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耕耘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安效先

一、名家简介

安效先,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儿科学术带头人,临床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中华医学会及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物警戒杂志》、《中医儿科杂志》编委。

二、治学之路

(一)大学时期刻苦学习,打下坚实中医理论基础

安效先教授自幼非家传中医,上大学之前也未接触过中医,1962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后,像所有初学者一样,开始并不能完全理解枯燥深奥的中医理论,但是安教授抱着“要学就要学出名堂”的信念,在秦伯未、任应秋、陈慎吾、董建华、印会河、王永炎等全国著名老中医的言传身教下,寒窗苦读六年,博闻强记,细心研读中医药理论,不但熟记四大经典,而且背诵了大量的方剂及药赋歌诀,直到现在安老师对许多典籍原文也能随口成诵,曾经背过的方药歌诀可脱口而出,其熟练程度可想而知。在求学时期安老师还养成了阅读文献资料、写读书笔记、做读书卡的好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为其后来总结整理前人经验打下了基础。在我们跟师学习过程中,老师常对我们强调学习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勤奋,他常说“勤能补拙”、“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其实这些都是其一生治学经历的总结,也是其取得成功的基础。

(二)认真工作,理论联系实际,积累丰富临床经验;勤求古训,博采众长

1968年毕业后,安效先老师被分配到了条件艰苦的山西省右玉县人民医院内科,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分科不细,需要医生具有全面临床技能,在这种条件下,安老师凭着医者仁心和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认真工作,在那里诊治了大量的病人,见到了丰富的病种,几乎涵盖了各个学科。由于工作的需要,他努力学习西医知识,随时请教西医同事,在该医院工作的10年时间里,安老师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中西医理论知识,不仅现代医学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临床诊治水平也有了全面提升。安老师常说他很感激自己有过在基层工作的经历,因为在那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培养了自己边工作边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懂就从书中找答案,找方法解决临床遇到的问题。安老师始终认为学习中医不应有“门户之见”,要广学博览,对各个学派以及各个时代的文献进行研读并掌握其要领,才能够应用自如。做学问应做到“集百家之长,不拘一家之言”,因为中医各种学术流派及其学说的形成,是社会不断发展,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各派都有自己的精粹所在,共同丰富了中医宝库。他常说自己就是鲁迅笔下的“拿来主义者”,因为在临床实践中正像秦越人所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故安老师勤求博采诸家之长以充实自己,凡是在临床中应用有效的都拿来为己所用,他认为只有如此,方能助其源路,添其活水,俾思路滚滚,临证自然道多。

(三)读研究生期间,打下坚实的中医儿科理论基础

197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开办了首届研究生班,安效先教授凭着对中医执着的热爱和扎实的中医功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研究生班,师从著名中医儿科专家王伯岳研究员。在名师的熏陶之下成长,阅读兴趣和范围十分宽广,在研究生学习之时,他精读四大经典、诸家本草及后世各家之论,同时对宋以后儿科名家之作,如元·曾世荣的《活幼心书》,明·薛氏父子的《保婴撮要》、鲁伯嗣的《婴童百问》,清·陈复正的《幼幼集成》等都下功夫去研究。至今这些儿科名著中的经典条文,仍能信手拈来。安效先老师认同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认为各种原因均可引起小儿脾胃损伤,推崇东垣“脾胃学说”,强调调理脾胃;小儿“阳常有余”,感受诸邪易从阳化热,外感病以热病为多,倡导河间“火热论”,多以辛苦寒凉药治之;小儿情志未开,所患疾病多以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为多,俱属实证,宗张子和“攻邪学说”,临证善用汗、下法。安老师常常提到,王伯岳先生曾说:“一个好医生应具备三种技能,一是会看病,二是会写文章,三是会讲课”。写文章要求达到信、达、雅。具备这三种技能需要学识精深,治学严谨和极高的悟性。这些话他直到现在也铭记在心,并且身体力行,努力践行,切实做到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理论联系临床,勤于积累,善于总结。最终达到临床疗效显著,出口成章,落笔成文,文笔畅达,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安效先老师读研期间,跟随王伯岳老先生临证抄方,学到了老师宝贵的临床经验。在学习期间除完成必修课外,还参与点校了《小儿药证直诀》,并参加了王伯岳先生主编的我国现代第一部大型著作《中医儿科学》编写工作。安教授说编写过程也是学习过程,通过编审书稿,使其对中医儿科各家学派源流及理论有了系统的认识,为他系统、全面掌握儿科知识及其以后所从事的中医儿科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踏实工作,刻苦学习,师古不泥,发展创新

