个是“抢”,一个是“忙”。

不知为何现在的人都显得格外着急,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都成了“跑跑族”,习惯了抢。但凡是需要排队的活儿,我们都是靠抢。打车的时候,有时明明是红灯,不少私家车还是嗖地一下蹿过去;过马路的时候,红绿灯前,总是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些人是有急事,后来我发现,其实这些抢过去的人,通常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们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

再来说说忙,我现在基本上是独来独往,因为忙人太多,像我这样的闲人已经成稀有动物了,各行各业举国上下的人都很忙,仿佛不忙就不是人一样。那天我家楼下两个收废品的在为几块装修剩下的木板归谁争吵的时候,我就听见其中一个说:没工夫和你瞎吵吵,老子我忙着呢。人家接了电话就蹬着三轮车飞快地朝下一个小区奔去。

其实在抢和忙的背后,隐藏着一个真正的元凶,就是速度。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以速度为标签的时代,在第一台蒸汽机的轰鸣声中,人类进入以速度为尊的工业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把赢放到第一位,信奉跑得快的兔子有草吃,意味着富有、胜利、安全感、成就感等等。过分抱负,对自己苛刻要求,一切追求快节奏、高效率,对周围人充满了敌意,只有竞争,只有不断地“搏出位”才能获得短暂的“安全感”。

于是,快餐、快跑、快赶、快照、速配、闪婚、抽脂减肥、快速整形、衣食住行,样样从快如风。从事物到事情,从念头到主义,从欲望到理想,从艺人粉墨登场到白领抓狂,工作生活,爱情事业,天下多少纷繁,分分秒秒不容放缓……其实,“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约翰·列侬这样说。

在这个世界上,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不好界定,但我知道谁是最可怜的人,就是那些忙人。他们忙得只顾挣钱,却无暇停下来享受生活的美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拼命地透支自己的生命,这就好比一架机器,只顾高速运转,从来记不得检修与保养,保养脸蛋、保养爱车,何时保养过自己的心灵?所以,他们和过劳、焦虑、抑郁的距离是那么近。

我现在很不喜欢和太忙的人来往,因为太忙的人,通常是无暇顾及人生的乐趣的,即使有心,也深藏不露,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没有了,变成乏味的机器。和这样的人接近,只能感受到生命的乏味,我不喜欢接近这样的气场。

对于这些忙人,白岩松先生有很形象的描述: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人似乎已失去了耐性,别说让生活慢下来,能完整看完一本书的人还剩多少?很多人只看标题,就有了“标题党”。过去人们有空写信、写日记、闲聊,现在人们闲下来就发慌,从来没有时间来和心灵对话,问心灵的所需所想所求。像海边渔民麻绳上的风干鱼,心挂在身外边,不知时过境迁。

那么,下一步呢?

对此,一位老人说得好,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地往终点跑?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

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

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忙着赶路,和别人拼速度,就在这拼途中,忘了起点,迷失了自我,丢掉了灵魂,我们只是陀螺。有谁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5.拿捏,心有所羁

日本京碧寺的山门有一块匾额,上面的“第一议谛”四个大字是200多年前洪川大师的手迹。可能许多人不知道,就是为了写这四个字,洪川大师写了85遍!

洪川大师是一个严肃认真,追求完美的人,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一个弟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天写这四个字的时候,恰巧这个弟子在一旁磨墨观看。大师每写一幅字,这位弟子都摇头,不是这一点不好看,就是那一撇不好看。

大半天过去了,洪川大师耐着性子一连写了84幅字,都没有得到弟子的认可。后来,这位弟子上厕所,洪川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下我可以避开他那双挑剔的眼睛了。于是,洪川在心无所羁的心境下,自由自在地挥就第85幅“第一议谛”四个大字。

弟子回来后,看到这幅字的时候,禁不住翘起大拇指赞叹道:“师父,这幅字是精品啊!”

