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变中医:瞿岳云教授别具一格的中医理论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论知常达变悟中医

中医理论,微妙精深,古朴而灵活,讲求知常达变。然而,其常者,知之犹易;其变者,决之甚难。但一般中医理论专著,论其常理者众,言其变通者寡。

知常达变之达变能力的高低,常是衡量医生临床水准的重要指标。欲既能“知常”,又善“达变”,圆机而活法,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具备一定的临床阅历,更要有悟性。故著名中医学家王绵之教授告诫当代中医大学生,对教材要精读而不是照本宣科,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理解得越深,发现问题的能力也越强。所以,学习中医要在“悟”字上下功夫!悟,“医者,意也”。清代喻昌《寓意草自序》云:“闻之医者意也。一病当前,先以意为运量,后乃经之以法,纬之以方,《内经》所谓微妙在意者是也。”此即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与诗品中的心有灵犀,画论中的形神兼备,文章中的妙手偶得,佛学中的境由心主,息息相通,一脉相承,都来自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

“悟”或云“心悟”“心法”,也是中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种基本的认识方法。清代医家陈修园在《医学心法》序中云:“师以授之弟,父授之子,皆本心法,以为心传,医道何独不然……心悟乎古人之言,能畅达古人言中之意,心契乎古人之心,能曲绘古人意中之言。辨其是非,判其偏正……殆所谓神明于规矩之中,变化于规矩之外矣。”所谓心悟,是指在学习的基础上,对圣贤之言和经典论述,或某些问题念念不忘,殚心思忖,反复琢磨,终于心领神悟,获得独特见解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与佛教所说的“顿悟”“悟性”有所类同,在早期的中医著作中,常被描述为“慧然独悟”“昭然独明”等。清代医家吴体仁云:“诚以学非精详,不可以云学,学必会通,乃可以言悟,悟不先之以学,则无师而所悟亦非,学不要之以悟,则固执而所学亦浅。”说明了学与悟的关系。

如何悟?程国彭云:“学者读书之余,闭目凝神,时刻将此数语(指经典的某些命题),细加领会,自应一旦豁然,融会贯通,彻始彻终,了无疑义。”(《医学心悟·医有彻始彻终之理》)心悟,必经一个艰苦的思考过程,如吴鞠通自言“十阅春秋,然后有得”(《温病条辨·自序》)。正因为如此,故在中医学浩瀚的文献宝库中以“心悟”和“心法”命名的著作层出不穷。如刘完素之《伤寒标本心法类卒》、朱丹溪之《丹溪心法》、薛己之《外科心法》、吴谦之《伤寒心法要诀》、程国彭之《医学心悟》、尤怡之《金匮要略心典》、万全之《痘疹心法》、高秉钧之《疡科心得集》、镏洪之《伤寒心要》、窦材之《扁鹊心书》等,这种认同现象在世界医学史上是独无仅有的。

由于心悟、心法的宗旨首先是着眼于领悟经典的要义,于是便有了《内经知要》(李中梓)、《本草备要》(汪昂)、《医学六要》(张三锡)、《素问要旨》(刘完素)等为名的医著应运而生。又因为心悟、心法因个体而异,且获得某种独有心得非一日之功夫,于是反映中医学家的这种难得之体会的著作,如《外台秘要》(王焘)、《素问玄机原病式》(刘完素)、《素问论奥》(刘温舒)、《伤寒蒙秘》(陶华)、《伤寒微旨》(韩祇和)等大同小异的模板。这些著作,基本上皆是基于“取其精华,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吴鞠通)的心悟诸法的结果,它确实是中医学家发展理论的基本形式和思维方式。

理论和实践雄辩地证明,缺少悟性的中医,永远只能在一般常规理论和低层次的临床实践中徘徊。而悟性这东西,用现代科学方法大概是找不着形态的。

中医临床是中医学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尽管有人说: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是不科学。对此科学与不科学之说,在此暂姑且不论。但一代伟人邓小平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中医药来说,“有疗效就是硬道理”。正如当代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所云:“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朱良春.名师与高徒——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选粹.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61)所以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临床疗效是中医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医学术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作为从业中医的后继者,我们必须在临床实践方面多下功夫,在实践中探索,探索当然渗透着理论,而成为一名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临床家。

