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次公药物学纲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石膏

【名称】

学名:Gyps( 注:今作Gypsum)。
别名:细理石、寒水石。

【原矿物】

硫酸盐类

【品考】

《药征》曰:有软硬二种,软者上品也。
《别录》曰:细理白泽者良。
曰:其色莹净如水精。
李时珍曰:白者洁净,细文短密如束针。为则曰:采石药之道,下底为佳,以其久而能化也。采石膏于其上头者,状如米糕;于其下底者,莹净如水精,此其上品也。

【产地】

每与山盐相偕,或存于矾上层中,或产于火山近旁。

【形态】

为属于单科系之矿石,其结晶随产地而异,且因夹杂物之多少,而异其色彩,有为白色之纤维状、薄片状,或结晶状之块者,有带红、黄、褐、绿、青、黑各色者。其光泽亦有珍珠、绢丝、玻璃诸状,薄片者质透明,入水微溶解,硬度1.5 2.0,比重2.2 2.4,灼之则失结晶水,而成白色无臭之粉末。

【修治】

用之之法,唯打碎之已,近世火煅用之,此以其性为寒故也,臆测之为焉,余则不取焉(《药征》)。

【性味】

味甘、淡。

【成分】

主要之成分为硫酸钙(CaSO 4·2H 2O)。此外则夹杂矽酸氧化铝(矾土)、氧化铁等(《和汉药考》)。
含58.8%之硫酸,与41.2%之钙(Calcium,加尔叟爱谟)(《和汉药物学》)。

【用量】

四钱至两许( 12~30克左右)。

【作用】

(1)生理作用:
内服后,至肠则与碳酸、磷酸、脂肪酸等结合,而敷布于黏膜面,能制止肠分泌,吸收后能旺盛心脏之扩张与收缩。
(2)药理作用:
有减少骨骼肌兴奋性之作用,故用于痉挛症、痉挛质、紧张过度等病有效;有减少血管之透过性,而消散炎症之作用,故用于紫斑病、黑变病、荨麻疹、湿疹等各种炎症;有促进血液凝固之作用,故用于局部或用于内服,为止血剂。

【效能】

(1)《本经》:
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
《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咽热,亦可作浴汤。
《大明》:治天行热狂,头风旋,下乳,揩齿益齿。
李杲:除胃热肺热。
元素: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
(2)张石顽曰:
石膏专治热病暍病,大渴引饮,自汗头痛,溺涩便闭,齿浮面肿之热证,仲景白虎汤是也。先哲有云:凡病虽有壮热而无烦渴者,知不在阳明,切勿误与白虎。即产乳金疮,亦是郁热蕴毒,赤肿神昏,故可用辛凉以解泄之,非产乳金疮可泛用也。
邹澍云:石膏其性主解横溢之热邪也,譬之溽暑酷烈,惟清飚乍动之而化随爽洁。人病中风,而至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干舌焦不能息者,何以异是?病寒热而致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者,又何以异是?惟《本经》之腹中坚痛,《别录》之肠胃结气,及腹胀,似热散漫矣。夫热邪既盛,内外相连,久延不解,焉能不与气结,故暂时散漫,继遂胀满而坚痛。然曰腹中坚痛,曰结气腹胀,明其尚未与滓秽相结,犹可以石膏解也。若不待解肌发汗而汗自出,腹中满痛,小便自利,则其热已与滓秽搏聚,非承气不为功矣,石膏又乌能焉。
周伯度曰:其性主解横溢之热邪,此正石膏解肌之所以然,乃《别录》于石膏则以解肌发汗连称,岂以仲景尝用于发汗耶?不知石膏治伤寒阳明病之自汗,不治太阳病之无汗,是则石膏解肌所以止汗,非所以出汗也。
(3)《药征》曰:
主治烦渴也,旁治谵语、烦躁、身热。又曰:《名医别录》言石膏性大寒,自后医者怖之,遂于置而不用焉,仲景氏举白虎汤之证曰无大热,越婢汤之证亦云,而二方主用石膏,然则仲景氏之用药,不以其性之寒热也,可以见矣。余也笃信而好古,于是乎为渴家而无热者,投以石膏之剂,病已而未见其害也。方炎暑之时,有患大渴引饮而渴不止者,则使其服石膏末,烦渴顿止,而不复见其害也。石膏之治渴而不足怖也,斯可以知已。罔田昌春氏曰:石膏非用大量不奏效,何则?以其性不强也,故白虎、竹叶石膏,及此外有石膏之方,其量均比他药为远多,故云石膏无效者,其说太过,不敢任用石膏者,其说不及,楚固失矣,齐亦未为得也。
(4)刘矅曦曰:
石膏为一种之清凉解热药(见《民国医学杂志》7卷3号)。