安老师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西苑医院儿科工作,历任儿科副主任、主任。工作任务繁重,且科室责任重大,但仍然坚持边工作,边学习,每晚读书到深夜,一直坚持到现在。在临床中遇到问题,立即查阅大量资料一定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曾羡慕安教授记忆力超群,可以过目不忘,但是他说自己并没有超常的记忆能力,只不过是经常复习,反复记忆,他相信勤能补拙,且要持之以恒。安老师确实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一点。安效先老师继续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各家经验,汲取精华,摈弃糟粕,博采众长,他常说只有通读各家经验才能够填补自己知识的空白。所以强调临床不忘学习,学习要为临床服务。他推崇焦树德先生的“治咳七法”,并将其灵活应用于临床;借鉴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治泻九法”,并根据小儿泄泻特点归纳总结最常用的分利、升提、清凉、甘缓、固涩小儿止泻五法;安效先老师非常赞赏姜春华先生的“扭转截断”学说,将这一学说应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在治疗外感发热初期卫气双解同时酌加清营凉血之品,从而截断邪之传变,使邪气不得深入。陈复正在《幼幼集成》中对咳嗽发作时间,证型差异,有所论述。安老师借鉴其说并不断总结,对咳嗽的不同发作时间进行辨证用药,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安老师常说读书不能人云亦云,有些医理被辩得玄之又玄,外延甚广,却对临床诊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就应该舍弃,一切都应以能够指导临床实践为原则来继承学习。要整理古籍中有效方药,研究其组方原理,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验证于临床,才能有所发扬创新、提高临床疗效。

在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科研的近五十年中,对学问孜孜以求。他广泛阅读中医典籍,对钱乙等古代儿科名家学术推崇备至,但在学习名家经验的同时还强调创新。临床上他注重并倡导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断方法,并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总结,认真研究,用药务求精专。主张临证治病,理宜严谨,而法贵灵活。在临床上,他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在临床之时常见小儿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现象,临证治疗注意因势利导,准确掌握病机发展变化,每每取得良好的效果。他强调学习和临证都应该做到师古而不泥古,运用古方时要掌握好其加减变化,并根据现有情况进行变通。他还强调平常要多查文献,牢固掌握中西医儿科的发展进程,不断更新知识,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患者应付自如。

安效先教授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小儿高热、长期发热、咳嗽、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病毒性心肌炎、腹泻病、肾炎、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合并肾脏损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川崎病、抽动障碍、睡眠障碍等病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出各病证的临床治疗规律,先后发表40余篇文章。其中“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研究进展”一文由于总结全面,内容翔实,被美国《医学索引》及荷兰《医学文摘》收载。主编、参编10余部著作。在科研工作方面,完成了“热平冲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并实现了成果转让。研制成功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止哮平喘冲剂”,并获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成为西苑医院院内制剂,已运用于临床10余年,疗效得到海内外哮喘患儿家长的充分肯定。并开发出治疗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的“阳春白雪散”,开展了小儿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研究,研制出“复儿康”颗粒剂治疗小儿锌缺乏症,并发表了相关的研究论文,曾获得过多项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卫生部科技成果奖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儿科学术带头人,在中医儿科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学术思想与经验

(一)重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系统论述小儿“少阳体质”学说

小儿从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在形体、生理方面,还是病因、病理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不同。故安老师常常强调小儿不能看作成人的缩影,其自身具有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方面主要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总体来说有“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虚、肾常虚”的特点。各脏的有余与不足又与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密切相关。

