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 风
【概述】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郁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原因,以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而发病。临床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痰涎壅盛、口眼斜、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古人因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而数变之风邪相似,故名之为中风。中风的病因,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
名医案例
1.刘志明医案(1则)
案一:益气活血、祛痰化浊治疗中风
脑梗死气虚血瘀、痰浊互阻之中风中经络,以益气活血、祛痰化浊之剂收效。
个人信息:赵某,女,54岁。医案编号:1006Q0061。
初诊:2009年5月5日。
主诉: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3年。
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一直间断出现头晕,伴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利,无饮水呛咳,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曾查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症状时重时轻,近来自觉加重不缓解,头晕,左侧肢体麻木、沉重,行路不稳,纳食二便可。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
检查: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血压:130/85mmHg。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属气虚血瘀,痰浊互阻。
西医诊断:脑梗死(后遗症期),高脂血症,高血压3级(很高危组)。
治法:益气活血,祛痰化浊。
方药: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生黄芪18g,葛根15g,羌活10g,当归15g,生地15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5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15g,红花10g,石菖蒲10g,防风15g,细辛3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09年5月12日):患者服药后头晕,肢体麻木好转,仍有肢体活动不利,肢体乏力,其余无明显不适。守方加牛膝15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三诊(2009年5月19日):患者服药后,头晕,肢体麻木明显减轻,但易出汗,面部发热,其余无明显不适,舌苔淡红,脉弦细。治以益气敛汗,活血化瘀。升麻葛根汤加减。升麻10g,葛根15g,牛膝12g,柴胡12g,天麻10g,半夏9g,茯苓15g,枳壳10g,赤芍12g,白芍12g,生甘草6g,浮小麦30g,珍珠母30g,石菖蒲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服药后随访,头晕,左侧肢体麻木基本消失,活动自如,出汗亦有减少。
