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帝国系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2章 招募十万流民

李晓来到京城之外,就看着城外聚集了几万人的流民,他们生活在低矮的窝棚之中,靠着每天施舍的一碗稀粥生存下去,他们已经没有了未来,只能浑浑噩噩地活着。

李晓首先在京城外面扎营,应付了过来盘问的官吏之后,李晓获得了在这里便宜行事的权利,这多亏了熊廷弼的文书和命令,让李晓可以方便行事。

李晓就派士兵们深入流民的营地里宣传去辽西开垦荒地的消息,流民们听说有粮食可吃,纷纷轰动了,他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了李晓的军营之外,就看到这里正在蒸煮土豆,香喷喷的土豆味道让流民们口中产生了很多的唾沫,他们用力地吞咽,喉咙上下动了起来,流民们兴奋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冲了过去,想要抢到粮食。

李晓的士兵们手持木棍敲打不听话的流民,让他们排队,流民们哪里是这些大兵的对手,纷纷被打得抱头鼠窜,流民们艰难地列好了队伍,然后士兵们就开始挑选流民了,他们挑选健康的,有家眷的,每挑选一个人,就给他分一个土豆,流民们得到了土豆,囫囵吞枣地将土豆吃了下去,他们略微填饱了肚子,发出了满意的赞叹声,总算是吃了一顿干饭。

经过了十几天的招募,李晓已经招募了四万多的流民,这些流民大部分经过了几天吃土豆的调理,身体已经好了很多,足以长时间地走路了,然后,李晓就带着这些流民准备返回平安堡了。

李晓的举动惊动了府尹,府尹派人出来查看,发现李晓招募了流民去辽西开垦荒地,由于有熊廷弼的文书和命令,府尹没有阻止李晓的行动,而是很热心地给予了协助,这些流民聚集在这里,每天偷鸡摸狗的,倒是让府尹十分为难,将他们赶走吧,他们会死在路上,不管他们吧,他们又无法无天,所以府尹很是为难。

现在有人愿意收留流民,自然是好事,府尹巴不得李晓将所有的流民都带走。

当李晓带着四万多流民返回平安堡的时候,惊动了熊廷弼,他没想到李晓竟然如此能干,不仅能够与清军对抗并且取得胜利,而且还能够治理民众让百姓温饱,真的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熊廷弼派了冯素来协助李晓安置流民,这也可以算是熊廷弼的功绩之一,任何时候,招募流民开垦荒地都是官吏的功绩。

李晓带着四万人返回了平安堡,登时惊动了平安堡里的百姓,他们纷纷出来协助杨九等人安置流民,这些流民太多了,杨九等人累死累活都忙不过来,李晓只好让士兵们帮忙安置流民。

李晓的部下给流民分配了房子、土地、口粮、种子、农具等物,流民们就住进了砖瓦房子,摆脱了窝棚命运的流民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然可以住进这么好的房子里。

得到了口粮的流民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他们想不到李晓竟然给他们每个人五石的土豆作为口粮,这足够他们吃一年的了,能够吃饱已经是这些流民最大的愿望了,此刻他们实现了愿望。

分配了种子的流民终于看到了来年生活温饱的希望,他们十分珍惜地将种子收藏在仓库里面,等待来年种植到分好的田地里去。

李晓给每一家的流民分配了五十亩的土地,这里地处辽西,人烟稀少,土地有多。

流民们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纷纷在家里摆放李晓的长生牌位,供奉香火,希望李晓能够长命百岁,充当他们的守护神。

流民们还分配了农具,这些农具都是用好钢打造的,坚固耐用,比他们之前用的好不知道多少倍,流民们十分珍惜这些农具,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李晓还想给每一户的流民借款十两银子,还要供应足够多的耕马给他们种地用,但是这两笔开销实在是太过巨大,李晓资金不足,只好看情况再办。

李晓积累了几十万两银子,但是都投入了安置流民之中,所有的储蓄消耗一空。

安置完这四万多的流民,李晓再次出发,到京城附近搜罗了四万多的流民,然后带着他们返回了平安堡安置。

至此,李晓就安置了将近十万名的流民。

李晓不得不向平安堡的百姓借了很多的土豆来给流民们充当口粮,约定明年偿还,平安堡的百姓十分信任李晓,毫不犹豫地将土豆借给了他。

安置十万人的流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李晓麾下的官吏日夜忙碌,总算是勉强安置完毕了。

然后,十万流民趁着农闲的时候,就按照老移民的教导,打理自己的田地,准备来年种植土豆和紫苜蓿。

由于耕马不足,这些流民来年恐怕不少人要用人力开垦荒地了,这可是十分累人的事情,幸好他们不在意,他们只要有一口吃的,就愿意受苦受累,真的是很能吃苦的百姓啊!

十万流民安置完毕之后,李晓又让天津卫的晒盐场扩大产量,供应好吃的食盐给新来的流民,这些价格便宜而且十分好看、味道纯正的食盐让新来的流民彻底震惊了,他们何尝吃过如此雪白的食盐?而且价格还十分便宜!真的是十分的令人震惊!

安置十万流民的工作让平安堡里的人力物力达到了极限,李晓深感有能力的部下不足,他开始想办法要招募读过书能识字的人才了。

在十万人的流民之中,也有一些识字的人,李晓就招募他们来为自己办事,给他们每个月3.5两银子月俸,这些人十分高兴,很愿意给李晓效力。

李晓无法吸引内地的读书人来辽西为自己效力,只好采取了这样的办法。

现在的大明朝还是文贵武贱,有能力的读书人都想考上科举做进士,然后当官,很少有人愿意给一个武官做事,所以李晓总是感到缺乏人才。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不愿意为武官做事,只要有前途,能够建功立业,一些读书人还是愿意做事的,例如施爱平、秦友光、曹晶等人。

要管理十万人的流民,需要很多的官吏,但是官吏不足,李晓只好在流民之中挑选有潜质的人来充当官吏,让他们读书识字,然后借阅大图书馆的书籍,来充实丰富自己的能力。

李晓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来解决缺少官吏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