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 读

清·唐宗海《血证论》是中医血证专书和血证诊治之典籍。对血证的分类条理清晰,其理论认识独到,所列方药疗效卓著。该书向为医家所重视,为中医临床各科人员和有志于血证者不可不读的重要参考书。该书虽经多次再版刊印,却依然供不应求,此次再版,即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

一、《血证论》及其作者

《血证论》为清·唐宗海(1851—1908)[注]著,成书于1884年。唐氏,字容川,四川彭县人,进士及第,晚清著名医家。早年缘于其父体弱多病而立志习医。后来其父患吐血、下血证,照各书施治无效,名医也无良法,遂着意探索血证诊治。曾遍览方书,深得《内经》、仲景书之旨,在此基础之上,研讨组合方药,“用治血证,十愈七八”,著成“理足方效”的《血证论》一书,弥补了此前血证理论和临床诊治的空白。该书一经问世,各地即重复刊印,仅百年间就有版本二十余种,足证明人们对该书的重视及其对后世影响之大。唐氏又为中国医学史上“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主张汇通中西。其著作除本书外,尚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本草问答》等。以上诸书与《血证论》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血证论》全书共分八卷。卷一为总论,分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本书补救论等;卷二论述血上干证治,诸如吐、呕、咯、唾、咳血,等血证计十四条;卷三为血外渗证治,有诸如汗血、血箭、血痣等七条;卷四为血下泄证治,有诸如便血、便脓、尿血等六条;卷五为血中瘀证治,有诸如瘀血、蓄血、血臌等五条;卷六为失血兼见诸证,有痨瘵、咳嗽、发热等四十余条;卷七与卷八,编列出本书应用的方剂计二百余首,并附以方解。

二、《血证论》的主要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专论血证

中医学书籍浩如烟海,但有关血证,前人少有专著。该书以“血证论”命名,标题鲜明,主题突出,其专为血证立论,可谓独树一帜。该书卷一总论血证机理,余卷分述各种血证表现、鉴别和治疗。其对血证理论的论述详而有要;对血证的分类,条理清晰;对血证的治疗,则有法有方,有药有量,有方解,有加减。该书弥补了此前血证诊疗的空缺,问世以来,已成为医者治疗血证的必读之书。

2.创新血证理论和治疗法则,学术价值甚高

(1)该书强调血证与水火气血、脏腑功能的密切关系。称“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认为水火气血相互维系,相互资生制约,提出气水同病、同治和血火同病、同治的思想(《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认为调气是治疗血证的关键,提出“治血必治气”,尤其需要调理脾胃之气;又认为血证的病机特点是“气盛即是火旺”,“火为血之魂,火升故血升,火降即血降”,提出治火即是治血,泻火即是止血等治疗思路。

(2)突破世人仅重视脾阳之偏见,创立脾阴学说(《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认为脾阴与脾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作者一改前人崇尚温补脾阳的治疗观点,善以润燥、益血之法滋补脾阴,认为(血证)当补阳者,十之二三,当补阴者,十之八九,体现了脾阴论的独特学术思想。

(3)总结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等治疗血证的四步之法。正如作者所说,“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出血之初,止血能治标救急,“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出血既止,溢出之血不能复还经脉,从而成为瘀血,消瘀可以减少各种变证的发生;宁血可杜绝血证复发;补血有收功之效。四步治法,环环相扣,深得中医理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之真谛,用治血证,焉能不效。

总之,该书“血火同病”“火升故血升”“脾阴论”等思想是对血证机理中肯而全面的认识;其提出的治火即是治血、泻火即是止血、“治血必治气”、治血需滋补脾阴等治疗原则,对后世治疗血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创立的血证四步治法业已成为近现代各种出血证的经典治法。

3.所载方药简洁实用,具有极高临床实用价值

唐氏特别善用前人经典处方,如《血证论》全书用到仲景小柴胡汤者达60余处。其在对仲景泻心汤治疗血证的分析中,认为“泻心即是泻火,泻火即是止血”,可谓一言中的。唐氏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在应用前人成方时能根据个人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实际需要,加以变通化裁。如将炙甘草汤去桂枝、加白芍;将四君子汤加黄精、山药、玉竹;将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等用于血证的治疗,即体现了重视脾阴的学术思想。