按:眩晕乃临床常见内科疑难病证,患者甚众,深受医家重视。历代医者对眩晕论述颇多,《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及“上气不足”、“髓海不足”等论述;河间崇风火,丹溪力倡痰,景岳独主虚;然归纳之无非风、火、痰、虚、瘀五端。本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平常操劳过度,耗伤气血,遂导致气虚血瘀,气虚则见头晕,血留经络,经脉失养,则见伴左侧肢体活动不利,麻木沉重,气虚血瘀,肢体失于濡养,则见行走不稳。气虚血瘀,无力推动水液运行,水液停留则成痰化浊。治疗采用补阳还五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黄芪、葛根益气固表实卫,生地滋肾阴,川芎,红花活血化瘀,石菖蒲化痰浊。经治疗后头晕、肢体麻木明显好转,三诊有汗出,活动后为甚,可知此种汗出是气虚不摄,给予益气敛汗之品,明显好转。
(整理:刘如秀 审阅:刘志明)
2.路志正医案(1则)
案一:清心化痰、柔肝息风治疗中风
脑梗死恢复期肝阳上亢、痰蒙清窍之中风,以清心化痰、柔肝息风收效。
个人信息:张某,男,52岁。
初诊:1983年5月4日。
主诉:右侧肢体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半年。
现病史:病起于去年11月9日,因工作疲劳,晚间觉舌强,2天后右侧肢体偏枯不用,伴失语,即到友谊医院住院,诊断脑梗死,经治疗20余天后肢体功能有所恢复,2个月后出院,出院后曾采用针灸、中药汤剂及安宫牛黄丸、麝香,并肌注维脑路通。至4月26日夜间3时许,突然抽搐,舌被咬破出血,当时血压160/120mmHg,经及时治疗病情缓解,其后睡眠时常右下肢抽搐。刻诊:右侧肢体偏枯不用,舌强语謇,心烦易怒,时作胸闷、心悸,汗出,痰多难咯,夜寐易惊,大便先干后溏有黏液、日1行,小便黄。
检查:面红目赤,表情淡漠,舌红绛、苔黄,脉弦劲有力。
中医诊断:中风,胸痹;属肝阳上亢,火升风动,气血逆乱,夹痰上蔽清窍、阻于经络。
西医诊断:高血压病,脑梗死恢复期,冠心病。
治法:清心化痰、柔肝息风。
方药:钩藤后下12g,蝉衣9g,桑叶6g,白芍12g,生地12g,黄芩6g,胆星3g,天竺黄3g,茯苓12g,枳壳4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g,怀牛膝12g,丹参12g,竹沥水兑服30ml。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配合针灸推拿、功能锻炼;忌恚怒,饮食宜清淡,忌辛辣烟酒。
二诊(1983年5月11日):进上药7剂,心烦易怒,面红升火,咳痰不爽诸症明显好转,唯夜卧手足蠕动,并有消渴之疾,舌质红,苔白而腻,脉沉弦而数。既见效机,当守方消息之,佐益肝肾之品。钩藤后下12g,蝉衣9g,桑叶6g,黑芝麻10g,生地12g,黄芩9g,胆南星3g,制首乌12g,茯苓12g,炒枳壳4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g,白芍12g。4剂,水煎服。
三诊(1983年5月18日):药后精神好,已无烦躁,面亦不红,汗出少,唯急躁时汗出,小便不黄,大便通畅、日1行。舌黯红、苔薄白微黄,脉左寸滑、关尺沉弦、结代。治以平肝息风,清心化痰,佐益肝肾。钩藤后下12g,蝉衣10g,杏仁后下9g,炒竹茹12g,半夏9g,黄芩9g,胆南星3g,地龙15g,旋覆花包9g,制首乌12g,怀牛膝12g,炒枳壳9g,竹沥水30ml分冲为引。7剂,水煎服。
四诊(1983年5月25日):近日症情较平稳,偶有急躁,易汗出,左眼发麻,下肢抽动减少,时作呃逆,痰量减少,较易咯出,大便不爽、不成形,排便需用开塞露。左脉沉弦小滑、右沉弦小数,舌质黯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血压110/80mmHg,心率120次/分。治以柔肝息风,滋养肝肾,佐以通络。①汤剂:蝉衣10g,桑叶6g,杏仁后下9g,半夏9g,茯苓12g,川芎6g,地龙15g,制首乌12g,枸杞子12g,白芍12g,炒苏子9g,牛膝12g,竹沥水30gml兑服为引。7剂,水煎服。②天麻粉10g,蝉衣12g,天竺黄9g,地龙15g,三七粉30g,广木香6g,白芍15g。共为细末,装胶囊,2g/次,2~3次/日,温开水送服。
五诊(1983年6月1日):药后病情稳定,诸症减轻,宗前方加减续服。予方药:炒桑枝12g,柴胡9g,黄芩10g,半夏9g,蝉衣9g,川芎6g,地龙15g,胆南星4.5g,白芍12g,炒苏子9g,牛膝12g,茯苓15g,竹沥汁分冲30ml。7剂,水煎服。
