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脉学辑要
自 序
盖闻泰西医用听声筒,审察疾病之器也。中国医重诊脉法,审察疾病之诀也。道固不同,学亦有异。医有中西之分,由来久矣。溯自 《灵》 《素》 《甲乙》 《难经》,创言脉诀,至晋王叔和先生,推著 《脉经》,为脉法之大成。自后诸家论脉,各有至理,然皆词语繁重,旨意深远,纵能潜心考究,未易豁然贯通,所以然者,因未得易简之方耳。因念 《经》称望闻问切,神圣功巧,莫近于切脉之道。而切脉之道,莫要于寸口之脉。盖百脉皆会于寸口,如江河之朝宗于海,苟能探得其要,而于今之疾病,思过半矣。予更近取譬之,以为人一身之经脉,犹电线也。电线设有阻梗,视电机能知损之所在,犹脏腑或有乖违,诊寸口能知病之所在。电机,寸口也,名虽不同,而理则一也。故诊寸口之脉,能知三因之百病。果能三部九候,指下分明,则病之浅深吉凶,人之穷通寿夭,皆可于二十七脉之中,决断其变化焉。人谓医道通乎仙道,非虚语也。吾乡费晋卿先生,兴于前清嘉道咸同间,名振大江南北。至其诊脉之神,出类拔萃,决断生死,历历不爽。盖深得蒋趾真先生之秘传脉诀者也。先生脉诀,世无刻本,先兄松溪,儒而习医,从学于晋卿先生之门,得趾真先生脉诀抄本,泽周咀嚼玩味,得其奥窍,不敢自私,恐滋淹没,用是厘订校正,加入李、陈两家脉法合编本。取其简而约,显而明,俾学生易于心领神会,胸中了然。若能熟读而深思之,则诊脉之理庶得其要领矣。爰述巅末,付诸剞劂,亦不忘趾真先生之苦心云尔。
丁巳孟秋七夕孟河甘仁丁泽周氏识于上海之思补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