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耕耘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陈鼎祺

一、名家简介

陈鼎祺(1927—),男,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曾任广安门医院心肺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来西亚首都中医学院教授,吉隆坡中国中医专家中心专家,全国第二批师承制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导师。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

二、治学之路

(一)承家父之业,立赈民之志

陈鼎祺主任医师1927年6月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中医世家。看到父亲为乡亲诊治疾病,解决患者病痛,深受群众欢迎,即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医生,为民众服务。幼年即开始学习《古文观止》等书,从父(无锡著名中医陈治良)学习中医,背诵了《雷公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入门书,并开始学习四大经典。高中毕业后,专从其父学习中医临床。1947年初,参加了为期两年的无锡医师讲习班(西医大专),毕业后回乡独立应诊,1950年曾获无锡人民政府颁发的义务防疫工作卓越之奖状。

(二)受中西之学,承名家之道

1.学贯中西

1951年10月奉调进京,在中央直属第四医院(隆福医院前身)任内科医师。1954年至1959年,调入天津医科大学系统学习西医知识,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同年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为期两年半的西学中班的学习,毕业时获卫生部李德全部长兼校长颁发的学习成绩优良奖状。学习了当时最新的现代医学知识及中医药理论。

2.跟中医名师,学国医大道

陈鼎祺1961年拜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为师,其后侍诊达15年,曾跟随蒲辅周任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期间整理了多篇介绍蒲老经验的文章,并与师兄弟合作出版了《蒲辅周医案》、《蒲辅周医疗经验》等专著。

3.善与西医交流,夯实基础临床

在工作及开展心血管病科研期间,曾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及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协作达五年之久,一方面,不断向西医同行与现代医学大家学习其临床及科研方法,同时,与翁心植教授等开展科研合作,通过以上学习,夯实了自己的临床科研基础,开展的科学研究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三)实践创新

1.敏思求实,精诚服务;建立基地,开创先河

在系统学习掌握中西医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医学技能的情况下,在广安门医院内三科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组建了广安门医院心电图室,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融汇中西,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方法。

2.躬耕科研,精益求精

陈鼎祺用中药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卫生部科研成果奖。几十年来,勤学不倦,笔耕不辍,先后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中英文论文一百余篇。

3.重视教学,培育弟子

陈鼎祺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师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第二批师承制导师,培养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四)德艺双全,善于解决医疗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正处在转型期,医生面对的是患病人群,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够,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大大超出行业所能解决的范围,限于医学发展的局限性、医疗费用等原因,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如何规避医疗行业的矛盾及问题呢?陈鼎祺认为,关键还是要从我做起,做到德艺双全,面对生理及心理不正常的患者,我们的义务是“医人”,要有仁慈之心,听患者诉说病痛,不能只看一些检查指标就给出诊断及治疗。要为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在诊疗工作中,陈鼎祺从未考虑医院及个人利益,一切从患者获得最大的疗效出发,使患者带着期望来看病,带着满意回家。由于陈鼎祺医德高尚,学术精湛,态度端正,既有体恤患者的仁慈之心,又有驾驭疾病的知识及经验,医疗服务质量高,受到患者广泛好评。从医60余载,疗疾数万人,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

三、学术思想与经验

陈鼎祺主任医师从医60余年,勤于实践,善于思考,不断总结,传承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主要学术思想如下:

(一)整体观学术思想

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主要的学术特点,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理论建立并被引入中医学科后,学术界进一步认同中医整体观思想。在古代,中国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科学如天文学、地理学、本草学、气象学、物候学等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关系非常密切,在当代,中医学依旧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综合性特征非常突出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中医学术发展,必须保持和发扬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陈鼎祺认为,中医整体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的整体观

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同时,人又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及社会。自然环境和人体紧密联系,互相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陈鼎祺认为,气候转暖、大气污染、工业造成的水源、土壤污染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的事件,在认识疾病及临床治疗中必须考虑。对待患者,不仅要了解与疾病相关的四诊信息,还需了解其生活的自然环境。

1954年,石家庄地区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当时的西医治疗无法控制病情传播,疫情迅速扩大,陈鼎祺的老师蒲辅周老先生参与救治,辨为暑温证,用白虎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并很快控制了疫情。1956年,北京也暴发流脑,此时用白虎汤则效果不佳。后经蒲老诊查,认为属于暑温夹湿,改用白虎加苍术汤,效果显著。陈鼎祺继承先父陈治良、恩师蒲辅周三因制宜学术思想。临床用药选方、调摄护理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如因时制宜,在四季感冒时,用各种不同的解表方药,同时结合患者体质、所处地域,因人因地制宜,疗效方佳。

