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特训营 写作7堂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7 课后答疑

问:有哪些写作框架明显且典型的“牛人”?

答:所有的“牛人”都有框架。

你应该理解一点,所谓“牛人”,恰恰是熟练掌握了某种高级技巧的人。

真正牛的人,一定有你不知道的技巧,而且你只要反复研究,就能发现他们写作或者进行其他工作的习惯思维。

这种思维模式和知识背景,才构成了他们完整的工作框架。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不出来呢?

第一,彼此的知识积累不同。你跟不上“牛人”的贮备,就会因为要不断理解“牛人”的信息量而失去把握人家框架的能力。

第二,你进行的框架训练太少,以至于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和节奏带跑,看不出人家的思考逻辑。

问:想做个人品牌,但是现在还没有专长,不知道自己目前定位做个人品牌是否合适,怎么办?

答:首先我建议先把目标调低一点,分3步走。

(1)努力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可以靠专长活得很好。

(2)努力在专长之外,培养一种传播专长的能力,比如写作、演讲、直播、培训、信息图表,等等。

(3)等积累到在小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力时,再考虑个人品牌。

需要提醒的是:

(1)不管在哪个阶段,写作都是加速成长的基础能力;

(2)打造个人品牌是一个非常难的目标,要拼命努力才行;

(3)即便最终没打造出个人品牌,你也至少要成为专业人士。

另外,新手能在一个领域有所突破就不得了,千万别想着一上来就多元化发展。人家刘德华,也是演戏红了,才开始出唱片的。但是我们不反对你在学演戏的时候,就练习唱歌的技能。

切记:技能积累=打造个人品牌。

问:框架式写作是方法,在实施之前,确定自己到底要不要这么干,是个更大的前提。怎么确定是否要干呢?

答:不管在哪个领域,只要你足够坚持,方法正确,努力个十来年,都能打造出个人品牌。

成功和天赋的关系不大,却和一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视野格局、身体素质、个人性格、情绪管理能力有很大关系,另外和所处时代机遇也有很大关系。

即使是普通人,只要选定一个领域,傻傻地去做,结果也能成。我做PPT就是一个案例,就做PPT而言,我技术一般,也没有审美天赋,都是后来的积累使我达到了现在的水平。

很多人怕走错方向,浪费了天赋,我根据这么多年的观察体会总结出3点:

(1)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天赋,那么不管在哪个领域,你都没有什么天赋可以浪费;

(2)你过去觉得自己在某些领域有兴趣,或者有天赋,主要是因为你还没有接受这个领域的专业挑战;

(3)你喜欢哪个方向不重要,市场需要哪个方向才重要。——我永远会选增加收入的方向,当然前提是我能搞定。

有些人的悲剧是不肯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我是到32岁才意识到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别人需要10年才能成功,我可能需要12年。所以我就变得特别踏实,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我不会再浪费时间在自我情绪对抗和无效的人事纠纷上,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就好,成功无非是抓住时机,借势而为。

我还得说一句:只要能增加收入,我就必须搞定,搞不定我会去学。反正我只需要击败那些纠结的人就好了。压力管理的市场大,我就做压力管理,礼仪管理的市场更大,我就做礼仪管理。我知道大的市场“牛人”多,但我可以在大市场里抓“牛人”做不过来、不愿意做的小市场啊。

问:虽然说可以通过完善框架,建立全局视角去快速熟悉一个行业,但是否能将该行业的知识掌握好也取决于搜索到的内容质量。如果身边没有从事这个领域的朋友,如何了解自己构建的知识框架树是否包含了所有的重要事项?

答: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还是去找到一个这样的圈子,比如通过“在行”软件。做了框架后,请教行家,可以为你节约大量时间,甚至可以请行家将他自己的好框架分享给你。

另外找到这个领域的相关书籍。大部分情况下,书籍的含金量比网络搜索出的内容的含金量要高很多。——我赞同在发展了多年的领域,先看书搭建框架。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有效途径能补全自己的知识框架树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都坚持搭建框架,迭代完善,将之变成习惯。还有一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学科跨界,会带来框架的跃迁。

问:我发现自己在实际使用框架式思维的时候,会对我列出的这些子项目会不会有遗漏产生疑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能通过什么思考方法自我解决吗?

答:肯定会有遗漏,但是可以在工作实践和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完善。我就搞不懂,为什么很多人做很多事都可以将就,一到学习的时候突然变成了完美主义者。

记住,在学习过程中假装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其实就是发出危险的借口——我不想学,假如我不能确定自己能做到最好的话。

在确定写作框架树以后,可能需要收集大量的素材并从中挑选。如何保证素材收集来源足够广,覆盖大部分的素材?通过什么样的思考方法或者工具组合实现?

没有人能保证,要么花钱找人做,要么自己花时间看。我奋斗这么多年,不就是想从花时间自己看,升级到花钱请人讲框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