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又称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Freud S)于19世纪末创立的。他认为,人类受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冲突驱动,早期经验塑造了人格。其理论对早期盛行的人性观提出了挑战,在一些欧美国家曾非常盛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使心理治疗领域第一次有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作为一名治疗精神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
弗洛伊德通过分析有情绪困扰的病人的生活史,从病人的谈话和自己的深入观察中,倚重“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等方法,对许多心理和病理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推理,形成了精神分析学说,主要理论体系如下。
本能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原始冲动和基本要求,是需要被满足和表达的,是人活动产生的内驱力,它的根源是个体内部的需要和冲动,一旦引发兴奋或紧张状态,它将驱使个体采取行动以释放或消除这种紧张。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的能量能够推动个体进行各种心理活动,是个体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心理内在动力。人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即生的本能和死亡本能,或者性驱力和攻击驱力,而其本质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即性驱力,包括性欲本能与自我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眼里,“性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除直接的性活动外,还包括皮肤的接触、黏膜的刺激性及快乐的情感。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力比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性欲本能是驱动人行为乃至创造的一种潜在因素,而自我本能则驱使个体保护自己避免伤害。
即攻击驱力。弗洛伊德在后期提出了死亡本能,即个体可能存在着某种侵略、破坏或自我毁灭的本能,可以激发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状态中,是能量释放的耗尽。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都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会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残自杀;而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则会导致对他人的仇恨、攻击和谋杀等。
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他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认为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包括思维、欲望、幻想、判断、情感、决定等是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的。
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人能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部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的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它调节控制着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着心理活动中那些原始的兽性本能和欲望,只有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领域。意识使个体保持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知觉,对人的适应有重要的作用。
又称无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动部分,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这个部分的内容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潜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是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潜意识几乎是各种精神活动的原动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如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
即下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机制。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担负着“检察官”的角色,其功能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严密防范以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进入意识之中。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前意识的存在保持了个体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现实要求和道德准则来调节,成为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
弗洛伊德把这些不同的意识层次比作海中冰山:冰山的绝大部分隐匿在海水之下,类似于人的潜意识;露出水面、极易被发现的部分仅仅是冰山很小的一块,类似于人的意识;在海平面上时隐时现的部分则类似于人的前意识。由此可见,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占据了心理活动的绝大部分,这是精神分析所要探讨的主要领域。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人的行为动机中有许多是无意识的,因而我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心理障碍的发生就是由于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造成了病人的焦虑和内疚,导致心理症状乃至躯体症状的发生。因此,潜意识对人的心身健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求助者发现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和矛盾,最终力求转变其人格或思维方式。
弗洛伊德在1923年提出了人格结构学说,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并共同表现出其人格特征。
又称伊底或原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与生俱来的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泉,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它包含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欲望、本能冲动和生命力等,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本我的作用是满足先天的动物本能,而且必须立刻满足,是人格活动的“能量库”,犹如“火山下的岩浆”。本我遵循的是“趋利避害原则”或者“快乐原则(唯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追求快乐、规避痛苦。本我具有要求即刻被满足的倾向,往往不看条件、不问时机、不计后果地寻求本能欲望的即时满足和紧张的立即释放。本我追求个体的舒适、逃避痛苦并维持生存及繁殖,具备初级思维过程。其特点是:①对事物评价以欲望为标准,不考虑逻辑关系;②没有时间、空间概念;③直接行动以表示需求和情感;④情感水平分化低,非爱即恨,没有整合功能。本我的心理过程是人类非理性心理活动的部分,即不遵循现实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不顾后果,任意的否认,这表现在人类的梦、游戏和幻想甚至艺术创作中。在婴儿及儿童的行为中体现出更多的本我的表现。随着人格的发展及社会化的过程,本我的活动逐渐在自我的管理和控制之下。