为什么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死活写不好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用一句山东方言能概括得淋漓尽致,那就是“拿捏得慌”,指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因为被人审视着,心有所羁,放不开手脚,做作,所以做不好。

其实我对“拿捏得慌”的感受特别深,小时候写作业的时候,只要有大人盯着,我出错的几率特别大,尤其是考试的时候,我最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监考老师“关照”我,在我的座位旁停下来看我答题。包括现在,很多人都纳闷我这么小的脑袋怎么可以写出这么多文字,在我写作的时候站在电脑旁看我怎么酝酿,通常这种情况下,我是一个字也写不出的。

一个演员,放开手脚才能入戏,演艺到位;一个运动员,放开手脚才能发挥出色;一个书法家,放开手脚才能笔下生辉;一个画家,放开手脚才能信手拈来;一个作者,放开手脚才能动人心魄。

放得开,生命才是舒展的,能量才会尽情释放,而在舒展的状态下做事,才能比较到位。所以我们要放开手脚地活着,放开手脚去爱,放开手脚做事,放开手脚享乐。

而很多人在很多情况下活在别人的监督下,导致心有所羁,以致于自己的心情不能平静,自己的潜能不能发挥,为生命留下太多的遗憾。

6.懦弱,习惯性无助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点残忍的实验:将一只小白鼠放到一个有门的笼子里,笼子的底是金属的。然后,给笼子底通低电流,使小白鼠受到虽然不致命,但是会引起相当痛楚的电击。

如果将笼子门打开,小白鼠会立刻跑出笼子以逃避电击。但如果用一个玻璃板将笼子门堵住,那么小白鼠在遇到电击往外跑的时候,就会在玻璃板上撞一下,然后被挡回来。重复给笼子底通电,使小白鼠一次又一次地在企图逃跑的时候受到玻璃板的阻碍。最终,小白鼠学会了屈服,它伏在笼子里,被动地忍受着电击的折磨,完全放弃了逃跑。

这时,即使笼子门上的玻璃板移走,而且让小白鼠的鼻子从门伸出笼外,它也不会主动逃出笼子,而是放弃所有努力,绝望而被动地忍受着痛苦。小白鼠的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惯性无助”。

“习惯性无助”是描述动物(包括人在内)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对人来说,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任凭外界的摆布,听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

有人可能认为,人和小白鼠不一样,人如果看到有获救的希望,不会连试都不肯试一试。这个结论在类似刚才那个实验的情况下大概是成立的,但是换一种情况,很多人的表现却和小白鼠有惊人的相似。当我们说“理想已经被现实磨平了”的时候,当我们说“现实带给我的是一次次打击,我终于放弃”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就是“习惯性无助”。

有一天,她和他邂逅了,她爱他,可是在短暂的接触之后,他不辞而别。她有些失落,不明原因,却也无从问起。

而他在临走时,对别人说起:我心中一直有10个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我在寻找的人。她符合我心中的9个标准——美丽、身材、学识等等,但是另外的一个标准却比这9个标准加起来都更重要。这个标准就是,我要在她的脸上看到光彩。我相信那种光彩一旦我见到,我会认出来。她脸上没有那种光彩,所以,她不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她在失落之中,却终于萌生出勇气远行,去寻找一个答案。

表面光鲜亮丽的她,拥有同龄人艳羡的一切,美貌智慧财富,但她不快乐。

她想要做一个作家,但是这之前,她总是害怕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永远有灵感写出世人敬仰的作品。如果写不出来怎么办?如果写出来没有人喜欢看怎么办?到时候没有收入怎么生存?这种恐惧令她继续从事稳妥的律师工作,接受稳妥的收入与前程。在恐惧中,她“习惯性沉溺”。

她原本一直不敢去突破,但在那个男人莫名离开之后,她忽然有了冲动去尝试。

而在这个过程中,她终于寻找了自己,终于有勇气去做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

在画展上,她与他再度重逢。

他在人群中一眼认出她,向她走来,第一句话说的是,这段时间你过得好吗?我想你一定过得很好,因为我在你的脸上看到了光彩。

你原本就是一株玫瑰,只是遗失了芳香。当你找到你失落的芳香之后,你也会成为他人心中的玫瑰,在幸福自己的同时芬芳他人。

命运之神也许可以像实验者对待小白鼠那样操纵着我们,然而人却不一定要像老鼠一样活着。人可以思考,更重要的是,人可以通过驾驭自己的情感和意志来改变命运,突破限制。这是人性光辉的地方,是人类英雄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正是有这样的价值,“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含义才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

