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药物导致的肾损伤
一、急性肾小管损伤
不同的药物可通过不同的机制造成急性肾小管损伤。
直接或间接毒性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
直接毒性损伤指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直接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最常见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细胞毒性损伤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凋亡或坏死,临床上出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常见直接导致肾小管毒性的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两性霉素B、多肽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类)、多种中草药(如含马兜铃酸类中药、雷公藤、班蝥、雄黄)等。
肾内梗阻:
药物经过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腔内形成结晶,堵塞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导致急性肾损伤。可形成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的药物:磺胺类抗生素、静脉用的阿昔洛韦(无环鸟苷)、甲氨蝶呤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大剂量应用时,细胞破坏产生大量尿酸盐形成结晶,也可导致肾小管阻塞引起急性肾损伤。
通过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导致肾脏低灌注造成肾小管损伤的药物:
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及钙调神经酶抑制剂等。此外造影剂、甘露醇等可因高渗透性损伤肾脏。
二、急性间质性肾炎(AIN)
据文献报道,大量的肾活检的病例中,急性间质性肾炎约占2%,但是在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肾活检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占10%~15%。
药物引起AIN的发生机制主要是免疫机制,主要通过细胞免疫介导。药物与其代谢产物可以自身作为半抗原与肾小管基膜成分结合来介导免疫反应;或是模拟内源性抗原,诱导免疫反应;药物的代谢产物还可以作为种植性抗原沉积在肾小管及间质中,最终引起抗体的产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间质中,损伤肾间质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此外,抗原抗体反应激活的巨噬细胞可通过非抗原特异性免疫释放一些蛋白溶解酶、活性氧及活性氮物质等,加重肾小管的损伤,使疾病加重进展。
急性间质性肾炎从病因分类上包括药物性、感染性、特发性及免疫性疾病相关性。
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最主要病因,占半数以上,其中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包括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而又以甲氧西林发生率较高。其他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利福平、某些抗肿瘤药物、造影剂以及由关木通、广防己等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晚近,质子泵抑制剂引发AIN引起较多关注,尤以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常见。
感染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包括感染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及全身性或肾外性感染所导致的反应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感染性急性间质性肾炎由病原微生物直接感染肾间质引起,主要见于急性肾盂肾炎,可由血源性感染引起,尿路梗阻为常见诱因。全身性或肾外性感染所导致的反应性AIN主要由链球菌感染、支原体肺炎、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军团菌感染、白喉杆菌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诱发。
特发性间质性肾炎:又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眼色素膜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uveitis,TINU),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有关。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韦格纳肉芽肿、类肉瘤病、IgG4相关间质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多样。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典型表现为突发肾功能减退,伴发热、皮疹、关节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但并非所有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均有上述表现。据统计,发热、皮疹、关节痛的发生率约为10%。其组织学病理特征为肾脏弥漫性间质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伴不同程度的小管损害。肾小球或肾血管一般无明显病变。
多数药物相关急性间质性肾炎一般在用药后3周内起病。主要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发生于半数患者以上。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可见于部分患者。患者常有腰痛,这是由于肾间质水肿,肾包膜受牵张的结果。常有肾小管功能异常,包括肾性糖尿、低渗尿、Fanconi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尿电解质异常等。AIN时尿检异常包括血尿、白细胞尿及蛋白尿。血尿多为镜下血尿。白细胞尿通常为无菌性白细胞尿,瑞氏染色镜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尿白细胞总数的10%有诊断意义。蛋白尿多为轻到中度,大多<1g/d。
