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骨科学:骨科总论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发展简史

手外科与显微外科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交叉点。从显微外科的形成、发展历史来看,显微外科的发展经历了孕育期、创始期、发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

1.孕育期(1960年以前半个世纪)

1902年,Alexis Carrel首次提出了3定点连续贯穿缝合法,成功推动了大血管端-端吻合术;1921年,瑞典耳科专家Nylen使用自己设计的单目显微镜进行内耳手术,这是外科医师开展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显微外科手术。

2.创始期(20世纪60年代)

1960年,Jacobson和Suarez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6~3.2mm小血管进行吻合获得了100%的通畅率,开创了小血管吻合的新纪元,奠定了现代显微外科的发展基础。

3.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

此期断肢(指)再植、皮瓣移植、骨移植、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等显微外科手术相继开展。吻合血管的关节移植、淋巴管静脉吻合、肠段移植以及小器官移植也逐步在临床应用,使显微外科技术在外科的各个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国际上和国内相继成立了显微外科学会、创办了显微外科学术刊物、出版了显微外科学术专著、召开了显微外科学术会议、举办了各种显微外科学习班,极大地推动了显微外科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至20世纪90年代,显微外科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达到了相当普及、成熟的地步,其技术甚至已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若想再有新的、更大的突破,实属艰难;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在了一个历史的转轨期,医疗行业进入了市场经济,从而对显微外科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不同程度地制约、影响了显微外科的发展。然而,我国显微外科一些有志之士,不畏艰辛、乐于奉献,仍默默地坚守在显微外科岗位继续开拓,创造了显微外科新的辉煌,为显微外科仍然扮演外科领域的重要角色、继续保持我国显微外科的国际前沿地位,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现代显微外科的概念是指利用光学放大,即在放大镜或手术显微镜下,使用显微器材,对细小组织进行精细手术的学科。它是现代外科技术中的一项新进展,是外科手术治疗、组织器官移植过程中的一项新手段。从广义来说,显微外科不是某个专科所独有,而是手术学科各有专业都可采用的一门外科技术甚至可以从该专业分出专门的分支学科,如妇科显微镜外科、泌尿显微镜外科、神经显微镜外科等。其实早在光学放大设备问世之前就出现了早期显微外科的雏形,且大多被应用于皮瓣修复。最早见于记载的皮瓣是用于面部的整形,尤其是鼻再造方面。据记载,在公元前6~7世纪,即有印度医师Susrata Samhita(妙闻)运用额部带蒂皮瓣行鼻再造和耳垂修复,该皮瓣也被称为印度皮瓣;公元初期,希腊医师Celsus使用滑行推进皮瓣修复鼻、唇、耳等部位的缺损;15世纪中叶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西西里岛Branca医学世家的Antonio医师将前臂固定于头部,以上臂皮瓣行鼻再造术,该皮瓣后来被称为意大利皮瓣;16世纪,意大利医师Tagliacozzi在用上臂皮瓣行鼻再造时,强调了移位前行皮瓣延迟术和延迟时限的重要性,首创了皮瓣延迟术,Tagliacozzi本人曾著有外科学书籍两部共45章,其中重点论述了鼻、耳、唇的整形手术,被后世尊为整形外科的始祖。在17~18世纪,西方的许多外科医师,如Carpue、Von Graefe、Dieffenbach、Blandin、Warren等均在临床工作中对带蒂局部皮瓣的发展做出过不小的贡献。Stark医师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使用了多种局部带蒂皮瓣术进行了头面部缺损的整形修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Esser首创了岛状皮瓣移位术。

除了以上这些具体的手术外,解剖学研究尤其是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在显微外科和手外科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解剖学专家CarlManchot曾在1889年发表过一本解剖学经典著作《人体皮肤的动脉》,但该著作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开始被一些外科医师注意到并加以重视,该书为显微外科在20世纪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解剖学理论基础。Webster就是在阅读了该著作之后,于1937年详细介绍了按照胸腹壁血管走行和供应范围设计切取的胸腹皮管带蒂皮瓣。德国Werner Spalteholz于1893年在总结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并参考了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皮肤的动脉血供来源有两种类型:一是来自其他器官组织(主要是肌肉)营养动脉的终末支,二是来自深部主干动脉的直接皮肤分支。这些血管在到达皮肤之前,均发出分支形成丰富的皮肤血管网。法国的Michel Salmon采用放射解剖技术,详细研究了全身的皮肤血供情况,于1936年在其专著《皮肤的动脉》中提出了80多个血管分区。但因为当时的显微外科技术和理念相对幼稚,尚未发展到对皮肤血供有如此高要求的地步,因此该研究成果并未引起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直到显微外科游离移植技术出现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这一专著的重要意义,1987年,国外将Salmon的这一部专著译成英文重新出版,该书也成了一部重要的显微外科血管解剖学参考书。

