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骑行到家
李猛第二天的目标是彭城,经过昨天一天的骑行,今天李猛的双腿都有些酸疼,看来还是平时锻炼的少。一路上索然无味,不过天气还好,没有昨天那么大的风,上午10点过后变得很暖和,这个温度大概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
李猛照着手机导航上的地图骑,导航还可以,有的路导航给你导进一个小村子,从村子里穿过,竟然又到了大路,李猛想可能地图给选择了近路。所以就非常信赖这个地图。骑得实在累了的时候,李猛就放几首歌听。
但是到晚上的时候,按照导航提示,李猛骑着骑着发现有点不太对劲,路变得越来越窄,连路灯渐渐也没有了,四周黑漆漆的,没有任何声响,寂静得有些吓人。
李猛没敢细想,这两天按照导航骑行,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自己对这个软件也渐渐熟悉了,于是又下意识地往前骑。
直到骑到一个建筑工地。李猛很纳闷,怎么会这样,应该有座桥才对,怎么没看到桥,这时导航提示掉头,可返回100米后,又提示掉头,李猛又来到建筑工地,无耐之下,只好找个工人问。
“大叔,请问这地方是不是有座桥,按照地图,这地方不是有座桥么?”李猛急切地问道,又拿起手机给大叔看,要是骑不过去,要找到住的地方,就要再返回20公里。
“这不是这个桥么?”大叔指着身后的建筑工地。
啊,李猛突然明白了,这个桥还在建,“你们就是在建这个桥?”
“对,刚开工1个月。”
“那从哪能过去?”李猛又问道。
“呃,你沿原路返回10公里左右,有个丁子路口,右转进入黄泉路,再骑7、8公里有个大港镇,那地方有个桥,可以过去,也有住的地方。”
“好的,谢谢您嘞!”李猛只好赶紧返回。
李猛抹黑骑了一个多小时,又累又饿,背包里已经没有吃的东西。当骑到大港镇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真是靠意志力在坚持。
到了大港镇,导航已重新规划,但李猛发现路太黑,再骑,还不知道骑到什么时候,还是在大港镇吃点东西,再找个小店先住下。
看店的是个60多岁的老头,一晚上住宿50元,开空调60元。李猛想,这么冷,还是开空调吧。本想着晚上可以洗个热水澡,可打开水龙头,却发现没有热水,只好作罢。
躺在床上,李猛想,通过今天的骑行,其实骑行也没有什么意思,就是骑,只要骑,不管快慢,就能到达目的地,看来当初是太冲动了,做下这个决定,现在,心中的兴奋早已荡然无存,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呢?
李猛看了会电视,也没有什么好看的,换了几个台,就关上了睡觉了。
第三天,照例早上很早就出发,9点多就出了彭城,今天仿佛好多了,李猛发现腿也没有昨天酸了。天气也和昨天一样,阳光明媚。不知不觉,就快骑到在到SQ市。
但要进入宿迁时,导航又出现了个bug,李猛开始头疼,这段路是一座大桥快速路,大桥下面是火车道,不准自行车、行人、摩托车等上桥,但导航偏偏显示让李猛从上面过。怎么办,要是绕,还不知道从哪走,导航上也不显示其他路线,李猛在边上转了两圈,又左顾右看,没有交警,一咬牙,干他娘的,骑着自行车就往桥上骑。
但是上了桥,李猛就害怕了,桥比想象得长,加上上桥和下桥的路,大概得有1公里。上面的汽车都是嗖嗖的从身边飞过,车速很快,速度80-120公里/时,桥上没有非机动车道,并且这段路是双车道,李猛就拼命往前骑,也不管会不会被扎胎。
并且,时不时有喇叭声传来,声音很大,吓得李猛也不敢回头。