药物所致AIN,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应作为首选干预措施,若从过敏史不能确定是哪个药物过敏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则需要排查最近3周的全部用药。对于其他病因引起的AIN,应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治疗措施,如由感染引起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由免疫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引起者治疗原发病。对于药物所致AIN,大多数学者主张早期使用激素,可使肾功能恢复速度加快。目前国内一般予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每天30~40mg,疾病好转即逐渐减量,可以使用4~6周后停用,通常不超过2~3个月。对于治疗开始较晚、激素使用2周后仍无明显疗效的少数患者,可考虑加用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
三、血管内溶血
溶血性贫血按病因分为:①红细胞内部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棘细胞增多症等;遗传性红细胞内酶缺乏,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遗传性血红蛋白病、海洋性贫血等;获得性红细胞膜锚连膜蛋白异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②红细胞外部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物理与机械因素,如大面积烧伤、心瓣膜钙化狭窄、心脏人工瓣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化学因素,如苯肼、砷化氢、蛇毒等;感染因素:如疟疾(原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等;免疫因素,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或冷抗体型、药物性免疫溶血性贫血(青霉素、甲基多巴)。
溶血性贫血按溶血发生的主要场所可分为:血管内溶血(急性溶血)指红细胞在循环血中遭到破坏;血管外溶血(慢性溶血)是指红细胞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被吞噬破坏。
血管内溶血时患者可有腰背痛、血尿、尿少、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高胆红素血症等。血管内溶血后产生了过多的游离血红蛋白,它是一种内源性毒素,可致急性肾小管损伤或坏死。血红蛋白一方面引起肾内氧化应激而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另一方面形成肾小管内管型,造成肾小管梗阻。溶血产生的大量游离血红蛋白严重消耗一氧化氮,导致肾动脉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减少,引起肾内血管收缩及缺血,加重肾功能损害。其主要治疗为治疗原发病,去除溶血的诱因,水化治疗及碱化尿液等。
四、化妆品
含汞化合物如氯化汞、氯化氨基汞、氯化亚汞、氧化亚汞等汞盐可有效地抑制皮肤黑色素生成,具有快速美白功效,被用于皮肤美白祛斑化妆品。国内外化妆品相关规定化妆品中汞浓度不许超过1ppm(1mg/kg),但是国内仍有不少的美白祛斑化妆品违规、超限量地添加含汞化合物,这些汞盐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长期使用能造成体内汞蓄积,产生严重危害。汞在自然界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3种形式存在。美白祛斑化妆品中的汞是无机汞,能灭活皮肤黑色素细胞中催化黑色素生成的酪氨酸酶,抑制黑色素生成,发挥美白祛斑作用。
用美白祛斑化妆品涂抹皮肤时,其中的无机汞能通过跨表皮或经附件(汗腺、皮脂腺及毛囊等)途径被皮肤吸收;另外,如果这些化妆品误入口中(常发生于口周涂抹及手-口接触时),其中的无机汞还能被消化道黏膜吸收,蓄积于体内,体内蓄积的汞将最终从尿液及粪便排出。被吸收后的无机汞广泛分布于体内,可到达人体内的所有组织,以肾组织(尤其近端肾小管)浓度最高。汞在体内蓄积达一定程度即能引起慢性汞中毒,出现肾损害(肾病综合征等)、神经系统病变(神经衰弱及易兴奋、手指震颤、皮肤感觉异常等)及消化系统病变(口腔、齿龈炎、金属异味、多涎等)。慢性无机汞中毒肾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及MCD最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美白祛斑化妆品导致的慢性汞中毒而产生肾小管损害。以上均可促进CKD进展。
五、意外的药物过量
某些药物过量可产生肾损伤,常见的药物有:
1.阿昔洛韦
主要由肾脏排泄,大多以原形随尿排出,如果药物过量容易引起肾小管内结晶沉淀,形成药物结晶,阻塞肾小管,导致肾损害。
2.华法林
是心瓣膜术后、房颤等疾病的常用抗凝剂,其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当药物过量时,还可造成急性肾损伤,称为华法林肾病。华法林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是应用华法林时INR>3.0,1周内血肌酐升高超过26.5mmol/L(0.3mg/dl),并除外其他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原因。结合肾病理显示肾小球出血、红细胞管型堵塞肾小管即可确诊。大型回顾性研究发现,华法林肾病总体发病率为20.5%,CKD患者发病率为33%,非CKD患者发病率为16.5%。治疗:华法林减量或暂时停用,碱化尿液,严重者需透析治疗。另外使用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蛋白尿,保护华法林肾病患者的肾功能。
华法林肾病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肾小球出血、红细胞管型堵塞肾小管。其他发病机制还包括:①红细胞的分解产物如游离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等通过氧化应激反应直接损伤肾小管;②过度抗凝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胆固醇结晶栓塞肾内动脉;③华法林相关的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活检可见肾间质水肿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④华法林对肾小球的直接损伤,包括华法林促进肾小球内皮细胞凋亡,通过干扰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6产物的活化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以及通过抑制Gla蛋白羧化而导致血管钙化。
3.其他
别嘌醇、对乙酰氨基酚、降脂药物(他汀类及贝特类)以及关木通、青木香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目前均有报道过量应用后造成肾损伤或促进CKD进展。
(蔡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