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静脉营养调配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全静脉营养基础

营养摄取最理想的途径是胃肠道。胃肠道功能衰竭或喂养不足时,需考虑由消化道外途径(静脉)补充营养液以满足患者的需要。1962年,全静脉营养在临床应用中获得成功。全静脉营养是从腔静脉插管输入高渗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及维生素等患者所需的各种营养的一种方法,能使热量、氨基酸、电解质与维生素的补充达到较满意的程度,代替胃肠道补充营养,以维持组织的修复与机体生长的需要。但此法要求一定的设备条件,操作技术难度较大,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易发生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所以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全静脉营养与等渗氨基酸或葡萄糖输液疗法有所不同:输液进入血循环的途径不同,前者由深静脉进入,后者由周围静脉进入;前者供给热量较高,常称为静脉高营养,后者供应热量较低;前者可以长期应用以维持生命,高营养液连续滴注时间可达一个月至一年不等,后者则不然。

全静脉营养的能源物质最早是以葡萄糖为主,之后是麦芽糖、果糖、糖醇等。乳化脂肪的研究与应用为静脉营养提供了高能源物质,常用的植物油为棉籽油、大豆油或红花油。乳化脂肪体积小、热能高,可同时供给必需脂肪酸。全静脉营养中常使用氨基酸制剂提供适宜的蛋白质营养,包含适量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达到氨基酸平衡。氨基酸制剂分为水解蛋白注射液与结晶氨基酸混合液两种。为了保证静脉输注的氨基酸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同时输注糖类及乳化脂肪以满足热能需要。热氮比应为120∶1至200∶1才能使氨基酸最大限度地被利用,每日还应至少供给糖类100g(或者热能的20%来自糖类),以避免酮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