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辛凉发散风热药
菊花(杭菊花 野菊花)
【名称】
学名:Chrysanthemum sinensis( 注:今作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别名:女华、金蕊、更生。
【科属】
菊科。
【品考及产地】
《用药须知》曰:菊花有白、红、黄三种,俱入药,而以色黄味甘者为上,若辣者不用。
《古方药品考》曰:更有野菊,一名苦薏,花亦作黄色,惟瓣短小,且味苦,气香,此与甘菊功用不同。产滁州、杭州、池州者佳。
【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之下部,稍带木质,叶卵形,有缺刻及锯齿,叶柄长,互生,秋末开花,头状花序,周围之花舌状花冠,中部之花筒状花冠,又因培养之故,头状花序中之花,有全为舌状花冠者。此菊变种甚多。
【药用之部】
花。
【修治】
阴干。
【性味】
味甘带苦。
【成分】
含有精油(《科学》17卷9号)。
【用量】
钱半至三钱( 4.5~9克)。
【效能】
(1)《本经》:
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
《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
甄权:治头目风热,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一切游风,令消散,利血脉,并无所忌。
《大明》:作枕明目,叶亦明目,生熟并可食。
元素:养目血,去翳膜。
(2)张石顽曰:
为去风热之要药,故《本经》专主头目风热诸病,其治恶风湿痹者,以其能清利血脉之邪,而痹湿得以开泄也。观《金匮》侯氏黑散、《千金》秦艽散,俱用菊花为君。时珍所谓治头目,其旨深哉。野生者名苦薏,可捣涂痈肿疔毒(《本经逢原》)。
沈金鳌曰:菊花并茎叶打汁饮,可治疔疮,以滓外敷,红线疔尤为要药,经疏曾及此(《要药分剂》)。
(3)《和汉药物学》曰:
昔时应用于目内障患者之剧甚头痛。
《和汉药考》曰:从前日本医家,每制为菊酒或菊油用之。菊油出日本之萨摩,立冬前后,入山采摘野菊,晒干,用水蒸气蒸馏之,使成挥发油质,透映带绿色,为有野菊香之液体,味微苦,有冲动镇痉之效。医治功用极多,头痛涂擦;腹痛仍服之;眩晕涂擦头部及胸膛,仍服用;齿痛涂布颊部痛处;腹痛下泻,涂擦腹部,仍服用;眼病和水敷之;金疮、汤火伤、螫伤等,各涂擦伤口;淋痛、尿道闭塞,涂布尿道孔,仍服用。
【次公按】
次公在红卍字会医院,常遇妇女之素善郁怒,以致头晕头痛,脉舌略带实热者。每用菊花、薄荷、钩藤等,更协以生地、生首乌、生白芍、决明、牡蛎等,往往而愈。此病在旧说谓之肝阳,实际上此等病多为轻度之脑充血。郁怒为脑充血重要原因之一。妇人善郁怒,故多此症。菊花、薄荷等,有清凉镇痉之效,足以减少病者之痛苦,而首乌、生地等则有降低充血之力,此其所以效也。
豆豉 大豆黄卷
【名称】
别名:大豆豉。
【品考】
有淡豉及咸豉二种。淡者入药。
【修治】
