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精确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2003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达成了对MGUS、SMM和MM定义的初次共识,将MGUS定义为血清M蛋白<3g/dl且骨髓单克隆浆细胞<10%;SMM定义为血清M蛋白≥3g/dl和(或)骨髓单克隆浆细胞≥10%。与这些依赖实验室检查的疾病定义不同的是,MM的诊断需在M蛋白和(或)单克隆浆细胞存在的基础上合并MM相关的终末器官损害,终末器官损害包括经典CRAB症状以及附加诊断标准,其中CRAB症状包括高钙血症(血清钙>11.5mg/dl)、肾损害(肌酐>1.95mg/dl,并除外其他原因)、贫血(血红蛋白<10g/dl)和骨质破坏(溶骨性病变、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附加诊断标准包括反复出现的细菌感染(12个月中发生次数>2)、淀粉样变性与症状性高黏滞血症。IMWG在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中,CRAB标准稍有调整,包括高钙血症(血清钙>11.5mg/dl)、肾功能不全(肌酐>2.0mg/dl或肌酐清除率<40ml/min)、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10g/dl或低于正常值下限2g/dl以上),以及骨质破坏(溶骨性病变、严重的骨质减少以及病理性骨折)。
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2009年分类,MM的相关临床类型包括MGUS、孤立性浆细胞瘤、SMM(无症状性或Durie-SalmonⅠ期)和活动型骨髓瘤(症状性或Ⅱ、Ⅲ期)。孤立性浆细胞瘤有骨内孤立性浆细胞瘤和骨外孤立性浆细胞瘤(表1-2)。
表1-2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NCCN 2009)
注:靶器官损害(活动性骨髓瘤*)符合下述至少一项:钙水平升高(>11.5g/dl);肾功能不全(肌酐>2mg/dl);贫血(血红蛋白水平<10g/dl或是低于正常2g/dl);骨病(溶骨或骨质减少)。活动性骨髓瘤的其他表现:重复感染、继发性淀粉样变、高黏血症或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2014年IMWG更新了MM诊断标准(表1-3),将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纳入诊断标准,以下3个生物学标志物被认为是骨髓瘤相关事件(MDEs):骨髓克隆性浆细胞≥60%,受累与未受累血清游离轻链(free light chain,FLC)比值≥100(受累FLC水平必须≥100mg/L),MRI检查示>1处病灶。无CRAB症状但有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也可进行疾病诊断。此外,新的诊断标准纳入了现代成像方法,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PETCT)对MM的诊断。这些变化使高危患者得以早期诊断,以便早期有效治疗以防止严重终末器官损害的发生。
表1-3 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更新内容(IMWG 2014)
续表
注:BMPC:骨髓浆细胞;MDEs:骨髓瘤相关事件
血清游离轻链的研究使MM的诊断更加精确,新的抗体的出现使我们能检测到轻链的表位,这些表位在与重链结合时即被隐藏起来,而未与重链结合的游离轻链表位可以通过抗体检测到。血清游离轻链(FLC)测定包括游离轻链κ、λ含量与κ/λ值,而比值异常较含量异常更重要。一些良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及肾功能不全者FLC浓度可能异常,但κ/λ值异常仅出现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高的浆细胞病中。此项检测特别适用于AL淀粉样变性、寡分泌或非分泌型骨髓瘤、MM合并肾功能不全、轻链型MM等类型的浆细胞疾病的确诊。临床中不少患者最初诊断为非分泌类型而FLC检测后发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而明确诊断。但是FLC检查只可以补充不能替代24小时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测定。FLC也为评价MM的瘤负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尤其是轻链型MM,并且通过FLC改变可以监测病情变化及对治疗药物的反应。对于MGUS、SMM患者血清游离轻链κ/λ值明显异常预示有可能进展为MM。
骨髓中浸润性浆细胞的比例与形态是诊断MM的重要依据,也是区分MGUS、SMM与MM主要参考条件。MM患者骨髓中的浆细胞分布不均匀且黏滞性较高,形态学方面原始浆细胞较其他类型浆细胞更具有侵袭性。浆细胞膜表面免疫表型可鉴别正常浆细胞与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正常浆细胞的表达:CD38 +++、CD56 -、CD45 +、CD20 -、CD28 -、CD33 -与CD117。一组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表面标记CD38、CD56、CD19、CD45可以区分正常浆细胞与残留的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CD38表达减少,CD56过表达,以及CD19、CD45不表达),准确率达90%,可检测治疗后微小残留克隆性浆细胞。
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染色体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通过分裂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可以检测到细胞分裂间期中特有的遗传学改变。靶向探针17P( P53)、t(11;14)( IgHcyclin D1)、t(4;14)( IgHFGFR3)和 13q14( Rb- 1)常用于诊断与判断预后。根据遗传学特征,结合患者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对治疗的反应以及不同的预后,可对疾病进行明确的分类。尽管遗传学分类不能包括所有MM亚型,但可以包括多达80%以上的患者。以最高层面上讲,可把MM明确分为两个亚型:伴低频IgH基因易位的超二倍体MM(H-MM)和伴高频 IgH 基因易位的非超二倍体 MM(NH-MM)。超二倍体核型及 t(11;14)、t(6;14)易位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较佳,总体生存(OS)较好,属标危MM患者;NH-MM进一步分类为:t(4;14)(p16:q32)、t(14;16)(q32:q23)以及 17p13 缺失、1q 的获得与 p1 的丢失等少见类型,此类患者约占25%,属高危遗传学分类,易耐药且生存期短。13q染色体缺失的意义仍不明确,在MGUS患者中也发现此异常,其与转化为MM的关系尚不明确。值得注意的是靶位治疗的新药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可以克服与某些染色体异常相关的不良预后。对于标危患者大剂量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个好的治疗手段,而对于高危患者,早期应用硼替佐米等新药治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