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检查及其评价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检查对于脑性瘫痪患儿来说非常重要,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判断患儿神经发育的水平和运动发育的水平,所以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检查是治疗师必须要检查的内容,也是治疗师指导家长、家属对患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依据。在人的大脑形成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从低级到高级,也就是从脊髓水平(原始反射水平)到脑皮质水平进行发育的。在每一个发育水平都存在相应的反射、反应和检查方法。下面介绍各神经发育阶段中的主要反射、反应及其检查方法:
(一)原始反射
1.觅食反射
(1)定义和表现:
觅食反射是给新生儿口周围以轻触觉刺激,则新生儿舌、口、头会转向刺激部位,并产生头的伸展、屈曲以寻觅和吸吮乳头的反应。
(2)作用:
觅食反射有助于摄食功能的正常发育,也有助于诱发颈部的翻正反应而产生颈部旋转,还能增强摇头、点头、笑等表达的发育。
(3)中枢:
脑桥。
(4)检查方法:
取仰卧位,头部居中。检查者用食指分别轻柔地挠口角周围皮肤、外侧面颊、上唇、下唇。刺激口角后,头会转向刺激侧,刺激上唇张口、头部伸展;刺激下唇张口收下颌,并吸吮刺激的食指。
检查前应注意小儿状态。当小儿已吃饱或刺激不愉快时,或正热衷于做某事时,或正处于被药物抑制时则不产生反应。
(5)持续存在时间:
妊娠7个月的早产儿,在刺激口角时可见有觅食反射,刺激下唇时不产生反应,刺激上唇时有轻微反应。妊娠9个月零1周的出生儿则对4个方向来的刺激均有反应。觅食反射到出生后3个月时被高级神经中枢整合。
(6)临床意义:
未出现觅食反射或觅食反射存在时间很长,常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全面抑制或感觉运动功能发育不良。反射不对称则表明有一侧脑或颜面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若觅食反射正常而到了整合年龄以后仍可见到,则会产生吸吮动作障碍。
2.吸吮吞咽反射
(1)定义和表现:
将乳头放入小儿口中诱发出吸吮吞咽反射,可使新生儿自动用口唇咬住食物,并有节律地吸吮、吞咽下去。
(2)作用:
获得食物。
(3)中枢:
位于包括有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的脑桥、延髓。输入是触觉性的,沿三叉神经感觉传导通路传到中枢,再沿三叉、面、舌下神经运动传导通路输出。
(4)检查方法:
取仰卧位、头部居中。检查者将食指放入小儿口中,即可诱发吸吮吞咽反射。检查者能感觉到很强的有节律的吸吮运动。检查前应注意小儿状态,若刚进完食则常不能诱发出此反射。
(5)持续存在时间:
从妊娠7个月时开始出现,在出生后2~5个月时被整合。当反射逐渐减弱,可有意识地控制后,吸吮运动也不再是有节奏的了。
(6)临床意义:
未出现吸吮吞咽反射或反射弱,会使获得营养的能力下降,也会妨碍正常的口腔感觉刺激。若吸吮吞咽反射持续存在则会抑制自主性吸吮运动的发育,也会使以后参与构音的舌头运动产生障碍,即抑制自主吸吮运动,会有舌运动障碍和构音障碍。
3.拥抱反射
(1)定义和表现:
这是由于躯干相对于头的位置发生急剧变化时而产生的上肢伸展与外展、双手张开并哭泣,接着上肢交叉屈曲并在胸前抱紧、内收和下肢伸展的反射。
(2)作用:
意见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没有功能意义。Andre-Thomas(1963)认为拥抱反射可破坏新生儿的屈曲姿势优势,使婴儿的躯干、四肢伸展。
(3)中枢:
许多学者一致认为是颈肌及颈椎间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产生此反射,但这不是迷路反射。整合水平是脑干,可能是延髓部分。
(4)检查方法:
以使头相对于躯干向后下落约30°的办法最有效。患儿取仰卧位,头居中,上肢放于胸前。检查者一只手放在头的下方,另一只手放在躯干下方。然后使婴儿取坐位,手突然从头部撤离数厘米,使头向后方下落约30°左右,观察出现的反应。检查者手不能离开头下方,以便稳住头部。
检查前要确认婴儿手中是否握有物品,无论是一侧还是双侧手中握有物品,均会抑制本反应。观察时注意第1相:上肢伸展与外展,手指张开及下肢是否伸展;第2相:上肢屈曲内收,手指握紧,婴儿也许会哭泣。
(5)持续存在时间:
妊娠7个月的早产儿仅见有手指的伸展。妊娠8个月的早产儿看不到上肢伸展与外展、手指张开、哭泣这些动作。只有到妊娠达10个月零1周的婴儿才会见有拥抱样的上肢内收与屈曲的动作。
在出生后至2~3个月时本反射的反应最强。以后反应逐渐减弱,到出生后5~6个月时已不存在。早产儿可稍延长。
(6)临床意义:
出生时未见此反射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整体功能低下。拥抱反射持久存在可认为有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若反应不对称,则(或)有大脑一侧障碍或四肢的周围神经损伤或障碍侧肌群损伤。
反应存在过久对运动发育及其他反射、反应的出现均有影响。随着拥抱反射的整合才会逐步学会头的控制。拥抱反射在过了整合期仍存在的话,则会延迟坐位及头控制的获得,其更高级发育的获得也会延迟。
拥抱反射与惊吓反应并非同义。拥抱反射最早出现的反应是伸展,而惊吓反应是屈曲。最强的惊吓刺激是突然发出大声,而拥抱反射由躯干相对于头部位置的急剧变化而产生。拥抱反射到6个月时被整合,而惊吓反应则持续终生。惊吓反应有时与拥抱反射混同。若拥抱反射与惊吓反应用同样刺激均可引出的话,则惊吓模式比拥抱反射先出现。
4.牵拉反射
(1)定义和表现:
本反射是当把住婴儿前臂将卧位婴儿拉起到坐位时出现肩、肘、腕、手指屈曲的反应。若将物品放置在婴儿手中,诱发本反射可使婴儿在瞬间握住物品。
