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己百学术思想辑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学术思想、岐黄之路

一、学术经验

(一)熟谙《伤寒》学说,学识独具匠心

于己百受其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先生的影响,对于仲景学说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于《伤寒论》之真谛领悟最精,曾主编《伤寒论释义》供中医和西医学习中医者使用,担任甘肃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负责举办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长期担任《伤寒论》课程的讲授。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最大特点是深究善思,尊古不泥,对于历代医家研究《伤寒论》所提出的观点敢于大胆质疑,发表己见。

1.对“六病”先后排列顺序的认识

在《伤寒论》原书中“六病”先后排列的顺序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对此,历代医家看法不尽一致,主要争论点在于少阳病和厥阴病的位置。先生根据病情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和脏腑经络等病变的相互关系分析,在《伤寒论释义》一书中提出“六病”的顺序应以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厥阴病、少阴病为妥。这种观点,既符合阴阳表里的病邪传变规律,又符合病情轻重的发展变化,故在《伤寒论》研究的领域中占据相当位置。

2.对《伤寒论》病、证、脉、治的认识

先生在《〈伤寒论〉六病辨证提要》(《甘肃中医学院内部交流资料》,1982年)中提出:《伤寒论》原书篇名,均言“辨某病脉证并治”,既用“病”字,又有“脉证并治”,可见仲景对病、证、脉、治各有其特定含义。论中并无“六经”二字,后世所说的“六经辨证”非仲景原意,应把它理解为“六病”的代名词。

他说:所谓“六病”,即指太阳、少阳、阳明与太阴、厥阴、少阴此六个病类,是外感热病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反应。它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和病机等内容。《伤寒论》中的“证”,是纲中之目、病中之证,如太阳病中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少阳病中有小柴胡汤证等即是。“症”,指单独的症状,是证的组成部分,如头痛、发热、恶寒、项强、脉浮等都是症状。临证时,就是通过四诊对疾病的症状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病位(表里)、病性(寒热)、病势(虚实)、病因和病机,即根据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阴阳气血等病理变化的结果,进而确立“证”的诊断。所以说,“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它比“症”更能揭示疾病的本质。《伤寒论》集症为证,以证立法,依法处方,见此证即用此方,用此方即用此药,理、法、方、药一线贯串,丝丝入扣,这是《伤寒论》辨证用药的主要特点。故学习《伤寒论》时,应该注意区别病、证、症的含义及其运用。

他指出:中医治病首别阴阳,根据现代病理分析,阴病、阳病是一个整体性的大证候系统,它是正邪斗争所产生的整体性病理反应的总纲。而《伤寒论》中所说的“六病”即是从属于阴、阳二病整体性大证候系统的分支证候系统;“脉证并治”中的“证”则是分支证候系统中的小证候系统;而“症”是单独症状,是“证”的组成部分,一般不起临床诊断的决定性作用。弄清楚“阴阳”“六病”“证”“症”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对于探讨《伤寒论》这部古典医著的学术思想和实用价值,就可谓入室有门、登山有径了。

以上学术观点很受学员欢迎,易于使学生形成中医独有的思维定势,提高临床辨证施治水平。

3.对《伤寒论》六病证治规律的总结

为能反映先生对《伤寒论》研究的概貌,兹结合《伤寒论释义》《西医学习中医试用教材·伤寒论释义》(于己百主编,1979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与《〈伤寒论〉六病辨证提要》(《甘肃中医学院内部交流资料》,1982年),将其对《伤寒论》六病证治的认识概括如下。

(1)太阳病(表证):

多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病因为风寒伤表,病位在肌表,病机属营卫失调,主证为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肢体酸疼、脉浮等,治则为解表。因人体正气有强弱,病因有不同,感邪有轻重,故临床上又可分以下3型。

1)伤寒证(表实证)

病因:风寒伤卫。

病机:风寒外束,玄府闭塞,阳郁不发。

主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无汗,脉浮紧。

治则:辛温解表,发汗退热。

主方:麻黄汤。

2)中风证(表虚证)

病因:风伤营卫。

病机:风中肌表,营卫不和,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主证:除上述主证外,尚有汗出,恶风,脉浮缓。

治则:辛温解肌,调和营卫。

主方:桂枝汤。

3)温热证(风热证)

