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针灸学基础
第一节 中医基本理论与针灸学
针灸学是祖国医药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中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要学好针灸必须学好中医学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临床实践来掌握运用其理论。
一、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是解释一切生理病理现象的根据。针灸治疗要得到满意的疗效,也必须掌握阴阳五行。古人在劳动实践中发现自然界一切事物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有着对立的两个方面。例如,白天和黑夜,冷和热,表和里,虚和实,湿和燥,强和弱……古人把它归于阴阳两个方面。阴阳学说就逐渐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以后古人称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味为阴;等等。在医学中人体的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亦不出阴阳变化的道理,在针灸上亦如此。针灸中的十二经脉就包括6条阳经、6条阴经。我们根据“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就可以知道取穴时选择阳经为主还是阴经为主了。再如,根据“阳实则外热,阳虚则外寒;阴实则内寒,阴虚则内热”的原则,了解疾病出现的寒热症状在内还是在外,确定是属于阴还是属于阳,然后再确定要取阳经还是阴经上的经穴为主进行治疗。
古人又发现,自然界最多见的是木、火、土、金、水等物质现象,称之为“五行”。古人往往又以木、火、土、金、水五行归类,结合阴阳学说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因为木可燃烧,故木能生火。因为任何东西被火燃烧后即变成灰土,故火能生土;因为任何金属皆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故土能生金;因为任何金属皆能熔化为液体,故金能生水;因为草木生长要水,故水能生木,从而得到五行相生学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从种植树木可以巩固河岸、路边以防止泥沙流失,故木能克土;土可以筑坝,阻挡洪水,故土能克水;因水能灭火,故水能克火;因火可将金属熔化,故火能克金;斧头是用金属做成的,可以劈木,故金能克木,从而得到五行相克的学说。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可用图2-1表示如下:
图2-1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古人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古人又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解释人体内脏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将五脏六腑配属五行,在医学上解释人体所有的生理病理现象。例如,肝、胆属木;心和小肠属火;脾和胃属土;肺和大肠属金;肾和膀胱属水。再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可知五脏六腑亦有相生相克关系。例如,肝、胆(属木)与心、小肠(属火)是相生关系;而与脾胃(属土)则相反,是相克关系。例如,肝脏患者往往食欲不振、腹痛、吐泻,也即肝病影响到脾,即木克土,其他类推。临床上如能掌握五行学说就能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当肝、胆(属木)有病时,我们可以直接治肝、胆,也可以“治其母”,根据五行理论水生木,肾和膀胱属水,故可治肾和膀胱;或“治其子”,木生火,心和小肠属火,故可治心和小肠。针灸上应用的治疗原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即五行学说在针灸治疗上的具体应用。