2.人与社会的整体观

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的变化对个人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当今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信息工具空前发展,不良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不良信息引导常超出人们承受能力,成为疾病产生、加重等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日常诊疗中必须加以了解并防范。陈老在临床实践中,留出充分的时间,了解患者与家庭、社会的情况,分析病因,对症给予相应的疏导及治疗。

3.五脏整体观

《内经》脏象学说中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最鲜明特点之一,陈鼎祺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器官、精、气血津液等组成,各部分是有机联系的。五脏、六腑、五官这些不同层次的系统,构成统一的整体,分析及治疗疾病,解决临床问题,必须基于整体观念。中医将五脏分属五行,认识其相互关系,提出相生相克的脏腑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均是临床中必须遵循并发扬的。

4.形神一体

中医学对于人“形”与“神”的关系认为:“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即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是形体的功能表现。这就是说,人首先是以形体物质的形式存在而成为精神的载体,精神则赋予形体物质以生命的活力。因而,人的精神与形体是不可分离的,形成人体“形神相依,合二为一”的思想。形神相互为用、相亲相济与互为依存,共同维系着人体生命的正常心身功能与健康,形成“形”与“神”的存则俱存、伤则俱伤、损则俱损的同一关系。陈鼎祺从形神一体的观点出发,临床中,一是要从形体层面,即从物质、躯体、形骸、肉体的生物学的人去诊查;二是要从精神层面,即从情志、心灵及其情绪的心理学的层面分析。两者均不存在问题,即“心身健康”,否则,就可能形成“亚健康”或“心身疾病”。对人的健康与疾病来说,“形体”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是相互影响的,当人体不适或有病时,常形成“形体—精神—形体”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导致病情加重,常使亚健康“未病”人群,进入“将病”;使“轻病”人群,转为“已病”。在临床实践中,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形体及精神病因、病症及影响因素,有的放矢,不仅要使用治疗形体疾病的方药,还要加入调神的药物,同时,要注重心理疏导等治疗。

(二)平衡观学术思想

自然界万物、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机体内部……乃至整个宇宙,都需要平衡、和谐,反之,一切疾病的产生,均源自不平衡、不和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性则寒”。提示疾病的发生正是由于阴阳的失调导致。平衡观学术思路是指在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在认识疾病及中医临床中,以人、自然及人体内部保持平衡为目的,开展诊疗实践。

整体观是中医认识论,平衡观是中医的治疗论。陈鼎祺的平衡观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

1.五脏六腑平衡,气血平衡为先

《内经》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疾病的产生则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其他致病因素导致人体气机紊乱、阴阳平衡失调造成的。中医治疗疾病,重在调整五脏六腑,使其气血阴阳恢复平衡,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医学启源》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以上论述,均是根据正邪的盛衰,斟酌阴阳之虚实,用相应的方法调整人体功能,以达到平和、协调、稳定的状态。“以平为期”治疗理念的提出,明确指出治病的重点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恢复人体正常功能,在于“治人”而不是“治病”。

五脏六腑之平衡,以五行对应五脏相生相克关系来看,变得非常复杂,“相生”、“相克”、“相侮”、“相乘”常常相互错综,理论分析均可自圆其说,给临床实践造成了困难。陈鼎祺认为,五脏皆有“气血”,气血可作为调整脏腑功能的抓手,即以调整气血为主,调整五脏平衡。

气血是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肺主治节而调理血的运行,肾生髓,髓生血;心气有鼓动气血运行作用,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脾为一身气血生化之源,肝气调理着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肾主纳气,可见五脏皆有气血。

气与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病理情况下,气病必及血,血病亦可及气,其中尤以气病及血为多见。气血失调,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基础。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气的生化不足、耗损过多或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所导致的气虚、气陷或气脱,以及气的运动失常形成气滞、气逆、气闭等病理状态。血的失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伤太过,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状态。二为血的运行失常,或为血行迟缓,或为血行逆乱,从而导致血瘀、血热,以及出血等病理变化。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气血失调,是指气或血的亏损和各自的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失调等病理变化。一旦气血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

