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导引养生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导引和瑜伽在练习方法上的比较

为了达到更好的养生康复效果,练习导引术和瑜伽术都有一些要求,在练习导引过程中,要求做到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调身是调控身体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操作活动,也称炼形。调息是调控呼吸的操作活动,也称炼气。调心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操作活动,也称炼神。同时在瑜伽的联系方法中,也存在体位法、呼吸、冥想,三者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调身与体位法

调身的内容可概括为动、静、松、紧四个字,调身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形正、体松两方面。调身的各种功法有行气活血、强筋健骨的作用。由于卫气宣发于体表,增强了抵抗力,所以导引能预防疾病。①形正,不但是练功姿势要正确,而且行、立、坐、卧,任何时候都要讲究正确的姿势。②体松,各种动作不外屈伸俯仰、升降开合、转摇跑跳,这都包含阴阳原理,要刚柔相济。
瑜伽体位法的梵文为Asana,其意义为在某一个舒适的动作或姿势上维持一段时间。通过一些扭转、弯曲、伸展的静态动作,以及动作间的过渡,能刺激内分泌腺体、按摩内脏,起到松弛神经、伸展肌肉、强化身体、镇静心灵的功效。体位法也有仿生的因素,如蛇式、兔式,还有一些体位法是瑜伽行者自行体验创造出来的体位法(如肩立式、扭转式)。
导引术的调身和瑜伽的体位法都包含仿生的动作。导引术中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并结合中医学理论编创而成的,瑜伽体位法中的蛇式、猫伸展式也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而发展来的。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导引术调身多以整套动作为主,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太极拳等,而瑜伽的体位法则以单个动作为主,如举臂式、伸展侧角式、侧边强拉式等。

二、导引和瑜伽的呼吸方法

练习导引术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呼吸方法的运用,胸式呼吸是利用肋间肌运动进行的呼吸,所以胸廓有起伏,称为后天呼吸,有升气作用。腹式呼吸是利用膈肌运动进行的呼吸,所以腹部有起伏,称为先天呼吸;有内脏按摩作用和降气作用。胸腹式呼吸同用,称为完全呼吸或混合式呼吸,肺活量最大。吸气时腹肌收缩,为逆腹式呼吸,也有内脏按摩作用和升气作用;呼气时腹肌收缩,为顺腹式呼吸,降中有升,内脏按摩作用最大。在导引术练习过程中,在初学时以自然呼吸为主,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到匀、细、深、长的呼吸,可宁神养气、调畅气血,有利于健康。腹式呼吸或完全呼吸多用于养气。古今中外都认为肺活量大则寿命长。
瑜伽呼吸法,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呼吸方法(根据个体身心状况的不同而确定)有效地按摩内脏,刺激各生理腺体良性的分泌,激活脉、轮(可能也相当于中医所说的经络、穴位)的潜在力量,更好地清理、洁净身体,由此,为更高级的精神修养和灵性的开发奠定基础。
从呼吸的部位划分,可分为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和腹胸式完全呼吸。腹式呼吸是以肺的底部进行呼吸,感觉只是腹部在鼓动,胸部相对不动;胸式呼吸以肺的中上部分进行呼吸,感觉是胸部在舒缩鼓动,腹部相对不动。腹胸式完全呼吸时,肺的上、中、下三部分都参与呼吸的运动,腹部、胸部乃至感觉全身都在起伏张缩。
从呼吸的过程来分可有屏息与不屏息二种。而屏息又分为呼气后的屏息与吸气后的屏息两种。从呼吸的功用来分,有左鼻孔呼吸、右鼻孔呼吸、左右鼻孔交替呼吸等三种。练习瑜伽的呼吸法,要配合上相应的收束法(庞达)来进行。在练习时要时刻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则说明所采取的时间对自己不合适,需要你自己调整呼气,吸气、屏息的时间;正确练习时,身体会略微出汗尤其是在头顶部位出汗较明显,这是新陈代谢加快的正常反应。
导引术和瑜伽的呼吸方法都可以总的分成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在动作熟练之后,都强调通过腹式呼吸的方法来练习。两者都很重视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在导引术中体现在三调合一,在瑜伽中也是强调动作的,同时遵循规定的呼吸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逆腹式呼吸在导引术动作熟练后需要采用的呼吸方法,瑜伽术中未严格区分逆和顺的方法。