淡豉造法: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尽,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卷,候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宜,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厚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
大豆黄卷造法:以大黑豆浸水中,候生芽长五寸,取出阴干。
【性味】
甘、淡。
【用量】
豆豉每用三钱许( 9克左右);大豆黄卷三钱至六钱( 9~18克)。
【效能】
(1)豆豉之主治:
《别录》: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杀六畜胎子诸毒。
《药性》: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研涂阴茎生疮。
《大明》:治疟疾骨蒸,中毒药蛊气,犬咬。
时珍: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
大豆黄卷之主治:
《本经》:湿痹,筋挛膝痛。
《别录》:五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痛,去黑皯,润肌肤皮毛。
孟诜:破妇人恶血。
时珍: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
宁原: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
(2)邹澍曰:
大豆能致阴气于上,而贯土气于阴,观《别录》以之除胃中热痹,伤寒淋露,散五脏结积内寒,尽之矣(节《本经疏证》)。
倪朱谟曰:淡豆豉治天行、时行、疫疠、温瘴之药也,去陈浊为清新,开幽闭为明畅,乃宣郁之上剂(节《本草汇言》)。
(3)《药征》曰:
主治心中懊 也,旁治心中结痛,及心中满而烦也。又曰:栀子豉汤方后,皆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世医遂误为吐剂,不稽之甚。
为则试之,特治心中懊 耳,未尝必吐也。且心中懊 而呕者,本方加用生姜,其非吐剂也,亦可以见也。《伤寒论集注》曰:旧本有一服得吐止后服七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误传于此也,今为删正。余亦从之。
【次公按】
淡豆豉、清水豆卷之二者,为时下医工退热发汗之重要药品,温病治疗,遂一落千丈,此清代温热派医家始作之俑也。但二药之本身,原非绝对无用之品,时医用之不得其当耳。豆豉在仲景方剂,仅供除烦之用。而时医以豆豉同荆芥等,代替麻黄、桂枝之发汗,倘其人自汗出,身热不恶寒,则又加入辛凉清宣药中,为解热之用,以豆豉解热,其效虽薄,尚属不误。以豆豉为发汗重药,则谬绝。仲景麻黄、葛根诸方,一方有一方证象,一方有一方效用,时医不解此,一律以豆豉应付,故虽极轻之太阳病,失治而传入阳明者,更仆难数。
时医有所谓伏气温病者,常用炒香豉,伏气温病病名之不通,无待辞赘。豆豉可以炒用,亦为笑谈。至于大豆黄卷,仲景用之于薯蓣丸中,原为补剂之副药,以豆中含有丰富之滋养料也。照《圣济总录》所记载:此药大概有行水作用,湿温用之,正亦相宜。盖湿温无须过汗,惟有芳香化浊,与淡渗利湿之药合剂,方能取效。故本药加入小朴、茅术、藿香等药中,为副药,未始不可。无如时医以之为湿温之主药,更以之应付一切热病,真乃荒谬不可救药耳。
葛根
【名称】
