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我第一次提笔,是在年少时,外公用苍劲有力的手握着我的手,在纸上留下了一道墨迹。是外公开启了我与书法的情缘,从此我一练就是二十余载。线条、结构、章法,提按时转,笔墨留白……书法早已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陪伴。
在二十余年的书法练习历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书法学习方式,也许都是事倍功半的!
◎为什么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书法——这个中国文化的美学结晶成了一件枯燥乏味、需要强大毅力才能坚持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苦练多年,也难以将书法从“好看的字”变成一种真正的“自我风格”?
◎为什么学习书法,难以像玩一局“三国杀”“王者荣耀”那样过瘾?书法不该是件快乐、有趣的事吗?
……
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书法学习者和书法爱好者。
虽然社会越来越重视国学和传统文化,但时代变了,我们对于书法的应用、审美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大多数现代人连写硬笔字的机会都少之又少,提笔忘字的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更别说练习书法了。
在这种巨大的环境差异面前,很多人竟然还在用古人的方式学书法!
一提到书法,大家都会认为书法很难,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别想入门。一旦这样想了,大家首先会在心理上对练习书法产生畏惧感。
而且,人们对学书法的印象还停留在“描红摹字”“永字八法”上。回忆起小时候学楷书的痛苦经历,立刻会对学书法失去兴趣……
这些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道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老方法,无法解决新问题
也许,不同的人在这些问题上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我看来,造成这些困惑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企图用一千多年前的老方法,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从小时候到现在,二十多年来的书法学习让我感慨良多。尤其是近几年,在我涉猎了设计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更多领域之后,更加明白了应该如何学习书法。如今,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认知理论,从而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科学化学习系统。但可惜的是,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书法教育方式,却并未能与这些优秀的当代文明成果产生更多的交集,仍然困顿在所谓的“传统”中无法自拔。
带着这些问题,带着自己二十多年来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心得,以及自己在其他领域中学到的理论方法,我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书法学习方法,并将它命名为“三墨间教学法”。
接触过书法的朋友们,可能很多都是从楷书笔画开始练习或从写“永字八法”入手的,由于难度大,时间跨度长,收效甚微,极少有人能够坚持下来。从楷书开始学习,可以说是选择了一个难度很大的书体入手,梁巘(yǎn)在《评书帖》中说:“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容不得半点误差,可以说容错率非常低,这也正是初学者学楷书坚持不下来的原因所在。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学书者,不可视之为易,不可视之为难;易则忽而怠心生,难则畏而止心起。”而“三墨间教学法”将书法的入门难度降低,同时兼顾书法的三要素:线条、结构、章法。即训练控制笔墨的能力,锻炼观察线条长短和距离的眼力,以及驾驭整体章法布局的能力。只有掌握了这三个能力,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入书法艺术之门。
乙亥冬月 禹之
记于三墨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