做小白鼠还是怒放的玫瑰?关键是你的抉择,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那只小白鼠——玻璃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门口,而是挡在了心里。

【正解】

1.让心灵永远肆无忌惮地“卖萌”

在这个“萌时代”,“卖萌”这个网络流行语你该知道吧,意思是装可爱,刻意做出一些可爱的动作、发出一些可爱的言语等。

一般人仅限于讨论表情和行为,其实我要说的是心灵“卖萌”,就是要有一颗童心,时不时照着镜子喃喃自语:里面的小朋友好帅啊!里面的小公主好漂亮啊!时不时给自己“萌”一下,很有意思的。

于丹有一次她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坐飞机,看着窗外的白云,女儿说:“妈妈,我们去外边用白云堆雪人吧!平常只有等天上的云落到地上才能堆雪人呢!”童言无忌,就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还保持着童话般的想象,才在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上给了我们很多惊喜,于丹老师第一次发现了“卖萌”的美好。后来她强调说:“我相信,如果你向孩子学习,能够唤起你自己的天真,让你活得明白坦率,简单纯粹。”

其实关于卖萌的好处,只需说出两点就足以让人信服。

(1)萌人是真人

在你眼里,萌人是什么人?在我看来就是真人,人骨子里都有未泯的童心,这颗童心会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简单和乐趣。很傻很天真本是一种优秀品质,人生不妨像孩子般冒冒傻气。

(2)卖萌让人快乐

人人都说我丑,其实我只是美得不明显。

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

别怀疑自己的笑点低,那是因为你对生活有了充分的了解。卖萌,不是对自己的调侃,就是对生活的调侃。

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最近有吃不起猪肉的网友不无担心地说,去西天取经的猪八戒要当心了,各路妖怪已经将目标锁定为猪肉而非唐僧肉了!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被“萌”翻了?想说猪肉价涨得离谱,却又不明说,非去操心猪八戒的死活,这种“移情”制造出的效果不是一般地好。

尽管有些现实会令我们灰心,但如果以一种很“萌”言“萌”语表达出来,反而会让人开心甚至是充满了希望。这时的萌话就像一句反语,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如果愿望可以用一种充满喜剧效果的方式传递,又何必急赤白脸呢?

所以,放在轻松和自愈的角度,卖萌其实一点不萌,而是比工作都重要的正经事呢。

当然,萌不能随便卖,否则就沦为丑角了。就我的经验而言,第一,只给特定的人卖萌,最佳人选是自己,其次是爱你的人。第二,只在需要的时候卖。需要释放或者找乐子的时候卖。

把握这两点,你就肆无忌惮地当你的“萌主”吧。

2.把隐私暴晒在月光下

这句话说透了多少人心底的隐私?

我不喜欢藏着隐私,能不私就不私,若是有人神秘兮兮地对我讲,我给你说个事,你别对外人说。我总是以比拍蚊子更快的速度打断他,我不想知道。

某些话,某些事,掖着藏着,睡觉都怕说梦话说出来,活得那么忐忑,我才不要呢,尽其所能地减少隐私,这是我的减压法。

但,是人,多少得有点隐私,谁心里没片见不得人的阴影地带?

人如果有了秘密该怎么办?憋在心里太闷,不少心理咨询师都建议我们说出来。电影《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就把满腹心事倾倒给大树洞。可是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知道的秘密太多,而吴哥窟太远,挖树洞也有些难度,在网上“晒”也不容易,搞不好就满城风雨,那咋办?

告诉你,三个选择:对自己说,对动物说,对“死物”说。

(1)对自己说

没有一个秘密不被别人泄露,当你对你的听众说“不要告诉别人”时,你已经把自己出卖了,所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说。要说,只能对你自己说。

“和自己说话”绝不是精神紊乱或过度忧郁的表现,而是最安全的发泄内心苦闷的方法,非常值得推崇。对心中那个自己说话一样有效,只要把声音释放出来就ok。这可不是今天才发明的消解方式,在过去,无论教堂中面壁的忏悔者,还是寺庙中念念有词的祈福者,都是在对自己倾诉过程中获得解脱。