《血证论》所载方剂临床疗效卓著,多数至今仍然为中医人员所常用,或被制成各种剂型的成药应用于临床。这些方药不仅用于中医学传统疾病,而且常常被拓展用于治疗现代医学疾病,如人们用泻心汤改制成三黄片,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用当归芦荟汤制成丸剂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均获得相当成功。

唐氏从其重视气、阴的学术思想出发,用药多寒凉清火、甘寒养阴、甘凉清补,特别善用当归、人参、大黄、麦冬、白芍、山药等药。《血证论》中用到当归的方剂有53首,占全书方剂的25%,用到人参的方剂有47首。其对常用药物有独到见解,如说人参,“世以人参补气,便认为阳药,不知人参柔润甘寒,乃滋养中宫津液之药……世人不知气为水之所化,而以气属阳,妄指参为阳药”;对于大黄,作者认为泻心汤“全在大黄降气即以降血”,认为大黄“逆折而下”,能“破瘀逐陈”,称其“既是气药,又是血药,止血而不留瘀,尤为妙药”,是治血证“真圣药也”。作者的很多认识为当今无数临床所证实,例如上消化道出血多由气逆,且多出血与瘀血并见,大黄既止血又活血,目前已成为人们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最常用的主要药物,无论单用或复方应用,均有良好效果。

三、如何学习应用《血证论》

1.重点阅读该书的核心内容

《血证论》一书的核心内容包括:卷一总论中“阴阳水火气血论”,为血证理论之基础,体现了中医学血证的提纲和作者关于血证的基本观点。卷二“吐血”“咳血”“鼻衄”,卷四“便血”“尿血”“经血”,卷五“瘀血”“经闭”等,为血证诸病的代表类型。熟读这些内容,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对全书的理解和掌握。

2.把握该书的主要学术观点和治法特点

该书的主要学术观点表现为:①水火气血互生互用,水火气血均与血证密切相关;②调气、治水、降火、补泻脏腑等是治疗血证的总则;③血证多虚,宜在辨证基础上分别补脾、补肾、补阳、补阴。若能充分理解作者以上学术观点,即为掌握了该书的真髓,也即掌握了诊治血证的锁钥。

该书独创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等四大治法和步骤,为作者临床经验之结晶,为通治血证的治法纲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需要读者认真学习并很好把握。

3.充分认识辨证论治是该书的重要基础

该书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规律的运用,将辨病和辨证结合认识血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治疗措施。如咳血病名下,分为实咳、虚咳、痰咳、气咳、骨蒸咳、痨虫咳等多种证候类型。其中实咳,更又细分外感风寒、内受温暑湿热、胃火上炎、肝火逆上、内伤肺胀、痰加瘀血等类型,书中分述它们的临床表现、病理机制、选用方药及加减变化。只有完全掌握各种血证的不同证型,由此而选方和加减用药,方为掌握了血证诊治的要领。

4.熟练掌握该书方剂

该书所列方剂,多为临床常用有效名方,不仅可用于血证,更可广泛用于其他杂证,需要熟练掌握。不仅需要记忆方中药物组成,更需要仔细分析作者对方剂的认识,深刻领会诸方功效和证候特点,掌握药物加减的着眼点。在此基础上,才能根据具体病人的不同病情,灵活变通应用,做到用其方,而不泥其药。

5.正确看待该书的观点和经验

该书作者曾说“是书为血症说法,与杂症不同,泥此书以治杂症固谬,若执杂症以攻此书,尤谬”,其目的在于告诫读者,勿以该书套用普通杂证,或以认识杂症的观点评价此书。同时,该书多用凉药、润药,少用热药、燥药,是缘于辨证论治的需要,因“血症宜凉者多”,血虚者多,而非作者偏爱。

总之,《血证论》乃中医学血证诊治方面为数不多的专著,主题明确,立论有据,方药效彰,极为实用。该书尤

为血证专科、妇科、伤科医生所必备。其他如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也有必要阅读此书,以拓宽知识领域,丰富相关知识,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魏武英 李佺

2017年1月

[注]有关唐宗海生卒年月,有多种说法。除本《导读》所说年代之外,另有王孟侠等认为是1848—1899年(《唐容川传闻琐记》);北京中医学院等认为是1862—1918年(北京中医学院编《中国医学史》、中国中医研究院等主编《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还有人据刘光第《衷圣斋诗集·送唐容川大令宗海之任来宾》推算认为是1845—18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