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心态及应对
(一)易产生的心态
与患者密切接触者通常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家属、朋友、同事或者在其他情况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的感染性很高,所以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概率很大,易出现的心态有:
(1)感到无比紧张,坐立不安。
(2)对身体的变化非常敏感,稍有不适就浮想联翩。
(3)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或者半夜易惊醒。
(4)担心被确诊的亲属出现危险。
(5)后悔去过某些地方,曾见过某些人,很自责。
(6)感觉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抱怨不公平。
(7)被隔离后感觉孤独、无助。
(8)担心被别人疏远排斥。
(9)感到不被理解,感到委屈。
(10)心情低落,感觉生活没有希望。
(11)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被传染,不接受隔离。
(二)自我应对
在应激状态下出现这些心态都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随着时间逝去,这些消极心态就会慢慢淡化。但是,这些心态会对人当下有很多影响,除了感觉不好受外,还会形成不良的认知,造成“认知-情绪-行为循环”,如:我总是吃不好睡不好,我的免疫力肯定下降了,更容易感染了——更加紧张、担心——更加吃不好、睡不着——更加担心、紧张。面对这种情况,学习自我应对和自我调整对于快速平稳情绪,建立正确认知,是非常有帮助的。
(1)试着了解并接纳自己的心身反应。在危机来临后,我们每个人都会出现一些应激反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类的一种保护机能。但确实这些感受是不舒服的,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困扰,比如身体、情绪和行为的一些变化。身体会感觉疲惫、无力、头昏脑涨等;情绪会有担心、紧张、恐惧、愤怒、自责、抑郁等;行为上会有一些警觉性增高,容易发脾气,过度洗手等。但我们一定要了解这些变化是我们面对压力时的正常反应,它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身体或者脑子出了问题,不要因为这些感受而过于害怕和不接纳,导致紧张情绪的恶性循环。既来之则安之,试着与它们和平共处,就像是一位突然到访的朋友,但是他不会待很长时间,不久就会离开的。
(2)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建立稳定感。在感觉危险来临时,当我们对危险了解得越少,预感威胁就越大;当我们知道危险的真实面目后,担心和恐惧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我们应该去选择一些权威可靠的信息,比如国家机构发布的关于疫情的信息、权威心理专家对于疫情下心理状态的解读,而不要总是去刷手机、关注小道消息,增加恐慌感。虽然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症还不是完全清楚,但是它的一些重要特征已经呈现了出来,如发病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潜伏期一般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严格的居家隔离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死亡率不高。
(3)适度的自我关照。在饮食上一日三餐要搭配合理,保证每日营养的摄入。尽量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可以打扫房间、照顾花草,洗个热水澡,看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和曾经喜欢又没时间做的事。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做游戏,缓解家里紧张的气氛。还可以听音乐、写书法、画画、做一些简单的运动等,不仅可以放松,还可以体验活动的乐趣,对于提高免疫力、增强抗压能力很有帮助。
(4)学会看到内部和外部资源。压力常常会伴随我们的成长,每个人都会在成长中形成自己应对压力的方式和资源。我们可以拿一张大点儿的白纸,回顾成长的经历,用自己的方式写写画画,找一找,哪些方法是我们曾经用过,抗压很管用的,哪些资源是我们现在可以用的。比如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可以总结一下这次经历中自己的所思所想,作为以后人生的经验;可以利用网络与亲戚、朋友联系,互相支持,给彼此情感上的依靠;如有身体不适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及早就医,及早治疗。
(三)心理干预
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我们要结合被干预者的特点开展工作。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高,大部分与患者密切接触者都是居家隔离的状态,主要是心理热线干预为主。
(1)多倾听,少讲道理。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在隔离期经受着多重压力,给他一个机会来倾诉,就是在帮助他认识危机,缓解危机带来的压力。可以邀请他叙述整个危机过程,发生了什么,他做了什么等。通过叙述事情的经过,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情绪宣泄的功能,他可能一边说一边哭,干预者要给予共情和理解。在听的过程中,干预者要通过对方的叙述了解两方面内容:一个是了解危机事件经过本身,第二个是了解对方的心身反应,为后续干预工作服务。
(2)多在躯体和行为层面工作。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有躯体、情绪、认知层面的反应,他们可能会对这些反应感到恐惧不安,首先要告诉他们,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不必过度担心。针对躯体层面可以做放松训练,比如深呼吸,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到身体上,进行深而缓慢的呼吸,将注意力拉回当下,增强稳定感。在行为层面,鼓励他们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勤洗手,打扫房间,进行娱乐活动,适当运动等。
(3)适当给予建议。有针对性地科普“新型肺炎”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消除认知误区、谣言的错误引导。提供有关疫情、救助、安置、保障等对方希望了解的实用信息,提醒哪些身心状况可能需要寻求专业诊治。建议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与确诊家属联系,互相鼓励和支持。还可以与其他亲属朋友联系,体现虽然不能面对面,但情感联结没有断,帮助他们寻找资源。
(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