(2)作用:
如果新生儿手已能握的话,则诱发牵拉反射就能使新生儿在瞬间握住物品,接着又由对手掌的接触刺激诱发出反应,新生儿即可长时间握住物品。新生儿将大拇指握在手心的手指屈曲动作是受牵拉反射的影响。
小儿要能自主地伸手够、拿物品,就必须对牵拉反射予以整合,随着此反射的被整合,触及手掌就会引起牵拉反应,而出现上肢的全屈曲模式。
(3)中枢:
牵拉反射的刺激属于本体感觉的。在脑干水平整合,大约是脑桥水平。
(4)检查方法:
取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其前臂,拉起到坐位,所产生的屈曲反应足可以支撑婴儿的体重。新生儿引发不出分离运动的手指屈曲动作是由于本反射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5)持续存在时间:
牵拉反射最早出现于妊娠7个月时,在生后2~5个月时被整合。
(6)临床意义:
牵拉反射可自主地将伸手与抓握联结起来,若反射持续存在会妨碍这样的行为。
反应不对称则说明有一侧脑损伤或者有一侧的肌肉或神经的损伤。
5.交叉伸展反射
(1)定义和表现:
交叉伸展反射是对固定侧下肢的脚掌进行刺激时,另一侧下肢发生屈曲、内收、伸展的反应。
(2)作用:
踏上危险物时,反射的最早相是对侧肢体瞬间稍微屈曲、内收,最后相是出现伸展、支撑体重。
据Magnus,交叉伸展反射是随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而被整合的脊髓反射。可根据需要而利用这一反射。单脚站立时可利用阳性支撑反应与交叉伸展反射来维持平衡。
(3)中枢:
脊髓水平。
(4)检查方法:
取仰卧位,头居中。伸展一侧下肢,按住膝部,然后用另一只手使劲压迫脚掌或使用伤害刺激(但伤害刺激常使小儿过于害怕)。刺激后观察对侧肢体的反应,会出现肢体屈曲、内收、伸展,也常伴有足趾的伸展与外展。
(5)持续存在时间:
交叉伸展反射见于妊娠7个月时,生后1~2个月时被整合。未成熟儿中,因刺激而出现的反应仅仅是出现下肢的屈曲与外展,以后再出现内收。到出生后2个月反应被整合时,最早消失的是内收,最后消失的是屈曲。
(6)临床意义:
若过了整合期后,交叉伸展反射仍持续存在较强的话,则会影响小儿的姿势。某些小儿不会出现下肢的良好交替运动,并且不能用交替方式行走,以后的步行也将没有多少希望。
偏瘫患者最初将健肢从地面提起时,由于交叉伸展反射,使另一侧肢体引起强伸展体位。这多少可说明偏瘫患者步行中的膝过伸及步行时患肢比健肢更滞后的倾向。对于有脑损伤的成人,无法控制的强烈交叉伸展反射会妨碍步行。
6.屈肌回撤反射
(1)定义和表现:
是用针刺等给新生儿足底以伤害刺激时,小儿足趾伸展、踝部背屈、膝与髋关节均屈曲,以图离开刺激源的反应。
(2)作用:
少年及成人对于足底的伤害刺激表现与婴儿不同。足部常反应为跖屈,如踩在石子上时尽快向足趾分散体重,故跖屈。出现背屈则常是足跟不能离开,或不能处理足底的尖锐物体。
(3)中枢:
在脊髓水平整合。
(4)检查方法:
仰卧,头放于正中位。四肢放松,用针刺或划足底。在同侧肢体可引起膝、髋屈曲,踝背屈,,足趾的伸展,对侧肢体可出现屈肌回撤反射。
(5)持续存在时间:
妊娠28周时可见到本反射,在出生后1~2个月时整合。
(6)临床意义:
应存在时而不出现相应反应,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全,或周围神经损伤,或肌力低下。若反应持续存在到很晚,则会延迟姿势发育,妨碍正常发育。
7.足底抓握反射
(1)定义和表现:
这是用拇指压迫婴儿脚掌时,足趾弯曲并试图抓住目标物体的反射。
(2)作用:
对站立与步行有影响。
(3)中枢:
在脊髓水平整合。是脊髓反射,在脊髓损伤时看不到此反射。
(4)检查方法:
取仰卧位,头中立位,用拇指压迫幼儿的脚掌。在立位也可检查此反射,由与支撑面的接触压迫,也可产生足趾屈曲动作。
(5)持续存在时间:
于妊娠28周时出现,整合晚,整合期约9个月。
(6)临床意义:
本反射不出现或持续存在,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低下,或者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不全或缺失。反射不对称说明单侧脑损伤,反射消失则意味着有脊髓的损伤。若本反射持续存在,小儿即使能独自完成站立与步行动作,也将非常困难。
8.躯干侧弯反射
(1)定义和表现:
是使婴儿俯卧在手上或支撑台上时沿后脊中线外侧约3cm处,从第12肋至髂嵴用指甲轻划,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2)作用:
此反射与拥抱反射在正常新生儿中是最常见到的反射。前者对于自主坐位、立位、步行时保持躯干的对称性、稳定性及独立的头部运动发育均有意义。
(3)中枢:
在脊髓水平整合。
(4)检查方法:
参见(1)。
(5)持续存在时间:
在妊娠32周出现,出生后2个月时被整合。
(6)临床意义:
反应不对称说明有脑功能障碍,若反应持续存在,也许会形成脊柱侧弯。
9.新生儿的颈部翻正反射与身体的翻正反射
(1)颈作用于身体的翻正反射(NOB)
即颈部向一侧旋转时身体也向同方向旋转。
正常新生儿中旋转颈时,颈和躯干如同圆木一样成为一个整体旋转,而不具备幼儿中的那种节段连续性。
颈作用于身体的翻正反射使婴幼儿易于从仰卧位旋转到侧卧位。
在中脑和大脑皮质。
将头放在稍后方正中位,然后向一个方向旋转则可引出作用于身体的颈翻正反射。
此反射通常在妊娠34~37周时出现,可见于早熟的正常体重出生儿与低体重出生儿。到4~5个月时本反射完成节段性旋转,此时反射被整合。
此反射的临床意义较大,若在比4~5个月更大的幼儿中见到此反射,则会妨碍其节段性旋转。小儿将不能利用旋转运动的各要素,也就达不到以后的发育指标。
(2)身体作用于身体的翻正反射(BOB)
使新生儿处于仰卧位,头放于正中,下肢向其胸部屈曲并向一侧翻身,由于身体作用于身体的翻正反射,胸廓、胸部及头部如同圆木一样与骨盆同时旋转。
颈的翻正反射与身体的翻正反射目的在于使婴儿学习从仰卧位旋转到侧卧位。与更成熟的小儿不同,新生儿不能马上就能从仰卧位旋转到俯卧位。
中脑。
参见1)。
