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相关知识
1.概念
流行病学: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指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致醛固酮自主性分泌增多,引起潴钠排钾,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可导致心血管损害、高血压、低钾血症等。PA分为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占65%~85%)、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占15%~40%)、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癌(<1%)、产生醛固酮的异位肿瘤(如卵巢、肾脏)。既往的一些横断面研究及前瞻性研究报道约10%的高血压患者有PA。30~60岁成人中PA的患病率约为5%~13%。近年的研究表明,原醛患者更易发生伴随有心肌胶原蛋白沉积的心肌肥厚、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以及肾脏疾病,其增高的醛固酮水平是心血管病事件及肾脏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病理机制
PA具体发病机制并不明确,目前发现与KCNJ5基因突变、转录因子表达异常等相关。IHA为双肾上腺球状带增生可伴有结节,存在醛固酮刺激因子,对AngⅡ的敏感性作用增强。醛固酮癌可分泌糖皮质激素、雄激素。
3.临床表现与非典型临床表现
(1)难治性高血压:
是PA的主要表现,早期即可出现,一般无恶性经过。分为三个时期,即①早期:高血压、醛固酮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抑制;②第二期:高血压、轻度低钾;③第三期:高血压、严重低钾肌麻痹。多数PA患者血钾正常或仅有轻度降低,仅9%~37%的PA患者表现为低钾。约一半的肾上腺醛固酮癌患者和17%的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血钾浓度<3.5mmol/L。低钾血症作为诊断PA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均很低。APA者发病年龄较早,高血压和低钾症状较重,血浆醛固酮水平通常>25ng/dl。
(2)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和肢端麻木、手足搐搦等。劳累、久坐、呕吐、腹泻和给予利尿剂都可能诱发肌无力,好发于下肢,四肢均可受累,严重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症状严重程度与低钾程度、细胞内外浓度差呈正相关。尿中排钙排镁过多可致肢端麻木和手足搐搦。严重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手足搐搦常不明显,但补钾后可能加重。
(3)肾脏表现:
长期慢性低钾可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导致多尿、夜尿增加,低钾性尿蛋白增多,常并发尿路感染。
(4)心脏表现:
心电图低钾表现,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5)糖耐量减低:
长期低钾血症可使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减少,致糖耐量减低。
4.诊断方法
对于以下人群应怀疑PA:低钾,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难以控制或≥160/100mmHg,或伴有肾上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年轻高血压,或怀疑有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008年内分泌协会建议对于高血压合并利尿剂所致低钾血症、有早发高血压或脑卒中家族史(<40岁)、一级亲属中有PA的高血压患者,也应列为PA筛查人群。
PA的诊断分为3步:①筛查;②确诊;③分型及部位。
(1)筛查试验:
根据醛固酮/肾素比值(ARR)筛查PA。即测定晨起卧位血浆肾素、醛固酮,计算ARR。醛固酮>20ng/dl,同时ARR>30,则诊断P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0%和91%,阳性预测值为60%,阴性预测值为98%。值得注意的是,采用ARR筛查PA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多种因素可能影响ARR的结果,在行ARR检查前需停用可严重影响结果的药物至少4周,包括:①螺内酯、依普利酮、阿米洛利、氨苯蝶啶;②排钾利尿剂;③甘草制剂;若只需给予相对不影响ARR的药物即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则需停用其他影响ARR的药物至少2周,包括β受体阻滞剂、中枢α-2拮抗剂(如可乐定和α-甲基多巴)、非甾体抗炎药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直接肾素抑制剂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对ARR影响较小的降压药有: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缓释片)、血管扩张剂肼屈嗪、α-受体阻滞剂(如呱唑嗪、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
(2)确诊试验:
对于ARR高度怀疑为PA的患者,需行确诊试验。但对有严重心脏和肾脏疾病者则不适用。常用的确诊试验包括口服钠负荷试验、盐水负荷试验、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和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1)口服钠负荷试验:
适用于PA病情较轻、低血钾不明显者。连续3天,每天摄钠>200mmol(约等于氯化钠12g),并摄钾使血钾维持正常水平。第3天至第4天清晨留取24小时尿,测定24小时尿钠浓度。阴性:24小时尿醛固酮<10μg(27.7nmol);阳性:24小时尿醛固酮 >33nmol(12μg),同时 24小时尿钠 >200mmol(6g),特异性和敏感性均 >90%。
2)盐水负荷试验:
试验开始前1小时及试验时保持卧位,4小时内将2L 0.9%的生理盐水输完,试验前及试验后测定血肾素、醛固酮、血钾水平,同时监测血压和心率。阴性:试验后血浆醛固酮<5ng/dl;阳性:血浆醛固酮>10ng/dl。
3)卡托普利抑制试验:
患者静坐至少1小时,给予25~50mg卡托普利,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小时后及给药2小时后测定血浆肾素、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正常人血浆醛固酮下降>30%;原醛患者醛固酮不被抑制,肾素活性仍处于抑制状态,醛固酮腺瘤患者呈上述表现,部分特醛症患者醛固酮可被抑制降低。试验前应补钾使血钾>3mmol/L。
(3)分型及部位:
卧立位试验可鉴别APA和IHA。APA者基础醛固酮明显增高,立位后降低(或偶有升高),而IHA基础醛固酮轻度增高,立位后对血管紧张素Ⅱ敏感性增强,故醛固酮明显增高(>基础值33%,升幅超过正常人)。
对于确诊为PA的患者,需明确肾上腺增生或肾上腺瘤的部位,指导下一步治疗。B超可显示直径>1.3cm的腺瘤。CT和MRI检查可通过测量肾上腺的大小,尤其是测量肾上腺各肢体的厚度来初步判定是腺瘤或增生,但无法区分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抑或原发性肾上腺增生。相较于CT,肾上腺MRI价格昂贵,且比CT的空间分辨率低。曾有报道显示CT可显示直径>1cm的腺瘤,对小于1cm腺瘤的检出率<25%,CT判别一侧肾上腺优势分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和75%。日臻成熟的肾上腺静脉取血(AVS)可区别原醛症患者肾上腺病变确切位置,通过肾上腺静脉取血以定侧分型,是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石。分侧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是确定部位的金标准,尤其是鉴别单侧APA和双侧IHA。AVS适用于:年龄<40岁,PA诊断明确,CT发现明确的单侧肾上腺瘤而对侧肾上腺正常,无肾上腺切除术禁忌证和明确的GRA或IHA。结果:双侧皮质醇标化的醛固酮比值>4∶1诊为单侧醛固酮分泌增多,<3∶1诊为双侧醛固酮分泌增多,若在3∶1和4∶1之间,则应结合临床症状、CT结果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判断。这一方法鉴别单侧醛固酮分泌增多(如APA或单侧肾上腺增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100%。对有家族史的年轻PA患者或者有早发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排除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