病因:风热伤表。

病机:风热伤表,营卫失调,内外俱热。

主证:发热微恶寒,或发热不恶寒,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口渴,汗出或无汗,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桑菊饮。

(2)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为外感热病的进一步发展,病邪内传,但尚未至阳明里热实证阶段,仅在半表半里之间。

病因:邪热内传,侵入半表半里。

病机:邪热壅于胸胁,肝胆不舒,脾胃失和,正邪相搏,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故往来寒热。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

治则:寒温并用,清补兼施,疏肝调胃,和解少阳。

主方:小柴胡汤。

(3)阳明病(热证,实热证):

为外感热病的极期,病位在里,在胃肠。临床可分以下3型。

1)阳明经证(热证)

病因:内热盛实。

病机:内热炽盛,热伤阴津。

主证:壮热,汗出,口渴引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洪大。

治则:清热护阴。

主方:白虎汤。

2)阳明腑证(实热证)

病因:内热炽盛。

病机:热盛伤律,肠燥便结,甚则伤神。

主证:除热证证候外,腹满硬痛,大便燥结,潮热盗汗,脉沉实有力,甚则出现烦躁谵语,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等严重证候。

治则:泻下清热。

主方:承气汤类。

3)脾约证(肠燥证)

病因:阴津素亏,虚热内结。

病机:素体阴虚,胃强脾约,水津不能四布而只下输膀胱。

主证:小便数,大便难,不更衣,无所苦,趺阳脉浮而涩。

治则:养阴行气,润下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

(4)太阴病(里虚寒证):

阳明太阴同主消化系统疾患,但阳明主胃,太阴主脾,两病的病机相反,即阳明病为胃肠热实证,太阴病为胃肠虚寒证,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

病因:寒湿伤中。

病机:脾胃虚寒,运化失司。

主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脉缓弱,苔白而腻。

治则:温中健脾。

主方:理中汤。

(5)厥阴病(寒热错杂证):

为外感热病之较后阶段,病情较为复杂,属于寒热错杂证候。

病因:寒邪内盛,热邪深伏,寒热错杂。

病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主证:其临床特点为寒热交错、虚实并见。由于病理机制复杂,临床上可归纳为上热下寒证、厥热胜复证、厥逆证、下利吐蛔证等不同类型。

治则:临证必须细心诊断,谨慎处理,根据不同病证,热者宜清宜下,寒者宜温宜补,寒热错杂者宜寒热并用、补泻兼施。

主方:根据不同病证,分别选用乌梅丸、黄连汤、白头翁汤、小承气汤、四逆汤、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等方。

(6)少阴病(寒化证、热化证):

为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最后和最危重阶段,此时正气极虚,阳气衰微,营血不足,病位在里,累及心肾。其证可见脉微细,但欲寐,恶寒蜷卧,手足不温,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而润等。

少阴病的临床表现,除上述主证外,由于病人素体的强弱不同,可分为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型。

1)寒化证:

为少阴虚寒本证。

病因:寒邪伤阳。

病机:心肾阳虚。

主证:恶寒,肢厥,下利清谷,欲寐,脉微细。

治则:回阳救逆。

主方:四逆汤。

2)热化证:

为少阴变证,或称“似少阴证”。

病因:素体阴虚,热伤阴血。

病机:热伤阴血,阴虚阳郁。

主证:下利口渴,心烦不得卧,四肢冷,咽痛,咽中生疮,或口燥咽干,腹胀便结,热结旁流,下利纯清水等。

治则:根据不同证情,分别采用清热滋阴、安神除烦,或滋阴利水、分消湿热,或透散阳郁,或急下存阴等治法。

主方:分别选用黄连阿胶汤、猪苓汤、猪肤汤、四逆散、大承气汤等方。

于己百在《伤寒论》的教学中一再强调,若从归纳的角度看,《伤寒论》是一部“集症为证,类证为病,类病成纲”的中医证候诊断学和证候病理学;若从分析的角度看,《伤寒论》则是一部“以阴阳为纲,纲中辨病,病中辨证,以证立法,依法处方,因方遣药”“以证为主,症随证治,病证结合”的理、法、方、药一线贯串的中医临床治疗学。