自我是个体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现实化的本能,代表着理性和审慎,是人格中意识和理性部分,功能是运用现实手段满足本能,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记忆的部分。自我的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之中,小部分位于潜意识中。自我是人格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自我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是本我的各种本能、冲动和欲望得以实现的执行者;另一方面,它又在超我的要求(监督)下,要顺应外在的环境现实,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自我遵循着“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并具有次级思维过程,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其特点是:①评价事物以现实客观为依据;②遵循逻辑思维,考虑因果关系;③通过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④情感分化细致,有整合功能。因此,自我可以说是人格的执行部门,它设法在外部环境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满足本我的欲望,同时接受超我的监督与指示,延迟转移或缓慢释放本我的能量,起着重要协调作用,使两者保持平衡。但有时不免左右为难,出现心理冲突。自我另一项功能是现实检验能力,以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界限,能够区别外部客观现实与内部主观愿望或者想象的能力。心理治疗的条件之一就是病人需有自我的存在。如精神分裂症丧失了现实检验能力,神经症病人因为内心冲突导致现实检验能力减弱。所以自我的功能通过对环境的良好适应体现着心理健康的水平,也是判断人格成熟水平的重要标志。
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具理性的部分。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明的部分,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超我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的规范以及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是人格中的监控机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不断监督和批评“自我”。其特点是能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来辨明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或称“至善原则”行事。超我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她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因而,超我是社会道德权威在内心的再现,通过耻辱感和自豪感来左右自我的决定。儿童从他人那里了解到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并最终将这些要求以超我的形式内化于人格之中。
综上所述,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求生存的动力,但不顾现实;超我监督和控制主体按社会的规范和道德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对上要按超我的要求控制本我,对下要汲取本我的力量,并通过调节适当满足本我的欲望,对外要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平衡。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交互作用构成,是在企图满足潜意识的本能欲望和努力达到社会道德标准两者之间长期冲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如果三者间能达到动态平衡,个体就会保持身心健康,成为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如果三者间平衡失调或彼此长期冲突,则会导致个体社会适应不良,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弗洛伊德通过分析动机和导致病人压抑的事件,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冲突的过程:人具有性和攻击本能,人格的发展实际上是性心理发展的过程。父母对儿童出生头几年中这些性和攻击欲望的控制对个体人格、行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力比多的投注和转移,因而提出了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认为性心理发展分五个阶段:口腔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性本能在每个阶段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心理发展的各阶段,儿童都被迫处理由内驱力和社会环境强加的限制之间的冲突。性的压抑、欲望不能满足和冲突不能解决是日后产生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父母都应该与儿童保持一致,对性欲的过分满足或者不能满足都可以引起儿童沉迷于受鼓励或者不受鼓励的活动。弗洛伊德认为,在每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生人格三部分的冲突,解决得不好就可能产生人格障碍或成为心理疾病。许多成年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以追溯到其早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表5-1描述了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防御”一词最早源于1894年弗洛伊德《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一书,书中提出了九种心理防御机制。1936年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在《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中发展了心理防御机制的理论,目前约有十数种防御机制被提出。
心理防御机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是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人为了保护自我、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缓解矛盾冲突、达到心理平衡而表现的心理反应体系。由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之中,于是产生了应付矛盾的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机制使本我得到一定的表现而不触犯超我,使行为表现被现实所接受,不引起自我的焦虑反应和心理矛盾,或不使心理矛盾激化。因此,心理防御机制也被称为“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的意义: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会产生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等各种焦虑反应。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是一种“无意识”过程。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等多种形式(详见第七章第五节的相关内容)。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保护自我免于焦虑的,普遍存在于个体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防御行为,适当使用对个人有益却对社会无害,然而使用不当则容易导致病态心理甚至罹患精神障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由潜意识学说、人格结构学说、心理性欲学说、梦的解析以及心理防御机制这五大支柱构建起来的庞大体系。其中,梦的解析(dream analysis)也是了解潜意识活动的一项重要途径。