三、调心和冥想

调心是导引术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是入静。首先是保护人体的心神,避免外界纷扰,才可能神清气爽、身体安康。意守这种意念活动的本质特征在于轻松的专一,不要求对指向的事物产生明晰的认识,所谓“似守非守”,就是要求在入静条件下,让人体自动调节系统不受干扰地发挥作用。在形神共养下的身心合一,调心的方法可分为以一念代万念的意守类和以念制念的存想类。
瑜伽冥想又称为曼特拉(Mantra)冥想,梵语词“曼特拉”中“曼”的意思是“心灵”。“特拉”的意思是“引开去”。“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灵从其种种世俗的思想、忧虑、欲念、精神负担等引离开去的一组特殊语音。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瑜伽语音的时候,就能逐渐超越情绪的异常波动而保持善良的品质。瑜伽冥想的理论认为,试图凭借注意力使心灵保持专注在某一对象事物上违反心灵的能力,这样做是事倍功半,效果不佳。瑜伽语音冥想练习简便易行,有时候是反复诵念,有时候是默念,出声时,可以是低声悄语反复念,也可以用普通语调诵念,或者用有节奏的歌唱方式来诵念。
导引术的调心和瑜伽的冥想都属于心理、精神调节的范畴,两者都很重视通过这样的调节达到内心的安静,排除纷繁的思绪。两者也都不赞同过度使用守一的方法,而强调似守非守和存想的方法。如瑜伽冥想词:“想象自己躺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软软的,绵绵的,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蓝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潺潺的小溪,从身边缓缓流过,叫不出名的野花,争相开放。远处一头母牛带着它的崽崽在散步,身边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着。一只蛐蛐在地里蹦来蹦去,还有那树上的鸟儿不停地在歌唱。”这样的冥想词让我们的意识不间断地按照既定程序来进行,和《黄庭内景经》中的存想五脏之神的方法相一致,属于以念制念。其不同点在于,瑜伽的冥想较少和体位法同时练习,而导引术在动作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调心。

四、身体动作、呼吸和心理调节的关系

导引术强调身、心、气的三调合一,练习瑜伽也要求体位、呼吸、冥想有次第、有顺序。古人认识到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生命的表现形式,便是呼吸活动的周流不息。人的生命就在于一呼一吸之间。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之维系,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皆由气推动和调控等作用而产生,瑜伽也认为宇宙间有气存在,把气称为prana,也叫作生命能量。大多数人较少关注自己的呼吸,因为我们的呼吸很少受到限制和困扰。呼吸不只存在于活着与死亡这一瞬间,它与我们的情绪、心灵和大脑也密切相关。
通过呼吸来达到养生康复的目的,是导引和瑜伽练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比如,当我们受到惊吓时,会倒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当我们生气、难过,呼吸就会变得没有规律而且起伏很大;当全神贯注认真穿针引线时,呼吸几乎是停止的。呼吸和情绪、大脑是相互依赖影响的,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呼吸,在《素问·举痛论》中就有情志刺激对气机的影响的论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心境可以影响呼吸,呼吸也会制约我们的心境。练习呼吸法,均匀和缓沉静的呼吸,可以减少情绪和大脑的波动,而平静的身心状态无疑对养生是最有益的。
在身体活动方面,两者都形成了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的系统、科学而优美的身体锻炼方法。中医养生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的配合,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无论哪一种传统的身法,都是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以动形为基本锻炼形式。而外在的肢体锻炼对瑜伽来说,只是为了达到内在精神与身体和谐的形式,或者说是手段。效仿动物的动作也可获得它们的生命力,也就有了古代华佗编创的模仿动物锻炼身体的五禽戏。瑜伽也多是通过模仿动植物的姿势来强健身体,瑜伽模仿动物的姿势是因为人直立行走,受地球引力使脊椎和下肢负担相对较重,容易引起腰背疼痛和内脏下垂,采取动物的姿势让四肢着地,可以达到放松脊背、腰身的效果。然而,人的身与心一生相伴,同在一体又不乏矛盾,并非总是协调统一。古印度和中国人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身心合一的整体调养。中医学讲“心主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瑜伽也重视养心,但更加重视的是心灵而不仅是某个实在的肉体器官。对此,印度古人作了形象生动的比喻。人的感官被比作马,灵魂是马车上的乘客,智力是车夫,心是缰绳。受制约的生物就这样被心和感官的欲望拖着享乐和受苦。而瑜伽就是通过不间断地修炼心这个缰绳,使人不被欲望和形形色色的意识活动所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平静的状态。