十二经脉同样亦可用五行归类,配以五脏六腑。因而阴阳五行学说对于针灸临床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人又将复杂的生理现象,归属于五脏之中。例如,“心”不仅代表循环系统,同时还代表神经系统,即大脑,所谓“心主神”。“肾”不仅代表泌尿系统,同时还代表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故“肾”在中医中十分重要,所谓“肾为先天之本”。“脾”代表整个消化系统,所谓“脾主运化”。“肝”代表血液的贮藏和在全身的分身,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肺”代表呼吸系统。明确和掌握以上原理,对于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以上所介绍的阴阳五行学说在针灸学上的应用,仅仅是举其一二,其实际临床指导意义要大得多。
二、四诊、八纲
四诊、八纲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四诊,即指望、闻、问、切。八纲,即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临床上要用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把患者疾病进行八纲归类,然后来确定治疗方法。针灸治疗要取得满意的效果,首先诊断要正确,就要很好地掌握四诊、八纲中医诊断方法,如再结合西医“望、触、叩、听”和现代科学器械的检查,那么对疾病的诊断就更为满意了。
(一)四诊
1.望诊
就是医者用眼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以测知病情轻重和变化。例如,一般实证患者症状表现虽然严重,但神气尚好,就是正气未伤,针灸可用泻法,预后一般是良好的;相反,一些虚证患者,症状表现虽不严重,神气却萎靡不振,是正气衰疲的现象,针灸时可用补法,预后一般较差。再如“肥人多中风,瘦人多劳嗽”,在临床上也是屡见不鲜的。舌诊也属于中医望诊的一门专门技术,临床上很实用,此处不再细述。
2.闻诊
中医闻诊包括耳听和鼻嗅两个方面。例如,外感实证、热证患者,说起话来语音往往响亮,高声多语;反之,内伤虚证、寒证患者,说话往往低微,声低语少,有气无力。如患者口臭,说明胃中有热;大便有酸臭气,多是肠有积热;大便腥臭稀薄,多属肠寒症状。当我们见到患者询问病情时,即同时用耳听、鼻嗅,辨别病情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以确定针灸取穴及补泻手法。
3.问诊
通过与患者或其家属说话,了解病情,这对于疾病的确定和诊断很重要。问诊时,主要应问寒、热,出汗否,身体有无酸痛,大便情况,胃口好否,五官状况如何,以及是否有头痛、头昏等症状。
4.切诊
中医诊脉是一项专门技术,将在本书第三章详述。
这里只介绍与切诊有关的俞穴压诊法,这在针灸临床上是常用的:检查方法是用医者右手拇指紧贴于患者背部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部位,由上而下在各俞穴上施以适当压力,通过由上至下或由下至上推压,如患者诉某一俞穴有酸、重、胀、麻、痛等感觉时,说明患者疾病反映到此穴上来。就在此穴针灸,大都得到满意疗效。压诊法还可用于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二)八纲
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八纲的总纲,其概括意义甚广,关于经络、脏腑的全体诊察内容,统属于阴阳。表里是指病症部位的深浅。寒热、虚实是指病症的证候性质。疾病的性质从一定部位上反映出来,而部位和性质又是以经络脏腑为归属的。所以八纲辨证就是经络脏腑全身证候综合分析得到的概念;说明各种证候既有寒热、虚实性质的一半征象,又有经络、脏腑、表里部位上的不同特点。一般来说,对于阳证、表证、实证、热证,施行针灸时针刺要浅些,针量偏多些,少灸,手法以泻法为主,有的甚至需要用放血疗法;而阴证、里证、虚证、寒证,则针刺要深些,针量偏少些,多灸,手法以补法为主,或用留针法。
三、经络
(一)经络与针灸的关系
经络是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和奇经八脉的总称。