于己百对《伤寒论》研究的成果,得到了甘肃中医界的认同,将其教授给学生,能提纲挈领,有执简驭繁之妙;指导于临床,又能由博返约,有规可循,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辨证均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因此,于己百的学生门生使用经方娴熟,临床疗效显著,大多数都成为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骨干,有的还成为甘肃省名中医、中青年名中医。

(二)强调科学诊断,力倡病证结合

于己百师承家学,随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先生学医,又进行过系统的西医学学习,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27岁时即获中医师资格开始行医治病、教书讲课,崇尚仲景学说,衷中参西,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经过20余年的探索,特别是通过甘肃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教育教学的实践,于己百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谈谈中西医结合》(《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内部交流资料》,1980年)和《振兴中华,发展祖国医学》(《医学资料汇编》,1982年第1期,甘肃中医学院)中提出在内、妇、儿、外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应特别注重科学辨证的诊断与病证结合的治疗。

于己百认为:“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从临床上讲,主要是病证结合的诊断和治疗。病证结合的诊断,是整体反应与局部病变相结合的科学诊断;病证结合的治疗,是增进机体抗病能力和驱邪相结合的治疗。”“既要有现代科学的诊断,又要有中医辨证的诊断,合起来就是‘科学辨证的诊断’。”“在诊断上既然是‘科学辨证的诊断’,那么,在治疗上就应该‘病证结合’。也就是既要治病,更要治证。”他还认为《伤寒论》一书就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典范,其中每一篇都以“辨某病脉证并治”命名,其中条文也是既讲病又讲证。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中,就有太阳伤寒证、太阳中风证,还有蓄水证、蓄血证等;《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中也有阳明经证(热证)、阳明腑证(实热证)等。其他各篇也是如此。这种诊断和治疗上的病证结合,不仅适用于中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结合,同样也适用于西医的病和西医的证的结合。

诊断方面,既要辨病,又要辨证,即要实行“科学辨证的诊断”。如“胃溃疡”是西医的病名诊断,就局部来说它是科学的,但就整体来说又不完全确切。因为这个诊断并不能反映出机体总的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科学辨证的诊断,即既要明确“胃溃疡”的诊断,又要分清是虚寒证、实热证,还是气滞血瘀证等,然后才能给予恰当的治疗。

治疗方面,既要治病,也要治证,既要注意局部,又要重视整体,既要注意外因,更要重视内因,即要实行“病证结合的治疗”。如“肺结核”的“肺阴虚证”,治宜滋阴清热、止咳化痰,用月华丸为主方加减治之,以天冬、麦冬、沙参等滋阴清热,以百部、川贝、茯苓等止咳化痰,以阿胶、三七等止血,还要加百部、白头翁、水獭肝等以治病因痨虫——结核杆菌。如此治疗,才是比较全面的。

于己百提出:“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科学诊断,病证结合,乃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也是中医学今后发展不可忽视的研究方向。”

于己百提出的“科学辨证的诊断与病证结合的治疗”的观点与建议,得到了甘肃省医疗界与全国中西医结合界的肯定和关注。如当代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1992年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即与于己百提出的“科学辨证的诊断与病证结合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有一定关联。

(三)诊病善抓主证,治疗喜用经方、擅用对药组药

于己百受其父甘肃名医、伤寒学家于有五先生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特别重视仲景方药的研究,临床运用经方治病已达到圆融娴熟、得心应手之境界。

于己百在临证运用经方治病时,最善于从病人复杂的主诉、症状和体征表现中抓住主证,并针对主证作出科学辨证的诊断,再根据科学辨证的诊断,合理选方用药,给予恰当治疗。他师古不泥、博采众长,用经方治今病,多是师其意、循其法而不泥其方,遣其方、用其药而不拘其量;临证组方,常用“经方头,时方尾”的方式,主证用经方,兼证、伴证用时方,尤其重视味少力专、疗效确实的时方、对药、组药的使用。由于遣方合理,选药精当,加减得法,因此临床疗效多较满意,常为病家和医家所称颂。

1.诊病抓主证,治疗用经方

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多表现为胃脘胀满,纳谷不馨,食后不化,但疼痛一般不甚明显。于己百据此病情,抓住“胀满”这一主证,按《伤寒论》中寒热痞证进行论治。《伤寒论》154条云:“苦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根据本条经义,以半夏泻心汤作为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主方,并结合临床辨证,灵活加减,其疗效是确切的。