探索实践是医药理论的源泉,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临床相的观察导致病理机制研究的展开,所有疾病都靠临床来发现,一切疾病在活体上的表现及其变化规律,也得靠临床活动加以确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就是中医学在这方面的典范。

即使是今天,我们已经有了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仍未完全摆脱探索实践的窘迫,人们现在仍在陆续发现许多新的疾病。例如,2003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大量使用空调带来的“空调病”,电脑广泛运用带来的“书写遗忘症”,几乎遍及各家各户的化妆品带来的“化妆品过敏”的皮肤病,等等。即使对于已知的疾病,许多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病总是要治的,患者要来求医,不管医生是否“认识了”他的病,临床医学不能等待基础医学把未知因素全部弄清再去诊治,而往往要试探着利用其他经验来解决问题。反过来,临床探索的有效经验又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课题。因此,探索性、经验性是临床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活动的一大特点。纵观中医学的发展更是如此,这也就是中医所强调的“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旨意所在。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实践和经验积累基础之上的,因为经验为才智之父,经验是知识之父,经验是科学之父。经验包含着珍贵的学问,真正的知识就在经验中;经验是所有过去的成果,经验是受苦的结晶,知识才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没有经验,智慧也就很有限了。更何况中医药学的发展却从未完全停留在实践和经验之上,而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完善,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这与单纯依靠经验,不加分析和思考,照抄照搬的“经验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临证之时,究竟如何拓宽知常达变求本的辨治思路,综合肖森茂等学者的见解,概而言之,可归纳为如下8个方面。

1.先必知其常,后方言达变:

要能达变,必须先知其常,知常后,才可言“常中之变”“同中求异”而达变。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所以,既要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更要勤于临床,善于总结,广泛涉猎,多方撷菁,练就过硬的临床功底。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巧则达变”,否则,只能是“弄巧成拙”,或面对庶民之疾“心有余而力不足”,深叹“技穷无策”。

2.精于辨证分析,探微求异达变:

欲知达变,必须精于辨证分析,只有精细的辨证,才能“同中求异”“常中探微”而达变。故不少中医名家认为:“辨证关键不在大同,而难在小异。”大同者,常也;小异者,变也。探微求异较难,故更需精于辨证。所以,抓住精于辨证关键环节,“常中探微”“同中求异”,着眼于“独处藏奸”之症征,见微知著,知常达变,常可柳暗花明。

3.循“三因制宜”,圆机活法而达变:

“三因制宜”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临床实践表明,不少常法治疗少效或治疗棘手的疑难病症,在“三因制宜”理论启迪下,圆机活法而达变常可取效。

审时以达变:知常达变更需因时制宜,常见同一病症,因发病时间不同而沿用常法不效,此时应辨析“时”对病症发生发展之影响而审时以达变,常可取得满意疗效。许多定时发病或加重的病症,常法难以取效时,如能分析时辰、日月、季节等对人体气血阴阳变化之影响以及与发病之内在联系,知常达变,常可取得意外满意疗效。

因人以达变:由于人的性别、年龄、体质、性情、习惯等不同,而对病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一病症常法治疗不效时,若能“因人制宜”,观人以变,往往可顿时悟出病因病机的关键所在。

因地而达变:不同地理环境,四时寒热温凉不同气候对病症的发生发展同样有重要影。同一病症常因地域不同而辨治有异。对于一些久治不愈的病症,若能详询患者的地域变迁,因时制宜,察地域以达变。

“三因制宜”与证合参而达变:循“三因制宜”而达变,是为了更好准确地辨证求本。所以,不仅审时、因人、因地三者合参以达变,而且“三因制宜”还应与“证”合参而达变。

4.遵“四诊合参”原则,综合审察而达变:

所谓望闻问切“四诊”,用现代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运用这四种方法来收集病理信息,以为辨证诊断提供依据。由于疾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体现于多个方面,因而知常达变更需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详尽地获取诊断所需的临床资料,综合审察辨析,剔伪存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才能求真求本,方可不致误。如脉数主热为其常,而阳虚脉来亦数为其变;黄腻舌苔常主湿热之证,脾胃虚寒亦可见之则为变;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是为其常,自汗属阴虚、血虚,盗汗属阳虚、气虚是为其变;浮脉不独主表,迟脉非专属里;可按者亦有实,拒按者亦有虚;白痰非尽寒,黄痰非皆热;如此等等,必须“四诊合参”方可识真而达变,不能“一症障目”,妨碍拓展知常达变之临证思路。

5.深究病因特性,审其致病双重性而达变:

“百病所生,各有所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故中医特别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中医对病因之所以要“辨”、要“审”,乃是经此“辨、审”而所获之“因”实为病之本。有不少病症常法治之不效而变得疑难,原因之一就是病因错综复杂,隐匿疑惑。若能深究,掌握各种病因特性及其致病的双重性、多向性,对启迪拓宽知常达变的临证思路有着重要意义。同一病机其病症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因而深究此理,则有益于知常达变。

6.衷于辨证论治,不囿于西医病名而达变: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将辨证论治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又不可为西医病名所惑,知常达变更不可囿于西医病名,而临证时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拘泥西医病名或实验室等检查结果,束缚了知常达变的临证思路。

如“炎症”不等于热证,“炎症”也不乏寒证、虚证,大叶性肺炎有从虚寒论治者。有人云:“中医是治病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也有人云:“中医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西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说法虽然过于尖刻,不过中医重视宏观的“森林”,西医重视微观的“树木”,倒也是事实。所以,临证之时,既要辨病,但更重在辨证,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展知常达变的临证思路。

7.善于匠心独运,不拘格言警句而达变: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总结积累了一些带有一般规律性的格言,警句,对指导临床辨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不可拘泥死守,而应辩证地对待。任何一条中医格言、警句所表达的内涵只是一般规律性的总结,不是全部,更不是“雷池”,所以不可绝对化。许多临床实践表明,拘泥死守中医格言、警句往往是束缚知常达变临床思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实际情况是即使正气强盛内存,也可因邪气干犯而病者,诸如温疫之至,暴发流行,无问老少,皆相染易,乃至灭门;又如跌扑损伤、蛇虫咬伤、火毒烫伤之病等,因为人体没有一种能抵御任何“邪气”干犯的万能“正气”。“久病多虚,新病多实”,但也有新病即虚,久病属实者。“通则不痛,痛者不通”,这只是就一般而言,证之临床实际,疼痛之机非皆不通,尚有属于不荣则痛者;泄泻多属脾肾阳虚,而临床五脏六腑皆能令人五更泻等。所以,对待中医格言、警句,既遵守一般规律,又不应拘泥死守,该变则变,匠心独运,有是证则用是药。

8.不断吸取新知,融会贯通而达变:

中医学的发展,必然要与时俱进,不断吸取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补己之短,而不能孤芳自赏,固步自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心理的变化,环境生态的改变,以及新药的广泛使用,使得疾病谱不断增宽和发生新的变化,而且也使得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变得更复杂多样,这就要求临证时更要不断吸取新知识,融会贯通以拓宽知常达变的辨证思路。

对复杂难辨的疑难病症,尤其是对那些“无症可辨”,而只有某些理化指标检查异常,如病毒性肝炎的“大三阳”,隐匿性肾炎的“蛋白尿”患者的治疗,很难以提出针对“证”的较强的施治方法,这就是近几年来中医临床提出的一个新思路,即辨“隐证”问题。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时单凭宏观辨证,忽视参合微观检查,很难切中病本。此时,惟有以详审病态舌脉之因,综合辨识才能知常达变,提高临床水平。所以,临证时既不要为西医病名所惑而贵在辨证,又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检查相参,以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