古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筋骨。通过经络运行可以调节阴阳,滋养筋骨,赖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当外邪侵犯人体时,如果遇上经气失常,正气虚弱不能抵抗外邪,病邪就会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侵入人体脏腑,使人生病。反之,邪气不太盛,体质又强壮,或病邪虽重,但能及时得到正确治疗,虽在经络的疾病也不一定传到脏腑。因而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用以归纳临床上所出现的复杂症状,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针灸学与经络的关系更为密切而重要。经络中又以十二经脉为主。
现代科学对十二经脉的看法:近几年来,很多学者对经络作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讲经络即是神经,因为针刺后的酸、重、胀、麻、痛等感觉均是刺激神经引起的;并且针刺感觉通路和神经通路有的地方也有一致性。特别是巴普洛夫学说传入我国以后,经络即神经学说风行一时,至今还有一些学者抱有此看法。有的说经络是血管,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即是在血管中运行。有的说经络即是皮肤表面一些传电良导点的连线。有的从胚胎发生学说来阐述经络……总之,众说不一,学派很多,但均不能用来完全解释经络现象。例如,针刺合谷能止下牙痛,却找不出其间有何神经联系,用神经学说就不能解释。在通常情况下,针刺要避开血管,如果血管是经络,又为什么要避开呢?用血管学说亦不能解释。现在中外很多学者已都认为经络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用现代科学去研究和发现经络。
(二)经络学说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
有人问,学了经络对于针灸临床到底有何帮助呢?我们说,如果不掌握经络,在临床上用针灸治疗效果就不满意,对疾病的很多证候也无法归纳理解,对数百个穴位及其规律也无法认识和寻找……而掌握了经络就可以使这些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迎刃而解,从而使针灸学习由难变易,由繁变简,经穴的规律也便于掌握和运用了。经络学说在针灸上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点:
1.本经通路,本经经穴主治
即凡是本经络所通过之处,也就是本经络上经穴所主治的部位。临床上常用的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法就是根据这一原则。例如,胃经所经过的部位有病,胃经上的经穴足三里都可治疗。
2.本经经穴主治本经疾病
即凡是本经上经穴都能治疗本经络所主治的疾病。因而我们只要记住经络主治的重点,经络上个别经穴的主治作用就迎刃而解了。例如,肺经主治的是呼吸系统的疾病,那么肺经上的个别穴位也都能主治呼吸系统的疾病了。
3.肘膝以下66个穴治全身疾病
即肘膝关节以下的66个要穴可以治疗该穴所属经络的一切病变。但是肘膝关节以上头、胸、腹部的经穴一般只能治局部的病变。例如,合谷在手部能治牙病和手病,而颊车在面部却只能治牙痛不能治手痛;支沟、阳陵泉分别在前臂和小腿可以治胸胁痛,但胸胁部经穴却不能治四肢部疾患。因而初学针灸的人只要很好地掌握肘膝关节以下的几十个要穴,临床上也能治疗很多疾病。这些经穴应用时非常方便,而且很安全,不易发生意外。
4.表里经穴相互治
即凡互为表里的两经经穴可兼治两经之病。例如,胃病除可用胃经上的足三里等穴治疗外,亦可配用脾经上的公孙、三阴交等穴,因为胃经和脾经互为表里。其他类推。十二经脉表里如下:胆经为表,肝经为里;胃经为表,脾经为里;小肠经为表,心经为里;大肠经为表,肺经为里;膀胱经为表,肾经为里;三焦经为表,心包经为里。
5.经脉名称提及的内脏,即是经络主治
从某一经脉的命名可约略知道该经脉主治重点,例如,肺经可治呼吸系统的疾患,其他依次类推。
(1)经络部位分布
手之掌侧,由胸走手。
前:手太阴肺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
后:手少阴心经。
手之背侧,从手走头。
前:手阳明大肠经。
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足之内侧,从足走腹(内踝上8寸以下,足太阴脾经在中,足厥阴肝经在前)。