【次公按】

石膏能制止肠分泌,故用于肠黏膜炎(加答儿),及异常酸发酵。《别录》谓其主肠中结气,腹胀暴气者,职是故也。煅石膏,近世多用于疡科,佐生肌收敛药用,若内服取其清凉解热,则多为生用。
石膏之于温病,固是解热要药,是否可应用于湿温证,尚是一问题。宗人太炎先生,以《活人书》撰用苍术白虎汤,后世治湿温者宗之,曾有非难之词曰:夫苍术之燥,与白虎之润,用正相反,自非渴欲引饮,无用白虎之理,若果渴欲引饮,则是湿已去,而热犹在也,但用白虎已足,安用苍术之蛇足乎?诚欲湿温兼治,仲景自有栀子厚朴汤,近观湿温之候,至四五日,无有不患胸满者,则栀子正为对证,而白虎非病势传变不用也。次公遵先生之教,治湿温证废弃苍术与石膏并用之法,但此方沿用已久,在湿温证具有威权,究合学理与否,是在同人将来之验证矣。
知母

【名称】

学名:Anemarhena Asphodeloides.( 注:今作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
别名:蚳母、连母、蝭母、水参、水须、水浚等。

【科属】

百合科之多年生草本。

【品考及产地】

贩卖品有三种:汉种肥大,有须根,上品也;朝鲜种较汉种为短,次品也;日本产者根形细长,较轻虚,下品也(《和汉药考》)。
知母产于江苏、山东等处(《药物地道录》)。

【形态】

本植物叶茎皆似麦冬,根部丛生细长之叶,叶之基部呈鞘状,至夏自叶间抽茎,高至三四尺,茎上附有小鳞片,于茎之顶端,开淡红色六瓣之穗状小花,八月结长椭圆有六棱之果,内藏小黑子,根长七乃至十厘米,鲜有呈叉状者,根头常带有茎或叶之痕迹,外面呈类白色,往往有带斑点状类黄褐色之外皮者,有副根附着之瘢痕,内部亦呈类白色,而粗,稍具爽快之香气(《民国医学杂志》2卷11号)。

【药用之部】

根。

【修治】

去须,切,生用,或酒焙,或盐水焙用。

【性味】

味微甘,入口黏滑。

【用量】

二钱至五钱( 6~15克)。

【效能】

(1)《本经》:
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
甄权: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烦。
《大明》:热劳传尸疰痛,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安心止惊悸。
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时珍: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2)李东垣曰:
知母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仲景用入白虎,治不得眠者烦躁也。凡病小便闭塞而渴者,用黄柏、知母是也。
刘若金曰:如火炎肺嗽,消渴热中,心烦躁闷,肾气劳损,热劳骨蒸等病,皆因清热以致其功。又伤寒久疟,有伤于后天气血,必借此乃可胜邪热。
王翃曰:知母下则润肾而滋阴,上则清肺而泻火,黄柏必相须而行。
张石顽曰:《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
周伯度曰:知母为清气热之药,洁古、东垣、丹溪咸以知母与黄柏为滋阴之品,后人遂视为补剂。知母之润,虽不似黄柏之燥,然寒滑下行,究无补性。知母《本经》主消渴,《千金》《外台》恒用之。仲景则更有精焉,止渴如五苓散、猪苓汤、文蛤散,皆无知母,白虎汤有知母,而无渴,加人参乃始治渴。盖以阳明热盛,清热诚要,然膏、知无益阴生津之能,于清热之中,再加以人参,则病去而正即复,其用意之周匝,《千金》《外台》且逊之,况他人乎。
(3)《续药征》曰:
主治烦热。
汤本求真曰:本药可谓一种解热药,若用量不误,则为适于阳虚证云。
《台湾汉药学》曰:可治头痛燥渴,其他亦可用为催眠镇静剂。
《和汉药物学》曰:为解热药之属于热性病者,若投作清凉药用,须备口干欲饮,咳嗽潮热诸候。
(4)袁淑范曰:
知母有解热作用,及强壮之功效也(《民国医学杂志》2卷11号)。