出现于妊娠第34周,到出生后4~5个月时整合。
反射延迟存在,将妨碍并延迟节段性旋转的发育。
10.下肢本体感放置反射
(1)定义和表现:
是垂直地抱起婴儿,使其足背部触到前方台子边缘时,下肢的反应如同跨过台子,由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屈曲与踝关节的背屈运动构成。当将其足垂直放置于台子上时,下肢接着产生伸展的反应。
(2)作用:
有各种放置反应,有视觉性的、触觉性的、本体感性的,可分别在上、下肢诱发。视觉性放置与自动步行有关,可使婴儿跨过路上的障碍物进行初步的步行。
(3)中枢:
在脊髓水平整合。
(4)检查方法:
参见(1)。
(5)持续存在时间:
在妊娠第35周时出现,在出生后6周时整合,到2个月时已完全地被整合。
(6)临床意义:
反应不对称说明有脑的一侧性损伤,或肌力低下,或起因于周围神经的损伤。若紧随着一侧脚开始接触后,双脚同时放置,则也可能是异常反应。
11.新生儿的阳性支撑反射
(1)定义和表现:
阳性支撑反射是双下肢伸直并与接触面垂直,当双足牢固地触及接触面时,下肢能支撑体重的反射,阳性支撑反射有两型。一个是新生儿的阳性支撑反射,另一个是更发达的阳性支撑反应或正式站立。
借助阳性支撑反射婴儿可支撑体重,而屈肌回撤反射常称之为阴性支撑反射。
(2)作用:
新生儿、儿童、成人借助阳性支撑反射在双脚与接触地面垂直时,即可支撑体重。新生儿的阳性支撑反射是自动步行时不可缺少的。因其能维持长时间的站立姿势,也是做好其他运动的准备姿势。与成熟型反射不同,新生儿并不能达到单独站立或支撑全部体重。
在新生儿阳性支撑反射整合之后与成熟型阳性支撑反射开始之间有一段发育时期(2~6个月)。
(3)中枢:
在脊髓水平整合。
(4)检查方法:
在检查时要考虑两点:①小儿支撑体重的量;②髋关节与膝关节屈曲或伸展的程度。新生儿的阳性支撑反射中婴儿仅能支撑体重的一部分,髋关节及膝关节有一定的屈曲或伸展。再成熟些的阳性支撑反射则几乎可支撑全部体重、髋关节伸展。
检查阳性支撑反射时,检查者将手放在小儿上臂与胸廓之间支撑其身体和下肢,使之与接触面垂直并使其足与桌面或其他平面牢牢地接触。注意是否能支撑体重,支撑的程度,髋关节与膝关节是部分屈曲还是伸展。
(5)持续存在时间:
在出生时已存在,在妊娠35周时开始出现。到出生后1~2个月时整合。本反射在屈肌逃避反射后发育。
(6)临床意义:
此反射如消失,患儿将难以站立和步行。
12.自动步行
(1)定义和表现:
当新生儿出现阳性支撑反应后,再将他身体向前倾时,他能自动向前迈步,是为自动步行。
(2)作用:
新生儿保持垂直位,足接触到地面产生两种反应。最早是新生儿支撑反射,然后是婴儿的迈步,这是为正常步行准备的反射。自动步行协调性非常好,节奏非常有规律,足跟在踝背屈最强时最早接地,没有可保持平衡的上肢运动。
但自动步行模式与6个月时或6~7个月时或10个月时所出现早期正常模式完全不同。
(3)中枢:
脊髓水平。在人类脊髓损伤时较少见自动步行,脑干及间脑具有调节及帮助本反射的作用。
(4)检查方法:
检查此反射时把持婴儿的双肋及胸部的周围使保持垂直,6~10个月婴儿开始真正步行时其运动很快,有时有分离。可见有明确的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屈曲,足底接地是按“脚尖→足底→足跟”的顺序。真正步行发育时期的早期所见到的脚部接地模式与自动步行正相反使其双脚与支撑面接触,先诱发阳性支撑反射,然后使婴儿向前倾,婴儿即会用双脚交替缓慢地向前迈步。
(5)持续存在时间:
自动步行在妊娠37周开始出现,在出生后2个月时整合。
(6)临床意义:
反应不对称,说明有一侧脑损伤、肌力低下或周围神经损伤。
若自动步行强于新生儿阳性支撑反射会出现共济失调;若新生儿阳性支撑反射强于自动步行会出现痉挛。
13.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1)定义和表现:
紧张性迷路反射是重力方向与头的位置变化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反射。仰卧位促进伸肌群,抑制屈肌群;而俯卧位的作用则正好相反。
另有人证实直立位可促进四肢的屈曲,倒立位可促进四肢的伸展。
(2)作用:
紧张性迷路反射是原始性反射,由重力影响到头内的迷路感受器,从而对身体的姿势产生影响。此反射与颈的迷路性翻正反射随着发育而整合。后一反射起到使头在重力作用下处于正确位置的作用。
紧张性迷路反射在一生中并非完全消失。在中枢神经系统充分发育的状态下,整合了反射的基础,不需费力即可维持运动。
(3)中枢:
紧张性迷路反射是耳石器官来的迷路反应,此反射在延髓水平整合。
(4)检查方法:
对新生儿及婴儿检查此反射时,将头置于正中位,上肢放于体侧,取俯卧位,然后仰卧位。
头的位置及其与重力的关系是反射的激发点。在两种体位时注意屈肌、伸肌的状态。
若俯卧位与仰卧位的姿势反应之间看不出有任何差异时,可被动活动四肢,看是否在仰卧位时屈肌张力比俯卧位时是低还是高。具体方法如下:
a.检者的手放在小儿的头或肩的后方,然后拉小儿到坐位。注意此时是否有因伸肌张力增高而致头及肩对拉起产生的抗力。
b.将小儿双上肢交叉地放在胸前来检查双肩对前屈有无抵抗。若出现紧张性迷路反射则有抵抗,两肩拉向后方。
c.将小儿拉起到坐位时,如头部不跟随身体向前而拉向后方,表明有颈与躯干的伸肌张力的增高。
d.对6岁及以上小儿,令其手不扶膝,从仰卧位坐起。若有紧张性迷路反射,小儿完成动作有困难或有抵抗。
a.使颈部伸展,注意是否有因屈肌张力增加而对颈伸展产生的抵抗。
b.握住小儿两手,向上方伸展,注意抵抗的程度。
c.对出生后4个月或更大小儿,从腋下支撑抬起。注意是否有表明紧张性迷路反射存在的肘屈曲,或是否有表明属正常发育的上肢伸展。
d.对6岁或更大儿童,可令其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头足翘起俯卧位,正常小儿可保持20~30秒。若难以形成这种姿势或仅能保持20秒以下,说明在俯卧位有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
e.在俯卧位此反射明显时屈肌张力增高,双髋关节极度屈曲,不能伸展,故不能俯爬。
(5)持续存在时间:
出生时即可见到,正确的出现与整合时期尚不明确,大约在出生后6个月时整合。
