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美术编辑概述
新闻人物素描是美术编辑主题的视觉补充,也是新闻报道编辑思想的具象化。美术编辑注重内容表达与视觉元素的融合,从原始单一的绘画记录行为演变为与现代新闻传播、营销、科技结合的专业职能,具有编辑性、艺术性、技术性三重属性,覆盖新闻、办公、宣传、商业等工作领域。
1.1.1 美术编辑的发展
美术编辑学是研究以美术技法表现信息的综合学科。美术编辑作为编辑行为,是采用美术技法,根据视觉规律,对信息元素进行选择、整理、组织、加工、记录并优化传播的编辑过程,涉及新闻报道、商业营销、办公文秘、公益宣传等领域;作为职业,美术编辑是指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员,既是视觉的编辑者、创造者,也是视觉的管理者、培训者。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技术变革,美术编辑从就地取材在石材上简单地绘画记录,发展到以成熟的技法,在不同载体上,运用多元化材质以文字、图像、色彩、互动效果等不同元素呈现主题内容。
1.远古时期:美术记录的意识萌芽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已经用雕刻或简单的颜料在岩洞、山崖、石壁等处进行绘画和雕刻,用以记录生产生活,表达思想和愿望,内容包括狩猎、订立契约、歌舞奏乐、骑马格斗等。在人们于世界各地发现的岩画中,距今最久远的已有四万多年的历史,成为人类最早的文献形式。岩画反映了人类在开蒙之初即具有以美术的形式进行记录与表现的意识。美术编辑萌芽时期将记录方式与美术形式融为一体的形态,也为下一阶段文字符号的产生与更成熟的美术表现形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中国岩画
非洲岩画
印第安岩画
欧洲岩画
2.农耕时代:图文并行的美术编辑
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接触与创造的物质资源增多,信息记录与传递的需求增加,信息载体从石材、兽骨等发展到金属、丝帛、纸张等轻便、易存储与传递的形式。从图画中提炼形成象形文字,如公元前4000年埃及产生的圣书字、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公元前1800年中国商代的甲骨文等,之后文字的图画性逐渐减弱,象征性增强,增加了表音的元素,呈现符号化特征,成为独立书写记录的符号。同时美术的表现形式强化,突出了信息的逻辑性,提高了编辑的记录性;印刷等复制技术的出现,为美术编辑发展成专门的职业奠定了基础;在内容上,美术编辑主要围绕宫廷或宗教的主题,为庙宇教堂创作的宗教故事的绘画等,体现出了强烈的主题性。
3.工业革命:科技新知的美术编辑
18世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作坊的少量定制,价格低廉的批量产品促进了大众消费。大规模生产推动美术编辑职业化。批量复制技术对美术编辑提出了新的材质与技术规范,让独立的专业设计人员、插画师成为衔接内容与出版发布技术的重要环节。面对印刷技术的机械化生产,美术编辑不仅要考虑编辑内容的阅读美感,还需适应机械化的复制与传播过程,如适应早期轮转印刷机的报纸垂直版面,在铸版和卷筒纸印刷机出现后,打破栏的限制,可横排编辑文字。绘画领域因科技原理的发展涌现出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等画派,丰富了美术编辑的表现形式。
4.信息社会:多元融合的美术编辑
20世纪,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突破了以往社会以物质和能源为主要资源的形态,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美术编辑的综合性,开拓了计算机、平板移动设备、智能手机等新的显示设备与呈现效果,增加了互动反馈等应用。在绘画形式上出现了计算机绘画等,大众也可通过多种图文软件自主地应用美术编辑技巧。美术编辑与数字工具和网络平台,得到了全面融合,使得平面版面活动化、活动画面立体化、视觉效果感官化(在视觉之外,增加了听觉、嗅觉、味觉效果)、视觉应用触控化。通过虚拟技术,加强人与环境的互动,使人们获得全方位感受。
四大文明的象形文字
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
1839年第一台木质便携照相机面世
19世纪60年代的轮转印刷机
印象主义绘画作品莫奈的《日出·印象》
19世纪晚期的石印机
垂直式版面
水平式版面
IBM标志的演变
数字技术的多元融合
2012年全球海底电缆分布图
多种电子显示设备
脱离光盘实体,从立体拟物到扁平化符号