学名:Pueraria Thunbergiana( 注:今有2种葛根供药用,分别为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别名:鸡齐、鹿藿、黄芹。
【科属】
豆科,葛属。
【产地】
产浙江等处。
【形态】
生于山野,多年生蔓草,茎长二三丈,常缠绕于他物之上,叶大,有三小叶互生,茎与叶俱生褐色之毛茸。秋日,叶腋抽出花轴,长五六寸,总状花序,花冠蝶形,紫赤色,两体雄蕊,果实为扁荚,密生褐毛。根为类似薯蓣之纺锤状根,最大者直径七八寸,长达一尺。
【药用之部】
根。
【修治】
生用,煨用。
【性味】
味微甘。
【成分】
本品之主成分为淀粉(《和汉药物学》)。
【用量】
钱半至三四钱( 4.5~12克左右)。
【作用】
(1)生理作用:
入口后与唾液起作用,微有甘味;入胃后分解为多量之葡萄糖;至小肠,始渐渐而被吸收。
(2)药理作用:
在糖化时,发生胶样之副产物,有缓和包摄作用。能制肠之蠕动亢盛,及包摄肠黏膜。
【效能】
(1)《本经》:
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
《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胁风痛。
甄权: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解酒毒。
《大明》:治胸膈烦热,发狂,止血痢。
《开宝》: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烦热。敷小儿热疮。捣汁饮,治小儿热痞。
(2)张石顽曰:
葛根属阳,能鼓舞胃中清阳之气,故《本经》主消渴身热呕吐,使胃阳敷布,诸痹自开,其言起阴气解诸毒者,胃气升发,诸邪毒自不能留而解散矣。葛根乃阳明经之专药,治头额痛,眉棱痛,天行热气呕逆,发散解肌,开胃止渴,宣斑发痘。若太阳经初病,头脑痛而不渴者,不可使用也。仲景治太阳、阳明自利,不下利但呕者,俱用葛根汤。太阳病下之,利遂不止,喘汗脉促者,葛根黄芩黄连汤。此皆随二经表里寒热轻重而为处方,按证施治,靡不应手神效。
黄宫绣曰:葛根一味,必其于头额挟之处,痛如刀劈,其药可用。
(3)《药征》曰:
主治项背强也,旁治喘而汗出。用作发散清凉解热剂(《和汉药考》)。
房雄:葛根可作缓和的包摄药,又可作滋养药,治疗胃肠病。叶可治毒虫之刺伤,花可解酒毒,其根又可治皮肤破烂。
(4)浅田宗伯 ①曰:
① 浅田宗伯:日本明治时代汉方著名医家、儒家。著述甚丰,存世可查的著作还有80种如《古方药议》等。
葛根为太阳之药。然与桂枝之解肌,麻黄之发汗,稍异其途,有清凉滋润之效。故专主筋脉劲急,与桂、麻为伍,不唯治项背强急,亦能治刚痉也。与芩、连为伍,则津液走于上下,以治下利喘息脉促。又与竹叶、防风为伍,治产后中风之喘。又颈项强者,加附子以逞其力。奔豚汤用生葛者,特主滋津液也。
【次公按】
升降沉浮之说,次公论药所不言也,彼谓葛根为透发药,为升提药,其根本错误,与视柴胡为透发药、升提药者,正复相同。然就经验言之,痧疹之不能透布者,葛根能治之;暑湿泄泻,外见身热者,葛根能疗之。则透发升提两说,有时亦有意义可言,大抵透发升提,为古人从经验归纳,然后拟定之名词,吾人断不可胶柱鼓瑟,谓升提是由下至上,谓透发是由内出外也。
根据仲景方,项背强 者,均用葛根。《肘后方》背腰疼痛者,饮生葛根汁,其痛乃止。项背强与背腰疼痛,均为末梢神经疾患,葛根于此种疾病,以经验证之,可知其独擅胜场也。