(6)临床意义:
仅应一段时期出现的紧张性迷路反射若总是持续存在,则会妨碍运动发育。
在俯卧位时,不能抬头,不能用前臂支撑体重,不能用伸开的手臂支撑体重,也不能从俯卧位翻身到仰卧位;在仰卧位时,小儿不能为坐起而抬起头,也不能将手拿到正中,手无法放入口中,不能吮指,不能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这些均是因伸肌张力过大而受到的妨碍。
优势的紧张性迷路反射,使小儿获得头部控制及翻身的能力受到损害。因此,再想获得更高的发育目标就更困难或不可能。运动的灵巧性必须是屈肌张力与伸肌张力之间微妙的平衡。
若紧张性迷路小儿想坐的话,小儿需头部完全屈曲、后背成弯弓才可坐下,若头部伸展则小儿倒向后方,小儿不能成膝手位及俯爬位,更不能站立、行走。若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尤其在小儿坐时易导致屈曲或伸展的挛缩或后弯,故不要长时间取坐位。
大龄儿及成人均有紧张性迷路反射的痕迹。人们会有双侧性协调运动,在躯干正中线交叉及熟练掌握运动程序的艰难经历。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抑制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动作。因这是位置性或迷路性反应,可由各种体位变化来防止挛缩。
14.上肢(本体感)放置反射
(1)定义和表现:
从后抱住新生儿,将其手背碰向前方的桌边,其肘、肩关节首先屈曲,然后伸展,手背伸,手指伸展、外展。将手放置在桌上。
(2)作用:
上肢的本体感放置反射对用前臂来支撑体重及以伸展手来支撑体重是必要的。
(3)中枢:
对足及手背压迫后伸张而诱发出本体感放置反射是在脊髓及脑干水平整合。视觉性及触觉性放置反射在皮质水平整合。
(4)检查方法:
参见(1)。
(5)持续存在时间:
下肢反射出现在妊娠8个月零3周时,而上肢则到足月产时才出现,两者均在出生后2个月时被整合。
(6)临床意义:
反应不对称说明有一侧脑损伤或肌力低下或周围神经损伤。
15.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1)定义和表现:
ATNR是由颈部旋转而引起的姿势固定反射。头旋向一侧时四肢产生如同拉弓射箭样的典型姿势。如头向左旋转,左肘如持弓样伸展、右肘如拉弓弦样屈曲。下肢的反应同同侧上肢的屈曲或伸展。
(2)作用:
ATNR的作用有多面性。在正常婴儿中ATNR肢位是新生儿最早所见与手有关的肢位,在正常小儿及成人,则是为了运动活动的支持性框架。ATNR是非支撑性紧张运动支撑的框架。
(3)中枢:
ATNR由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及颈部肌肉来的本体感性冲动而引出,其输入路径是通过上位颈髓神经根,整合水平为延髓。
(4)检查方法:
对正常婴儿检查时,使之处于仰卧位,然后用视觉性刺激引导头向一侧旋转,然后观察两侧上、下肢的姿势,其枕向侧上、下肢屈曲,面向侧上、下肢伸展。
在检查ATNR时必须区别由检查者转头的被动旋转模式的程度及与主动性转头姿势的区别。在反射中上肢强于下肢。
对6岁以上可用下面几种检查方法:
1)伸腕检查:让小儿站立,臂屈曲到肩的高度,肘伸展腕关节为中立位,闭眼并保持这一姿势。然后向左、右旋转头,观察其上肢的姿势。可发现被动转头时枕向侧上肢对伸展产生的阻力。
2)膝手位检查:小儿取膝手位,被动地旋转头部,观察枕向侧上肢的屈曲程度。明显的肌张力变化与枕向侧上肢屈曲大于30°为异常。
(5)持续存在时间:
ATNR出生时明确。妊娠2~5个月的胎儿、其ATNR姿势随月龄加大而加大。婴儿产生的ATNR顶峰在1~2个月,到6个月时被整合。但无论在紧张还是非紧张状态下,在年长儿及成人仍可诱发出ATNR。但这不妨碍运动活动,而是起到加强自主运动的框架作用。
(6)临床意义:
在持续存在ATNR但不占支配地位的大龄儿及成人中会损伤运动的灵活性及双侧运动的协调性,也损害阅读和理解力。在有脑损坏及变性疾病中,占支配地位的ATNR会再度出现。
若ATNR超过整合期仍持续存在,并在所有年龄均占支配地位的话,则不能获得姿势的对称性,也就会影响正常的运动发育。如ATNR占支配地位,则会妨碍婴儿摸索、触摸自己,双手也不能够到正中,不能玩游戏,不能够到嘴边吸吮,但这些动作对于身体发育、自己进食及穿衣服都是很必要的。
ATNR优势的婴儿在俯卧位及仰卧位时不能对称地抬起头,也不能伸手抓物品及以正常形式翻身,没有支撑也坐不了,步行时也不能保持充分的平衡。如ATNR持续存在则几乎不能发展到所有重要的运动发育阶段。持续占支配地位的ATNR还会引起脊柱侧弯、髋关节半脱位、脱位等变形。ATNR优势小儿沿180°弧追踪物体也有困难。视觉性注视及追踪不充分,则对伸手、抓取均有影响。在大龄儿对读书、写字均有不良影响。若存在ATNR,正常婴儿也不能越过正中追踪物体。
16.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或TNR)
(1)定义和表现:
TNR是指在头伸展时,上肢的伸肌张力占优势,下肢的屈肌张力占优势。头部屈曲时则正相反。
正常成人的反应与动物及婴儿的反射不同,成人的头屈曲时四肢均屈曲,头伸展时四肢均伸展。
(2)作用:
TNR可促进膝手爬,为了能以上下肢作此运动必须采用这种姿势。
个体肌张力受到ATNR、TLR、STNR这些本体觉或迷路性反应的影响,并随其数量的多少而变化。故也很难确定哪种反射占优势。
(3)中枢:
刺激来自于第1、2颈髓节段的本体觉。在延髓水平整合。
(4)检查方法:
TNR可根据年龄采用下面3种姿势之一来检查。①用手支撑小儿腹部,让他在俯卧位姿势下,头足下垂。②将小儿放在坐位检查者的膝上。③使小儿取膝手位。
先屈曲头观察四肢反应,然后使头伸展观察四肢变化。常常是下肢的反应比上肢明显。若不出现反应时,被动屈曲或伸展头,观察变化。
(5)持续存在时间:
TNR在6个月龄时出现,8~12个月龄时被整合;TNR在ATNR被整合后出现。
(6)临床意义:
在TNR存在情况下,步行及从站立到坐下均会有一定困难。持续存在的支配性TNR也许会产生脊柱的屈曲变形。
17.掌抓握反射
(1)定义和表现:
触及手掌时仅仅产生手指的屈曲,不产生手整体的屈曲,这就是掌抓握反射。