当时李猛心里差点崩溃,要是出了事就太不值得了,生命只有一次啊。
下了大桥,就进入SQ市,李猛没有过多停留,直接穿城而过,也没有什么和其他城市特别的地方,是个小城市。
看来今天出行没看黄历,没想到,不幸的事又发生了。还没有骑出宿迁多少时间,李猛忽然感觉车颠得厉害,一看,前轮胎就被扎了。
李猛只好下车,推着车走。这年头,公路边补自行车胎的还真不好找。推了2公里也没有,只有补汽车胎的,有几家可能因为也回家过年没开门。李猛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汽车补胎店,问能不能帮着补一下。
老板摇头,表示不愿意,“我是补汽车的,没补过自行车。”老板是个50多岁的大爷,和老婆两个人正在干活。
李猛急了,只好央求道:“您就帮帮忙吧,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我也找不到修自行车的,还得赶着回家过年。”
老板没说话,不理睬李猛,继续忙着。
“您看,这自行车和汽车轮胎差不多,我想就是把车胎拔出来,汽车轮胎怎么补,自行车胎您就怎么补,可以不?”李猛又说道。
“好吧。”
于是,老板真给修了起来,拔出自行车内胎,没有打气筒,老板用给汽车轮胎充气的管子给内胎充气,李猛害怕,心想本来可能就扎了个小洞,千万别给我一下充爆炸了。
只见老板将充气管对准内胎气门,让老婆开启电源,瞬间,李猛就看到内胎迅速膨胀,鼓鼓的,李猛以为要爆炸,“啊”了一声,这时老板已经松手了。内胎也传来呲呲的漏气声。
“我还以为要炸呢!”李猛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能让它爆么,笑话!”老板很自信。
立板迅速找到漏气的小洞,用一个牙签粗细的小木杆堵住,从屋里拿了个橡胶贴,贴了上去,又用皮锤砸了几下,就对李猛说:好了!
打完气,果然好了,李猛感谢,“谢谢,谢谢,多少钱?”
“给5块钱吧。”
本以为老板会要20呢,说明还不是个黑心老板。李猛付钱,继续上路。
继续骑行的路上,李猛就感觉更没有意思,一是觉得有一定危险性,对自我挑战的意义也变得虚无缥缈;二是路上根本无暇顾及景色,也没有景色。
在晚上5点多的时候,距离盱眙还有20公里,这时天快要黑了,李猛感到很饿,这20公里路是国道,没有路灯,并且远离村庄,李猛只能靠后面的车过去时的灯光前行,由于早上自行车胎被扎,李猛看到路上有碎玻璃,也躲着骑,此时黑灯瞎火,路上的玻璃很多也不管了,就这样一点一点捱到了盱眙。
李猛在盱眙吃了小龙虾,晚上住在酒店里,今天的经历,让李猛坚决了自己昨天的想法,明天果断坐车回家,但又想到,不能半途而废。
第四天早上起来,本打算早起,可一睁眼,都已经9点多了,这一天到镇江肯定是没戏了,李猛想,算了,还是买票回家吧。
于是,就到盱眙汽车站买了汽车票,晚上从镇江南站骑车回家。说实话,坐上汽车之后,李猛又后悔了,明明可以骑到家的,自己竟然就这样放弃了。
仿佛就在这个时候,李猛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做事一直不成功。
李猛觉得自己放弃每一件事的过程就和这次骑行一样。刚开始确定骑行的时候做各种准备,还买了骑行保险。并且李猛按计划克服各种困难竟然出发了。
但第二天李猛就感觉骑行不过如此,就是骑嘛。
第三天,遇到危险等外界干扰,基本不想骑了。
第四天起晚了,索性坐车回家吧。
李猛也知道,其实只需坚持一下,第五天肯定是能到家的。
李猛想到了自己的研究生几年也是这样,刚开始想着认真做实验,好好学习,第二、三年就觉得做实验也就这么回事,就是导师给个课题,做呗。第四年遇到投文章被拒,其他学生的影响,觉得混毕业也就行了,第五年和第六年,基本上就是混了。
