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 序二
1896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院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患者临床放射成像诊断,由此诞生了医学影像(medical imaging)。医学影像学顾名思义就是用成像的手段来诊断并指导疾病的治疗,由于其起源于以X线为手段的成像技术,在很多地方仍然沿用放射学(radiology)这一传统的名称。作为临床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了最初对人体有辐射损害的X线成像,对各种疾病的诊疗亦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人脑器质性疾病(即大多数神经疾病)而言,通过典型影像学征象作出的放射学诊断无疑是临床最为依赖的基本诊断信息。特别是已经广为普及的对人体无辐射损害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放射科医师用来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最重要的工具。然而,对所谓的非器质性脑功能性疾病如精神疾病,医学影像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至今没有发现可以用于诊断精神疾病的影像学“征象”。这对一名放射科医师来说无疑是职业的一大遗憾。
精神影像作为医学影像领域新的学科分支,为最终实现影像学对精神疾病的客观诊断与鉴别诊断并指导治疗提供了契机。人类对精神活动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直到医学影像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才真正有机会通过影像观察到与精神和心理活动相关的脑功能活动和形态改变。精神影像技术已经是心理与脑及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临床医学而言,精神影像不仅为精神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新方法,更为未来精神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手段。
精神影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我在1984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后就开始在放射科担任住院医师并接受临床技能的系统培训,当时的愿望是要做一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1989年取得临床肿瘤学硕士学位后,我的专业兴趣集中到了头颈部肿瘤的放射学诊断。随后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的工作进一步聚焦到了神经影像,当时我同时做了两个课题,分别是“脑胶质母细胞瘤放疗转归的磁共振成像研究”和“人脑流体智商的脑磁共振功能影像”,分别代表了脑器质性病变和脑功能改变的影像学研究。使我感触很深的是前一课题纳入的8个患者无一例外都在一年内因病情恶化相继去世,让我深感影像的无力。与此同时,通过和心理学家合作,后一课题让我看到了影像在诊断脑功能性病变中的潜力,或许这就是当时我所看到的精神影像发展的雏形。基于这样的理念,我在华西医院放射科工作期间,借助医院的临床学科优势建立了以精神影像为核心的华西医院放射科磁共振研究中心(Huaxi MR Research Center,HMRRC)。经过十年的发展,HMRRC团队在精神影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到发稿,已经有200篇相关论文在SCI收录杂志发表,包括PNAS、Radiology、JAMA Psychiatry等影像和精神疾病相关领域的权威杂志;同时相关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哈佛、耶鲁和斯坦福等大学也先后邀请我讲学,尤其是在第23届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大会上,我作为首位华人学者受邀成为NIBIB New Horizons Lecture荣誉冠名演讲专家(在8000名ISMRM会员中,每年仅有一位学者入选),并以“NIBIB New Horizons Lecture:Emerging MRI to Uncover the‘Disordered Mind’:Are We in an Era of‘Psycho-Radiology’?”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同时作为首位中国本土学者入选ISMRM Fellow,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表明我国的精神影像学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本书的编著分两篇十三章,第一篇对精神影像学主要的方法和对正常心理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篇以各论的形式,以总结凝练HMRRC在SCI收录杂志公开发表的工作为主,兼顾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相关成果,分别对最重要和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精神影像学研究发现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全面介绍和总结。本书立足全面、客观、学术性和科学性。然而,精神影像作为新兴领域发展迅猛,新成果和新观点的涌现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力求新而全,仍然无法做到最新最全,遗漏和不足难免,还请大家能多提建议和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所改进,共同推进我国的精神影像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
本书完成后,我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我国精神病学泰斗刘协和教授为本书作序。刘协和教授是华西医院精神科德高望重的老主任、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奠基人,也是我国《精神卫生法》最初的起草者。已87岁高龄的刘教授看到本书的初稿非常感兴趣,给予高度评价,让我们深受鼓舞。
本专著前期的工作得到了诸多国内外合作者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尤其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使HMRRC在建立初期最艰难的时候能顺利开展工作。同时,由李涛主任领导的华西医院精神科与心理卫生中心全体医护人员为HMRRC的精神影像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支撑和保障。当然,还有我的同事和学生们,没有他们的共同努力,HMRRC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果。尤其是一些自2005年先后加入HMRRC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本专著篇幅有限而未能纳入参编人员名单,其中有(按加入HMRRC时间排序):杨红、李东明、姜晓雨、李秀丽、邬颖华、月强、张体江、陈龙、刘梦奇、柳佳、廖继春、马步云、Nabin Amatya、吴杞柱、张俊然、邹翎、陈紫琪、钟婧捷、廖怡、牛润宁、程勃超、付诗琴、卢希、Sunima Lama、叶艳、王秀丽、张华为、曾俞竣、胡心宇、黎磊、罗亚、吴敏、王卓、陈光祥、刘琪、孙玲、索学玲、谭乔月、陈颖、蒋静、彭薇、魏小丽、陈军、靳长风、鲁璐、罗强、李文斌、孟令惠、孙家瑜、石岩、徐馨、王妍蔺、王维娜、关蒲骏、苏筱芮、艾源、杨程、郭羿等,谨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