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临床基础
第一节 辨证
中医学重要的特点之一是辨证论冶,中医的辨证方法有很多,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经络辨证等。
因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而经络又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所以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应该是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其中脏腑病症应以脏腑辨证为主,脏腑病症之外的所有病症,如躯干、头面、肢体等经络病症,都应以经络辨证为主。不论应用何种辨证方法,都应与八纲辨证相结合以确定针灸的原则和方法。
本书主要讨论躯干、头面、肢体等病症,属经络病症范畴,应以经络辨证为主。经络辨证就是通过望、问、切等方法,辨别疾病是在哪条或哪几条经络上,或者与哪条或哪几条经络有关系。简言之,就是辨别清楚是什么经络的病。由于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所以经络辨证也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辨在经还是在络;第二个层面是辨在何经。在切诊中,又包括切经络、切穴位和切脉象三个方面。可由下表简释:
八纲辨证,是通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为施治提供依据。表里,辨病位的浅深;寒热,辨病证的性质;虚实,辨邪正的盛衰;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八纲的四对矛盾,是相对的,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临床上错综复杂的证候,都可以用它作分析归纳的基本方法。
经络辨证就是通过望、问、切等方法,辨别疾病是在哪条或哪几条经络上,或者与哪条或哪几条经络有关系。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灵枢·脉度》。意思是说,经脉上下直行隐伏于人体的深部,它的横行分支是络脉,络脉另外分出的细支是孙络,孙络充盈而有瘀血,必要时立即用放血法除去瘀血,邪气盛的用泻法,正气虚的要内服汤药进行补益。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经脉和络脉构成经络系统,经脉和络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脉是经络系统中横行的分支,而络脉的分支孙络,则是经络系统中更为细小的网状分支。如果把经络比照为公路网,经脉就犹如宽、直而长的大干道;络脉就犹如窄、曲而短的旁行小街巷;而络脉的分支孙络,就犹如更加窄、曲而短的网状分布的小街巷。经脉在人体偏里、偏深;络脉在人体偏表、偏浅。可如下表所示:
如何辨别经脉和络脉的病变呢?
“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灵枢·经脉》)。本段的意思是说,雷公问:怎么知道经脉与络脉的不同呢?黄帝说:经脉通常是看不到的,它们的虚实也只有通过诊察寸口脉的表现才能知道。能够看见的都是络脉。雷公说:我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黄帝道:所有的络脉都不能经过大的骨节,而必须走行于与纵行经脉相横行截断的路径出到皮肤外,然后再进入皮肤内与其他络脉会合,这些会合都能在皮肤外面看见。所以凡是刺络脉,必须刺在络脉有血聚结之处。即使邪甚而无血液聚结的,也应急刺络脉,放出恶血以泻其邪气,否则邪气停留就会发展为痹病。凡是诊察络脉,络脉色青的是有寒邪而且疼痛,络脉色赤的是有热邪。
综上可知,辨别经脉病变,是通过诊察寸口脉的变化而知;辨别络脉病变,是通过诊察体表细小的络脉(小血管)的变化而知。“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者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灵枢·经脉》)意思是说,十五络脉,当邪气实,则壅盛于脉中而明显可见;当正气虚,则脉络陷下而不易看见;如果在外表看不见,可在络脉的上下寻求。由于经脉随着人的体型而有所不同,所以络脉也有差异,临证时必须灵活对待。此外,还要根据肌表络脉的颜色来判断疾病,即络脉色青的是有寒邪,络脉色赤的是有热邪。可如下表所示:
经络组成的网状动态系统遍布人体内外上下,外邪侵犯人体多从经络、穴位而入,内在的脏腑病症也会通过经络、穴位表现于体表,所以通过仔细观察经络、穴位就能辨别是何经或何脏腑的病症。