前人视葛根能升提清气,故能治泄泻,实则葛根所以止泻,在其所含淀粉之作用,与升提无关。汤本求真论本品曰:本药含有多量淀粉,故有缓和包摄作用,于表则缓解筋骨挛急,于里则制肠之蠕动亢盛,及缓和包摄肠黏膜,故能发挥止泻作用。
温病、伤寒之争,为清医一大公案,至今犹纷呶未已,实则果能知《内经》热病者皆伤寒之真义,则伤寒、温病之纠纷,当涣然冰释。夫温病与伤寒,其证象之异,在伤寒恶寒,温病不恶寒耳;治疗所异者,伤寒用药宜辛温,温病用药宜辛凉耳。仲景方剂,有麻、桂之辛温,治恶寒发热;即有葛根之辛凉,治不恶寒而身灼热。葛根除主治项背强急外,其作用为清热解肌,止渴除烦,用之治身发热,不恶寒,或自身微汗出而喘渴之症,无不效如桴鼓。今之俗医,以为伤寒、温病,截然两途,遇有葛根主治之症,偏以葛根性能升发,舍之不用,而用吴鞠通之银翘散、桑菊饮,病轻者幸能为力,重者必火势燎原而后已。故太阳表邪化热,将转阳明之时,其重要关键,即在葛根,尔时之葛根,诚有举足轻重之势,所以医工懂得葛根之效用,则温病迎刃而解,此可断言者也。
柴胡
【名称】
学名:Bupleurum Falcatum( 注:今有2种柴胡供药用,分别是 Bupleurum chinense DC.,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别名:茹草、山菜、芸蒿、地熏。
释名:茈,古柴字。而《战国策》淳于髡曰: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世称好古者,特用人蓡茈胡字,而以人参、柴胡,却为后世之字,且以茈为紫音(《医剩》)。
【科属】
伞形科,柴胡属之宿根草。
【形态及品考】
柴胡之原植物,据《和汉药考》之记载,约分三种:曰委陵菜、北柴胡、南柴胡。委陵菜属蔷薇科,一名河原柴胡,为多年生草本,自生于河原之沙地,茎高尺许,叶为羽状复叶,其小叶亦分裂为羽状,里面白色,彼此互生,夏秋之候,自叶腋抽出花梗,于此开黄色五瓣之小花。北柴胡一名韭菜柴胡,又称竹叶柴胡,属伞形科,亦多年生草本,自生原野间,茎高二三尺,叶互生,为长椭圆,或披针形,末端尖锐,全绿叶脉纵贯,夏日叶腋生枝,开黄色小花,连缀而为复伞形之花序。南柴胡亦属伞形科之植物,为山野自生之多年生草本,茎高三五尺,叶互生,作长椭圆,或披针形,或细长作倒卵圆形,末端尖锐,无叶柄,脚部抱茎而生,花生于叶腋之枝头,夏日开小黄花,连缀而为复伞花序,殊美丽可观。今药肆所用,为南北柴胡,尤以北柴胡为多;蔷薇科之委陵菜,盖柴胡之伪品耳。
《一本堂药选》曰:河滨柴胡(即河原柴胡)者,即本草之委陵菜,医久惯用,不能改正,反为之辞曰此物亦能解热,其实不然,皆文饰之词耳,不用可也。
《古方药品考》曰:又有加波茈胡,根似茈胡,色紫黑,此委陵菜也。
【产地】
南柴胡产安徽、福建等处,北柴胡产山东等处。四川出者,又别名为川柴胡。
【药用之部】
根、梢。
【修治】
清炙,醋炒,鳖血炒。
【性味】
苦,平,有微香。
【成分】
据台湾研究所技师惠泽氏之报告,柴胡含有0.5%之微黄色之白色结晶,溶点为210 ~215度,余等以剉截柴胡,顺次温浸于石油醚,或乙醚(Ether,依的儿),再浸木精水中。各溶媒之成分,比例如次:石油醚2%,乙醚1.8%,木精9.5%,水13.5%,余等此次侧重于石油醚及乙醚之可溶分,作为报告。