五、导引和瑜伽基本姿势的比较

1.站姿
导引术的动功多是站立姿势进行练习,要求两脚并拢,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含胸拔背,下颌微收,百会上领,唇齿合拢,舌尖放平,轻抵上腭,两眼平视前下方,呼吸自然,心静体松。
瑜伽站立的姿势要求身体重量放于整个脚底,两脚并拢站好,大脚趾微微分开,其余四趾平放于地面即可,头部放松,正向前方。紧绷两膝,收紧大腿后侧及两髋部的肌肉。挺胸收腹,伸直脊柱。不要将全身重量放于脚趾或脚跟,要平均地分配于整个脚底。
导引术动功以站立为主,瑜伽则站立、坐卧的动作都比较普遍。在站立时,都要求身体的挺拔,导引术中上领百会,瑜伽中挺胸收腹,都是为了身体的挺拔。呼吸都是遵循自然的原则,心境都要求安静。不同之处在于瑜伽练习需要两膝紧绷,大腿收紧,而导引术则要求在紧张中体会两膝微曲,体会气沉丹田。
2.坐姿
导引术的坐姿在静功的练习过程中应用比较多,主要分为散盘、单盘、双盘。除了盘坐的练习,也有很多动作是坐着来进行锻炼的。如《卫生真诀》,又名《仙传四十九方》,相传为明代罗洪先(1504—1564)所著,书中记载了四十九个导引方法,分别对应某种疾病或症状。如李老君抚琴图,就治疗久病黄肿。还有马丹阳周天火候诀、何仙姑久久登天势等,都对相应的病证有治疗作用。
盘坐是坐姿中最重要的姿势,单盘是指把左脚放在右侧大腿上,右脚抵住会阴穴的部位,也可以反过来把右脚放在左腿,双盘是指左脚放在右侧大腿上,同时右脚放在左侧大腿上。
瑜伽中也有很多坐姿,如英雄坐、金刚坐、至善坐、半莲花坐、莲花坐,其中半莲花坐和单盘相同,莲花坐和双盘动作相同。这些坐姿都对人体有相应的调节作用,如至善坐有助于提升生命之气,方法是坐在地上,两腿并拢并同时向前伸展,弯曲左侧小腿,用双手抓住左脚,用左脚脚跟抵住会阴部位,然后弯曲右小腿,把右脚放在左脚踝上,右脚跟靠近耻骨,右脚底板放在左腿的大腿与小腿之间。
两者的坐姿都是丰富多彩的,很多导引和瑜伽的动作也都是坐着来完成的,两者在坐的时候,都强调要上身端正,脊柱竖直。其中导引的双盘和瑜伽的莲花坐、单盘和半莲花坐是完全一致的。
3.舌头的操作方法比较
习练导引法要求舌抵上腭,操作方法是:口唇轻闭,牙齿轻叩,舌尖自然轻轻地贴在口腔内上门牙根与上牙龈的交界处,当上下两唇轻轻开启时,则舌尖“吧嗒”一声就自然掉下来,这样才算合乎标准。功夫深厚者,舌头会自然内缩后卷,紧抵上腭,甚至反抵喉咙,古人所谓“反锁鹊桥关”。
瑜伽对舌头的要求,某些动作要求练习者把舌头向上和向后方翻转,让舌头的底部顶着口腔上腭的后部(梵文ket-chari mudra,音译为克察里·木德拉,意译为“舌抵后腭契合技法”)。
导引术和瑜伽术都很重视在锻炼过程中舌头的配合,都认为舌头能起到沟通上下的作用,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则有轻贴上腭和翻转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