安老师在近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盖小儿虽为少阳之体,而少阳实为稚阳”的启发下提出小儿“少阳体质”学说,其主要内容是指:一方面小儿生理功能及物质基础都处于稚嫩状态,也就是说阴阳的平衡为一种比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无论在形体上还是功能上,小儿都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明显,这种状态在人的一生中好似春天,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既反映出小儿脏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又反映出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一面。比较全面地抓住了小儿的体质特点。可以认为“少阳体质”学说整合了“纯阳”和“稚阴稚阳”两种学说,丰富发展了中医儿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是:少阳学说符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这些概念的本身包含着生理与病理两方面的内容,与小儿体质密切相关。小儿脏腑的“不足”是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具体体现。表明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的不完善性。由于小儿脏腑之“不足”,抗病能力较弱,构成“发病容易,变化迅速”的基础,外则易为六淫所侵,内则易为乳食所伤。一旦患病又“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而这两种不同的病理表现又正是为小儿少阳之体所决定的。少阳属火,与厥阴风木相为表里,故不论外感内伤皆易化热化火,故儿科疾病以热证实证多为特点。另一方面,既为少阳,则抗病能力“阳气”及物质基础“阴精”又属薄弱,极易为邪所伤,出现“精气夺则虚”的局面,使病证很快转化为虚证寒证。然而,小儿脏气清灵,活力充沛,只要得到正确的治疗,则易趋康复。在发病之初多见实证热证,治疗应以祛邪为主,选用苦寒之品以清热解毒,俾邪去正安,达祛邪扶正之目的,又不可一味苦寒,因其既能化燥伤阴,且可损伤脾胃。对于疾病后期表现出的寒证虚证,应以扶正为主,或温阳益气,或维护阴津,扶正祛邪。如老师认为小儿肺炎后期大便干结主要原因是肺炎热盛,易伤耗津液,致肠燥津枯,无水行舟。故应治宜滋阴润燥使水充而舟行,切勿见大便燥结即用硝、黄、承气之类苦寒泻下,伤儿气阴,伐儿生生之气。

安老师认为,由于小儿为少阳之体,故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易实易虚”与“易寒易热”,临证时应根据病情特点,若因邪致虚,当先祛邪,邪去则正自复;若虚体受邪,则攻补兼施。总之需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准确地把握病机,合理遣方用药,当用则用,中病即止,知常达变,灵活运用。

(二)强调“后天之本”,重视调理顾护脾胃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为人体后天之本。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较成人更多,故脾之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在小儿尤显重要。小儿自身还存在“脾常不足”,即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旺的特点,体现在与成人相比绝对不足和相对于机体生长发育的需求而言相对不足两方面,故易为各种原因所伤,且脾胃一旦失调则百病丛生。正如明·万全所说:“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安老师强调调理脾胃对于儿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调理脾胃以安五脏”。所谓“调理”的含义是广泛的,并非仅指“补益”而言。举凡能使脾胃升降协调、纳化健运、燥湿相济的方法都属于调理之范畴。

1.重视调整脾胃阴阳升降之机

中医认为气机的升降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气机升降失常则导致疾病的发生。早在《素问·六微旨大论》云:“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老师常强调脾胃为“斡旋之州”,是诸脏气机升降之枢纽,对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之下降,肾水之上升,无不以脾胃为枢纽进行运动。若脾胃升降失调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水谷之精不能归藏,废浊之物不能排出,百病由是而生。“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安老师总结归纳了补中益气、益气摄血、清胃降逆、温胃降逆、泻热通下、润肠通便、扶正通下、温通寒积等八法以调整脾胃阴阳升降之气机。

2.调理脾胃贵在健运而不宜壅补

安老师强调小儿只有脾胃健运,纳化功能才会正常。若小儿伤饥食饱,脾胃的健运功能受损,则纳化反常,临证可见纳呆食少、宿食不消甚而成积滞者较多,尤其是婴儿更为明显。治疗应以健运脾胃为要。即使脾胃虚弱者也多表现虚实互见之证,应采用攻(消)补兼施,扶正祛邪的方法。如一味壅补碍脾,反使脾运不健。当然并不排除对于纯属脾胃虚弱的小儿采用补法。安老师总结归纳出健脾益胃、温中健脾、消食导滞、消痞化积、驱虫安蛔五法。

3.调理脾胃必使燥湿相济

安老师认为脾为湿土之脏,容易为湿所困而病湿,胃为燥土之腑,容易为燥热所伤而病燥,所以祛湿理脾与润燥和胃使脾胃燥湿相济也是调理脾胃的重要方面。总结归纳出芳香化湿、清热利湿、淡渗利湿、温化水湿、燥湿化痰、滋阴养胃、清热养胃、清暑益气、甘淡养脾九法。

4.调节饮食是调理脾胃的重要一环

安老师认为饮食调养对于小儿脾胃病患尤为重要,尤其对于某些脾胃薄弱、形体消瘦的小儿,运用饮食调养的办法较用药物治疗更为有效。故又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饮食不但能补益脾胃、滋养气血,还有治疗脾胃疾病的作用。如山药、扁豆、莲子、糯米、大枣、山楂、谷芽、麦芽等多能作为药物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寿世保元》中的“阳春白雪糕”有养气血、健脾胃、生肌肉、润肌肤、益精血、安神志之功效。