石油醚可溶分,为淡褐色黏稠之油状物质,有柴胡特有香气,置之水蒸气蒸馏中,则有淡褐色油状物质溜出,发出柴胡特有之香气,所得之量甚寡,惟有保留之,以待将来之研究。以前记之高级油状物质,使之碱化,则得少量之高级脂肪酸,及李贝门氏可立司得林反应之结晶。所谓高级脂肪酸,由不饱和脂肪酸中之李脑尔酸而成,混有少量之饱和脂肪酸,恐即司得林酸及派米丁酸之混合物。李脑尔酸,因其分子量及其四溴化诱导体之分析而推定。又饱和脂肪酸,亦因其分子量及分析而推定。是等脂肪酸,在已除去是等脂肪后之碱化液中,得推定其有甘油(Glycerin,倔利摄林),恐植物体中尚有甘油(Glycerin,倔利摄林)醚之存在,前记呈李贝门氏可立司得林反应之物质(结晶),为融点155 ~158度之白色针晶,而非旋光性,欲测定其分子量,必须用可罗罗耳化合物分析,则知本物之成分为C 30H 48O 2。此物质用五盐化磷,可得融点122 ~125之白色针晶之可罗罗耳化合物。又在此物质内使之发生希特罗克希而挨民及雪米卡把基特作用,亦不生诱导体。自此种考察,知此物质,有酸素两个:其一有酒精性水酸基之存在,其一因含量之少,犹未阐明。但本物质恐系树脂酒精状之物质,乙醚可溶分为黑褐色之黏块。以此物之乙醚溶液,加1%碳酸氨(Ammonia,阿摩尼亚)溶液,及1%碳酸钠(Sodium,曹达)溶液,而振荡之,振荡时复变为碳酸碱(Alkali,阿尔加里)性化物,即所见溶解于乙醚中之黑褐色无形物质。从乙醚可溶分中,除去前记物质,再由已碱化之物质中,得少量之物质,与石油醚可溶分中之树脂状物质,全然相同。用大部分之碱(Alkali,阿尔加里)性液质,可使之全部溶解,而呈黑色,使之成为酸性时,则析出黑褐色无晶形之树脂状物质,能溶于乙醚。
剉截柴胡800克 ①,入三可而贝加石油醚,以浸没为度,时时振荡之,沸腾二时间后,抽出而滤过之,则得淡黄色之液体,其残渣行前记之操作二次,共前三次,取其所得之抽出液,和而蒸馏之,更减压而使干燥,则得黏稠之油状物质,褐色透明,有柴胡特有之香气,混有小量之细针晶,用500 ~600克之柴胡,依前记之操作,可得油状物质110克,其收得率为2%。以此油之一部分,用水蒸气蒸馏之,则黏稠之油状物质,有柴胡之香气,其色淡黄,但得量极多,细密之研究,则俟诸将来。一分残余之油状物质,须加八分之5%的酒精性苛性钾(加里,Kalium),重汤煎一时半,煮沸而使之碱化,测酒精溜去,残渣加水二十分,重汤煎片刻,搅拌混和,置之分液漏斗中,则乙醚以三次振出之,其色淡褐。其蒸发之残渣,有带褐色软块之针晶,减压一昼夜,干燥后,先用酒精石油醚,次用乙醚,最后用醋酸醚,渐得纯白之针晶4.55克。本物质融点为155 ~158度,因无水醋酸与硫酸,而呈李贝门氏之可立司得林反应,非旋光性(《皇汉医界》第33号荒木忠郎柴胡成分之分析)。
① 克:原作瓦。今据商务印书馆1922年34版陆尔奎、方毅《学生字典》瓦字解释:“日本以法国衡法1克兰姆为1瓦,中国旧译承之,今改作克。”[见(午集)8页]
【用量】
小量八分( 2.4克),中量钱半( 4.5克),大量三四钱( 9~12克)。
【处方用名】
北柴胡、软柴胡、春柴胡、柴胡梢。
【效能】
(1)《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
元素:除虚劳,散肌热,去早晨潮热,寒热往来,胆瘅,妇人产前产后诸热,心下痞,胸胁痛等。
时珍: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胞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2)黄宫绣曰:小儿痘疹,五疳羸热诸疟,并痈疽疮疡,咸宜用之。至云能治五痨,必其诸脏诸腑挟有实热者,暂可用此解散。凡大便溏泄者,当善用之。
