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热
学习目标
掌握 发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熟悉 发热的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了解 发热的发病机制。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控制,并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因此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人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不同个体之间的体温可能有所不同,机体的内外环境也对体温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增高。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一)病因
导致发热的原因比较复杂、多样(表1-1-1)。
表1-1-1 发热的病因与常见情况或疾病
(二)发生机制
任何原因导致的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破坏了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均可表现为发热。
1.致热原性发热
(1)内源性致热原:
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包括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这些物质通过血脑屏障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导致产热增加;另外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导致排汗停止,散热减少。最终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2)外源性致热原:
各种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无菌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等。这些物质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导致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如颅脑外伤、出血等。
(2)产热过度的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癫痫持续状态等。
(3)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二、临床表现
发热的分度与分型
1.发热的分度
按照体温的高低进行分度,体温在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称为超高热。
2.热型
根据患者不同时间的体温数值,分为不同热型。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及其特点如下:
(1)稽留热:
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1℃,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等。
(2)弛张热:
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大于2℃,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度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1天至数天,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逐渐正常,维持数天后逐渐上升,反复多次出现。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肿瘤等。
(5)回归热:
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骤降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
体温无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必须注意: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糖皮质激素等的应用可导致热型发生变化;个人体质与热型也有一定关系,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三、伴随症状
发热时的伴随症状或体征,可能提示某些疾病的可能(表1-1-2)。
表1-1-2 发热的常见伴随症状及体征与可能的疾病
四、问诊要点
除了询问相关的伴随症状外,还要询问发热本身的特征以及全身各个系统的情况,有助于热型的判断和进一步诊断。
1.发热出现的具体时间、病程、缓急、程度、诱因及缓解因素,尤其注意药物的影响。
2.有无畏寒或寒战、出汗、盗汗。
3.按系统询问有无头痛、咽痛、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关节肿痛、口腔及肛周情况。
4.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食欲、睡眠及大小便等情况。
5.诊断及治疗的详细经过(药物、剂量、疗效)。
6.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过敏史、生产史、服药史及职业等。
(谷 秀)
学习小结
1.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使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发热主要分为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3.不同病因的发热性疾病可有不同的伴随症状和相应的热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复习参考题
1.发热的不同伴随症状与体征和疾病的关系。
2.发热的不同热型,特定疾病与特殊的热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