望诊为四诊之一,是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动态、体表、舌体与舌苔以及大小便和其他分泌物,从而获取与疾病有关的辨证资料。经络辨证主要观察舌体、舌苔和体表。望舌如下表所示:
经络组成的网状动态系统遍布体内外上下,外邪侵犯人体多从经络穴位而入,内在的脏腑病症也会通过经络穴位表现于体表,所以通过仔细观察体表,就会知道病变的所在。经络辨证,主要是从局部体表隆起(实热)、凹陷(虚寒)和针入穴位后针孔的形态(凹陷为虚,平坦为实)等辨别经络的虚实。此外,按压时出现“鹅丘”样变(俗称“鸡皮疙瘩”)或周边呈“橙皮”样变,是局部血虚的表现。
辨疼痛虚实的问诊,主要问疼痛的特点:
“盖虚则喜按,实则拒按;气虚轻按不痛;血瘀重按则痛,揉之痛减;气实血虚,轻按痛,重按不痛,久按之乃快。”(《经历杂论》)
“然痛证亦有虚实,治法亦有补泻,其辨之法,不可不详。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而甚者多实,饥而甚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愈攻愈剧者多虚。”(《医门法律》)
概括起来,可由下表所示:
辨在何经脉的问诊,主要包括疼痛部位、病候和发作时间三个方面:
就是问患者病痛在哪个部位,再根据这个部位有哪条或哪几条经脉通过,就可以初步判断是哪条或哪几条经脉的病变了。例如,前额痛是足阳明胃经病变;偏头痛是足少阳胆经病变;后头痛是足太阳膀胱经病变;巅顶痛是足厥阴肝经病变。因为这些部位分别有这些经脉通过。又如,左下腹疼痛,情绪激动时加重,是足厥阴肝经郁滞和足太阴脾经虚弱所致,因为左下腹正是肝经和脾经交叉通过的部位。
就是根据经脉病变与引发症状的规律,初步判断是何经病变。经脉病变与引发症状的规律,如下表所示:
例如,手太阴肺经病变,会引起喉、胸、肺、肩、背、臂、手症状;手阳明大肠经病变,会引起头、面、五官、咽喉、肠、大便症状及热症,依此类推。
就是根据时辰与经脉流注(是指气血的流通和注入)的规律,通过一天中发病的时间性,初步判断是何经病变。
气血流通和注入的规律是:寅时(3~5点)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卯时(5~7点)到手阳明大肠经,辰时(7~9点)到足阳明胃经,巳时(9~11点)到足太阴脾经,午时(11~13点)到手少阴心经,未时(13~15点)到手太阳小肠经,申时(15~17点)到足太阳膀胱经,酉时(17~19点)到足少阴肾经,戌时(19~21点)到手厥阴心包经,亥时(21~23点)到手少阳三焦经,子时(23~1点)到足少阳胆经,丑时(1~3点)到足厥阴肝经,寅时(3~5点)回到手太阴肺经……如此日复一日的“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气血流通和注入的规律如下表所示:
例如:寅时(3~5点)发作,就可以初步判断是手太阴肺经病变,卯时(5~7点)发作,就可以初步判断是手阳明大肠经病变,依此类推。
切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包括按诊和脉诊两个部分,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的感觉,对患者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包括脉象的变化、胸腹的痞块、皮肉的肿胀、手足的温凉、疼痛的部位等。把所得材料与望、闻、问等其他三诊互相参照,从而作出诊断。切诊是经络辨证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切经脉、切穴位、切脉象三个方面。切脉象,属脉诊;切经脉和穴位,属按诊。
“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灵枢·刺节真邪》)意思是说,用针的方法,必须先观察经络的虚实。用手循经切摸按诊,并弹动经脉,看到应指而搏动的部位,然后就在那里取穴针刺。
“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灵枢·周痹》)该句是说,针刺痹证,必须首先沿着足六经的分布部位按压,观察、忖度它的虚实,或大络的血行郁结不通,或因虚而脉络下陷于内,然后用九针加以调治,并可用熨法温通经络,如有筋脉拘急坚劲的现象,可用按摩导引之法,以行其气血……九针,可使经气顺达,从而治疗十二经脉虚实阴阳的各种病症。
切经脉,主要是在病变部位的上、下、左、右或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应用切、循、按、弹等方法,诊察有无疼痛、结节或条索状物以及虚软凹陷等反应,这些反应出现在哪条经脉上,就是哪条经脉的病,就可以在相应经脉的穴位上行针刺治疗。
通过切经脉,我们不仅知道病在哪条或哪几条经脉,也同时知道了是实证还是虚证,针刺治疗时哪条经脉有病就治哪条经脉,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正如《灵枢·官能》所说:“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具体鉴别和治则如下表:
经脉是人体气运行的通路,穴位位于经脉路径上,是脏腑经络之气转输和汇集的地方,是经脉上的重点部位。通过切按穴位局部的变化,就可以知道与穴位相关的经络脏腑的一些情况了。由于“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穴位的确定也要因人而异,不能机械地按照统一标准。临床的经验是,在标准穴位的上下左右寻找到的按之有疼痛、酸楚、快感等感觉处,就是此穴。
具体的切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切经脉方法,所确定的部位正在穴位上;另一种则是“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刺节真邪》)意思是说,如果某一经脉出现了上实下虚而经气不通的现象,则必定有横络的壅盛之气加之于正经,才使得经气不得通畅。治疗时应找出横络,施行泻法,这就是所谓的解结的方法。横络,就是经脉周边(多在穴位周边)伴有疼痛不适的硬结或索条,是它卡压了经脉使经气不得通畅,引发临床症状,用针刺疏泄解结的方法来治疗。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切脉象即切脉,就是诊查脉象的方法,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等,是我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二十八脉等几种分法),以诊察机体的病变。
脏腑病症和经络病症的诊断,都是以八纲辨证为基础,但在切寸口脉象时,脏腑病症侧重“三部九候”,而经络病症则侧重虚实的鉴别。
经络辨证中,切脉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判断是否为经脉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以气口知之”,即经脉通常是看不到的,它们的虚实也只有通过诊察寸口脉的表现才能知道。二是结合上述其他方法,综合判定虚、实以及表、里、寒、热,以指导临床治疗。
经络辨证切脉象的方法,以按的轻重和计数脉动的快慢为纲,分别脉跳动的有力无力,组合成各种脉象。由于轻重、快慢、有力、无力均容易量化和分辨,就避免了“切脉之事明于书未必明于心,明于心未必明于手”、“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虞。具体方法如下(《医学传心录》):
“诊家之要四般脉,浮沉迟数为之则。浮沉轻重指端详,迟数息中分缓急。
浮而无力即为虚,浮而有力便为洪。脉沉无力称之弱,微沉有力是为实。
迟而有力滑脉居,迟而无力缓与涩。数而有力为紧弦,数而无力是芤脉。
浮迟即是表间虚,沉迟即是里冷极。浮数原来表热真,沉数原来里热炎。”
迟数的界定标准是,一息四至是平和的脉象,一息五至还没有大碍,一息六至就是数脉,一息七至就是数极。歌诀如下:“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无大疴,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即云殂。六至为数七至极,八脱九死十难活。”可由下表简示:
浮:无力——虚,有力——洪;沉:无力——弱,有力——实;
迟:无力——缓、涩,有力——滑;数:无力——芤,有力——紧、弦。
常用的脉象与病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寸关尺三才图解(图3-1-1)
《内经》时代对寸口各部的定位与现在有些不同。那时左寸候心和膻中,左关候肝和膈,右寸候胸中和肺,右关候脾胃,两侧尺部同候季胁、腹里、肾。而现在则认为是左寸候心和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和大肠,右关候脾胃,右尺候命门。到底以哪种为准,莫衷一是,我们认为两种方法着眼点不同。
还要注意的是,《内经》对寸尺对应内脏进行论述时,并未明确地提出关部对应人体的中焦,我们可以仔细阅读《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论述:“……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这句话应该是指尺脉对应着季胁、腹里、肾,这点很明确,但“中附上”就很难理解了,我们通过临床验证,发现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人体的中焦对应着尺的上部”,“上附上”应该理解成“人体的上焦对应着尺脉往上的寸脉”,也就是说,关部只是一个寸尺之界,阴阳之界,而我们常说的天地人三才的人部是从属于大地的一部分。其实这更符合于“人法地,地法天”、“人生于大地之上,天覆于大地之外”的论述,对于人体而言,中焦和下焦同归于腹,中间无明显的人地之界,而作为天地的胸腹却有膈作为天地之界,此点和寸口的寸尺解剖特征是极其类似的。