又如胃下垂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脘腹胀满、疼痛,饮食不化,腹部重坠,胃有振水声。一般认为,从胃下垂的症状表现来说,其应属“胃胀”“胃痞”等病证的范畴。而于己百根据本病的主证,结合多数患者常有胃内液体潴留、排空迟缓、张力低下、胃有水击声的表现,独辟蹊径,认为胃下垂当属中虚不运、饮停中焦的“痰饮”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又云:“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从仲景原文的描述来看,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不仅有心下胀满、痞塞的感觉,而且还有胃有水击声、形体消瘦等症状,更符合胃下垂的临床实际。从中医学“痰饮”及胃胀、胃痞的概念去认识现代医学的胃下垂,较之单纯以“胃胀”“胃痞”立论则更为确切。治宜补中益气助运、温阳行气化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合枳术汤加味。

他常以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青龙汤等方加减治疗感冒;将溃疡病按“胃脘痛”“肝胃气痛”论,将溃疡性结肠炎按“肠澼”论,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分别合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汤)与黄连汤、四君子汤、四神丸(汤)为辅治之;以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理中汤、桃花汤等方加减治疗各型泻痢;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加减治疗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咳喘病证,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治疗小儿气管炎;以越婢加术汤等方加减治疗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紫癜肾炎;以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方加减治疗胸痹心痛;将痛风按“痰热湿痹”论,从“湿浊凝聚,血液不清”入手,以茵陈五苓散(汤)合防己茯苓汤、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以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颜面神经麻痹等病证;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方加减治疗风寒湿痹;将梅尼埃综合征按“眩晕”论,以五苓散(汤)合小柴胡汤、二陈汤加味治疗;以麻杏苡甘汤合四物汤、二至丸(汤)加味治疗面部黄褐斑、扁平疣;以甘桔汤、苦酒汤等方加减治疗咽喉炎症、声带水肿;以温经汤、当归芍药散(汤)、桂枝茯苓丸(汤)等方加减,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等。

2.“经方头、时方尾”,对药组药治兼证

如于己百在使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治疗哮喘病时,常加入地龙、海螵蛸与茯苓、杏仁等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之品,以增强疗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时,常在四逆散或大柴胡汤方的基础上加入蒲公英、连翘、黄芩、郁金、元胡、川楝子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利胆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疼痛较甚则合香灵散(香附、五灵脂)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病属胆石症则加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以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病史较长或多次手术而复发的肝内胆结石则合硝矾散(火硝、皂矾)并加牵牛子(二丑)、五灵脂以利水、消瘀、化石。

再如于己百在治疗肺炎时,用麻杏石甘汤清热宣肺定喘,常加金银花、连翘以解毒消炎;治疗结核病,常在辨证方剂中加入白头翁、百部以抗痨、杀灭结核杆菌;治疗肝病、胃病,常在辨证方剂中加入白芷等消炎止痛……又是于己百在学术上不执守固见,善于汲取中西医药学新认识、新观点而博采众长的体现。

现举于己百治疗脾胃肠、肺系常用对药组药的部分经验,以说明之。

(1)脾胃肠病证对药组药举例

1)代赭石、莱菔子:

具降气和胃、消胀除噫之功,宜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证,由于胃虚气逆引起胃脘胀闷、纳呆食少、嗳气呃逆等的治疗。

2)白芍、炙甘草、木香、白芷:

白芍、炙甘草即《伤寒论》之“芍药甘草汤”,具和血补中、解痉止痛之功,为仲景治疗腿脚挛急的专方。于己百用芍药甘草汤,不仅治疗腓肠肌痉挛小腿疼痛,不安腿综合征小腿酸、麻、胀、困、虫爬样感觉等病证;而且还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疼痛,如急慢性胃肠炎、胃痉挛、溃疡病脘腹疼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骨质增生症颈、肩、腰、膝、足疼痛,以及脉管炎、静脉曲张肢体疼痛等病症,均能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合入长于调中去滞、行气止痛的木香,行气和血止痛、又入阳明经的白芷,构成本组药,具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之功,宜于各种胃肠病症引起的各类证型脘腹疼痛的治疗,是于己百临床治疗一切脘腹疼痛的必用之品。