显微外科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60年代,为了配合显微外科游离皮瓣移植的开展,人们加快了寻找“轴型皮瓣”的进程。这一期间的研究和认识奠定了显微外科尤其是皮瓣外科的理论基石。

1953年,Conway、Stark和 Nieto-Cano在尸体动脉造影的基础上提出:在解剖学相邻的血管之间存在交通吻合,因此,皮瓣的动态成活范围将大于一条血管所供应的解剖学界限。1965年,Bakamjian首次报道了包含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为蒂的胸三角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咽-食管缺损的成功经验,不经延迟而一期将皮瓣的长宽比例安全地扩大至2∶1,获得了优良的效果。Milton(1970)通过系列的动物实验,证明了切取皮瓣时单纯强调长宽比例是不科学的;皮瓣成活与否,是由其内在的血液供应特性所决定的,而与皮瓣的长宽比例没有多大关系。这一研究结果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皮瓣血液循环的传统观点,开始进行皮瓣血管的研究,寻找较大口径的轴心血管。Smith、Foley、McGregor和Jackson等早期研究者,重新从血管解剖学方面研究了Shaw和Payne报道的下腹部皮瓣(1946)和Bakam jian的胸三角皮瓣(1965),于1972年提出假设:如果皮瓣中能包含一条像旋髂浅动脉,或胸廓内动脉的(第二、第三)肋间前穿支那样较大口径的血管束,皮瓣的成活面积将得到扩大。由此推论,在皮下组织中有较大口径的直接皮动脉的部位,均可不经“延迟”而设计切取较大较长的皮瓣。胸三角皮瓣被认为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轴型皮瓣。以后,许多轴型皮瓣的知识都是通过对胸三角皮瓣的研究而获得的。1972年,McGregor和Jackson描述了以旋髂浅动脉供血的腹股沟皮瓣(groin flap),为人们认识轴型皮瓣打开了新的天地。其他的以轴心皮肤动脉供血的轴型皮瓣也相继被发现。1973年,Daniel和Williams通过解剖研究提出,皮肤的成活有赖于皮下血管网的供养,而皮下血管网的血供主要来自3种血管,即节段性血管、穿血管和直接皮肤血管。McGregor和Morgan(1973)根据直接皮肤血管和肌皮血管穿支在皮肤内口径大小、走行方向和供血范围的不同,首次提出了轴型皮瓣和随意型皮瓣的概念,并指出,临床皮瓣成活的界限并不仅仅由血管的解剖界限所决定,而且受到血流动力学压力平衡规律的影响。当一条血管被切断后,邻近皮区的血管在灌流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血管网的吻合和侧支循环,能跨过其原始的供养界限,到达邻近的低压区域,代偿其营养面积,从而扩大皮瓣的切取范围。在此期间,由于胸三角皮瓣的临床应用中时常有缺血坏死而失败的报道,促使 Daniel、Cunninghan和 Taylor等(1975)从血管解剖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对胸三角皮瓣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以外的区域,皮肤的血液循环具有随意型的特征,由三角肌的肌皮穿支供应;而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以内的区域,皮肤的血液循环具有轴型的特征,由胸廓内动脉的肋间前穿支供应。因此,胸三角皮瓣实际上是在内侧部轴型血供的基础上,与皮瓣的远端又增加了一个随意型的成分。

20世纪6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轴型皮瓣的发展。1973年,澳大利亚Daniel和我国杨东岳成功进行了腹股沟(下腹部)皮瓣游离移植,开创了显微外科游离皮瓣移植的先河。1974年,日本Harii报道(1972年手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地进行了带头发的头皮瓣游离移植。但直至70年代,人们所认识的直接皮动脉轴型皮瓣,除了头面部以外,也仅有 7 处(Daniel,1973),即:旋髂浅动脉、腹壁下浅动脉、阴部外浅动脉、阴部(茎)背动脉、胸廓内动脉前穿支、胸外侧动脉和胸上动脉。