上图遵循着人体阴阳与脉之阴阳全息匹配的规律,但不能外于阴阳之理,若只从全息考虑,就会只重视局部,不能掌握整体。也就是说必须在辨阴阳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绝对不是简单的全息对应,这一点必须明确,没有“气”、“阴阳”这两个灵魂,即使学会了,也仅仅是全息脉法而已,也就是说脉诊丢掉了中医基础理论,丢掉了辨证论治就毫无意义。上图概括起来就是左为阳、右为阴,故左脉候左、右脉候右;左为阳,右为阴,背为阳,腹为阴,故左以候背、右以候腹;左为阳,右为阴,外为阳,内为阴,故左以候外,右以候内;上为阳,下为阴,故上以候上,下以候下。
《内经》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即言诊脉举按法于阴阳内外之理也,然今人多于此义未能明澈,今再论之。
讲习脉法时人们常说,沉取如何,浮取如何,仔细思量,沉取、浮取与古脉法举(浮)之,按(沉)之之义实大不相同。从语法分析,沉取浮取的“浮、沉”是副词,来修饰动词“取”,表明取的状态;浮(举)之、沉(按)之的“浮(举)、沉(按)”是动词,表示对脉(之)发出的动作。故在古脉法中,诊脉时医者是在“举(浮)”的动作过程中,体会脉搏的变化(气之来),在“按(沉)”的动作过程中体会脉搏的变化(气之去)。并非将手置于沉部不动感觉脉搏的变化,将手置于浮位不动,体察脉搏的变化。此即《内经》中“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之本义。“岐轩脉法”独添一“抚”法,抚者,察肤之滑涩紧柔温凉,一察脉体之变异也,抚脉以察“独”,独处藏奸也。“抚”察起伏,起伏定乾坤。
在真正理解了《黄帝内经》中所阐释的诊脉理法后,我们可以把前人留下来的脉象经验当做临床实战的演习,这样一来,精通诊脉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
我们根据近年来人们对脉象的要素分析,结合《内经》脉理,把脉象化整为零,然后再化零为整地整合出各类脉象,从而找到迅速把握脉象的方法。但我们更重视“脉象要素分阴阳”,若只讲要素不辨阴阳,那就失去了中医脉诊的意义。
诊察脉象首先要从“脉”的活动空间,做为“血府”的脉(管)的自身状态,血府中的“血”和促使血在血府中运动的“气”四个方面考虑。
我们为了能按着《内经》辨阴阳和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相结合的方便,从以上四个方面考虑把要素归为七类。
我们认为脉象的构成要素主要从七个方面去分析,即脉位、脉之形体、脉中之“气”、脉中之“血”、脉幅、脉率、脉律。对每一个方面我们都要按阴阳的思维法则去分析,并结合气机的升降出入变化在脉象上有所体现。这样就能准确地把握脉象。只有这样,在诊脉过程中才能全面准确地抓住重点,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也只有这样,在临床的诊脉实践过程中,医师之间才能轻而易举地取得相同结论,而不是每个医师得出的结论都不一样,所得结论主观性太强。
脉象剖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临证诊脉思维的重要中间过程,在学习脉诊中是不可缺少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学习脉诊过程中练习写出一篇合格的关于脉诊的说明文是必不可少的。这篇说明文当然要从七诊及脉象七要素去剖析描述。
一般人们认为脉位就是浮沉,其实这不够全面,我们要诊察的脉的活动范围不仅于此。
“器者,生化之宇也”,“器散则生化之机息”,第一步辨脉位阴阳就是要对我们要诊察的“器”进行定位。这一步至关重要,在《四言举要》中明确提出“上下左右,与浮中沉,七诊推寻”,就指明了这一点。当然与脉位相对应的主要脉象就是“浮沉”。浮沉主要体现的是气机的出入运动。
长短:在“岐轩脉法”中主要诊察人体气机的升降,所对应的主要是长脉和短脉。长短的互比是人体形气的互比。
大小(粗细):在“岐轩脉法”中,它们一起表达人体气机出入(聚散)运动。脉体大是因为气的出运动太过,脉体细小是因为气机收敛太过之故。
起伏:起伏是指脉在寸关尺三部浮中沉这个范围内的走行,如山脉之起伏,它表达气机在人体内升降出入的整体态势。这一点在“岐轩脉法”里对把握人体整体状态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初学者迅速学会诊脉的诀窍所在。一个起伏的信息融合了长短、大小、缓急、来去很多因素。学会把握脉之起伏是学习脉诊的一个诀窍。
缓急(脉体紧张度):脉者,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脉体的紧张度是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重要调节,一般来说,脉象急为有寒,缓为有热,这符合热胀冷缩的规律。在脉象上主要辨别弦脉、紧脉和缓脉。其具体方法是:若只是脉体张力增强,按之如弓弦状,为弦脉。若脉体“紧张”或“拘急”,按之“左右弹人手”或如“切绳状”,为紧脉。若脉体“舒缓”或“缓纵”,按之有脉体“张力”或“弹性”低下的指感特征,为缓脉。
