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庭蜗神经(前庭与耳蜗两对脑神经)
核:①耳蜗神经前核较大,位于绳状体外侧;②耳蜗神经背核位于菱形窝的外侧沿深部的脑桥背盖中。
入脑部位:与前庭神经和面神经一起,由桥小脑角即脑桥腹外侧桥延交界处入脑干。
入颅部位:自内耳孔入颅。
传导径路:耳蜗神经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耳蜗管内的螺旋节内,为双极细胞。周围支到达科蒂(Corti)器,中枢支合成耳蜗神经。在内听道内与面神经伴行,出内耳孔入颅,再经桥小脑角入脑干的耳蜗腹侧核和耳蜗背核。第二级神经元从这两个核开始,发出纤维构成听纹及斜方体,一部分横穿脑桥至对侧,一部分在同侧上行,形成外丘索(亦称听丘索)。在脑干内的上行过程中,尚有上橄榄核及外丘索核发出的纤维加入其中。外丘索终于四叠体下丘(从这里与顶盖脑干束及顶盖脊髓束联系,形成听反射弧)和内侧膝状体,这是听觉的皮质下中枢。最后一个听觉神经元从内侧膝状体开始,其轴突经内囊后肢和辐射冠,终止于大脑皮质的颞叶(颞上回和颞横回后部)。
一般先以普通检查方法如询问,试听手表或耳语,确定有无一侧或两侧听力下降。于神经系统一般体检程序中,用普通音叉,震响后置于中线前额或顶部,询问何耳先听见或音响偏大(Weber试验)。之后分别试验左右耳的骨导能力和气导能力,正常比例是气导声响大于骨导的音响(气导>骨导),此为 林纳(Rinne)试验。如果有某侧听力差,气导>骨导,韦伯(Weber)试验健侧音响大于病侧(称Weber偏健侧),则可初步确认患者有神经性耳聋。
比较细致的方法是电测听。此法可测定听力下降的程度及性质,用每秒128~8192之间不同频率声音的强度,以分贝(dB)损失程度为准,进行判断。神经性耳聋时表现为高音调(高频音)损失严重,而传导性耳聋则低音调损失严重。兹附听力曲线图三则,以备参考(图7-7~图7-9)。
核上病变:因为听觉刺激沿脑干两侧(同侧、对侧)传导,每侧的外丘索都有来自左、右两耳的传导束,所以,一侧听觉障碍,只发生在内耳、中耳、耳蜗神经及其核病变时;而一侧外丘索、皮质下中枢和皮质听觉中枢及内囊病变,均不发生明显听觉障碍,因为,此时两侧听觉刺激均能沿着未受损坏的一侧传向大脑皮质。
核性病变:听觉脑干核及束病变,见于各类脑干疾病,特别是肿瘤及血管病。某些病例有听力轻度减退,但临床上多不是主要症状。主要的可能是其他神经核以及长束症状。不过,也有人指出,在脑干内,因耳蜗与前庭核不在一起。当听神经核病变时,可以引起 耳蜗、前庭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只有某种程度的听力障碍,而没有前庭症状。
核下病变:内耳听神经病变,如听神经炎时,主要发生高音调感受障碍,对高音调音响的听力减弱,对一般言语音调能相对保留,人的言语音调震动在2000次/秒以下。因而对语声接受能力,尤其是男声接受能力保留较好。听神经在内耳病变时常发生严重耳鸣。
耳蜗神经根部病变,最重要的是 听神经瘤。这是从神经鞘发生的肿瘤,生长缓慢,不仅压迫耳蜗神经,而且压迫前庭神经、面神经、中间神经以及三叉神经。开始多为一侧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或眩晕,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可陆续出现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的部分麻痹和小脑受损症状。晚期可有舌咽及迷走神经受损。
有人指出耳蜗神经根部病变有下列特点,可供早期诊断参考:①在患病初期,听力降低主要侵及低音调范围,这是因为低音调范围在纤维的外围部分传递,此时,常有明显耳鸣,头鸣者较少;②随病程进展,听觉障碍的音域逐渐扩大;③听神经瘤时,听力减退常为首发症状,逐渐发生,常常未被患者注意;④肿瘤的各个时期中,均系骨导缩短;⑤听神经瘤时,除骨传导性听力减退外,多伴有前庭障碍。
听神经根部病变的原因:听神经瘤、 桥小脑角脑膜瘤、胆脂瘤、蛛网膜粘连、小脑前下动脉瘤(很少见)、小脑肿瘤等。
核有四个:①前庭神经脊核,此核下端到延髓外侧楔核的内侧,上端达前庭神经根,绳状体内侧;②前庭神经外侧核,位于前庭神经入脑处,上端达展神经核平面;③前庭神经内侧核,位于外侧核和脊核的内侧,上端向背外侧与上核相连;④前庭神经上核,位于外侧核上端背侧,在第四脑室底侧角的深处。
入脑与入颅部位:与耳蜗神经略同。
