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疼痛的病理

中医对疼痛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早有认识,认为其关键在于“气血运行的障碍”。

中医对疼痛的这种认识,经受了数千年临床实践的考验。历代医家都基本沿用这种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并且对这种认识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

1.中医理论初成的《内经》时期,对疼痛的病因、病机、病性以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论述;虽然《内经》偏重于外邪,尤其是寒邪致病,并缺少对疼痛的虚实之辨,这样容易给一些医者造成疼痛皆属实证的错误概念,但《内经》对疼痛的认识基点、主干和方向是正确的。其主要论述有:

(1)“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痛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素问·痹论》)此句是说“痹”者,痹阻不通之意,凡由于劳损、外邪侵袭、外伤导致的筋骨肌肉顽固性疼痛,中医称之为“深邪远痹”,其主症既是迁延日久的顽固性疼痛或麻木,重则侵袭脏腑,是困扰人们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

(2)“八风伤人,内舍于骨结,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灵枢·九针论》)

(3)“五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五久劳所病也。”(《灵枢·九针论》)

(4)“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灵枢·周痹》)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了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并阐述了原发性发病因素和继发性发病因素的病理过程,此过程从劳损的角度说明了组织中渗出的液体,由于不能及时正常的代谢而存留于局部,反复刺激,引发了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形成了局部的顽固性疼痛。

(5)《金匮要略》提出“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6)“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灵枢·经脉》)

(7)“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灵枢·刺节真邪》)人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运动当中,经筋在关节附着处的损伤也就是必然,一旦经筋附着处反复损伤,粘连、结筋形成条索结块,就必然阻滞经脉气血的通行。现代医学的周围神经受卡压说认为周围神经卡压是躯干、四肢、关节等部位疼痛、不适等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进一步阐释了“痹阻不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病理基础。

(8)“黄帝曰:愿闻众痹。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左应右,以右应左,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灵枢·周痹》)说明病邪分布在人体的各处,时发时止,此伏彼起,左侧会影响到右侧,右侧也会影响到左侧,但不能遍及全身,其疼痛容易发作,也容易停止。并提出“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的治疗原则。当疼痛已停止时,仍应针刺原处,以免其重复发作。

(9)“寒气客于背腧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腧注于心,故相引而痛……”(《素问·举痛论》)督脉与膀胱经在颈背腰的循行部位由于外邪侵袭、劳损等原因,出现“气血居留”而致经筋的病理性结聚最为明显。各脏腑阳气运行的枢纽均聚于此处,接受督脉的调控。如相应的腧穴附近有经筋的病理性结聚,就会直接影响脏腑的功能。运用“解结”法,恢复经脉气血运行,是刃针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理论依据。

(10)“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

(11)“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灵枢·周痹》

2.明、清时代的医家,仍遵循《内经》提出的关于疼痛的理论,但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和补充,这些有识之士,发前人之未发,使得中医对疼痛症状的认识日趋完善。

(1)“古人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盖为实痛而言。若执此以治诸痛则谬矣。”(《经历杂论》)指出除实痛之外尚有虚痛。

(2)“若问其痛所因,总纲则有虚有实,有半虚半实,有阴虚阳实,有阳虚阴实,有阴阳皆虚,有阴阳两实。阴属血分,阳属气分。气血何以有虚实?当辨其外感、六淫,是何邪所伤?内伤七情,是何脏受病?更有不内不外,乃人事之乖者,如跌打震动,刀伤失血等类。此所以致痛之因也。”(《经历杂论》)强调致痛的原因有虚有实。

(3)“卫荆公解痛、利二字曰:‘治法云,诸痛为实,痛随利减’,世俗以利为下也。假令痛在表者实也,痛在里者实也,痛在气血者亦实也。故在表者汗之则愈,在里者下之则愈,在血气者散之、行之则愈,岂可以利为下乎?宜作通字训则可。此说甚善,已得治实之法矣。然痛证亦有虚实,治法亦有补泻。”(《医门法律》)此段指出,“诸痛为实,痛随利减”的疼痛,仅指实痛而言。而痛有虚实,临床上应从症状和体征等多方面来鉴别,并相应用泻法或补法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