1.1.2 美术编辑的特点
美术编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艺术、编辑、技术三个特点,注重大众审美与观看阅读的愉悦感,以新闻时效性与真实性为原则,结合不同载体与发布渠道,达到主题鲜明的视觉效果。以视觉规范管理理念,创造商业形象,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注重商业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商业购买力。
1.体现艺术、编辑、技术
美术编辑的艺术性、编辑性和技术性三大特点,在不同时期,因社会需求与科技进步而不断优化,体现不同的主题。
1)艺术性
艺术性是美术编辑的本质属性,表现美、创造美、规范美,契合视觉传播规律的特点,关注人们的审美需求。美术编辑的艺术性来源于绘画的平面视觉、雕塑的立体视觉、图案的逻辑视觉、透视的空间视觉,以及造型的再现力与创作的表现力。
2)编辑性
编辑性体现美术编辑收集、分类、组织、传播信息的特点,关注语言书写符号的文字、科学规则的数据、形象思维的图像、心理联想的色彩、承载信息的版面。编辑性实现了美术编辑对事物现象进行记录、表达、保存、传承的功能。
3)技术性
技术性体现美术编辑所需要呈现的内容构想转换为现实的最终效果将受载体与传播渠道的影响,因而关注材料与科技,关注印刷工艺、影像技术、数字与网络技术、物质载体与传播渠道的特点。技术性是美术编辑将创意设计从想法转换成现实,实现最终效果的技术支持与物质保障。
2.注重商业价值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包括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营利行为。商业价值让现代美术编辑不仅需要突出艺术、编辑与技术的特点,而且需要注重商业应用,以视觉元素与美术方式促进消费行为,注重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广告推广等视觉传播。
肯德基
折页
纸包装
金属包装
1)标志
建立品牌标志、建立规范的视觉体系,是商业竞争的手段之一。1903年,德国AEG电器公司指定建筑师及设计师为其设计商标,对工厂建筑到宣传资料等进行一系列设计,形成商业的统一视觉。
2)广告
广告围绕限定的主题,宣传推广产品形象、机构品牌、商业理念、公益风尚、行为规范等。广告视觉具有精度性及强调版权与商业利益的特点,与创意、色彩、营销理念结合,形成醒目的视觉效果。
3)包装
包装是为了将商品传递给大众,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展示陈列、促进销售,依据不同情况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辅助物及所进行的操作,并考虑重复利用、显示内装物等。
1.1.3 美术编辑的职能
美术编辑的职能主要是围绕编辑主题,根据载体和发布特性,编辑视觉元素,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从静态版面延伸到活动画面,覆盖大众传媒的新闻环境、企业与产品的商业环境、工作与管理的办公环境、社会公益的宣传环境。职业层级分为初、中、高3个层级,需具备艺术、编辑、技术、商业等职业素养。
1.工作环境与内容
美术编辑的工作环境包括新闻、办公、商业、宣传,工作内容根据所处理的具体视觉元素与编辑方式来区分。主要进行信息的组织整理与发布、组织机构的形象塑造、广告宣传的创意设计等。
2.职业层级与素养
美术编辑的职业层级围绕编辑主题,以视觉元素的整理提炼、视觉规范、创意设计为标准,分为初、中、高3个层级。美术编辑职业素养包括美术功底与编辑意识的专业基础,计算机、印刷、影像等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商业概念、法律意识等。
1)美术功底与编辑意识
美术功底体现在平面、色彩、立体等构成理念、插图绘制等绘画技巧在美术编辑实践中的应用。编辑意识涉及对内容的收集、筛选、整理、组织的能力及对文化的理解力。
2)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了解影像技术、电子照排、印刷出版和电子显示等技术,科学地选择材质,规避设想与实践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编辑的设计与转换。
3)沟通能力与法律观念
沟通能力保障美术编辑与编辑环节的对接,具备商业营销与成本意识,可计划工期与成本预算。法律观念指版权意识,特别是处理图片及文字等,尊重作者,保护版权、肖像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