邹澍曰:是以心腹肠胃之间,无结不解,无陈不新。仲景著小柴胡汤之效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以是知柴胡证,皆由于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气阻,气阻则饮停。能通上焦者,其惟柴胡乎。故寒热往来,为小柴胡主证,而寒热往来,悉本于上焦不通。特仍有不往来寒热,不呕,用柴胡汤者,亦终有上焦形象为据,如心下满、胁下满、胸胁满、胁下鞕满、心下支结、胸胁满微结、心下急、郁郁微烦是也,乃仍有非上焦不通,而用柴胡汤,如阳脉涩、阴脉弦、腹中结痛之用小柴胡。少阴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不痛,或泄利下重之用四逆散。则又当揣其义者(《本经疏证》)。
(3)《药征》曰:主治胸胁苦满也,旁治往来寒热。又云:腹中痛。又云:胁下痞鞕。《本草纲目》柴胡部中,往往以往来寒热为其主治也。夫世所谓疟疾,其往来寒热也剧矣,而有用柴胡而治也者,亦有不治也者,于是质之仲景氏之书,其用柴胡也,无不有胸胁苦满之证,今乃施诸胸胁苦满,而寒热往来者,其应犹响之于声,非直疟也,百疾皆然。无胸胁苦满证者,则用之无效焉,然则柴胡之所主治也,不在彼而在此。
《一本堂药选》曰:疗伤寒时疫,内外热,往来寒热如疟状,诸热肌热,妇人热入血室,疟疾,肠中停积,目昏赤痛障翳,解血绝气聚。
《和汉药物学》曰:为解热药,以治疟疾之恶寒战栗,及潮热,又能除胸胁苦闷。
(4)在汉方中属于重要的解热药,本植物果有解热之效与否?向来虽然曾有二三医学底研究发表,但尚未确实(《自然界》6卷1期)。
古来汉方家,谓其有解热利尿之效,用于诸种之热性病(《汉药实验谈》 ①)。
①《汉药实验谈》:日人晋陵下工译述,1918年再版。
刘曜曦曰:柴胡之药学成分,今日尚无一定,此药可用之于痛风及热性诸病。据近藤氏之研究,则谓柴胡确有解热及泄下等作用。(近藤氏只就解热一项研究之,节《民国医学杂志》)。
宗人太炎先生,尝谓次公曰:《本经》论大黄,有曰推陈致新,柴胡亦然。夫大黄之荡涤肠胃,排除宿垢,其为推陈致新,固显然易解,柴胡亦具之者,则或为今人所不知。尝考仲景之用柴胡,证多胸胁苦满,少阳证亦以小柴胡汤疏解之,少阳盖手少阳三焦也,胸胁则为人身上中二焦。以近日生理学对勘之,所谓上中二焦,即是淋巴管胸管之一支,夫淋巴干左曰胸管,由下而上,右曰右淋巴管,由上而下,故所谓胸管,即是上中二焦无疑。《内经》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又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生理学论淋巴系统之功用,与《内经》之论三焦,不谋而合,总之三焦是淋巴腺,似属可信。凡人病发热,血液未有不热者,其热高张,则淋巴分其热势,淋巴壅热,水液失流行之常,此胸胁苦满之所由起,亦口苦咽干之所由成。盖水液壅于胸胁,则有不能布于口咽也。以柴胡治少阳病,即是疏导淋巴,使淋巴不致淤塞停留而已。《伤寒论》服柴胡汤,有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故濈然汗出愈。此真柴胡疏导淋巴之力,非柴胡真能发汗也。