看来以后要学会改变,不然此生都难有大作为。
李猛到家已是第四天晚上,到家以后,父母已经吃过饭了。看到李猛推着个自行车,很惊讶。
“怎么骑的自行车,没有买到火车票?”父亲问道。
“没有,就想骑回来,锻炼一下。”
父亲再没有多问。
“吃饭了么?”母亲又关心道。
听李猛说还没有吃完饭,母亲又赶紧做饭。李猛发现,父母确实比以前老了,头发都白了,身体也比自己小时候感觉的更加瘦小,脸色也没有那么荣光焕发,一看就知道身体状况不是特别好。
作为儿子,也不在家,不能守在身边照顾,真是有些惭愧。
两位老人看出李猛的心思,说事业为重,不要太挂念他们,况且还有弟弟李强在家呢。
虽说李强是李猛的弟弟,但性格却完全不一样,从小就不喜欢学习。他没考上大学,就出去跟着别人做生意,但这几年,已然在市里买了房。前年也结婚了,现在侄子也2岁了。
要说读书有什么用,李猛也说不清楚。学历不就是一块敲门砖么?选择可能会多一点,但论挣钱,自己现在没有弟弟李强挣得多。看来,学历不等于知识,知识不等于能力,读书不能读死了,怪不得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关键还要看个人。
李猛给了父母3000块钱,作为生活补贴。李猛想过了,不是不舍得给,现在父母还能动,身体还算健康,以后真需要,自己肯定是舍得掏出来的。况且,目前自己真的没有多少钱。
晚上睡觉前,李猛给章媚儿聊天,报了平安,并把一路上的艰辛发给了章媚儿,章媚儿又气又庆幸,路上没出问题。
到家的第二天,父母就开始问李猛,到底有没有谈女朋友,李猛说正在谈着一个,他没说是自己的学生。父母听完就开始问去过她家么,什么时候领回家看看,并催李猛早点结婚,天天说,好像他们巴不得过完年就结婚。
李猛受不了父母的碎碎念,不耐烦,大年初三就坐火车回学校了,自行车留给了弟弟。
初三就回到学校,是很早的,一没有学生,二很多在学校住的老师也回老家了,所以,整个学校也没有几个人。李猛在家里用手机看了几天电视剧,就开始感觉无聊。
不如早点动手写华夏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请书,每年3月中旬上交华夏基金申请书。所以,他每天早上8点到11点写本子,下午运动,晚上练毛笔字和听音乐。
虽然还没到开学,一天下午,章媚儿说考研成绩出来了。
“小猛子,我考了370分。”章媚儿在电话的那头有些兴奋。
“哇,这么高,排名多少?”李猛内心激动。
“第三。我现在就想回学校了,我想见你!”章媚儿急切地说。
“那你什么时候来,我去车站接你。”
“我定了后天的票。”
“哦,后天见。”李猛非常开心。
章媚儿考了370多,排名第三,加上李猛发的文章和比赛获奖,录取应该没问题。
李猛按捺不住兴奋,简直就像自己考上了。
后天李猛提前半小时就到了火车站,可是火车晚点半小时才到。李猛只好到站台买个菜煎饼充饥。
不多久就看到火车已到站,但在出口处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章媚儿出来。眼看着这趟车的人都出来了,还是没看到章媚儿的踪影。李猛有些着急。
“啪!”谁从后面打了自己的肩膀。
李猛回头,一看是笑嘻嘻的章媚儿:“你从哪出来的,我怎么没看到你。”
“你是不是光盯着美女看呢!”
李猛赶忙帮章媚儿拿行李,打车回学校。
真是小别胜新婚,两人到家后就情不自禁起来……
晚上,李猛请章媚儿去“鲁州情”饭店吃饭,点了她最爱吃的香酥鸡、孔府一品锅。当然,他们也喝了一点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