(2)作用:
出现了掌抓握反射后,手掌即可充分抓握,就能抓住玩具等。
(3)中枢:
牵拉反射整合中枢在脑桥。抓握反射虽然整合中枢也是处于皮质下,但正确位置尚不明确。
(4)检查方法:
取仰卧位、头居中。检查者由尺侧将食指轻轻插入小儿手掌,轻按手掌面。首先出现的是由手指快速屈曲与内收构成的捕抓相,然后是由手指持续屈曲构成的握持相。
(5)持续存在时间:
出现于足月出生新生儿,出生后4~6个月时被整合。与牵拉反射对应密切。
(6)临床意义:
掌抓握反射占优势的小儿及成人,拿、握物体均困难。一旦握住又难以松开。
18.联合反应
(1)定义和表现:
联合运动是指对侧身体一部分进行自主运动时,安静侧肢体也出现不自主运动。联合运动与联合反应常被人们混用而导致混乱。联合反应与肌张力改变、关节运动有关。当有肌张力增高时,称为联合反应。4岁以下小儿用单手紧握橡胶玩具达15秒后,即可观察到对侧肢体反应。
(2)作用:
联合运动反映出婴儿处于对粗大运动不能完全抑制,又不能完全进行分离运动的状态。随年龄增大,可见有运动幅度的明显下降,这是由于成熟而使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能力加强所致。婴儿对早期的刺激表现出扩散的运动反应,正常发育成熟后,运动反应表现为局限性的。
(3)中枢:
这些运动是在脑干水平完成的。一直存在到8~9岁时大脑皮质参与抑制这些运动。
(4)检查方法:
可使用两种运动方式检查4岁以上小儿:①顺次进行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对指运动;②前臂的快速交替运动。
小儿取坐位,让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分别按顺序与拇指相碰,让另一侧手的手掌向上放置,观察这一侧上肢。
让小儿用前臂做旋前旋后运动,以约每秒1次的速度分别用手背、手掌叩击大腿,熟练后尽量快做。观察对侧肢体的反应以及同侧运动进行的是否顺利,是否协调。
若出现联合运动,让小儿注意到,然后再做一次看小儿能否抑制这些联合运动。能抑制的话,说明皮质可发挥作用。
(5)持续存在时间:
到9岁时联合运动开始减少,也常见有到八九岁时联合运动仍不能抑制,但看不到有肌张力亢进。
(6)临床意义:
持续且不自主的对侧联合运动存在表明有神经发育不成熟。过了8岁仍有联合运动,则说明有神经系统功能不全,自主性抑制尚未发挥作用。有肌张力亢进,表明有脑损伤。联合运动是中枢神经抑制机制缺乏所致,从联合运动的幅度可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功能的状态。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用力做自主运动在对侧会出现反射性肌紧张,并引出自主运动。
因联合运动而致的肌痉挛是形成挛缩及变形的要素。
(二)抓握反应
1.本能性抓握反应
(1)定义和表现:
本能性抓握定义为伸手去抓握的复杂协调运动。由拇指与食指的对掌及掌抓握,形成各种形式的有功能抓握。
(2)作用:
抓握是灵长类区别于低级动物的一种运动形式。而人类的抓握技巧使人得以与其他灵长类区别。抓握是新生儿从最早的反射活动向成人的细致运动技巧的发育。根据发育将反射性抓握分为三种类型。在原始反射部分已介绍了牵拉反射与掌抓握反射。第3种是更成熟的本能性抓握反应。
(3)中枢:
中枢在大脑皮质。
(4)检查方法:
方法较简单,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进行。如将水杯放在桌上,然后用手握住。利用拇指与食指对掌可进行许多种功能性抓握,如将针放在桌面上,然后用拇、食指捏起。
(5)持续存在时间:
本能性抓握反应起始于出生后4个月时,到11个月时成形,持续终生。在4~10个月之间出现抓握反射的分化,当接触手指的掌侧指腹表面,仅产生该指的屈曲时,意味着出现手指的独立。掌抓握反射的分化是手指独立的开始。本能性抓握反应的出现是掌抓握反射分化的一部分。
(6)临床意义:
掌抓握反射分化与针对接触刺激出现手的指向性是本能性抓握反应的开始。在4~6个月大时,如接触手的桡骨部分,手产生旋后,这就是手的指向性。在桡骨反应建立后接触手的尺骨侧,会产生手向目标物的旋前动作。
到6~8个月大时,接触后手不仅指向目标物,而且会探寻目标物。到8~11个月大时,手指不仅指向、探寻从桡侧来的目标物,而且会抓握目标物。
由掌抓握反射与触觉的敏锐化,使指向性探寻与抓握的准确性提高,形成了高水平的抓握。
2.逃避反应
(1)定义与表现:
随着抓握反应的出现也发生了与之相反的逃避反应。当接触手背时,为逃避这一刺激,肢体会出现旋转、屈曲或伸展、内收或外展的运动,称为逃避反应。
(2)作用:
牵拉反射使新生儿可快速握持住物体,但上肢呈全屈曲模式。掌抓握反射的发育,婴儿可长时间握持物体,但上肢已不是屈曲的模式。安静时由于牵拉反射使手指握紧而由于逃避反应使手指稍松开。无论在安静还是活动情况下,手指位置由抓握反射与逃避反应的瞬间相互作用所决定。
(3)中枢:
脊髓。
(4)检查方法: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儿,在仰卧位、坐位、立位均可检查。在立位检查时,伸臂至与肩平、头居中、闭目;触手背,注意上肢姿势,在出现强逃避反应同时,手有时出现手指伸展,多少伴有腕关节屈曲。
(5)持续存在时间:
逃避反应见于出生时,到10个月时发育到最强,6~7岁时才被整合。在出生后的6~7年间抓握反应与逃避反应间有一定作用。
(6)临床意义:
逃避反应占优者,伸手会出现失调以及出现运动失调模式,也难以抓握住物体。
(三)翻正反应
1.空间性翻正反应
(1)迷路性头翻正反应
翻正反应是动物在空间处于异常姿势时颈部及躯干为回到正常姿势而产生的反应。对迷路耳石的刺激及由此产生颈部肌肉收缩使头翻正,称迷路性头翻正反应。
若没有翻正反应作用于身体,则婴儿不会学会坐或站。翻正反应有两种:一种是由四肢来支撑身体的反应;另外一种是由空间与地面关系而决定方向的反应。
婴儿利用其他一些反应及这些翻正反应才可达到翻身、坐、爬、膝手爬、站立、步行等运动。
迷路性头翻正反应使头部在空间保持直立位,并且使头回到正常直立位。
人类翻正反应在空间及与地面关系中保持姿势正常方面起作用。