5.用药宜慎,顾护脾胃

临证治病即用药物的不同性味去调整病人失衡的阴阳,使之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协调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但用之失当则能伤人,尤其是小儿。早在《内经》就有“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小儿胃肠娇嫩,最易为药物所伤。老师强调临床治病首当顾护胃气,治病应着眼于“人”上,而不是只着眼于“病”上,故用药多选用药力和缓,无毒或毒性小的药物,因为毕竟药性大苦大寒、辛香燥烈、攻消克伐、金石重坠及有毒之品皆能损伤脾胃。安老师常常告诫我们临证用药宜审慎,应根据病情严格掌握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谨防“一伤于病,再伤于药”。老师自己也在不断的临床实践和学习中调整着用药剂量,如青黛一药,原来用量是6克,现在老师认为该药苦寒,且在现代炮制过程中,留有石灰残渣,可损伤小儿胃气,故将3岁以下小儿用量调整为3克。从此处也可以看出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视患儿健康为己任的崇高医德。

(三)重视“治未病”的思想

“治未病”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论述。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安老师亦重视小儿疾病的防治,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了《合理的保育是预防小儿疾病的关键》一文,文中指出儿童出生后能否健康成长,其预防保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已经患病的小儿,亦强调早期治疗,防微杜渐。如小儿为少阳之体,易患热病,且温热邪毒传变迅速,很快入里伤阴,表现为卫气营甚至血分同病的证候。针对这种特点,安老师非常赞成姜春华先生的“截断扭转”学说,在发病早期就采用卫气营血同治,常用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清热解表,黄芩、生石膏、知母清解气分,赤芍、丹皮、玄参、羚羊角粉等清营凉血,使邪气不得深入,扭转病情;阴液未伤时即佐以甘寒生津、滋阴退热之品。如芦根、青蒿、白薇、地骨皮等。这些均反映出安老师既病防变,治未病的思想。

(四)衷中参西,继承发扬,勇于创新

安老师认为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有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直到现在还在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说明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确实有疗效,但是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停留在整体宏观的层面,往往不能深入地把握疾病的微观本质。如慢性链球菌感染的患儿临床可以没有异常表现,但实验室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甚至微量蛋白,若不予治疗,长期的肾脏损害,则可能导致若干年后患儿出现肾功能衰竭。而现代医学的发展是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从微观认识人体的组成结构,生理病理特点等,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但是其缺乏对人体整体的把握,如在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的同时,也将人体的正常细胞、免疫功能破坏。所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是医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将两者有机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呢?

1.中西医分别掌握,相互补充

安老师认为要继承中医的精华,也就是学习中医时要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辨证思维模式,不要与现代医学的概念对号入座。还要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常见辨证分型及治法。同时也要学习现代医学对各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特点、转归及治疗方法。目的就是全面掌握疾病的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具体在临床实践中先按方药中先生的辨证论治七步,即定病位、定病性、定位与定性合参、必先五脏、各司其属、治病求本和发于先机,再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

2.选方用药参合药理

安老师常说临床治病,除辨证准确,方法适当外,选方用药尤为重要,这是提高疗效至关重要的一环。平时要潜心研究并牢记临床有效方剂的组方配伍特点及中药的性味归经,在临床诊疗中才能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历代医家存在争议的药物之作用进行思考,往往可从现代医学研究中找到答案。如苏子降气汤,该方是治疗上实下虚痰喘的有效方剂,具有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的作用。方中的当归,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当归主咳逆上气”,为什么当归为血分之药,却能治疗咳逆上气?历代医家多从养血、活血的角度谈,但是仍然没有阐释清楚,安老师说现代药理学证实当归中的正丁烯酜内酯和藁本内酯对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同时老师还强调除了掌握药物的治疗作用,还应知道药物的毒副作用,尤其针对儿童,选择药物及使用药物剂量时更应斟酌,如麻黄为止咳平喘之圣药,儿科较为多用,但因其辛温宣散,易伤耗肺气,故应用时应视患儿体质病情使用,体壮病实可用生麻黄,体质弱、病久可用炙麻黄,或加减配伍,以发挥其最大功效,减少不良反应为准。另外现代药理学证实其可加速心率,升高血压,故临床上有高血压及心功能不全的患儿要慎用。白果、杏仁有小毒,量不宜大;生地、知母、炒牛蒡子等可致腹泻,量也要偏小。再如老师认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用药后虽未发作喘息,但仍久咳不止,活动后咳嗽,均为控制不理想,应积极治疗,以防喘息发作,选用补益脾肺为主,兼以补肾纳气之法。在补肾药中如紫河车、冬虫夏草之类益气明显有效,但其有容易促进患儿性早熟之弊,故选用人参胡桃汤,肺肾双补,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常用。老师经过临床中长期地实践摸索,感到治疗时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确实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强调首先须明白中药属性,功能主治,相互配伍之机制。如此组方才能合乎君臣佐使之配伍要求,并时常告诫我们切勿使方剂成为药物的堆砌。