气血失调中,气滞血瘀最为最见,陈鼎祺认为,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即是中医的瘀血痰浊作祟,冠心病心绞痛是瘀血所致“死血作痛”、“不通则痛”,其他如急性心梗、脑血栓等亦是血栓形成所致,更是“血瘀”、“不通”的严重表现。因此,心脑血管疾病,不能只从风、火、痰、虚立论,还应着意于瘀,临证重视活血化瘀法,常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川芎、赤芍、丹参、郁金、元胡、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三七粉、王不留行等,而乳香、没药、五灵脂、水蛭等气臭味苦、破血攻伐之品则后用,以防戕伐胃气。而其他证候类型夹有血瘀表现,根据兼夹症的不同和气血、阴阳、脏腑盛衰情况,标本兼顾,审证论治,或是以活血化瘀为主,或是辅以其他疗法。常用的活血化瘀方法有理气活血法、补气活血法、温阳活血法、清热活血法、养血活血法、育阴活血法、通窍活血法、除湿活血法、活血祛痰法等。

2.形体与心神平衡,二者并重

形体与精神存在相互依从及影响的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又如《素问·宣明五气》所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难经·三十四难》载:“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因此,五脏阴阳气血功能失常,常会表现五志“神魄魂意志”的失常而致疾病发生。在当代社会中,由于竞争压力大,社会转型带来的各方面物质、意识形态的问题较多,工作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意外等事件频发,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已成为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治疗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细致观察,与患者交朋友,明确患者病因所在;二是细心诊疗,在调理形体功能异常的药物中,加入调整心神的方药,同时,结合心理疏导,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三是运用综合治疗方案,多方调整,有时还专门与家属交流,从根本上解除致病之因。

3.人与环境平衡,积极主动适应

人既是环境的物,又作用于环境,“天人合一”思想,就体现了这一关系。人体随着环境因素的变迁而变化。人体具有对外界环境因素的适应和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新的疾病观认为,人的健康就是躯体与精神的平衡及人体与周围环境的完全平衡。人类的活动如果超过了某个阈值,就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平衡,常可引发疾病。如环境污染是人类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平衡关系,会造成人体中毒,致癌致畸,甚至死亡。

根据人与环境的平衡论,人类一是尽可能地保护环境,减少环境对人类的伤害,二是要尽可能地适应环境变化,使机体内部处于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在诊治疾病中,宜中病即止,强调对“度”的把握,尤其要避免用药太过的弊端。对此,认为一种治法不宜应用时间太久,否则容易使病情走向另一面。例如,肺热证的患者若过用、久用寒凉药物,会伤脾阳而转为虚证;过汗则伤阳耗津、过下则伤中损液、过温则伤阴、过寒则伤阳等,都体现了“中病即止,勿过其度”、“以平为期”的思想。必要时还应该等待时机,让人体自然恢复,采取“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的方法,避免妄用药物、过伤正气,以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三)发展观学术思想

人与社会均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中医学也一样,人类对医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中医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学术上不断发展。作为一个医者,均应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待各种现象及问题,活到老,学到老,紧跟时代步伐。

1.注重理论创新,中西合参,病证结合

陈鼎祺主任医师在60年的临床实践中,一方面钻研传统理论,另一方面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即是中医的瘀血痰浊作祟,冠心病心绞痛是瘀血所致,其他如急性心梗、脑血栓等亦与血瘀有关,70年代末,提出了心脑血管病主要病机为血瘀,并在临床应用,承担并完成了相关课题。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满意临床疗效。陈鼎祺系统学习中西医理论,临床中中西并重,病证结合。对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缺血性中风等提出了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上提出了一系列方药,丰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理论与实践。

2.中药临床应用,要与时俱进

(1)应用最新药理研究成果: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中药药理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成果。如蝉衣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用于过敏性疾病患者;具有抗消化性溃疡作用的药物有海螵蛸、白及、五灵脂;具有性激素样作用的药物有仙灵脾、鹿角胶等;虎杖、荷叶、山楂、决明子有降脂作用;苦参、甘松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细辛、附子有提高心率的作用;天麻、钩藤、决明子、夏枯草有降压作用;丹参、红花、三棱、莪术等有改善微循环,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地龙、水蛭、土鳖虫、虻虫、牡蛎、蟾酥等药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作用,有抗凝和溶栓作用,又如熊胆有抗炎作用;地龙、蛤蚧、羚羊角有抗惊厥作用;全蝎、土鳖虫、斑蝥、守宫有抗癌或辅助抗癌作用;全蝎、蜈蚣、蝉蜕、蚂蚁、羚羊角等具有镇痛作用;龙骨、龙齿、花蕊石、牛黄、蝉蜕、全蝎、熊胆等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2)参照最新的用药禁忌及不良反应:

现代药理也发现,许多中药在临床使用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形成,与医生对中药功效及临床应用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药物本身的副作用、炮制、用法、配伍、剂量、给药途径及方式等均有关,需要在认真学习中药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加以预防,如木通致肾损害,甘草有类醛固酮保钠排钾的作用,何首乌可引起肝损害。临床诊疗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明确是否存在禁忌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在确保疗效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陈鼎祺临床善用对药、组药,或是协同提高疗效以扬其长,或是互消其副作用而避其短。如用菖蒲加葛根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之耳鸣、耳聋,无论是痰蒙清窍、清阳不升,还是脾胃虚弱、肾精亏虚所致均可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用二药。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如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祛风养血方”、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咳喘方”、治疗冠心病的“冠通丸”等。注意掌握用药宜忌,如高血压患者,忌用麻黄,用时须服降血压药。有风热咽喉红肿者忌用。

3.擅长内外合治,重视外治法的运用

中医外治法具有见效迅速、副作用小、直达病所的优点,陈鼎祺在临床上亦非常重视外治法的运用,如治疗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单纯用药内服,势单力薄;加用中药穴位敷贴,内外兼施,则疗效显著。其积多年经验研制的“咳喘膏”(内含细辛、白芥子、苏子、元胡、麻黄、沉香、银花、胆星、白前、连翘、仙鹤草,用生姜汁调)通过对肺俞、心俞、膈俞的敷贴,来达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理气血、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认为与风邪有密切关系,“风为百病之长”;又因老年人气血俱虚,肝肾不足,常以血虚生风为主,故治疗当在治风的同时适当加用养血活血之品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复因瘙痒常影响老年人睡眠,又当少佐安神之味。陈鼎祺常以自拟的祛风养血方内服,配以中药“外洗方”擦洗(外洗方组成:苦参、蛇床子、黄柏、百部、冰片、川槿皮、皂角),内外合治,使风祛,湿除,血通,毒解,痒止而收功。另外,类风湿关节炎,陈鼎祺认为多因“风寒湿三气杂至”而成,故治疗上除给予自拟的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四草汤”加减内服外,再配以外敷方(附子、细辛、麻黄、桂枝、生艾叶、干姜、红花等,研末装入布袋,蒸热后外敷),双管齐下,使气血通,风湿祛,痹痛止。

四、学术传承

(一)继承家学及蒲辅周学术思想

陈鼎祺先是继承先父陈治良的内、外、妇、儿科的中医经验,之后继承了蒲辅周整体调节、气血同治、三因制宜等学术思想及内妇儿科中医经验,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二)培养弟子,薪火传承

培养的师承弟子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宗莲主任医师、北京市崇文区中医医院徐淑文主任医师,传承博士后有张润顺主任医师等。此外,还培养了蒲永文、孙世龙、徐文珠、郭旸、张永丽、王学利等弟子。弟子们亦将其学术思想传承于后学者。先后培养传承博士后、师承弟子等10余人,造就了一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优秀后继人才。学术传承情况如下:

五、学术成就

陈鼎祺老师一生精勤不倦,笔耕不辍,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作为主编之一,编写了《蒲辅周医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蒲辅周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并参编了《蒲辅周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中医诊疗常规》(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干部健康手册》(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常见病医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0)等四部著作。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有益气活血制剂治疗心梗临床研究(1978.6—1981.5)、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及经验挖掘研究”(课题编号:D08050703020803),分课题“蒲辅周学术流派研究——陈鼎祺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传承研究”等。

1962年3月,在卫生部西学中班结业时,获卫生部部长兼校长李德全颁发的学习成绩优良奖状。“益气活血制剂治疗心梗病人430例”1982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1983年获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1997年被聘为全国第二批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导师。2000年12月获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第二批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突出贡献荣誉证书。2001年10月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03年2月获中国中医科学院颁发的第二批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突出贡献奖。2005年秋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勋章。2009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2010年12月获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同仁堂杯中医药特殊贡献奖”。

(供稿人:张润顺 刘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