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寄生虫病防治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蛲虫病

蛲虫病(enterobiasis)是由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简称蛲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线虫病。成虫常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及回肠下段,雌虫受精后向肠腔下段移行至直肠,宿主入睡后部分雌虫移行至肛门外产卵,适宜条件下卵内的幼虫发育成熟后成为感染期卵。当宿主用手搔抓肛门周围皮肤,感染期虫卵污染手指,经肛门-手-口方式感染,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或食物上,经口或经空气吸入使自身或他人感染。虫卵亦可在肛周皮肤上孵化出幼虫,幼虫再经肛门进入肠腔,并可发育为成虫产卵。

一、流行病学

(一)分布
蛲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寒带和温带地区较热带区域流行更为普遍,白色人种似较黑人对蛲虫更敏感。据估计,全世界蛲虫感染人数约2亿人。蛲虫病作为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在非洲的研究仍有欠缺。2000年以来的部分非洲国家开展的儿童调查显示,蛲虫感染率在地区间差异较大:埃及的上埃及地区农村学龄儿童感染率可达30.6%,亚历山大市学龄前儿童达46%,而布海拉省儿童感染率只有3.4%。科特迪瓦西南地区4~15岁儿童感染率为7.2%,苏丹部分地区儿童为7%;尼日利亚儿童感染率为0.3%~6.8%,而一般人群为1%~5%;坦桑尼亚巴加莫约沿海农村婴儿感染率为4.2%、学龄前儿童为16.7%、学龄儿童为26.3%;而安哥拉、喀麦隆、肯尼亚、利比亚、南非等国儿童感染率均在1%~2%以下。此外,蛲虫病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和集体聚集性,这与蛲虫的传播途径有关。
(二)流行环节
蛲虫感染者及蛲虫病患者都是传染源,各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感染,但儿童更易感。虫卵产出后尚未离开宿主就能发育至感染期。患者主要由于接触污染衣物、床单、玩具等直接感染,还可以通过患者用手搔抓虫卵污染手指而自身感染、少数肛周虫卵自行孵化出幼虫经肛门逆行进入肠内而形成自身逆行感染、虫卵随尘土悬浮于空气中而被吸入感染。
(三)流行因素
蛲虫感染与社会经济水平和个人卫生习惯关系密切。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卫生观念较强,对保健医生和教师要求较高,同时对家长和儿童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并投入较多的资金改善生活设施,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和对儿童驱虫,从而减少儿童感染蛲虫的机会。
图2-3 蛲虫生活史

二、临床表现

蛲虫病的主要症状有肛周或会阴部瘙痒和局部炎症疼痛。侵入尿道后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如发生异位寄生也可形成肉芽肿。感染较重的患者在吞入感染期虫卵2周后出现症状,而有些感染较轻者可不出现症状。
(一)肛周或会阴部瘙痒
蛲虫病最突出的症状是夜间肛周瘙痒,影响睡眠。患者熟睡时,蛲虫爬出肛门,由于爬行的机械刺激和虫体分泌物的化学刺激,引起肛门皮肤奇痒,患者常不自觉地搔抓,可造成肛门周围皮肤破损、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由于局部经常有痒感、刺痛或剧痛感,及蛲虫对会阴部刺激,可引起患者夜间对肛周皮肤频繁地搔抓和遗尿,并常伴有噩梦、夜间磨牙、夜惊、失眠、烦躁不安、食欲不佳等症状。
(二)消化系统表现
蛲虫寄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症状,感染度较重可刺激局部肠黏膜,引起炎症或小溃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黏液增多。少数病例可出现嗜酸粒细胞性小肠结肠炎的症状,患儿有发热、急性腹痛、水样腹泻的症状,粪便中可见蛲虫幼虫。虫体侵入肠壁组织,可致肉芽肿产生,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影响患儿生长发育。
(三)精神症状
患者失眠不安,可出现神经功能和心理行为的异常,如烦躁、焦虑、易激动、多动、咬指甲、夜惊、夜间磨牙、注意力不集中和不合群等。
(四)异位寄生
由于异位损害的器官不同,患儿可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及不同的体征,常常造成误诊。比较常见的有雌虫侵入女性生殖道引起的阴道炎、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和输卵管炎,表现为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下腹部隐痛等症状。蛲虫还可寄生于阑尾腔,也可侵入阑尾组织中,引起蛲虫性阑尾炎,阵发性腹痛。蛲虫逆行钻入尿道,可引起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偶可经血液循环侵入肝、脾、肺等处异位寄生,引起内脏器官的损害。患者如有手指挖鼻孔和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时,易引起鼻腔异位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