前:足太阴脾经。
中:足厥阴肝经。
后:足少阴肾经。
足之外侧,从头走足。
前:足阳明胃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古人叙说人体正常站立时应该两手上举。足三阴经从足走腹,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符合阴升阳降规律。同时手足阳经均在身体外侧及背侧,手足阴经均在身体内侧及腹侧,胃经例外。
(2)十二经穴主治纲要
1)手三阴经穴皆主治胸部疾患。
A.手太阴肺经经穴主治喉、胸、肺疾病,以肺为主。
B.手少阴心经经穴主治胸、心部疾病及神志病,但以心部及神志病为主。
C.手厥阴心包经经穴主治胸、心、胃部疾病及神志病,但以心病和胃病为主。
2)手三阳经经穴皆治头部疾患。
A.手太阳小肠经经穴主治头、项、五官、神志病及发热病,但以治背侧的项肩疾患为主。
B.手少阳三焦经经穴主治头、面、五官、胸胁部疾患及发热病,但以治侧面、耳部疾患为主。
C.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主治头、面部五官及发热病,但以治正面的口、齿、面部及发热病为主。
3)足三阳经、足部经穴主治头、面、五官疾病,膝以下经穴主治身躯脏腑的疾病。
A.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眼、鼻、头、项、腰背、后阴部疾患及神志病和热病,而以治身体背部疾患为主。
B.足少阳经经穴主治头、面、五官、胸胁部疾病及热病,而以治身体侧面疾患为主。
C.足阳明胃经经穴主治头、面、五官疾病,神志病、肠胃病及发热病,而以治身体正面疾患及胃肠病为主。
4)足三阴经经穴皆治腹部内脏疾患。
A.足太阴脾经经穴以治胃肠疾病为主,其次是生殖、小便方面的疾患。
B.足厥阴肝经经穴以治生殖方面疾患为主,其次是小便及肠部的疾患。
C.足少阴肾经经穴主治生殖、小便方面的疾患及肠、肺的疾患。
(三)奇经八脉
一些复杂的内科病,特别是癌症,除了正经有病,奇经往往也有病;而且有很多肿瘤表现以奇经有病为主。所以临床上掌握奇经八脉的诊断与治疗,对切脉针灸治癌是很重要的。
1.督脉
(1)循行路径:
从尾骨下“长强”向后沿着脊柱内上行,至“风府”处入于脑,上行头顶,沿额、鼻柱至上齿。
(2)功能及主治:
督脉为“阳脉之海”,主治腰背、头脑病症,如头痛、项强、癫狂、惊痛、角弓反张、腰背痛等。
2.任脉
(1)循行路线:
起于少腹,从“会阴”向前沿腹、胸正中线直上,至“关元”,再上至咽喉,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到达目下。
(2)功能及主治:
任脉为“阴脉之海”,主治小腹部男女生殖器病症、疝气、肠胃病、胸腹腔肿瘤、白带、卵巢子宫癌等。
3.冲脉
(1)循行路线:
起于少腹内,出“气冲”,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旁上行,至胸中后分散。
(2)功能和主治:
冲脉为“血海”,与生殖和内分泌关系密切。
4.带脉
(1)循行路线:
起于季肋下,围绕胸腹一周。
(2)功能主治:
约束诸经脉,主治腰以下病症及瘫痪。
5.阳跷脉、阴跷脉
(1)循行路线
阳跷脉:足太阳脉分支,起于跟中,从外踝上行,经髋部、胁肋和肩胛部外侧,从面颊部至目内眦,上行入风池,从风府穴处入脑。
阴跷脉:足少阴分支,起于然谷之后(照海),经内踝,上沿大腿内侧进入阴部,再入循胸至缺盆,出于人迎之前,到颧部,属目内眦,与足太阳、阳跷脉合而上行。
(2)功能及主治:
关系到睡眠和运动。阴跷有病,下肢伸肌弛缓,屈肌紧张,足内翻。阳跷有病,下肢屈肌弛缓,伸肌紧张,足外翻。
6.阳维脉,阴维脉
(1)循行路线
阳维脉:起于足太阳膀胱经的金门穴,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胁肋至肩胛,循行于耳后及头侧。
阴维脉:起于下肢内侧之筑宾穴,沿大腿内侧上行进入小腹,通过胁肋、胸腔上至咽部廉泉穴。
(2)功能及主治:
联络阴阳经脉,起调节气血的作用。阳维联络阳经,阴维联络阴经。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四)经络理论在针灸治癌诊断上的运用