弗洛伊德从1895年开始就深刻地批判和分析了自己的梦境,并在其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关于梦的学说。他认为梦是一种精神过程,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捷径,因而将梦作为一种可以窥测心理奥秘的窗口来对待。通过梦的解析,把梦的“显象”还原为它的隐意,进而发现潜意识中的动机和愿望。他认为梦是一种合理而富有深刻含义的心理现象,梦是受到压抑的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梦之所以改头换面表现出来是因为“在每个人的心灵当中,都有两种精神力量,其中一种力构成梦所表示的愿望,另一种力则作为检察官对这个梦的愿望发生作用,而迫使梦发生歪曲。”梦的这番化装变形被称之为“梦的工作”。梦与神经症的症状都是潜意识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机制。由此,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欲望的隐晦的或曲折的表达。梦的工作有四种方式:凝缩、移置、象征化、润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梦的分析了解病人的潜意识,从而诊断神经症并为神经症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说是最早的系统揭示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体系,它对理解人类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有重要的贡献。这一理论对心理学、精神病学,甚至哲学、艺术和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可以说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但引起的评论、争议也是最多的。不了解精神分析理论就难以展现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和构建科学心理学完整的理论框架,就难以把握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历史轨迹。
作为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依赖于他对心理障碍尤其是神经症的研究。因此,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在病理心理学领域。在当时的年代,它不仅消除了心理障碍的神秘感和超自然解释,还开创了全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开创了以精神分析疗法为代表的深层次的心理治疗。弗洛伊德提出的系统的人格理论对人性的解释也是划时代的。精神分析治疗也是19世纪三大心理治疗流派之一。建立在精神分析理论之上的精神病理学,将正常与异常看成是相互连续的谱性联系,既可以解释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又可以解释异常的心理现象。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特点有:①从产生条件看,是在精神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②从研究对象看,主要是研究治疗精神失常的人;③从研究内容看,注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④从研究方法看,主要运用临床观察法。
精神分析理论的局限性有以下几点:①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依据的是临床观察和个案研究,更多的依赖演绎推断,所观察的样本量也较小而且局限,大多数观点缺乏客观、科学的实验验证和数据支持;②精神分析理论的构建依赖于推理,对潜意识的解释存在任意性;③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是病人,但却形成了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和关于正常人的理论,样本的代表性受到质疑;④弗洛伊德的研究受文化环境的严格限制,形成的理论带有明显的文化偏见和泛性色彩;⑤弗洛伊德对心理现象做还原论和决定论的解释,将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简单地归结为低级的生物物理运动,在人性问题上持悲观的看法。
相关链接
在心理学史的重要人物当中,恐怕没有哪位心理学家会像弗洛伊德一样既备受吹捧而又惨遭诋毁,他既被认为是伟大的科学家和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但他的崇拜者和批评者却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以及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生活方式的影响,要比科学史上任何人的影响都要大得多。
弗洛伊德1856年5月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赖堡(现属捷克共和国),卒于1939年9月,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科医生。4岁时全家迁往维也纳,之后一生大部分岁月在此度过。读书时成绩优异,精通多国语言。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1876年作为研究生进入布鲁克教授的生理学研究室。1881年以优秀成绩获得学位,成为医生,主攻神经病学,陆续发表相关论文。
1886年,发布“关于男性歇斯底里”报告,但外界反应冷淡;1891年,最初的著作《对失语症的认识》出版。1895年,他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这被看成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处女作。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但在当时,这本书并没有受到重视。1905年,《性学三论》发表,这本书探讨了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和精神变态机制的联系,真正开始为世人所重视。
弗洛伊德一生共发表了约94篇论文和23本著作,不断阐述和宣传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他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中提出一切日常生活中的失误都是由无意识动机所支配的;在《图腾与禁忌》中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人类的原始文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则用讲演稿的形式对精神分析理论做了全面地总结与介绍。20世纪20年代以后,弗洛伊德的思想和观点出现了一些变化和发展,在《自我和本我》、《抑制、症状和焦虑》等著作中他提出了将心理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互动的部分。在《超越唯乐原则》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在《文明及其缺陷》等著作中弗洛伊德用文明与本能的冲突来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始动力。弗洛伊德是一位天才著作家,1930年荣获歌德文学奖,这可以作为他写作才华的佐证。
1928年,弗洛伊德罹患口腔癌,在之后的岁月中,经历过大小不一的38次手术。1938年,德国法西斯占领维也纳,弗洛伊德被迫移居英国。1939年,因病在伦敦逝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