清晨大便前用透明胶纸或棉拭在患者肛周采样,查找成虫或虫卵,必要时应反复多次检查。主要方法有棉签拭子法、胶膜法、透明胶纸肛拭法。棉签拭子法步骤繁琐,目前较少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操作简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胶膜法比透明胶纸肛拭法更有利于检测标准化,检出率高出前者。对夜间有肛门及阴部奇痒者,应于夜间检查肛门部有无白色线头状蛲虫。

四、诊断

患者出现肛周或会阴部瘙痒的临床症状时,应考虑蛲虫感染的可能性。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到成虫或虫卵即可确诊。

五、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复方甲苯达唑(也称速效肠虫净,每片含甲苯达唑100mg,左旋咪唑25mg)、噻嘧啶、三苯双脒和伊维菌素等。常用剂量为:阿苯达唑成人顿服400mg,2~14岁儿童服200mg;甲苯达唑成人与儿童剂量相同,口服100mg/日,每日2次,连服3天;复方甲苯达唑1片顿服;噻嘧啶日剂量为10mg/kg,每日1次,连服3天;三苯双脒4~14岁儿童200mg顿服;伊维菌素每日剂量为0.1mg/kg,连服2天。
除此之外每晚睡前洗净肛周皮肤后,用10%氧化锌软膏、2%氧化氨基汞(白降汞)软膏或10%鹤风油膏涂布肛周皮肤上,有杀虫、止痒作用。用0.2%甲紫(龙胆紫)和3%百部药膏挤入肛门内少许,连续应用数天,有杀虫和止痒作用。
若出现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等异位寄生引起的并发症,应及时对症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六、预防与控制

蛲虫病的防治原则,主要为治疗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健康教育并做好个人防护。
(一)治疗传染源
应有计划地定期对集体机构,如幼儿园、托儿所、小学,甚至中学低年级的儿童少年进行检查治疗。WHO(1998)推荐在肠蠕虫感染率>50%的地区,实施学龄儿童的群体化疗。因此,可考虑在感染率较高的地区(如感染率高于50%),首先通过针对全体对象的药物治疗以大幅降低感染率。感染率下降以后的巩固阶段,应采取针对传染源的措施,如治疗患者以及患者周围的人员,包括家庭成员,但实施治疗之前均应进行普查。
(二)切断传播途径
对患者所在的环境进行卫生处理是阻断蛲虫病传播途径的一项重要措施。如幼儿园等儿童集聚的场所,床位间应有一定的距离,地面应进行定期吸尘及杀卵消毒,经常接触的玩具、桌面、椅面等处可用0.5%碘液涂擦5分钟以上或0.05%碘液浸泡1小时杀卵。儿童休息的被褥床单应定期日晒处理。
(三)自我防护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宣传蛲虫病的危害、感染方式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意义等,增进家长和儿童的健康卫生知识。家长和儿童集体机构的教师有责任定期检查督促儿童勤剪指甲、勤洗会阴、勤换洗内裤和被褥等,改正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蛲虫病患儿不要穿开裆裤,不要用手接触肛门,并连续2周用肥皂水及温水洗净肛门周围。在治疗同时,应每天将内裤进行煮沸消毒以灭虫卵。集体生活的儿童如有人患蛲虫病,老师和同学应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