【禁忌】

缪仲淳曰:阳痿及易举易痿,脾弱不消,胃虚不纳,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次公按】

世以知母为滋阴药,盖起于洁古、喻嘉言、陈修园之徒,皆从其说,谓苦寒能培生气。然滋阴之义,颇有出入,就急性热病言之,有清热以存阴者,有益阴以退热者,前后二者之治法,往往统称为滋阴。仲景之知母、石膏,属于前者,叶派之生地、麦冬,属于后者,故知母为热清而后阴存之滋阴药,非后世益阴以望热退之滋阴药也。
栀子

【名称】

别名:支子、鲜子、猪桃、越桃。

【科属】

茜草科。

【品考及产地】

《古方药品考》曰:栀子有二三种。其形圆而小,皮薄色红黄者为上品,《图经》所谓越桃者是也。形长大色黄者可染物,《药性大全》所谓黄栀子是也。又有水栀花,其叶及花,俱似常栀,高尺许,产苏、皖等省。

【形态】

为生于暖地山中之常绿灌木,庭园中亦常种之,茎高六七尺,最高者至丈余,叶对生,形椭圆,或长卵圆,全缘有光泽,花在梢头,夏日开六瓣白花,瓣皆回旋,有芳香,将谢时变淡黄色,入秋结实,色黄,其形长椭圆,为类似榧子之果实,色黄褐,有纵列而突起之棱六七条,内皮薄,中藏红褐色之肉,与多数种子。

【药用之部】

果实。

【修治】

生用、炒用,酒制或姜汁制。

【性味】

芳香而带苦味。

【成分】

为Robechlor Saure(鲁比格鲁儿酸,C 14H 8O 9)。

【用量】

小量钱半( 4.5克),中量二钱至三钱( 6~9克),大量四钱( 12克)。

【作用】

能镇静调节体温中枢,使由热而来之他种症状,得以缓解。

【效能】

(1)《本经》:
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齄鼻,白癞赤癞疮疡。
《别录》:疗目赤热疮,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
甄权:去热毒风,除时疾热,解五种黄病,利五淋,通小便,解消渴,明目,主中恶,杀 虫毒。
孟诜:主瘖哑,紫癜风。
元素:治心烦懊 不得眠,脐下血滞而小便不利。
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时珍: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2)邹澍曰:
仲景用栀子于热邪烦懊证,栀子为治烦要剂。仲景治烦,不必以栀子,各有故焉。盖烦非一类,所当审查辨明而后栀子之用可无误也。夫病在表有烦热,在里有烦躁,与栀子所治之烦天渊,固无庸辨。若夫小建中所治之烦悸,小柴胡所治之烦呕,瓜蒂散所治之烦满、饥不能食,黄连阿胶所治之烦不得卧,猪肤汤所治之下利咽痛、胸满心烦,乌梅丸所治之得食而呕又烦,桂枝所治之解后复烦,白虎所治之烦渴,亦与栀子所治之烦有别,而无庸辨。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此方是栀子所治之烦。若夫汗、吐、下后有干呕烦者,有脉浮数烦渴者,有胸满烦惊者,又非栀子所宜。则栀子所治之烦,必系误治以后,胸中烦满,而不鞕不下利者,方为合格,方为合剂也。
张石顽曰: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栀子豉汤主之,因其虚,故不用大黄,即亡血亡津,内生虚热,非此不去也。治身黄发热,用栀子柏皮汤;身黄腹满小便不利,用茵陈栀子大黄汤,取其利大小便,而蠲湿热也。古方治心痛,恒用栀子,此为火气上逆,气不得下者设也,今人泥丹溪之说,不分寒热通用,虚寒何以堪之。故仲景云:病人旧有微溏者,不可与之(《本经逢原》)。
(3)《药征》曰:
主治心烦也,旁治发黄。以解热治疗心烦为其主效,解热作用类似黄芩,但较黄芩微弱为异耳,其他应用于耳鸣、声音嘶哑、黄疸、吐血衄血等(《和汉药物学》)。

【次公按】

栀子之解热,久为世医所乐道,而止血尤为其特长。忆某杂志载一贾人,以操劳过度,偶晨起,微感满闷,比薄暮,呕血如泉涌,杂以紫黑块,约三四器。延医诊之,见其两颧绯红,唇燥口渴,脉搏甚疾,吐后胸中反觉清爽,即为之注射Coaguien(可阿库连,即凝血酶)止血针,且令内服止血药,均无其效。当此思穷技竭,医者偶以黑山栀一两,试令煎服,讵一服而呕血即止,再服而诸证云散。翌年以嗔怒故,旧疾复发,乃更服栀子而止。方书中如《易简方》《经验良方》,亦以栀子为止血之良剂,栀子止血之奇效,诚有足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