迷路性头翻正反应整合中枢在中脑水平的红核。
检查6个月大小儿时应遮目以除外视翻正反应的影响。正常检查体位,遮住小儿双目,检查者将手插入婴儿的腋下,使婴儿的头与身体垂直于桌面,以保持在水平位。当使小儿躯干倾斜时,如反应正常,其头将自动回到与水平位垂直的位置上。
蹒跚步行的小儿及更大小儿常会抑制此反应。尤其在不信任检查者时,这种故意的抑制性反应不应认为是异常的。
迷路性头翻正反应是否出生时就可见到尚有争论,到出生后2个月时所有姿势都可见到,到6个月时由其他反应如视翻正反应来补充加强,到出生后8个月时已明确建立起来。
本反应在出生时至2个月大期间出现,持续终生。
小儿靠意志不能控制头部时,若小儿在正常位时头部不能活动,则说明是发育不良或病理状态。
(2)视翻正反应
是在睁眼情况下出现的头翻正反应。
由迷路性头翻正反应与视翻正反应的相互作用,使在步行时头相对于地面在空间保持直立。
视翻正反应由大脑皮质来整合,尤其由枕叶皮质整合。
检查者应观察被检查者在俯卧位、仰卧位、坐位、立位下头的运动。检查最早的线索是观察头的控制状态。由观察头的控制程度可看出头的翻正是完全延迟、还是部分延迟。
视翻正反应在出生时即可见到,与迷路性头翻正反应一样,到2个月大时才能明确见到。持续终生。
若无头部控制,则不能在没有帮助情况下达到坐、爬、立、步行。
若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可强烈抑制翻正反应。
(3)身体作用于头的翻正反应(BOH)
由身体来的刺激引起头部翻正的反应称为身体作用于头的翻正反应。如身体一部分接触支撑面时抬头。
控制头部的3个反应为:①迷路性头翻正反应;②身体作用于头的翻正反应;③视翻正反应。这些反应与小儿的运动发育有关。在新生儿中BOH可使小儿在俯卧位时抬起头,若无此反应小儿会有窒息危险。由于有这些反应的帮助,婴儿才能学会坐、站起、站立、步行。
整合中枢在中脑。
小儿取俯卧位、遮目,看小儿在支撑面上能否控制头。因不能除去重力影响,会产生迷路性头翻正反应。有异常时,再需检查迷路性头翻正反应是否异常。在控制头部的三个翻正反应中仅迷路性翻正反应可分离出来予以检查。
迷路性头翻正反应在出生时就有,身体作用于头的翻正反应则在出生时没有,直到出生后2个月时才明确出现,持续到5岁为止。
若这些翻正反应在适当时期仍未确立,则小儿不会有合适的运动经验,至少也会延迟小儿的运动发育。若看不到这些反应则说明是处于病理状态。
(4)颈作用于身体的翻正反应(NOB)
头部转动后,接着是胸廓转动,然后是骨盆转动。
能很好地调整好沿体轴的旋转,使婴儿由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颈作用于身体的翻正反应在使婴儿翻身及所有旋转运动模式的发育上是必需的,可将此反应应用于训练翻身及旋转模式上。
在中脑水平整合,与其他翻正反应一样依赖红核。
检查时一般可观察婴儿、小儿、成人从仰卧位到俯卧位变化时的运动模式。
可将小儿或成人处于仰卧位,当头转向某一方向时观察躯干的运动。
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消失后,10个月大时出现,持续到5岁。
若一侧比另一侧反应强,则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是病态,若无反应则会缺乏身体的旋转模式。
(5)身体作用于身体的翻正反应(BOB)
它由地面与身体表面的接触而诱发,产生肩、胸廓、髋与骨盆的旋转。
头未在正常位置情况下,BOB使身体相对于地面保持正常位置。
整合中枢在中脑的红核。
通过BOB可观察婴儿、小儿、成人怎样从仰卧位到坐位、立位。①观察是否能翻身到俯卧位、到膝手爬,站起。若能,则表示小儿发育年龄应在10个月至2岁间。②观察能否屈曲下肢成单膝立位,能做到,则发育年龄为2~3岁。③若小儿不需旋转即可坐起,发育年龄为4~5岁。
在评价患者时除考虑反射活动及肌力外,还需考虑疾病及其发展情况、关节功能及服药情况。若不需身体翻转即可成站立位,虽未能观察到BOB,仍可评价这一反应。取仰卧位,一侧下肢屈曲至前胸,身体沿长轴向一侧旋转,观察是整体翻转还是阶段性旋转即可看出。
BOB反应见于出生后4个月,持续至5岁。
翻正反应欠缺时,婴儿难以控制头、翻身、坐位及步行。
翻正反应对治疗者有3个意义:①确定年龄;②未见有运动或控制时可用做治疗;③抑制不必要的运动。
(6)抬躯反应
抬躯反应是由迷路性头翻正反应、身体作用于头的翻正反应、视翻正反应复合而成。手放在俯卧位小儿的乳头与脐之间抬手,使小儿悬空,此时小儿产生头部和脊柱的伸展。有节律的踢踏可在86%的4个月大婴儿中见到。婴儿的双上肢并不能下垂,双肘处于屈曲或伸展位,双前臂处于旋前位,肩拉向后方。
在抬躯反应中,头、颈自发伸展后,脊柱伸展,并出现双髋关节的部分伸展,肩胛骨收向后方。头的自发伸展是受到迷路性头翻正反应、身体作用于头的翻正反应和视翻正反应的影响。颈部伸展波及髋关节及脊柱伸展,是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作用。
①摆脱屈曲肢位;②有助于在仰卧位时头的伸展。
伸肌张力使小儿先用前臂支撑身体,再伸展肘部使支撑身体变得容易。此时,双髋关节伸展并双下肢外展。这样的肢位有助于过渡到立位。即双髋关节外展、外旋、足底与地面接触,已表明可由自己的双下肢来承受体重。抬躯反应可促进俯卧位时的伸展,故导致紧张性迷路反射整合,并获得坐位、立位。
抬躯反应由几个反射、反应复合而来,故整合水平并不在一个位置,而是广泛地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参见1)。
在出生后3个月开始出现,5~6个月达到最高峰,到出生后12~24个月时被整合。抬躯反应的出现与身体作用于头翻正反应、迷路性头翻正反应、视翻正反应、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弓的出现与确立是一致的。
抬躯反应缺乏会伴有肌张力低下或运动神经元疾病及精神发育迟缓。过分的抬躯反应或异常高的伸肌张力与痉挛及肌张力增加有关。抬躯反应建立迟缓会导致发育延迟。其结果使头足翘起的俯卧位、坐、立位获得延迟。
2.阳性支撑反应
(1)下肢阳性支撑反应