要诊断癌症离不开西医的方法,如检查食管癌都要通过X线片和食管涂片。这些诊断手段虽然比较明确可靠,但只能静态观察癌肿这一局部,对癌肿与全身的联系、机体的动态变化还不能反映。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癌肿不过是癌症在机体薄弱环节上的表现。人生了癌,就会引起全身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他们的肝、肾、心、血管等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些变化会随时反映到经络的病变上。针灸治癌前必须诊断出患者病变的经络,通过针灸调整经络的异常,激发体内抗癌力量,达到治疗目的。《黄帝内经》中说:“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所以在西医诊断的基础上,还须采用中医的切脉、耳穴、舌诊等配合诊断,以掌握动态变化。
1.按症归经 每条经络都会反映一定的症状,这在中医学上有系统的记载。据此,对于在体表的肿瘤,我们就根据肿块的位置有哪些经络通过,找出病变经络。例如,有个患者患左下肢小腿外侧皮肤癌,肿块部位有胃经、胆经通过,治疗时重用了调整胃经、胆经,以及表里经(脾经、肝经)和母子经(小肠经、膀胱经、大肠经)的穴位;同时配用了影响到其他内脏的经络,使胆经、胃经恢复正常,结果皮肤癌缩小和消失。对该例患者曾随访11年余,仍健在并任乡村邮递员工作。还有一患者患左乳癌,乳房属胃经,乳头属肝经。再结合患者症状:先有对侧右下腹部胀,随后左鼻塞,再有左乳房抽痛现象。右下腹与肝经、冲脉有关,鼻塞与肺经有关。治疗时用了调整这些病变经络的穴位和背部的反应点、色素点等。结果肿块消失,恢复劳动。
2.根据穴位的反应(压痛等)寻找病变经络 经络有了病变,相应的穴位也有反应。《黄帝内经》中谈到“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如子宫颈癌、子宫肿瘤患者,在三阴交、血海等穴就能找到压痛点。有个晚期贲门癌患者,进流汁都困难。经检查发现背部至阳、筋缩有压痛,说明督脉有病;同时肾俞、复溜也有明显压痛,并且左侧大于右侧,说明以左肾经病为主;另外,胸腹部中脘、中府压痛也明显,说明脾经、肺经也有病。找出这些病变经络,在不同阶段重点采用相应经络治疗,使经络病变恢复正常。经过半年治疗,患者贲门摄片,病变消失,恢复健康,曾随访11年一切正常。
3.根据经络部位阳性反应物——色素点、斑隆起、凹陷结节,寻找病变经络,配合诊断 有个晚期左侧肺癌患者,在鼻梁与眼睛间有一直径5~6cm的黑色素斑。肺主鼻,肾主黑色。说明虽然患者其他经络亦有病变,但以肺经、肾经为重点,因此在调整其他经络的同时,着重调整肺经、肾经。治疗一个阶段后,症状缓解,X线片示病灶有所好转,鼻部色素斑亦消退。
另外,有些晚期食管癌患者,往往可在背部相对部位脊柱两侧扪及米粒大小的阳性异常物,并有剧痛。针刺这些异常物,或根据它的位置取穴(如异常物在第5胸椎两侧或心俞穴上,说明心经有病变,须调整心经),可使患者疼痛、进食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
在治疗癌症时,我们还发现有的患者身上同时有良性肿瘤,以皮肤上较多。如肺癌、食管癌等胸腔肿瘤患者,在背部相应部位有较小的良性肿瘤发现,有的是黑痣或皮肤疣,小如针尖,大如蚕豆。在病情发展、肿瘤增大时,良性的肿瘤色泽新鲜,也有增大;如病情好转,病灶缩小时,痣和疣的颜色变暗,无光,表皮萎缩,缩小。这些痣和疣的部位给寻找病变经络提供了线索。
4.根据体表导电性能较好的点及部位寻找病变经络 病变的经络较容易传电,因而可以作为诊断的一种参考。有一位患中段食管癌的患者,检查时发现肘后及背部厥阴俞、脾俞、胃俞、大椎、身柱等穴容易导电,分析肘部属心经、肺经,大椎、身柱属督脉。调整肺经、心包经、胃经和督脉。治疗2个月后再手术,发现癌肿被包膜包围,与手术结合治疗,随访9年余,仍健在。
5.切脉 “血之隧道,气血应焉。”(《濒湖脉学》)通过切脉可以了解患者经脉病变,使用方便灵敏,能够动态而较细致地观察经络的变化,提高疗效。有个患者腹壁有大小7个肿块,经过超声、病理切片及扪诊检查,确诊为腹壁广泛性转移癌,但没有查清哪些内脏受影响。切脉中发现患者“关”“尺”脉涩,结合体征分析,说明患者中焦、下焦阻塞;同时右“关”脉弱无力,反映脾阳不足;此外“尺”脉沉、细,看来肾也受影响,这就补充了病情,为针刺取穴提供了方向。
四、脏腑
脏腑是临床上辨证论治的基础,脏腑功能的失调必然要反映于临床。因此,通过四诊(望、闻、问、切)辨明属于哪一脏腑的疾病,就是中医的诊法(表 2-1,表 2-2)。
表2-1 五脏虚证简表
续表
表2-2 五脏实证简表
续表
中医治疗学中的方剂学和药物学,都以脏腑病症为依据。根据方剂学和药物学的特点,临床按疾病的具体情况选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