脉搏波动得有力无力全赖于气的盛衰,脉搏有力为阳,无力为阴。这对辨别气的虚实很关键,有力为气足,无力即为气不足。
脉为血府,血液(水分)充足脉体才会充实,血液(水分)欠缺,脉体可显空虚之象,或细或涩。
脉之来去的幅度由两方面决定,一是脉体的紧张度,再就是“气”的鼓动力度,主要观察气机出入状态,如来盛去衰,幅度太大,表明气的出入运动太过,幅度小则表明气机出入不畅。
脉率有徐疾之别。疾者,儿童为吉。病脉之疾,可因邪迫,气血奔涌而脉疾;亦可因正气虚衰,气血惶张,奋力鼓搏以自救,致脉亦疾。脉徐者,可因气血为邪气所缚,不得畅达而行徐;亦可因气血虚衰,无力畅达而行徐。
脉搏跳动的规律性就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一般脉五十动的时间为准,脉搏是否发生变化。在临床上常会有这种情况,初持脉时的脉象过一会就发生了变化,过一会又变回来,或变成其他的象,不一定是脉搏的中止才叫脉律发生了变化。当然现行的教科书皆以促结代来代表脉律变化,这只是特殊情况而已,以此代表全部则有失偏颇。把握脉律的变化在诊脉时是非常重要的,但自古以来很多医家对此都有一定争议。
在诊脉过程中,基本上是按着这种方法去分析患者气机的运动变化的,当然在临床过程中,脉是千变万化的,但总不出这七个方面的分析。对于古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加以分析,继承和利用,临症必然处处贯通矣。
刃针比现代毫针略粗,与古代的毫针粗细相差不多,可以做针灸针使用,前面开刃,像几根毫针并列,故其刺激量更大,决凝开塞,削坚断结,雪污攻邪,大补大泻,极像药中之大黄附子,其力峻猛,其效极速。
我们在脉诊的指导下,用刃针主要是为了配合解决长期不愈的慢性疑难杂症。慢性疑难病长期不愈,经络和穴位势必出现病灶点,如结节、条索、硬点、痛点、麻木区,而这些反应点就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中医中有“久病入络”的理论,也就是说久病入络必在体外相应部位形成死血凝痰,表现出来的就是横加于经络的盛脉、结节、条索等,这时人体会进入一个病态下的相对平衡状态,用药治疗起来就会很慢,而刃针则是解决“久病入络”的最佳手段。
外感六淫,病邪袭于外而留连不去,与正气相搏结,久则气血凝结,形成条索、结节等,正气不能自返,故内亦必病变,此治内也需治外,病方可全瘳;七情饮食伤于内,产生病理产物,脏不能受邪,病邪势必随经络运行,按阴阳之法则生于内,必行于外,故必于络形成结节、条索、硬点、痛点、麻木区,从而产生新的病变,致使疾病迁延不愈,故无论是因于内还是因于外所致的慢性疑难杂症,在治疗中都应该配合刃针的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面对长期不愈的慢性疑难杂症,如何找到我们需要的治疗点,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根据我们的经验,除了普通的切扪寻按之外,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就是脉诊,切扪寻按有时除了患者提供的信息外就需要全方位的检查,有时会发现很多病灶点,但哪些病灶反应点是最具治疗意义的就又需要费一番周折,即使找到了治疗点该做何种正确的补泻手法,刺深刺浅,仍然是模糊不定,而脉诊则不然,一下手,辨阴阳,辨病位,辨气机的升降出入,治疗点已然全在胸中,相应的治疗手法也已经很明了。
那如何在脉诊指导下选择治疗点呢,我们发现一些内科疑难杂症,如见到左脉出现弦硬涩的手感,我们就要在脊柱两旁寻找病灶点,如在脉的膈点以上则在胸椎以上,膈点以下则选择腰椎及以下,寸前选择颈部,尺下选择腿部筋脉;如果有些内科病只是出现在右脉异常,有明显的弦硬点和结节点,我们则主要选择右侧上下肢,根据寸口全息规律分别对应上下肢,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点;四肢躯体有病,则要从脉中观察出气机运行的真正受阻点,遵循左以候左,右以候右,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则。
选择好了治疗点,又该如何用脉法来指导手法呢,一般来说脉象轻取即得,弦硬居于浅层,刺之当浅,脉浮欠收,必深层筋骨之间有瘀滞当刺深层,升降出入之不调可迎随经络而调之,瘀血不行可摇大其孔,放而出之,外实内虚,可白虎摇头引气入内,内实外虚,邪气不出,可凤凰摇头,导而出之,气行迟缓,难至病所,可青龙摆尾,催经运气,邪气潜藏,可苍龟探穴,令邪气无有遁藏。然所有手法,皆以脉诊对人体气血运行的准确观察为前提条件。
脉法还可以指导我们在什么时候不可以用刃针,除了规定的一些禁忌证外,我们从脉诊上还可以提供准确参考信息,也就是说“脉诸小弱者,不可以针,调以甘药”。
刃针疗法从属于中医经络、经筋微创手术疗法,应该是对九针体系的完善,刃针在脉诊的指导下使中医在慢性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有了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