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十四大报告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党的重要文献里相继作出过多次表述,每一次表述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十四大报告要求在更高层次上作出新的概括。征求意见稿写了十四条,经过广泛征求党内意见,归纳为现在的九条。这九条,从理论高度和理论层次上说,是迄今为止达到的最高水平,反映了我们党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取得的新成果,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

对于九条内容,十四大报告不是要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全面的阐述,面面俱到,也不是像写教科书那样,对每一个问题下一个完备的定义,而是紧密地结合我国的实践经验,抓住最本质的问题,加以阐述。下面对九条分别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一条,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这里不是要说明具体的道路是什么,像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那样,而是讲思想路线,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既不照搬书本教条,也不照抄别国模式。这个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和精髓,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和精髓。所以把它列为第一条。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第二条,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确定了思想路线,紧接着就要说明中国的实际是什么。这一条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至少要上百年。这就是中国的实际,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们党制定发展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都不能脱离这个实际,不能超越这个历史阶段。从50年代后期起,我们党所犯“左”的错误,特别是在经济政策方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由于超越了这个历史阶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党有一个探索的过程,逐步深化的过程。早在1959年冬至1960年春,毛泽东同志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就提出社会主义发展两阶段的思想。他说,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而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思想,大概描绘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这个思想没有展开,当时对实践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从此我们党不断地探讨和研究这个问题,到十三大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第三条,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思想路线确定了,中国的实际弄清了,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根本任务是什么。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如果说,第一、第二两条属于思想路线的范畴,那么第三条就是政治路线问题,即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全党的工作中心。报告引用了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我认为,这是从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比较完备的说明,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说明,具有深刻的理论含义和巨大的实践意义。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这就触及到唯物史观最深层次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的标准,既有唯物史观的坚实的理论依据,又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

第四条,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这一条主要是讲改革。任务提出了,就要解决实现任务的方法和途径问题。发展生产力,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大跃进”是一种方法,“抓革命,促生产”即以搞阶级斗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一种方法,实践已证明这些方法都不行。通过改革发展生产力,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新思路,而十四大报告根据他的思想把改革提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这样的高度,更是一个新的提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过去曾有几种说法。例如30年代以后,流行于苏联的一种说法,认为“各民族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50年代末期以后,在中国则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上述说法,已被历史证明是不正确的,在理论上站不住,在实践上带来严重的后果。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说法,就是因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的改革,就其本质来说,就是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把人们的积极性从旧的体制和过时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调动起来,形成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变得更有活力。

第五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这一条是讲对外开放,同第四条合在一起,便是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基本点。这一条内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环境和客观依据,这就是报告中指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我们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如果今天所处的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实行另外相反的一种对外政策,那么,就谈不上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重大政策提出来。另一层意思,是说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这里,涉及如何对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应当全面地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社会主义应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物质基础上。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国家都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文明成果,在这些国家里没有得到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自己,就必须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对立斗争的一面,不看到这一面是不行的,甚至是危险的;又要看到继承和吸收的一面,不看到这一面也是不行的,甚至是有害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继承和吸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一切好的、科学的文明成果,同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等。社会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发展的充满活力的而不是僵化的。吸收全人类包括资本主义条件下积累的一切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和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科学管理等等,不是要资本主义吃掉社会主义,而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缺少的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第六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这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又一个基本点。报告重申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这一点非常重要,它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同志一贯地并再三再四地讲,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改革、开放、搞活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同时,报告又指出,四项基本原则也要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四项基本原则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七条,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步骤问题。中国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提出一个宏伟的蓝图。党所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措施,排除右的特别是“左”的干扰,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是邓小平同志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正如他所指出的:我们实现了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实现了现代化,“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报告还引用了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思想,把它作为实现发展战略步骤的一个指导思想肯定下来;还提到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在其发展中的不平衡性规律。

第八条,关于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无疑是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这是不可移易的。报告强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领导,不断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就会受到影响和损害。加强党的领导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同党的自身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报告对于依靠力量有新的提法,分为三个层次: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这是一个层次;各族人民的团结,又是一个层次;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又是一个层次。这些都归入依靠力量的范畴,也就是说,全体人民都是依靠力量,这同革命时期的依靠力量或依靠对象的提法有所不同。报告对军队的性质和作用作出明确的表述:“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这有利于澄清在这个问题上不准确的提法。

第九条,关于祖国统一问题。主要讲“一国两制”。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创造性的构想。毛泽东同志等老一代革命家,在50年代就提出过这样的设想。但是把这一设想明确地概括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加以具体化,付诸实践,则是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实现“一国两制”,必须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坚持一个中国,一个是中国的主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失掉这两个前提,就谈不上什么“一国两制”。邓小平同志说:“主体是很大的主体,社会主义是在十亿人口地区的社会主义,这是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不行。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我们相信,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3页。“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同时也同当前的时代特点和我国对外政策的总方针——维护世界和平分不开。“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仅是解决中国和平统一的最实际、最可行的途径和办法,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以上对九条内容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严密的体系。十四大报告指出,从《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的一百几十年间,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既然是“第一次”,它就带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我们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既具有中国的特色,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既是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借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和教训。它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邓小平同志的杰出贡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把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同样如此,它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