是当脚与地面接触时,下肢能伸直以支撑体重的反应。婴儿、小儿、成人将脚踩在地面上时,身体从垂直方向上承受重量。它有两类:一个是新生儿的阳性支撑反应,另一个是由反射而来的成熟型、能支撑体重成立位的阳性支撑反应。
其目的在于使小儿及成人在垂直方向上保持立位及承受体重。诱发刺激是本体感觉性的(伸张)与外部接受性的(接触)。双脚踩在支撑面时,其内部肌开始伸张,并使屈肌群与伸肌群同时收缩,增强下肢伸直的稳定性。这使下肢可以支撑体重,才能够站立。
伸肌挺伸可认为是过分的阳性支撑反应。但在这个反应中未见屈肌群与伸肌群的共同收缩增强,而是伸肌群主要发挥作用。
脊髓。
①婴儿支撑体重程度;②髋关节与膝关节屈曲与伸展程度。
新生儿阳性支撑反射仅部分支撑体重、双髋、膝关节少许屈曲。而成熟型阳性支撑反应可支撑全部体重、双髋、膝关节伸展。检查成熟型阳性支撑反应的肢位与检查新生儿反射的肢位相同。详参前述。
下肢成熟型阳性支撑反应出现于出生后6~9个月,终生存在。
直立时不能支撑体重的婴儿不能独自站立、步行,有过分阳性支撑反应的小儿也不能独立站立、步行,即使偶尔能用过分阳性支撑反应来学习步行,也不会步行。
由于受到全伸肌模式支配,故在有过分阳性支撑反应的小儿中会有下肢内旋、内收,双膝关节伸展,双踝关节跖屈、内翻。
这样的小儿在步行时前掌先着地,带来了伸展与接触,结果在下肢出现异常伸肌肢位。这种强化伸肌肢位妨碍体重在双下肢间转移而出现双下肢分离,故无法步行。小儿足跟不能着地,也不能背屈,即使能转移体重也不能取得平衡。故为了保持平衡必须使用头部、躯干及其他部分。此连锁反应会影响步行模式。反应亢进的小儿坐下、站起、上下楼梯都很困难。前掌部接触到地面后同时会诱发下肢的伸肌模式。下肢伸肌加强姿势会导致如髋关节脱位、脊柱侧弯等变形,并且这种姿势会加大联合反应与痉挛。
(2)上肢阳性支撑反应
将婴儿悬空在水平位然后朝地面下降,使之接触地面,小儿能用肘或手支撑起肩背部,是为上肢阳性支撑反应。
可帮助婴儿在保持坐位时用双上肢及单臂支撑。爬行、爬高时也必需双上肢的支撑反应。小儿一旦获得步行能力就不用双上肢来支撑了,这些反应在膝手爬及步行中失去平衡时马上出现。成人也如此。
反应的整合水平在中脑或丘脑。完全支撑反应即从动态至静态使下肢产生变化,或相反动作仅在中脑丘脑完好的动物才有充分发育。
把婴儿放在地面上取俯卧位观察上肢的位置。参见1)。
新生儿不出现上肢支撑反应。到3个月大时,婴儿在肘屈曲位出现阳性支撑反应,由此在俯卧位时用前臂来支撑身体,同时抬起头,使胸廓离开地面。到出生后4~6个月大时,婴儿在俯卧位时可伸展双手腕、肘,用双手掌支撑体重。
缺乏上肢支撑反应会延迟在俯卧位的发育,即用手支撑的坐位、爬行、爬高的移动均会延迟获得。也会导致上肢保护反应的发育延迟。
未获得阳性支撑反应说明有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性的功能低下,反应不对称说明有一侧大脑功能障碍、肌力低下或者周围神经损伤。
(四)平衡反应
平衡反应是身体为保持、控制重心于稳定位置而做出的自动反应。引起平衡反应需3个条件,故可分为3个范畴。第一是防护反应;第二是倾斜反应;第三是姿势稳定反应。
防护反应在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发生。
1.防护反应
(1)视放置反应(上、下肢)
视放置反应是在重心移动时,由视觉刺激诱发,这是一种防护反应,刺激是视觉性的。原始的本体感放置反射被整合时,在上肢及下肢出现由视觉诱发的视放置反应。表面放置反应由表面刺激而产生,与视觉性放置反应有区别。检查时需遮目,这将引起小儿不适,另外这两个反应几乎同年龄时出现,故没有必要再检查表面性放置反应。
放置反应原本用于保护人在走路时避开障碍物。
在膝手爬时、边看边伸手够物、抓物时和把双手放在正确位置上,视放置是必要的。
下肢的视放置与独立步行有关。
视及表面性放置反应在皮质整合。
保持小儿身体于垂直位并移动支撑面。小儿看到桌边接近时会产生放置反应。反应如本体感放置所见一样:下肢屈曲,然后企图在支撑面上支撑体重而伸展,为躯干接近支撑面时上肢先屈曲,手腕伸展要在支撑面上支撑体重、手指伸展、外展,最后伸展上肢。
上肢视放置反应出现于3~4个月大时,下肢出现于3~5个月大时,持续终生。
出生5个月以后仍没有视放置反应,也许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面障碍或感觉运动障碍。也要注意引出这些反应时所需刺激的差异。如在双手可引出视放置反应、双脚也许只引出本体感放置。这种差异说明下肢障碍可能重于上肢。
(2)防护性伸展反应
防护反应的第2组是防护性伸展反应,指在身体受到水平及斜向来的力量而倾倒时,伸展肢体予以防护的反应。又称降落伞反应、支撑反应、下降反射。
防护性伸展反应在身体重心移动时防护身体不受伤。这些反应持续终生。
这些反应的整合水平一般认为在中脑,也有认为在基底节或在皮质。
【上肢】
重心前移倾跌时上肢会有前方防护伸展反应,同样也有侧方、后方的防护伸展反应。这种反应是上肢防护反应中最后一个重心向后倾跌时出现。
婴儿用上肢来支撑坐或做膝手爬时必需前方防护伸展反应。在俯卧位下伸展双上肢或支撑时及用手臂支撑坐、膝手爬时必需前方防护伸展反应。侧方防护伸展反应在小孩及成人向左右倾倒时保护自己。在坐位的支撑及保持平衡中使用上肢的防护反应。在婴儿不用前臂坐时,前方及侧方防护伸展反应是必需的。出现了这3个防护反应,可保持良好的坐位平衡,并能旋转身体。这些防护反应与上肢阳性支撑反应协调,使得小儿及成人能从俯卧位或仰卧位坐起,并可决定在膝手爬及爬高时双手、双膝位置,使不需旋转从仰卧位到立位成为可能。若没有这些反应,则很难完成需高度平衡的动作。
详参前述。
检查前方防护伸展反应时,沿胸抱住婴儿保持在水平俯卧位。在桌子上突然使婴儿头部及上躯干倾倒,观察有无肩的屈曲与肘的伸展。正常可见到肘的伸展及肩的屈曲,也可有手指的伸展与外展。一旦双手触到某一支撑面上,小儿会用伸展双臂来支撑,此即阳性支撑反应。侧方防护伸展反应在成人也很容易诱发,用力推被检者的一侧肩至完全失去平衡程度,注意被推侧与对侧的腕、肘的伸展,手指的外展、伸展及肩关节的外展。手接触到支撑面后会诱发阳性支撑反应。检查后方防护伸展反应时,将小儿双下肢放在前方形成对称坐位。用力向后推小儿使其失去重心。完整的反应是双上肢向后方的伸展。
前方防护伸展反应先于侧方和后方的防护伸展反应出现,常在出生后6~7个月时出现,同时婴儿具有向前方抓物体的能力。侧方防护伸展反应一般在出生后7个月时出现,后方防护伸展反应出现于出生后9~10个月。持续终生。
