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淋巴系统解剖学研究的新进展
1622年7月23日,Aselli在意大利米兰进行动物实验时,在犬的肠系膜上,偶然见到很多呈现分支状并且其中充满白色液体的管状结构,他当时明确提出,在体内可能存有一种输送非血性液体的管道。多年之后,人们才认识到这是体内最粗大的淋巴管——乳糜管,并且是经过胸导管注入静脉的。此后,继续有人系统地记载了淋巴管和淋巴结以及乳糜池和胸导管,初步建立了淋巴循环的概念。
18世纪晚期,人们开始用注射方法显示淋巴管,使淋巴系统解剖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至19世纪以后,由于淋巴管注射技术的改进,进行淋巴管的间接注射,即向器官组织内注入各种色素,使其透过淋巴管壁而进入淋巴管腔内,结果使淋巴管显色。淋巴管的间接注射法获得很多有关肢体内淋巴管和淋巴结分布的详尽资料;但是,由于淋巴管的管径非常细小,管腔内无色透明,并且在器官组织内常呈塌陷状态,所以在组织切片上淋巴管常难以与血管相区别。在各种器官的组织结构内有无淋巴管?它们的分布型式和交通吻合情况如何?对此常有不同的见解。由于淋巴系统研究的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所取得的研究结果明显少于其他系统(如血管系统)。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淋巴解剖学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哈尔滨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和第一军医大学等院校的解剖学者用国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人体各器官的淋巴流向和器官内淋巴管以及肢体各部淋巴管和淋巴结的分布,为国人体质解剖学积累了很多资料,填补了我国淋巴解剖学的空白,为肿瘤病理学和临床对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于1986年、1990年和1999年相继编写出版了3部《中国人体质调查》,总结了我国在体质解剖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淋巴系统的资料。2002年,体质调查委员会又将上述的3部专著合一,重新整理和补充新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人解剖学数值》专著,全面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解剖学特征,形成中华民族的体质和解剖学数据库,为我国医学和人类学提供了中国人体质和解剖学数据。上述各书中的淋巴系统都是由我们整理编写的。
近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生物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迅速发展,淋巴系统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采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器官内淋巴管的微细分布,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淋巴管的超微结构和三维结构,用改进的淋巴管注射方法深入研究器官的淋巴流向,用各种新技术研究癌的淋巴管,探讨癌淋巴管的生成、分布、形态特点及与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用淋巴管内皮细胞培养法研究淋巴管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些研究获得的新资料为进一步探讨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癌的淋巴转移机制和改进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