六诊(1983年6月9日):近日夜眠安静,右手肿胀见消,右上肢活动改善,言语不利,左眼睑不适,时有烦躁,二便正常。舌质略黯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微黄,脉左手滑小数、右手弦滑。血压110/70mmHg。治以镇肝息风、清心祛痰,佐以养血通络、滋补肝肾。予方药:钩藤后下15g,蝉衣9g,川芎6g,生地12g,黄芩12g,莲子肉12g,制首乌12g,山药15g,片姜黄10g,地龙15g,怀牛膝12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g,竹沥汁分冲30ml。6剂,水煎服。
七诊(1983年6月16日):进上药,诸症见缓,病情稳定,唯时有烦躁,言语不利,右手持物无力,舌质略黯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右脉仍弦滑,左脉沉弦小数。标邪已蠲,正虚当顾,仿黄芪桂枝五物汤意息之。予方药:生黄芪20g,当归10g,桑枝18g,白芍12g,赤芍12g,山甲珠先煎9g,地龙12g,片姜黄10g,麦冬12g,天竺黄6g,菖蒲10g,郁金9g,胆南星8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g。6~15剂,水煎服。随访:停药观察,3个月后告以康复。
按:本案患者年逾五旬,素体肝旺阳亢,时值秋冬,肺肾主令,机体当阳敛阴生,然素体阳亢则阴亏不藏;更因烦劳诱使阳气外张,心肝火旺,木火侮金,肺失清肃,炼液生痰,阳升风动,气血逆乱,遂致风火痰瘀上蔽清窍、阻于经络,发为中风而偏瘫、失语、神情淡漠。虽中风已半年,但病势未减,值春而阳升风动,再次急性发病,突发抽搐,血压骤升,面红目赤;痰热阻肺,则痰多难咯;痰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悸;痰热内扰、心胆不宁,则心烦易怒,夜寐不安、易于惊醒;大便先干后溏有黏液,系痰浊湿邪阻滞中州;小便黄乃心火下移小肠、膀胱;舌红绛、苔黄,脉弦劲有力,系热在厥阴、痰热内盛、肝阳亢盛之象。急当“实则泻其子”,治宜清心化痰、柔肝潜阳息风,仿羚角钩藤汤意加减。先后以钩藤、蝉衣、桑叶、黄芩,平肝息风、清热肃肺;胆南星、天竺黄、竹沥水、竹茹清心豁痰、定惊息风;茯苓、半夏、枳壳、杏仁、旋覆花,健脾运湿、降气化痰;白芍、生地、怀牛膝、黑芝麻、制首乌,滋补肝肾、引血下行;生龙骨、生牡蛎益阴潜阳、重镇安神;生地、丹参、地龙凉血活血、通络搜风。前法药用3周,烦躁抽搐、夜惊不安、面红目赤、痰多不爽诸症明显改善,病趋稳定。继以柔肝息风、滋养肝肾,佐以顺气化痰、活血通络,汤剂、散剂并用平调3周。偏瘫、语謇好转,病情稳定,标邪已蠲,正虚当顾,最后仿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意消息之。方中以生黄芪、当归、白芍补气血、濡筋脉;桑枝、姜黄、赤芍、山甲珠、地龙,活血化瘀、搜风通络;天竺黄、胆南星、菖蒲、郁金,清心化痰、通心开窍;麦冬养心阴,生龙骨、生牡蛎益肝肾、潜肝阳,合方补益气血、化痰活络,标本、虚实、五脏兼顾,共使元气充、痰热清、血瘀通、心肾交。中风病治疗全程分为初期(急性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共治近3个月而获显效。
(整理:杨凤珍、郑昭瀛 审阅:高荣林)
3.周绍华医案(2则)
案一:化痰解语法治疗中风失语
脑梗死痰热之中风中经络,以清热化痰、息风解语法收效。
个人信息:刘某,女,84岁。病历号:B94974医案编号:1024H0044。
初诊:2008年12月3日。
主诉:突发言语不利3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不利。15分钟后言语不利自行缓解,半小时后因再次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力弱而收入院。
查体:言语謇涩。舌红苔黄,脉沉细。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属痰热证。
西医诊断:脑梗死。
治法:清热化痰,息风解语。
方药:涤痰汤合菖蒲郁金汤。橘红10g,茯神30g,胆南星10g,竹茹10g,人工牛黄1g,黄芩10g,白附子10g,僵蚕10g,石菖蒲10g,郁金10g,枳实10g,甘草10g,天麻10g,法半夏10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中成药:牛黄清心丸,每次1丸,每日两次。