肌瓣和肌皮瓣是另一种类型的轴型组织瓣。虽然早在1906年,Tansini就报道了用背阔肌皮瓣移位再造乳房的经验,但并未引起注意。利用局部的肌瓣旋转或翻转覆盖创面,再在肌瓣上植皮,1955年之后临床开展较多。1966年,Ger报道将肌瓣加植皮的方法应用于治疗小腿慢性溃疡,以后分别于1970年报道了治疗胫骨外露、1975年报道了治疗足跟缺损、1976年报道了治疗足背创面的经验。但在肌肉表面形成皮瓣,只能按照随意型皮瓣的原则进行。欲在肌肉表面切取轴型皮瓣,必须连带深层的肌肉及其营养血管。1955年Owens、1963年Bakamjian在临床上切取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面颊部缺损。在20世纪70年代,肌皮瓣的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并逐渐成熟。1972年,Orticochea成功切取了股薄肌皮瓣行会阴部整形。1973年,Dibbell首先施行了股二头肌岛状皮瓣的旋转移位术。1975年,Fujino报道了上部臀大肌皮瓣。1977年,Schenk报道了腹直肌皮瓣。1977年,McCraw报道了对肌皮瓣血管进行的实验和临床研究。1978年,Maxwell报道了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1981年,Mathes和Nahai通过系统研究,提出了肌肉血管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在肌皮瓣的发展中,McCraw、Vasconez、Mathes、Nakajima等对肌皮血管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至今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皮瓣移植仍是开展最多的显微外科手术。

1981年,瑞典Ponten首先介绍了在小腿应用带深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所形成的筋膜皮瓣的成功经验,23例小腿后部筋膜皮瓣带蒂局部转移在修复小腿复杂创面,皮瓣不经延迟而平均长宽比例达2.5∶1,均完全成活,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被誉为超级皮瓣。1982年,Barclay首次在小腿将筋膜皮瓣的长宽比例做到3∶1。Tolhurst(1982)在肩背部将筋膜皮瓣的长宽比例扩大到4∶1,均获完全成活。1982年,Haertsch通过解剖学研究,发现在手术掀起皮瓣时从深筋膜下间隙中分离,不仅操作简单,分离容易,而且出血少,是掀起皮瓣的“外科平面”。1984年,Thatte报道在下肢应用翻转筋膜瓣加植皮的方法,修复胫骨外露创面。1982年以后,Cormack和Lamberty对全身(主要是四肢)筋膜皮肤的血管解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Hallock(1992)则在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1982年,我国钟世镇报道了对肌间隔穿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导致了不损伤主干动脉的肌间隔皮瓣的出现。肌间隔皮瓣与筋膜皮瓣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带有深筋膜血管网。肌间隔穿血管的口径多在1mm左右或以下,因此,如不切取深层的主干动脉,肌间隔皮瓣多以远端为蒂进行局部转移,对修复手足肢端创面很有价值。穿支皮瓣或称皮支皮瓣,是指仅以细小(0.5~0.8mm)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皮瓣。穿支皮瓣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属轴型血供的范畴。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最新发展,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但对完成手术的医师要求更高。由此也提出了超级显微外科的新概念,即使用更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发挥更高超的显微操作技能,完成更细小的显微血管吻合。

传统的皮瓣均包含动脉和静脉血管,血液按正常的途径进行微循环。但人体的动脉血管均较深在,且数目有限,难以满足临床的需要。由此提出了切取仅包含静脉的静脉皮瓣的概念。1981年,Nakayama首先报道在大鼠进行了动脉血供养的静脉皮瓣的实验研究。同期,顾玉东采用小隐静脉动脉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长段神经缺损,获良好效果。1984年,Honda报道了仅吻合静脉血管的指背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组织缺损的经验。1985年,Baek首先报道在犬进行的静脉血营养的隐静脉皮瓣的实验。

1991年 Bertelli、1992年Masquelet报道了皮神经营养血管与皮肤血供的相互关系,发现围绕皮神经的伴行营养血管丛对皮肤的血供有重要作用,提出了神经皮瓣的概念。因为在这类皮瓣中往往均包含有一条皮肤浅静脉,所以又有神经静脉皮瓣之称。目前对这类皮瓣的名称,国内、国外仍存在较多的争论,如认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仅是传统筋膜皮瓣的特殊范例。其实皮下组织中的浅静脉周围亦有营养血管丛,临床同样可用包含浅静脉营养血管的方法为皮瓣增加血供。对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与皮肤血供的关系的新认识,丰富了人们关于皮瓣血供的知识,也为临床研究长皮瓣提供了新的方向。