心理学家也说:“当你试着和自己说点什么时,心理上已经产生一种应激反应,可以中和不良情绪。”就像那句:“真正能温暖自己的是自己的体温。”“和自己说点事”与“事事都向别人倾诉”相比,前者不会使你的隐私过分公开,为你保留了更多私人空间。因此当你找不到倾诉对象时,不妨试着和自己说说心里话。

(2)对宠物说

动物不会说人话,所以它们的嘴巴信得过,尤其当你无人倾诉时,宠物绝对是最佳“情绪垃圾桶”,更是最认真的聆听者。它们不会变身“军师”影响你的判断力,并且绝对会替你保守秘密。

不要把与宠物分享秘密解读为“孤单”,心理学家说:“宠物对你的心理安慰效果有时比‘人类倾听者’更强。”它们真的会对你的情绪感同身受,还会表现出更多肢体语言,比如舔你的手,给你一些安慰,让你感到舒心、放松。

(3)说给“死物”听

所谓“死物”,是没有生理呼吸和心跳的物件,比如太阳、月亮、一堵墙、一棵树、一条河、一个布娃娃、空气等等。最佳的对象是月亮,这是我最爱的倾诉对象。有月亮的晚上,坐在阳台上的秋千上,沏一杯清茶,和月亮对话,任何烦恼都没有,心里像月光一样明朗清晰。

如果你没有这份闲情逸致,那你就用最常规的方法,抒写法——“把烦恼写出来”。据说,“把烦恼写出来”是最近美国心理协会向全美白领推荐的最新减压方法。心理学家研究也证实,持续6周用书写方式倾诉压力和烦恼,人的心态会在6周后变得积极,抗压性明显增强,甚至免疫细胞的免疫力都有提升!

对此经验颇丰的心理学家说:“很多时候你烦恼不停,是因为大脑中蓄积了不准确、不完整、缺乏理智的负面信息,脑内思维不足以缓解。把心中烦恼写成一篇日记,你就会发现,烦恼已消减一半;全部写完,这件一直让你纠结的事,严重性已大大降低!”

就这样,你根本不需要和哪个人一来一往进行互动,照样可以私自带领你的心做一次心灵SPA,达到不为人知的效果。

3.不妨到地球上做回“打酱油的”

参加一个聚会,见到了很多久未谋面的朋友。大家谈各自的状况,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挫折的忧伤。但是,我却发现,不论男女性别的不同,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差异,也不论什么职业的差别,更不论官职的高低,大家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都深深陷进了焦虑的情绪之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平静安然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焦虑,职称的晋升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住房的贷款问题、将来的养老问题、社会的治安问题、环境的污染问题、国际形势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残酷地折磨着大家的身心。地震、火灾、车祸、矿难,哪一桩不触目惊心?于是乎,不少人产生了焦虑情绪,惶惶不可终日,仿佛世界末日就在眼前。

这种情况下,我倒是建议你做个“打酱油的”,做好眼前事。尽自己的能力,做积极的努力,足矣,即使不足,又能怎样?如果因为无能为力的问题让自己时刻处于焦虑的情绪当中,无异于在充当自己生命的杀手。

当我们把“打酱油”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时候,这和冷漠的“非暴力不合作”的看客心理无关,只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

你知道吗?就像人生只有昨天、今天和明天三天一样,世上也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不管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老天所做的事,我们无法改变和抗拒,只有接受。而对于一些已经发生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的,只能当老天的事。在面对这些事的时候,我们要当“打酱油”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面对存在的事实,以豁达的心情寻求处理的方法,将损害降到最低,或是从中寻找制胜的机会。

所谓“别人的事”,是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所发生的事,别人包含了至亲之人,夫妻、儿女是别人吗?是的,因为都是独立有思想的个体。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去控制别人,也不能以“爱”为借口去要求别人,除非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而不是满足于自己的虚荣。我们只能提供机会、环境和建议去帮助别人,而这,也是别人所需要的。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亲如儿女者都如此,何况真正的别人呢?所以,对于别人的事,在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提供所能的帮助之后,你也只能“打酱油”去了。

所以,天下的事,不要杞人忧天;别人的事,他们自会解决。天下事值得我们烦恼的,就是“自己的事”了。内心的真我要的是什么?财富、权势、地位、健康,还是追求真正的喜悦?在自己的事上,你不能“打酱油”。

当你做到这一点的时候,“打酱油”既不是简单地路过,也不是单纯地看热闹,打酱油是一种娱乐,冷眼旁观他人的喧嚣,静静品味自己的沉默。这“酱油”打得够美好。

4.用“试错法”给自己下个套

你听说过“试错法”吗?