前庭神经核的联系与功能:
(1)通过绳状体与小脑核联系,终于绒球小结叶;部分纤维终于蚓部及顶核。从这些核也有传出纤维到前庭外侧核,据说去同侧的为易化纤维,去对侧的为抑制纤维。通过这些纤维,小脑对凝视功能起平衡作用。
(2)前庭诸核发出的纤维参与两侧的内纵束,部分纤维向上,与动眼、滑车及展神经联系,部分纤维向下,进入脊髓,与副神经核、上颈髓前角细胞联系,这些纤维在头、眼转动时起平衡作用。
(3)前庭丘脑皮质径路:由迷路至同侧前庭核群,然后交叉至对侧,向上达丘脑,之后,再达颞上回副听皮质(para-acoustic cortex)。前庭的皮质投射为双侧性,以对侧为主。
(4)前庭脊髓束:从前庭外侧核出发,向下在脊髓前索中行走,终于同侧脊髓前角,特别是颈段脊髓。通过这条径路,迷路得以协助维持肌肉张力,特别是伸肌张力。
(5)和脑干的自主神经中枢、网状结构、迷走神经核亦有联系。
前庭系病变的主要症状是眩晕、眼球震颤及平衡障碍。
眩晕:是外界环境旋转或自身旋转的感觉,是身体,尤其是头部的空间位置感觉异常。在闭眼时眼外肌的本体感受冲动减少,因而眩晕似稍缓解。眩晕与头昏、头重脚轻、头晕眼黑等症状不同,后面这些症状均无空间位置感觉的异常。
眼球震颤(眼震):指眼球自发性或诱发性的左、右或上、下,或转动性的比较规律的摆动。生理上,在头部的空间位置变化时,半规管内淋巴由于惯性而产生流动,引起神经冲动,通过前庭神经核、内纵束到达眼外肌及颈肌等形成姿势反射,眼震为此类反射的主要表现。头位突然向左侧转动时,眼球向右缓慢移动(慢相),至一定程度时,眼球迅速向左移动(快相)。如此反复往返,即为眼震。眼震的生理意义是在头部位置变化时,保持注视物体,人坐于急驰的火车中,如注视车外物体,即可见典型的生理性(姿势反射性)眼震。眼震的发生,如果不是由于头部空间位置的迅速改变引起的姿势反射,而是由于前庭机构的病理刺激或破坏,则为一重要的临床体征。
前庭功能试验(详见耳科专著)的主要反应指标是眼震。原则上说,在迷路和前庭神经有刺激性病变时,对各种(直流电、冷热水、旋转)试验的刺激反应加强,有破坏性病变时反应减弱。在迷路,前庭神经或前庭核受到破坏时,前庭刺激即不再引起眼震。
平衡障碍:生理上,当头部的空间位置变化时,椭圆囊斑的耳石膜牵拉毛细胞的颤毛,造成感觉冲动,引起迷路反射,引起四肢肌肉,尤其是伸肌群张力增高,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在耳石膜,前庭神经及其中枢及传导系统病变时,姿势反射发生障碍,身体就不易保持平衡。发生站立不稳,向病灶侧倾倒,行走摇摆,指物落空等现象。
前庭系病变的定位指征如下:
核上病变:①大脑皮质颞叶、顶叶等有关区域病变时,可产生前庭性幻觉;颞叶癫痫患者可以眩晕为发作先兆;皮质性眩晕发作时可伴有身体向病侧倾倒;前庭系皮质病变一般无眼球震颤。确定前庭系的大脑皮质病变,除分析前庭系病变体征外,还应依据其他皮质病变体征如皮质各叶的定位体征、脑电图等(参阅有关章节)。②小脑病变的前庭性体征:小脑内病变一般对前庭功能试验无影响,亦无眼震,但双手前伸时,病变侧上肢向外倾斜。小脑与前庭通路的有关部位病变时,多发生水平性眼震,但也可以出现垂直性、旋转性或混合性眼震。小脑一侧病变时眼向病灶侧注视出现的眼震较慢,较粗大。小脑病变一般无眩晕,但有小脑共济失调。
核病变:脑干前庭核病变时产生的眼震,可为水平性、旋转性、斜向性、垂直性的,以垂直性眼震最有特征性。脑干前庭核病变时,可发生前庭与耳蜗分离现象:有眩晕、眼震而无听力障碍。脑干前庭内侧核和外侧核病变时产生水平眼震,可带旋转性,前庭上核病变则产生垂直性与斜向性眼震。鉴别脑干损伤的节段,尚需依靠其他脑神经的损伤体征。
核下前庭周围神经病变:①迷路病变多起病突然,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及肢体倾斜,睁眼及头部运动时加重。眼震多为水平性,如为破坏性病灶,慢相在病灶侧,快相在健侧,前庭刺激试验病侧不能引起眼震反应。刺激性病灶快相可在病侧,这种现象多极短暂。常伴耳鸣、耳聋、眼震,数日后即消失。②桥小脑角前庭神经根部病变,产生眼震,慢相在病侧,病灶侧前庭反应性减弱,听力减退,角膜反射减退及桥小脑角综合征的其他症状。
总之,以核和核下病变而论,临床上以破坏性病变为绝大多数,因而眼震的慢相代表病侧,刺激性病灶时快相为病侧,但刺激病灶较少见,存在时间短暂,病后不久刺激性病灶就会变为破坏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