曹拙巢先生,治跌打损伤,用柴胡、草乌、毛姜、红花各四钱,煎洗神效。
丁译《医界铁椎》自序,柴胡配槟榔、常山、草果,治疟神效。与西医金鸡纳霜同。
【次公按】
宋元以后,柴胡之记载盖至伙,总合之,可得根本观念凡三:
(1)以时令定其功用:
自阴阳五行之说盛行以来,论药者,动以药物产生时令,而附会其功用,谓柴胡生长春初,春初为少阳司令,遂附会柴胡得春初少阳之气以生,自有此语横梗于中,致生许多曲解。以为柴胡既生长于春,春气发扬,故谓柴胡性升而散,肝旺于春,故谓柴胡入肝。肝主郁,郁则生火,《内经》曾以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为言,柴胡既能入肝,性又善升而散,谓为疏肝散郁,升阳散火,是旧学理势所必然者也。
又柴胡为近世妇科要药,盖谓女子善郁,郁为肝气不能条达而成,柴胡入肝解郁既成定例,故柴胡为妇人情志要药。因柴胡既有入肝之说,遂又附会柴胡能引清阳之气从左上升,盖《内经》谓肝生于左也。按之近日生理学,肝脏实偏胸膈之右方。然则柴胡能引清阳之气从左上升之语,不攻自破矣。
(2)以柴胡为升提药:
余尝根本否认药物之作用,有升降沉浮之说,盖药物所起之生理变化,皆属于化学现象,其变化不过对细胞分子间之结合上呈其作用,而无所谓升降沉浮也。彼以柴胡为升提药之理由,无非因柴胡生长春初,得少阳之气,气味俱薄,因断定具升散之性,于是张元素谓其气味俱轻,升也阳也;东垣谓引阳气而行阳道,又谓能引胃气上行。是皆不求真理,徒尚空想,此金元诸家所以为学术罪人也。夫既认定柴胡具升散之性,故后世从《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飱泄”一语,遂谓柴胡具升散之能,故柴胡有时遂为大便泄泻之副药,甚至谓止泻剂中,不用柴胡升提,病必不除,东垣补中益气汤之用柴胡,实属驳杂。张石顽勉为之说曰:乃引肝胆清阳之气上行,便升达参、芪之力耳。近世补剂中,每以柴胡为使,职此之由。痘疹、疮疡,亦用柴胡,此亦根据其升散之理,谓其发散诸经血结气滞。夫谓柴胡发散诸经血结气滞,则于柴胡功用之真像,诚相去不远。若因柴胡散诸经血结气滞,遂推论具升提之用,则于义无当矣。
(3)以柴胡入少阳经:
自张仲景以柴胡为少阳篇寒热往来之主方,后人遂泥定柴胡为少阳药,遂倡麻黄入太阳经、葛根入阳明经、柴胡入少阳经之说。夫药物仅可言其能治何种疾病,而不可言其能入某脏某腑也。“入”如作假定字用,原无不可,奈后人头脑颟顸者,以词害义,“入”当作实有其事解,故支离穿凿之理论,因之发生。近人张锡纯氏,有疟邪伏于胁下两板油中,乃是少阳经之大都会,柴胡能“入”其中,升提疟邪,透膈上出之语。张氏在近日著作界中,负有声誉,犹作此伪生理、伪药理之语,其他更无论矣。
既认定柴胡为少阳药,遂生“病在太阳,早用柴胡,将引贼入门”之邪说。夫病为药所误,必致传变,《伤寒论》中原有其例。然柴胡,仲景以之治胸胁苦满而往来寒热者,病在太阳,无柴胡证者,谓无用柴胡之必要则可,若太阳病而早用柴胡,遂变而为少阳病,就吾经验所得,殊不尔也。
结论:
或曰:金元以后,论柴胡之功效,既不足置信,则柴胡之主治,究何如耶?曰:次公根据《千金》用柴胡方六十五,《翼方》三十五,《外台秘要》五十四,《本事方》十一,用考证方法,研究其功用,再益之以个人经验,所得结论,其用有三:一祛瘀,二解热,三泄下。