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工农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中国手外科事业的诞生。随着工农业生产机械化,手外伤与日俱增,大量伤员得不到正规、有效的治疗。那时,我国的医疗事业还十分落后,许多人的头脑中还没有手外科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水潭医院手外科专业组于1958年10月正式成立,王澍寰任组长,同时开设了手外科病房,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手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澍寰教授(1924.12~2013.10)曾任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教授、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手外科中心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等职务。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中国手外科专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为中国手外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1959年,王澍寰教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手外科,使中国手外科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他创造性地设计和改进了多种手术方法。

1960年,上海华山医院也南北呼应,成立了手外科。时任华山医院院长的李鸿儒教授决定在骨科中建立手外科组,由杨东岳教授筹建并负责。至1984年,华山医院成立独立的手外科,由顾玉东教授任主任并兼任显微外科实验室主任。

杨东岳教授(1929.12~1981.7)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显微外科学家,是我国显微外科开拓者之一,曾任全国中华医学会理事,上海中华医学会理事,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伤骨科教授、副主任,华山医院显微外科研究室主任,首创“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和手指”,并与美国同期完成“游离皮瓣移植”这一划时代的创举。

几乎也在同一时期,天津骨科医院也成立了手外科专业组。孔令震教授率领一批手外科医务人员艰难创业,刻苦攻关。1963年底,孔令震等医生成功实施首例肩胛带完全性离断再植。京、津、沪三地相继建立的手外科专业,成为我国手外科事业的薪火,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扩展,不断壮大。

在国际显微外科和手外科领域,中国学者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的成果为世界显微外科和手外科领域增添了至关重要而又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大地推动了这两个学科的发展。归纳起来,中国对于世界显微外科和手外科的贡献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断肢(指)再植方面

在我国,显微实验外科最早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崔之义与汤钊猷,在自制的10倍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小血管吻合,并探讨了影响小血管吻合通畅率的各种因素。上海长征医院屠开元教授报道了一组完全离断的狗腿断肢再植,获得了初步成功。1963年末,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王澍寰教授成功开展了兔耳再植的实验研究。这些早期显微实验工作的开展,均为显微技术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等,为工人王存柏接好了完全离断的右前臂,全部手术进行了7.5个小时,完成了这项在世界医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断肢再植手术。在国际医学界为我国赢得了荣誉,陈中伟院士在国内外被称为“断肢再植之父”和“显微外科的国际先驱者”。此后,我国各大医院积极开展该方面的工作。1964年,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邝公道及黄承达等行断腿再植成功。

1964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澍寰等为一示指完全性离断的6岁幼儿施行再植手术,再植指2/3成活,成为国内外首例取得断指再植大部分成活的病例。日本的Komatsu和Tamai于1965年7月进行了1例拇指完全离断的再植手术获得了成功,于1968年作了报道。1966年1月,陈中伟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张涤生合作,在手术放大镜下行断指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我国在断指再植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先后攻克了末节断指再植、0.2mm的微小血管显微缝合、小儿断指再植。1986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取得了世界首例10指离断再植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1995年,我国学者提出将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和后续康复治疗措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断指再植一体化系列功能康复。主要包括: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康复措施(精细手术、关节功能重建、预防肌腱粘连)、早期医疗康复、医疗体育康复、晚期医疗康复、物理医学康复等。采用断指再植一体化系列功能康复有效率可达94.7%。

我国的断指再植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始终居世界第一。在数量上看,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性显微外科学术会议从1972~2003年,共统计8次,断肢、断指再植共4.26万次。完成断指再植1000例以上的医院至少有11个,共2.78万指。从质量来看,断指再植水平可至指尖部,成活率达94%左右;多平面离断手指有“5指8段”、“4指 8段”、“8指 14段”等,每段均成活;十指断指再植共报道17例成功。

二、拇手指再造方面

断肢(指)再植的成功,进一步促成了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新手术设计。1966年2月13日,杨东岳、顾玉东教授等经历22小时,术中经历血管变异,吻合口痉挛,稳定全身内环境等多种难关,终于完成了世界首例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年后再造拇指活动自如,患者重返岗位。该手术的成功,揭开了人类拇指缺损再造的新篇章。并在总结200余例应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足趾移植过程中血管变异时第二套动脉供血系统的理论,为拇手指再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组织瓣移植方面