“试错法”就是尝试错误:一种通过尝试各式各样的方法或理论直到错误被充分地减少或杜绝,从而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或令人满意的结果的方法。

有时候,对付自己,我不惜使用“试错法”,给自己下个套,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答案就出来了。

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意志再坚定的人,也总有动摇的时候。我自己也是这样,前段时间,为了自己的工作状态问题,我着实纠结了一阵。自由职业,宅在家里,挺好,但是没有组织、没有归属感,比起同学朋友的,社会地位上差人一大截,最尴尬的是每逢各式聚会,被人引荐的时候,总是没个组织,比较窘迫。而当我感觉到这份窘迫的时刻,恰好有家杂志社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这对于那个时期的我的确是一个诱惑。我是继续宅呢还是加入到上班族的行列中去呢?

一边贪恋着自由职业者的逍遥自在,一边又艳羡白领的名头光鲜,那阵子我像个摇摆女郎,咨询亲戚朋友,大家的建议当然也不一样。后来我烦了自己这种举棋不定的状态,于是就使用了“试错法”,我和一个开公司的朋友打好招呼,第二天去他那里体验生活。朋友应允了。

那天我一大早起来,开始挤公交、倒地铁,忍受着能把人挤成相片样的拥挤,到了朋友的公司,和大家一样老实巴交坐在座位上,不得擅自离岗。朋友吩咐我用一天的时间做一个策划案,要说平时呢我灵感挺多的,但在那样的办公环境里正襟危坐,我竟然没了思路,为了交差我绞尽脑汁强迫自己弄出了一个方案,送到领导那里,结果挨了批。

晚上,当我像逃命一样逃回家,方才知道出去上班对于我这样的资深宅女是不现实的,我立马缴械投降,高呼:打死我也不出去朝九晚五了,就是外面有座金山,我也不去搬。

经过那一次,我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其实自由职业挺适合我的,没必要碍于世俗的评价而被现实招安。经过这一折腾,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我的思路更清晰了,写作的路上,我创作的信念也更坚定了。真没想到,折腾了一天,在修行的路上自己精进了这么多。

当你对自己坚持的东西持怀疑态度时,也可以尝试一下我的做法。大胆地设想、大胆地求证,必有收获。

5.定制自己的座右铭

现在提起座右铭,仿佛是很久远的事了,只有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会在课桌的右上方,或者卧室的床头,贴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些老套话,随时提醒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从告别了教科书,谁还理会这一套呢?

这您就错了,座右铭可是个一辈子都用得上的好东西,因为座右铭的主要功能就是起个提醒、警示的作用,而人永远都脱离不了惰性、弱点的纠缠,容易知难而退,容易见异思迁,容易心猿意马,当心灵释放出“出轨”或疲软的信号时,只靠内心的提醒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都需要座右铭这样的每日棒喝,随时提醒自己,克服人性的弱点,实现自我突破。也就是说,座右铭是黑夜里的指明灯,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一位少年一心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并能够给予别人快乐。但是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一天,为此苦闷不已的少年去拜访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智者明白了少年的心思后,笑着回答说:“你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胸怀和目标,实在非常难得。至于这个问题,我想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少年听后想了想说:“‘把自己当成别人’是不是意味着不管我痛苦悲伤还是欢天喜地的时候,都要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好事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坏事而悲伤不已了?”智者微笑着点点头。

智者又说:“这第二句话呢,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连忙说:“这个我懂,我懂!把别人当成自己,就能深刻地体味别人的艰辛和不幸,才能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而当别人开心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同样的快乐……”

智者捋了捋胡须,赞赏地看了看少年,接着说:“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想了一会儿说:“这样是不是让我们懂得尊重每一个人,不要老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也不要老想着改造一个人,也就是‘以己度人’……”

智者听后哈哈大笑:“你确实有很好的悟性!我要告诉你的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虽然这些话听起来十分简单,但是要在一生中时时遵守这些规则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少年说:“那我如何才能做到呢?”