防护伸展反应欠缺或发育延迟说明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整体发育障碍。应是对称性反应,而出现不对称反应时说明有脑的一侧功能障碍或周围神经及肌肉的障碍。未能抑制前方与侧方防护伸展反应而跌倒常产生科勒斯(Col1es)骨折、肘关节半脱位、锁骨骨折等。抑制后方防护伸展反应在跌倒时也会避免外伤。故运动员、舞蹈家等应掌握跌倒技巧。
【下肢】
下肢的防护反应是在失去平衡时为保护身体而发生的膝伸展。为理解方便将该反应分为3组:①下方防护反应;②防护性踉跄反应;③防护移动反应。
向侧方拉受试者使偏离重心稳定位置,被拉者为恢复平衡而向侧方迈出一步或交叉迈出一步的反应即为踉跄反应。
下肢出现的第3个反应为移动反应,其表现是使儿童或成人取立位,抓住同侧手与脚,使髋与膝屈曲。拉屈曲髋、膝侧的前臂,屈曲的下肢为防止跌倒而伸展并且外展。
婴儿刚开始学步时尚无踉跄反应,故常常跌倒,此时可利用上肢防护反应来保护自己。未发育或未完全形成踉跄反应的小儿及成人缺乏安全性,只要重心改变就会失去平衡而跌倒。若上肢防护反应也未出现,则更麻烦,因为没有防止自身受伤的手段。
移动反应不仅代偿失去平衡,也可促进侧方的踉跄反应。
详参前述。
垂直抱住小儿,快速使脚落向支撑面,最明显的动作就是膝关节的急速伸展。正常小儿除了膝关节伸展外,还有髋关节外展及外旋以及踝关节的背伸。下肢痉挛的小儿只见有膝的伸展,其他动作与正常儿所见相反,有髋关节的内收、内旋及踝关节跖屈。踉跄反应与移动反应的检查同(1)。
下方防护反应在出生后4个月时出现,保护踉跄反应在出生后15~18个月或以后才出现,移动反应与踉跄反应同时期出现于15~18个月间。持续终生。
缺乏下肢防护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发育不全,也可能是周围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
2.倾斜反应
(1)定义和表现:
倾斜反应是身体支撑面倾斜而致重心偏离稳定状态时,为维护身体平衡而产生的自动反应。倾斜反应是平衡的第2个范畴,随支撑面倾斜速度不同反应方式不同。快速倾斜仅刺激迷路,慢速倾斜则引起迷路反应与本体感性反应。
视觉与深部感觉及前庭器官均在倾斜反应中起作用,故可遮目除外视觉影响。
(2)作用:
早期的俯卧位倾斜反应在俯卧位时伸展上肢来负重是必要的。俯卧位、仰卧位倾斜反应与早期坐位倾斜反应婴儿不必用手支撑坐。婴儿在7~8个月时可不用手支撑而坐。故俯卧位与仰卧位倾斜反应与早期坐位倾斜反应在这个月龄时可产生。坐位倾斜反应与早期膝手爬反应对于爬行是必要的。膝手爬位倾斜反应与早期立位倾斜反应对于站立与步行是必要的。运动发育阶段需要像这样在特定发育时期的早期倾斜反应,不到一定发育阶段不会形成倾斜反应。
(3)中枢:
在皮质整合。
(4)检查方法:
让小儿或成人在支撑面上取俯卧位、仰卧位、坐位、膝手位或立位,分别向侧方、后方、前方倾斜。向左侧倾斜时应达到脊柱出现右侧弯的程度。脊柱的弯曲是迷路反应。上肢伸展外展,头旋转可产生二次性本体感反应。
让一个人坐在床边,上有一木板。慢慢抬床板一侧6~8cm,观察脊柱的变化。再抬起木板,看脊柱侧弯侧上、下肢是否在肩关节与髋关节处出现外展。快速抬起12~15cm高,会看到侧弯侧肩外展、肘伸展。这是防护平衡反应。如使坐板者慢慢向左倾斜,则会看到右侧上、下肢外展与伸展。当向左快速倾斜超过能保持平衡的限度时,可见到左侧上、下肢的外展与伸展。
(5)持续存在时间:
倾斜反应在正常发育阶段出现,俯卧位反应在5个月时,仰卧位及坐位反应都在7~8个月时,膝手爬在9~12个月时,立位在12~21个月时出现,均持续终生。
(6)临床意义:
应出现倾斜反应而未见到,说明发育迟缓或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3.姿势稳定反应
(1)定义和表现:
平衡反应的第3型为姿势稳定反应。此反应是在瞬间动作或身体在外力作用下失去稳定时,身体整体或个别部分自动地运动以恢复平衡的反应。
(2)作用:
维持平衡。
(3)中枢:
皮质。
(4)检查方法:
让小儿或成人做自主动作或对其施加外力的刺激。与倾斜反应一样,加上外力后,观察受力侧肢体的外展与伸展、脊柱的侧弯。外力很强时恢复平衡不可能使用姿势稳定反应时可观察到防护反应。
检查姿势稳定反应时,可使婴儿在俯卧位伸展上肢支撑体重的状态下,施加横向外力。检查接触侧上肢产生伸展与外展,对侧上肢产生紧张。在进行自主运动检查时,可在小儿或成人处于坐位时进行,施加外力于身体右侧,则脊柱向左侧弯,然后注意观察。
(5)持续存在时间:
出现时期与倾斜反应时期相同,俯卧位反应于6个月时,仰卧位及坐位反应于7~8个月,膝手爬反应9~12个月,立位反应12~21个月时出现。持续终生。
(6)临床意义:
平衡反应用于治疗,也可用于评价神经肌肉及发育阶段。平衡反应发育迟缓或不完全则所有姿势很难维持平衡。
(五)其他
1.两栖运动反应
(1)定义和表现:
两栖运动反应是由于骨盆上提产生自动的髋、膝关节的屈曲。
(2)作用:
在早期阶段作为婴儿腹爬时向前移动的推进力而起作用。治疗者上提骨盆,则在同侧产生自动的肩、髋、膝关节的屈曲。
(3)中枢:
由中脑来整合。
(4)检查方法:
头居中、手臂屈曲放在头旁,脚伸展位,俯卧位。上提一侧骨盆,观察体侧的上臂及下肢出现的反应,再反复查对侧。
(5)持续存在时间:
6个月时开始出现,持续终生。
(6)临床意义:
反应不对称说明有脑的一侧损伤。此反应出现延迟说明有发育延迟。
2.紧张性腰反射
(1)定义和表现:
这个反射是由上躯干与骨盆的位置变化而产生的。上躯干相对于骨盆在四肢旋转、侧屈、前屈、后屈时肌张力有明显的改变。此反射是当胸部向右旋转时,右上肢的肘关节屈曲与右下肢的伸展。
本反射在许多运动比赛时可见,如用右手掷铅球,右利者最初上躯干向右旋转,右肘关节屈曲,体重由伸展的右脚来支撑,左上肢伸展,左下肢屈曲。
(2)作用:
紧张性腰反射用于引出某一模式的运动。
(3)中枢:
整合中枢尚不明确,大约脊髓水平。
(4)检查方法:
参见(1)。
(5)持续存在时间:
终生。
各种反射出现反应的时间及整合期间见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