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系统广泛发育性障碍,其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和行为刻板、兴趣狭窄。由于病因未明,至今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特殊教育和行为干预手段,大部分需要终身支持。近年来孤独症患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13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通过试点,探索机构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本书是该项目成果之一,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试点项目培训教材”,由项目提供部分资助。
很多人会这样表述或介绍应用行为分析(ABA):ABA是国际认可的孤独症康复教育主流治疗、教育方法,也是国内孤独症康复教育机构和家长广泛实践应用的主要技术。这样的表述有其合理性,也有明显的缺陷,首先容易让人认为ABA就是一种方法或技术,其次使人感觉ABA就是为孤独症康复教育“专用”。
其实,ABA远远超出了方法或技术的范畴,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的运用学科,而且也不是孤独症康复教育“专用”。可以说ABA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如社会管理、养老服务、青少年教育等。20世纪60年代,ABA逐渐运用于孤独症早期干预训练,经过几十年的系统研究和发展,ABA学科体系逐渐形成,在孤独症康复教育的成效有广泛的循证支持,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有两个现实问题存在。一方面,国内仍有不少专业人士和家长对ABA的误解、误用普遍存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纠结是否要使用ABA;另一方面,国内虽然应用广泛,由于至今没有大学开设ABA专业,ABA人才的培养在源头上就严重不足,而且ABA的本土化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ABA是否能得到正确运用,运用成效如何,都存在很大问题。基于此,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孤独症工作委员会经过努力,于2013年获得了美国应用行为分析师认证委员会(BACB)受权,在国内开展行为分析师认证培训,同时组织专家开展科学研究,从此拉开了ABA本土化人才培养、本土化研究的帷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与美国SEEK教育中心合作,培养了一百余名具有较好理论和实操基础的中国应用行为分析教师(CNABA丙级),培养了两批国际副应用行为分析师(BCaBA),第一批诞生了获认证的BCaBA 6名,为众多机构解决了ABA专业成长和实践应用的困境,同时一批研究成果也陆续推出。
ABA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但本书是反映ABA在孤独症康复教育实践中的运用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旨为孤独症康复教育服务机构工作者、孤独症家长及应用行为分析爱好者学习和运用ABA提供全面的实践性指导,也可以作为ABA课程学习的普及性教材和实践参考用书。
本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概览和第二章应用行为分析(ABA)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由郭德华博士撰写;第三章ABA基本原理、原则及策略由黄晶晶(BCaBA)撰写;第四章ABA教学策略由杨洋(BCaBA)撰写;第五章行为的界定与评量由刘昊博士撰写;第六章ABA教学方法由刘立辉老师和刘林妹(CNABA丙级)撰写;第七章语言行为的教学与评估由邓学易(CNABA丙级)撰写;第八章ABA的其他应用由田雪江(BCaBA)撰写;第九章中国ABA孤独症康复实践成果由郭德华博士撰写;第十章行为分析师认证体系,由艾鋆(美国堪萨斯大学在读博士)撰写。全书构思、大纲、统稿和审校工作由郭德华博士和刘昊博士完成。
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黄悦勤博士、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温洪主席亲自为本书作序,在本书构思和撰写阶段得到了北京康纳洲孤独症家庭支援中心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孤独症家长李霞为本书框架和撰写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亿百媒会展(上海)有限公司对本书出版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撰写者均为ABA研究和实践一线的教师,尽管已尽所能,但由于时间和水平受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同行专家和使用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