国内外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通过小血管吻合进行皮瓣一次游离移植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1973年,Daniel和上海华山医院杨东岳几乎在同一时间报道了在临床上应用下腹壁皮瓣游离移植获得成功,从而开创并推动了游离组织移植的发展。1973年3月21日,杨东岳、顾玉东教授用吻合腹壁浅血管的腹股沟部皮瓣移植,修复颊部肿瘤切除后创面并获得成功,成为国内首例游离皮瓣移植术,且在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同时期日本和加拿大分别进行了游离皮瓣移植术,并首先在国际上报道。皮瓣移植是修复皮肤缺损的重要方法,移植成功实现了近百年来的梦想。

目前,国内外显微外科学者已创新设计全身可切取的皮瓣和肌皮瓣达70多处。陈中伟于1973年报道了吻合血管神经的胸大肌移植重建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手功能;杨果凡于1981年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以桡动、静脉为蒂的前臂皮瓣,从而推动了动脉干网状皮瓣的研究,因此被国际上尊称为“中国皮瓣”;这也引导了之后的前臂尺动脉皮瓣(1985年)、骨间后动脉皮瓣(1987年)、小腿胫后动脉皮瓣(1984年)、胫前动脉皮瓣(1986年)和腓动脉皮瓣(1983年)等的出现。1982年,西京医院首次报道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缺损的经验,同样引发了逆行岛状皮瓣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的研究高潮,引导尺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胫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胫前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腓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出现。钟世镇于1982年首先报道了对肌间隔穿血管的解剖学研究,引导了不损伤主干动脉的肌间隔皮瓣的出现,此即为后来所提出的直接穿支皮瓣。为了发展皮瓣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修复组织缺损,许多手外科、显微外科医生创新设计了多种新的手术方法,如串联皮瓣、预制皮瓣、岛状(包括逆行)皮瓣及静脉皮瓣等。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的组织瓣移植也得到了较广泛地开展。如1977年,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张涤生首先在国内应用吻合血管的大网膜移植修复头皮缺损等。

四、周围(臂丛)神经修复方面

我国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方面,对世界显微外科的首创性贡献主要集中在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华山医院手外科顾玉东教授首创的膈神经移位术和健侧C7神经移位术为臂丛神经,尤其是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法,使臂丛撕脱伤患者上肢功能的手术恢复率显著提升。健侧C7移位术还曾被世界著名的臂丛及外周神经外科权威Terzis誉为“臂丛治疗史上的一大创新”。

1.世界首例膈神经移位手术

1970年8月6日,顾玉东教授成功为1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女,25岁,滚筒绞伤致右全臂丛损伤半年)进行膈神经移位手术,术中2%普鲁卡因封闭膈神经后切断,并与肌皮神经行端-端吻合。术后半年,患侧二头肌开始出现与呼吸频率一致的非自主收缩,术后1年能完全恢复白天的自主屈肘运动,说明膈神经移位后再支配和自主运动恢复良好。目前,这一方法已在全世界得到认可并广泛应用,1990年该首创术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世界首例健侧C7神经根移位手术

1986年8月26日,顾玉东教授为1例全臂丛损伤患者(男,28岁,车祸致左侧全臂丛损伤2个月)成功进行世界首例健侧C7神经移位术。术中确认健侧C7神经根后,以2%利多卡因2m l封闭,利刀切断后与患侧尺神经(腕部水平主干及手背支)行束膜吻合,尺动脉与颈横动脉吻合,尺静脉与颈外静脉吻合。14个月后进行Ⅱ期手术,尺神经返折端吻合至正中神经近端,术后2年6个月随访显示健侧肢体功能良好,患肢屈腕屈指肌力为2~3级。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的发明和应用,为臂丛神经的治疗提供了大量动力神经,成为臂丛损伤治疗史中里程碑式的发明,在随后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中,还发现健侧C7移位对于脑瘫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而且健侧C7移位成为脑功能研究的最佳模型。

中国显微外科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史,中国显微外科的发展凝聚着显微外科前辈们艰苦创业的艰辛、开拓进取的足迹;记载着他们卓越的学术思想、重大的学术成就与杰出的历史贡献。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屠开元教授、汤钊猷教授、陈中伟教授、王澍寰教授及陆裕朴教授等前辈们已开始了断肢再植、小血管吻合的动物实验研究。前辈们的这些开拓性研究,为1963年陈中伟院士的断肢再植成功及我国显微外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中伟教授1963年在国际上最早报道断肢再植成功;1966年杨东岳教授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手指;1986年陆裕朴教授等报道了首例10指离断再植成功;钟世镇院士开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先河;1979年杨果凡教授率先报道了前臂皮瓣,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皮瓣”;顾玉东院士1970年首创隔神经移位术、1986年又首创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成为国际臂丛损伤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

(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