二诊:患者右手力弱稍缓解,言语謇涩同前,夜尿多。舌淡黯,苔薄白,中间黄润,脉沉。治以息风解语,活血通络,佐以补气固肾。解语丹和缩泉丸加减化裁。白附子10g,僵蚕10g,郁金10g,石菖蒲10g,天麻10g,川芎10g,人工牛黄1g(冲服),当归12g,党参15g,益智仁12g,覆盆子12g,附子10g(先煎),桑螵蛸12g。7剂,水煎服,2次/日。
三诊:患者言语不利及右手力弱明显好转,夜尿多同前。舌黯苔黄少津,脉沉。上方加减。白附子10g,僵蚕10g,郁金10g,石菖蒲10g,天麻10g,川芎10g,人工牛黄1g(冲服),当归12g,党参15g,益智仁12g,覆盆子12g,附子10g(冲服),桑螵蛸12g,胆星10g,鹿角霜30g。
按:该患者突发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症状,神志尚清,属风中经络。结合舌红苔黄,脉沉细,属痰热之象。辨为中风中经络之痰热证。痰邪为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伏于一侧肢体则偏身活动不利,水液不归正化,泛溢肌表则见面目浮肿,痰热熏蒸于舌,则见舌红苔黄,“诸脉得沉,当责有”脉象沉细,亦是印证。首诊选用涤痰汤加减合用牛黄清心丸清热化痰。方中茯神、甘草补心益脾而泻火,陈皮、南星、半夏利热燥而祛痰,竹茹清燥开郁,枳实破痰利膈,菖蒲、郁金开窍通心,白附子、僵蚕、天麻息风化痰止痉,诸药合用使痰消火降,经脉通利而肢和舌柔。二诊舌淡黯苔薄白中间黄润,脉沉,乃热渐去、痰渐清之象,苦寒不免伤阳,故治疗加减上除息风解语、活血通络外,佐以扶阳固本,解语丹为主加减,三诊舌苔黄少津,乃邪祛正气渐复之象,故上方加胆星、鹿角霜巩固治疗。
(整理:洪霞 审阅:毛丽军)
案二:滋阴潜阳、化痰通络治疗中风
脑梗死肝肾阴虚、夹风夹痰中风中经络,以滋阴潜阳、化痰通络之剂收效。
个人信息:王某,女,80岁。医案编号:0115488。
初诊:2008年12月17日。
主诉:左上肢麻木力弱、头晕20天。
现病史:患者于2008年11月2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1小时后缓解,次日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不能站立,左上肢麻木持物不稳,左下肢力弱,走路左偏。
检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左沉细,右弦细。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属肝肾阴虚,夹风夹痰。
西医诊断:脑梗死,高血压。
治法:滋阴潜阳,化痰通络。
方药:方选镇肝熄风汤加减。川牛膝15g,麦冬12g,天冬12g,醋龟板30g(先煎),白菊花12g,炙杷叶10g,胆南星10g,青蒿15g,牡丹皮10g,黄芩12g,当归12g,赤芍12g,桑枝30g,羌活12g,草决明15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地龙10g。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2008年12月24日):头晕、头痛缓解,能自己行走,左侧肢体麻木好转。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细。上方去炙杷叶10g,胆南星,加用知母10g清虚热。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用。
按:患者为老年女性,肝肾阴虚日久,阴不制阳,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故见头晕,风性走窜,风邪走窜四肢加之阴虚血少,筋脉失去濡养,则见肢体麻木,本病阴虚为本,风动为标,治以滋阴潜阳为主,方选镇肝熄风汤,既可息风止晕,又可滋阴息风,使筋脉得养。阴虚生内热,热炼液为痰,痰堵咽喉,机窍不利,结合舌红,苔薄黄,考虑痰热的存在,加用枇杷叶化痰以利机窍,胆南星清热化痰镇惊,青蒿、丹皮、黄芩清在血分之热,患者证见肢体麻木、力弱,予桑枝、羌活、地龙活血通络以利关节。标本兼治,服药1周后效果显著,诸症缓解,无咳嗽,咳痰,故去炙杷叶、胆南星,加知母加强滋阴之力。全方共奏滋阴潜阳,化痰通络作用。
(整理:洪霞 审阅:毛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