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别阴阳,分清急缓
1.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郭老认为临床医生面对病人,第一个任务就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对一个病的治疗,只要分清阴阳,遣方用药的大方向就算不中也不远矣。如不辨清阴阳,大方向错了,就一切都错。如寒证误辨为热证,热证误辨为寒证等,不仅无效,反而加重病情。面对病人,辨别阴阳,就是辨别阴阳失调的状况。
阴阳失调,是指人体阴阳双方力量对比失去均势,出现阴阳偏盛偏衰,以致阴阳升降运动紊乱,阴阳平衡、协调关系破裂的病理状态。
阴阳失调有下列几种常见形式:
(1)阴盛阳衰:
是指阴阳量的差异性表现为阴>阳,优势的阴高于正常水平,弱势的阳低于正常水平。《素问·调经论》云:“阳虚生外寒……阴盛则内寒”的证候。
(2)阳盛阴衰:
是指阴阳量的差异性表现为阴<阳,阳居优势高于正常水平,阴居弱势低于正常水平。此即《素问·调经论》云:“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的证候。
(3)阴阳俱虚:
是指阴阳量均低于正常水平,此即《灵枢·终始》所谓“阴阳俱不足”的病理变化。
(4)阴阳相错:
人体是由多个阴阳单位组成(如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等),在正常情况下,各个阴阳单位自身是处于动态平衡,假使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人体两个以上阴阳单位平衡破裂,使得其中有的单位阴>阳,有的单位阴<阳,这种状况同时出现,即《灵枢·根结》所谓“阴阳相错”的病变。现今所说的“阴阳混淆”“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等证候即属此类。
(5)阴阳之变:
是指阴阳失调的性质转变为与原来的病理性质相反的病理状态。此即《灵枢·论疾诊尺》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化也。”就是讲的阴阳严重失调时,阴证转阳证,阳证转阴证等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6)阴阳交亏:
是指在阴阳失调过程中,阴阳双方互为因果,互相削弱,不断减损的病理状况。现时人们习称之“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7)阴阳胜复:
是指阴阳的变化,阴盛阳衰,阳亢阴虚是它们发展不平衡的一方面。而阴盛阳复,阳盛阴复是这种不平衡的反作用的另一方面。在邪正交争的过程中会出现阴阳胜复的现象。
(8)阴阳离决:
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阴阳双方失却互相助长、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力量,形成各自分离、决裂和散失的状态,是阴阳失调的严重结局,多意味着死亡。多是阴阳极度偏颇,甚至亡阴亡阳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