3.以法统方,专方专药

安老师常强调“以法统方”,治法是辨证的结果,指导着临床遣方用药,所谓“法因证立,方随法出”。学习教科书上疾病的常见证型是基础,但不能仅仅只是进行证型的学习,要从横向总结各个病证之治法,掌握治疗大法或基本方法,做到临床时心中有数,灵活配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一环。如治疗呕吐当以和胃降逆为大法,再视证而用清热、温中、补虚、化痰等法。又如小儿肠痉挛因寒者十有七八,故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是基本治法。遗尿之本在肾,排尿正常与否在于肾气是否充足,益肾气为其治疗大法。安老师在临床中对儿科许多疾病制定治法,如“小儿治汗七法”、“蛋白尿辨治九法”等。另推崇李中梓的治泄九法、焦树德的治咳七法。总之,临证选方遣药须紧扣病机,因证立法,依法选药,灵活加减化裁,做到法依证立,方随法出,方药病机高度一致。此外,安老师认为临证治病使用较为固定之方药,逐渐形成所谓专方专药,而取得较好疗效是临床医生不断探索总结的经验的结果,也是每个医生形成自己经验的基础。可以认为专方专药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补充与提高,尤其是可以重复疗效的好的专方专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更能提高中医治疗效果。老师临证经验丰富,对小儿多种疾病如外感发热、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肠痉挛、便秘、抽动障碍等均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方药。同样是治疗肺系疾病,大法相同,均为宣肺清热,降气化痰,但是老师有针对不同部位病症常用专方专药,如治疗鼻炎,常用苍耳子、辛夷、薄荷清热通窍;过敏性鼻炎无明显外感内伤证候的,用过敏煎加减治疗;治疗咽炎常用银蒲玄麦甘桔汤加减;治疗急性喉炎重用蝉衣等。同时也强调中医治病既有专方专药,亦应重视辨证论治,所谓“有是证则用是药”,防止死搬硬套,固守一法一方。

四、学术传承

学生培养情况:

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冀晓华、彭征屏。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潘璐、柏燕军。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刘昆、韦建国。

北京市首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学员:杭敏(友谊医院)。

中医临床硕士:潘璐、王道涵(东方医院)、张丽。

中医临床博士:芮娜(在读)。

中医传承硕士:柏燕军。

中医传承博士:潘璐、刘昆(在读)、韦建国(在读)。

中医传承博士后:潘璐(在站)。

五、学术成就

(一)代表性论文论著

1.发表文章

(1)《儿科治汗七法》,陕西中医,1982,3(4):28-29.第一作者。

(2)《略论儿科调理脾胃的原则与方法》,湖北中医杂志,1982,(5):50.第一作者。

(3)《试论小儿为少阳之体》,中国医药学报,1986,1(3):11.第一作者

(4)《中药复儿康治疗小儿缺锌的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88,1:38-39.第一作者。

(5)《益气养阴为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50例》,北京中医,1989,3:28-29.第一作者。

(6)《尿蛋白辨治九法》,云南中医杂志,1989,10(6):3.第一作者。

(7)《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研究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58-760.第一作者。该文由于总结全面,内容翔实,被美国《医学索引》及美国只读光盘(CD-ROM)数据库Medline《医学文摘》收载。

(8)《腹痛灵贴剂治疗小儿痉挛性肠绞痛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5,2:34-36.第一作者。

(9)《小儿肺炎从瘀论治》,中国医药学报,1996,4:45-47.第一作者。

(10)《中医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1998,12:921-922.第一作者。

2.代表专著

(1)《中西医结合儿科手册》,2003年1月,中医古籍出版社.主编。

(2)《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小儿肺炎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1年1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编。

(二)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1.《热平冲剂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并实现了成果转让。

2.研制成功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止哮平喘冲剂”,并获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成为西苑医院院内制剂,已运用于临床近20年。

3.开发出治疗小儿免疫功能低下的“阳春白雪散”。

4.开展了小儿微量元素缺乏的临床研究,研制出“复儿康”颗粒剂治疗小儿锌缺乏症。

5.《清肺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实验研究》、《腹痛灵治疗小儿肠绞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6.《清肺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实验研究》获卫生部孙氏医学基金三等奖。

(供稿人: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