(1)柴胡有祛瘀之效,何以言之?在昔仲景用小柴胡汤治热入血室,与桃核承气汤相对待,桃核承气之治热入血室,以祛瘀为鹄的,则小柴胡汤之治热入血室,非祛瘀而何?小柴胡汤之药品,非柴胡能祛瘀而何?不特此也,《千金方》治癥瘕之方用柴胡,治月经不通之方用柴胡,夫能治癥瘕、能治月经不通,又非祛瘀而何哉?此药不但疏导淋巴、水液壅滞,并能疏导血液潴凝,故《本经》谓其具推陈致新之效。自今世束古籍于高阁,而柴胡祛瘀之功,亦湮没不彰矣。
逍遥散,近世妇科之套方也,方中柴胡甚重要,以为柴胡疏肝解郁。夫曰肝郁,其原因多起于情志不舒,其症状至多,多兼神经性,如肝气痛(即胃神经痛,或肋间神经痛)、气郁血滞之经闭(即月经困难等),然柴胡于神经系病,直按无功效可言,所以可用柴胡者,缘胃气痛,胃中或者潴停水毒,柴胡能疏导淋巴,故治之,气郁血滞之经闭,以柴胡能疏导血液,故间接的治之也。时医用逍遥散,而不知柴胡之用,盖为宋元以后之玄言空论,痼蔽久矣。
(2)柴胡有退热作用,何以言之?昔张元素谓柴胡散肌热,后世以柴、葛解肌,仲景以柴胡治寒热往来,近代以柴胡治疟,是柴胡之具有退热作用,知之者众。考日本荒木忠郎,谓柴胡于汉药解热地位,颇为重要,其用于治疟方面,尤为广泛,在台湾疟疾及黑水热患者,有特殊伟效。又对于疟疾治疗,可为金鸡纳霜之代用药。且服用柴胡,并无何等副作用及使用上之禁忌云(见《皇汉医界》第33号)。柴胡既可代金鸡纳霜,则其解热之效,已昭然若揭矣。
至柴胡之退热药理,吾尝用推论之法研究之。考西医籍论退热剂之条件有二:一,放散体温;二,减低体温。金鸡纳霜治疟即属第二种。若以柴胡之治疟言之,则柴胡之退热,当是减低体温。此为次公对照之词,或者大致不谬耳。
沈存中谓柴胡能去骨热,张元素谓柴胡去虚痨,他如罗谦甫之黄芪鳖甲散、秦艽鳖甲散,《直指方》之秦艽扶羸汤,均用柴胡治骨蒸痨热。考骨蒸痨热,即西医所谓肺痨病,其说由于肺结核菌产生之毒素,输入血中,刺激体温中枢而生者也。夫骨蒸痨热,既因结核菌为祟,则欲退骨蒸之痨热,势非扑灭结核菌不可。柴胡仅能减低体温,何以能退骨蒸痨热?意者柴胡有疏导血液瘀凝之效,则血液中蕴藏之结核菌毒素,以能疏导而排泄之欤!故用柴胡退骨蒸痨热,必配苦参、青蒿等杀菌清血热之品,始有效也。
(3)至于柴胡之泄下作用,吾非根据日本近藤氏之研究而始知之也,宗人太炎先生,亦尝诏予论及此矣。先生之乡人,有病经闭者,有老医传一方,令单煎柴胡半斤,分数次服,病人以一服二服,经犹不行,遂并其剩余者顿服之,乃泻血几殆,幸参汤得免。吾自闻先生之说,欲试诸实验,红卍会来一病人,名吴敦仁者,患肾囊水肿,下肢亦肿,日服逐水之剂,如硝、黄等,渐次退减,吾乃暂停上药,令服柴胡二两,凡二日,服之亦泻,但不如硝、黄所泻之多而已。
徐衡之先生治湿温症,遇在表症未罢,而大便闭者,恒用柴胡,盖认定柴胡为通散表里之妙药也。吾于湿温症将愈未愈之顷,身热缠绵不退,大便燥结,亦用柴胡,人以为吾用柴胡退热,不知吾用柴胡为泻药也。小儿伤食停滞,入夜发热,吾亦用柴胡,人以为吾用柴胡退热,不知吾用柴胡为泻药也。小儿伤食停滞,入夜发热,吾亦用柴胡,人以为用柴胡退热,不知吾用柴胡所以消导也。
读者准吾以上所说,柴胡之作用,不外三端,则近代谓柴胡能激动肝阳,非阴虚之人所宜服,柴胡性升窜散,非江南之人所宜服,种种邪说,不啻如痴人说梦矣。
备注:小柴胡汤用柴胡八两,古之一两,准今三钱许,当得二两四钱,古方日三服,则每服得量八钱。今人用柴胡多不过二钱,日二服,每服得量钱许,以今例古,毋乃太轻。亦有见用柴胡四五分而骇异者,是则极天下之至愚,不足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