3)元胡、川楝子、白芷:

元胡、川楝子(一名金铃子)即《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的“金铃子散”,功能疏肝泄热、活血止痛,适用于肝气郁滞、气郁化火所致胸腹胁肋疼痛的治疗。于己百临床常以金铃子散合行气和血、擅治胃肠诸痛的白芷,取疏肝和胃清热、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胃脘胀痛、痛引胁肋背部、中脘嘈杂、嗳气频作、口苦等,疗效可靠。如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溃疡病、肝胆炎症、肝胆结石等属肝气犯胃所致者,用之效佳。

4)炮姜、焦楂:

具温中散寒消食、行气和血止泻之功,宜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所致的泄泻腹痛、下痢赤白、大便稀软等的治疗。

5)白及、海螵蛸、浙贝、三七:

白及、海螵蛸(一名乌贼骨)为主治消化道呕血、便血的验方“乌及散”。于己百以乌及散为基础,又加苦寒清热的浙贝与化瘀止血、去腐生新的三七,构成本组药,具涩血清热止血、去腐逐瘀生新之功,宜于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所致之呕血、便血的治疗。

6)桑白皮、茵陈、白芷:

于己百认为:“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致使脾胃受损、中气虚衰,而中虚运化无力则易致食滞、湿停,食滞、湿停病久郁积化热而熏灼口舌则发口疮疼痛。”故取桑白皮、茵陈清热祛湿,以治病本,又选白芷辛散温通、行气和血止痛以治病标。此三味具清热祛湿、散瘀止痛之功,口疮疼痛用之,效果确切。

(2)肺系病证常用对药组药举例

1)胆南星、地龙:

具祛风化痰、定痉止咳之功,宜于风痰阻滞、痰热壅肺之阵咳、痉咳的治疗。

2)地龙、海螵蛸:

具祛风止咳、敛肺定喘之功,用于咳嗽兼见气喘之症,无论寒证热证,皆有良效。

3)紫菀、百部、款冬花:

具温肺化痰止咳之功,宜于肺气壅塞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色白、咯痰不爽及肺虚久咳、劳嗽咯血等证的治疗。

4)黄芩、麦冬,浙贝、瓜蒌、生牡蛎:

黄芩、麦冬具清热润肺止咳之功,用于咳嗽、咯痰色黄、口干便结等的治疗。凡寒痰咳喘、日久化火、火热伤阴及痰热、阴虚咳嗽,用之皆宜。

浙贝、瓜蒌、生牡蛎:具清热化痰、宽胸散结、除痞止痛之效,临床用治痰热结滞、气机阻滞之咳嗽咯痰、痰黄难咯、胸闷胸痛等,疗效卓著。

5)茯苓、杏仁:

源于《金匮要略》茯苓杏仁甘草汤,有行水饮、疏肺气、止咳喘的作用,用于水饮阻肺引起的胸闷气短、咳嗽咯痰而大便不干病证的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属痰湿所致者,皆可用之。

葶苈子、大枣:源自《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具泻肺行水祛痰、下气止咳平喘之功,专治痰涎壅盛所致咳嗽气喘、胸闷短气而大便干结的病证。

茯苓、杏仁与葶苈子、大枣,主治证均为咳逆上气、胸闷气短,但前者宜于大便不干的病证,后者宜于大便干结的病证。

6)牛蒡子、板蓝根、元参:

三味实为于己百从“普济消毒饮”(《温病条辨》辑录自《东垣十书》)众药中提炼而成,具有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各种证型的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所致咽喉肿痛的治疗。

(四)重视继承发扬,勇于改革创新

于己百治学态度严谨,科学思路开拓,其治学格言即为“博古通今,夯实基础,不断创新”。于己百在学术方面,既重视继承,更重视发扬,既重视整理,更重视提高。他的这种师古不泥,勇于创新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医理论研究、中医临床治疗之中,而且也体现在他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下面以其对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与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编写说明之。

1.对中医病因学的研究

(1)充实病因分类的内容:

于己百继承中医传统,结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观点,通过近20年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谈谈中西医结合》《振兴中华,发展祖国医学》等文章中认为传统病因分类的“三因”学说不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出外界的气候变化、精神刺激、劳倦饮食、创伤、虫兽伤等因是外来的致病因素应属外因范畴,而人体本身的精神活动和机体抵抗力的变化才是疾病发生的内因。疾病是邪气(外因)与正气(内因)相互斗争的反映。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及抗病御邪的能力;邪气是指侵犯人体的一切致病因素,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及精神情志等因素。他强调,虽然中医学中的“邪”包括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但细究之,可分为以下5个方面。

1)六淫:

即风、寒、暑、湿、燥、火。包括一切能够致人以病的异常气候变化、居处环境、地理条件,以及生物、物理、化学各种外在致病因素。有时也指内在的继发病因,如内风、内燥、内湿、内火、内寒等。

2)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的精神刺激。

3)内伤:

指因各种外在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导致的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的紊乱和失调。

4)外伤:

指各种创伤性疾病,如金刃、枪弹、虫兽、跌仆损伤等。

5)虫病:

是指体内的寄生虫病。

(2)提出继发病因的概念:

于己百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对中医病因病理的密切关系体会最深,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病因分类新观点的同时又提出了继发病因的概念。继发病因,即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因功能的失调、器质的损伤、代谢的障碍等所产生的阴阳、气血、津液、脏腑失调的病理现象和结果。这些现象和结果的出现,又可倒果为因,成为某些疾病的继发病因,不仅是人体内在的各种不同的综合性病理过程,而且都有其各自的特殊证候反映。这些名词,既是诊断概念,又含病因意义,细分之,其又可分为以下6种。

1)阳伤:

阳盛则热,阳虚则寒。

2)阴伤:

阴虚生内热,阴盛则寒凝水停,发生水饮、湿、痰诸证。

3)气伤:

可分气滞、气逆、气虚、气陷、气闭、气脱等。

4)血伤:

可分血热、血滞、血瘀、血虚、出血等。

5)食伤:

可分过饱、过饥、食积、肥甘、生冷、辛热、不洁等。

6)逸伤:

包括劳力、劳神、房劳等过度,以及过分安逸。

以上对于病因分类的的认识及继发病因概念的提出,是对中医传统病因分类方法和病因认识的充实和发展,对临床审证求因、探讨病因病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确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得到了甘肃省医疗界与全国中西医结合界的肯定和关注。

2.对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编写

于己百于1959年、1964年在甘肃省中医院参与举办甘肃省第一、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0年、1972年和1975年在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负责举办第三、四、五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亲自担任中医学基础、伤寒论、中医内科学等课程的讲授。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他在编写西医学习中医教材尤其是中医内科学教材时,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中西医研究成果,把中医内科辨证的主要方法归纳为热性病辨证和脏腑辨证两大部分,采取“以证带病,病中辨证,病证结合”的体例,内容系统、全面,形式新颖、条理,堪称中医学教材中的一株奇葩。

其中热性病辨证方法主要为包括现代医学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外感热病而设,以八纲辨证为纲,以六经、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基本方法,以病因、气血津液辨证为物质内容,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脏腑辨证方法则主要为除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外的所有内科疾病而设,以八纲辨证为纲,以脏腑辨证为基本方法,以病因、气血津液辨证为物质内容,审证求因,辨证论治。

具体内容上,分19章介绍了热性病,咳嗽、哮喘、痰饮、胸胁痛,恶心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胃脘痛,腹泻、便秘、腹痛,黄疸、臌胀、积聚等40余种病证的证治。各章按中医证候、西医疾病分别论述其“概说”“病因病理”与“辨证治疗”,在疾病举例中,列出了西医的常见病、多发病,分析其各自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和辨证治疗。如热性病为中医的病证,而其中就涵盖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肠伤寒、布氏杆菌病、白喉、疟疾等西医的疾病;恶心呕吐、呃逆、噎膈反胃、胃脘痛为中医的证候,与之相对应的有西医的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溃疡病、食管癌、胃癌等疾病。又如痹证分为风寒湿痹(内中又有风痹、寒痹、湿痹)、风湿热痹、肝肾阴虚痹与血瘀痰阻痹(内中又有血瘀痹、痰阻痹)等4种证候,与之相对应的西医疾病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大骨节病等。类风湿关节炎具体又可分成风寒湿痹型、肝肾阴虚型等辨治,风寒湿痹型宜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肝肾阴虚型宜用虎潜丸加减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