智者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你一生的时间来铭记这四句话,奉为座右铭,然后用一生的经历来验证。”

一生的快乐需要用一生来感悟,并在现实中加以实践和验证。你所建立起来的座右铭也不能只是喊喊口号而已,更不是为了在人前炫耀,你得在生活中按照座右铭行动起来。你可以把座右铭写出来贴在屋子里你经常能看见的地方,或者挂在墙上,或者贴在书桌上,或者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或者像鲁迅先生一样写在课桌的右边(不过,可不要借此机会在课桌上乱写乱画哦),总之,要把座右铭置于你经常看得见的地方,这样才能起到眼前随时提醒、心中常常想起的作用,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就按照座右铭的标准和原则严格地要求自己。

要说我的座右铭,分为两类:一类是聊天工具的个性签名,这个一般是即兴而写,根据每天的工作任务和心情,随时提醒自己要克制什么情绪或者要达到什么目标。另一类是原始意义上的座右铭,具有稳定性,我通常把这类座右铭写在我的小黑板上,比如最近我的个人情感上出了点小波动,我就把印度教的灵性四句话当做座右铭: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对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每当我蠢蠢欲动不安于寂寞浮躁叫嚣之时,我会默念这句话,绝对是“立刻舒”。

有没有什么先哲或者前人的话让你听来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啊?你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有一句话支撑着你坚持下去吗?当你骄傲自满的时候,你会想起一句话让自己变得谦虚吗?当你冲动的时候,有一句话会平息你的怒火吗?……

那你最好也能固化下来,把它们放在你目之所及的地方,主动接受它们的每日棒喝。

6.每天都要检阅心灵一次

在纽约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上,有这样一个报刊亭。报刊亭里摆放着各种报纸和杂志。早上,附近的上班族都喜欢从这里买一份晨报,到了傍晚,许多出来散步的行人也喜欢从这里买张晚报。

这里要说明的是,报刊亭的老板是一个年过花甲的盲人。也许你质疑:盲人也能卖报?别人若是骗他该怎么办?

事实证明,这些疑问完全是多余的。据报刊亭附近的监控录像显示,所有顾客没有一个“耍赖皮”的,都无一例外地按照报刊的定价把钱交给盲人老板,甚至还有人付钱买了报纸,并不带走,而是在报刊亭附近的长椅上迅速浏览,浏览完毕,他们会顺手地把报纸放回原处。

也许你会大大惊叹于美国人的诚信。是的,没错,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盲人老板在自己的报摊货架中央安放了一个红木做的盒子,盒子呈“心”形,盒子盖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报刊娱悦您的眼睛,我只想听听来自您心灵的声音。”

附近的监控录像显示,所有第一次光顾这个报刊亭的人,都会恭恭敬敬地付上报刊钱;所有到过这个报刊亭的人,如果再次光顾,快到报刊亭的时候,都会整一整自己的衣衫或领带,然后昂首挺胸地走过去,取下报刊,付了钱,再虔诚地走出来,像是走进一间朝圣的圣殿。

心理学家分析,他们不是在整理自己的着装,而是在整理自己的心灵;不是给盲人看,而是给自己的内心检阅。

所有到过这个报刊亭的人都说,盲人老板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同一种微笑,那笑容中透着真诚和信任,像极了一个天使。对于这些,还是让我们听听盲人老板是怎么说的吧——

我能听得见每一个路过的读者的心,他们的心跳是那样真诚,那样善良,像极了产房里婴儿的一颗初心,我着迷于倾听这样的心跳……

如果你拥有这样的心跳,我可以保证,所有的情绪病都不会光顾你的心门,因为这样的心跳有魔力驱走一切病魔。这一点我已经用自己的心跳试验过了,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我都会对着镜子,对自己灿烂地笑,并且告诉自己:我做的事是对的,我整个人是美的,我明天继续做我自己。我的心在快乐地跳跃,每晚都嘴角上扬地入梦。第二天早上,无论起得多早,我总能在镜子里看到脸上由内到外散发的光泽。

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如果没有,请你用你的方式每天都要检阅心灵一次,庄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