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艾滋病已经成为影响妇女和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据统计,2016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有367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从全球来看,15~24岁年轻女性艾滋病感染比例占到新发感染的20%。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少女和年轻妇女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概率是同龄男性的数倍。女性感染者的增加无疑对艾滋病母婴传播造成很大的疾病负担。艾滋病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约90%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获得。因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是保护儿童免遭艾滋病侵害、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50.1万人。其中,全国艾滋病疫情保持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和人群流行较高。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的增加,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会快速增加。截至2015年底,我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分娩的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接受了抗病毒用药、安全分娩和人工喂养等综合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时的34.8%下降到2016年的5.7%。仅2014年,就避免了约1240名儿童感染艾滋病,有效保护了妇女儿童健康,为我国实现“零新发艾滋病感染病例”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要“消除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流行病”。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迈向零感染”的关键举措,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目标。2015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古巴成为第一个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的国家。2016年,泰国成为第一个通过消除认证的亚洲国家。实现消除艾滋病儿童感染及先天梅毒目标也成为我国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目标。
尽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在我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管理人员对艾滋病母婴传播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仍较为欠缺。为了使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掌握相关基本知识要点,增强实施操作能力,特组织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咨询、检测、治疗、预防和关怀等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和信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本书作为实际工作指导和培训参考教材。随着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的进展,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第1版)中的技术要点和服务要素等相关部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本书重点详细介绍目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各环节的知识要点、操作规范和步骤等,内容包括艾滋病母婴传播流行状况与预防,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咨询与检测服务,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新生儿的管理,妇女、小儿艾滋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干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关怀与支持(PMTCT+),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伦理问题,健康教育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实验室检测技术。希望本书成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实施指南和实用技术指导工具。
随着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与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在诊断、治疗、预防知识和管理规范等方面均会有较大的更新和完善,另外,由于我们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方面的认识和经验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书的质量,以供再版时修改,因而诚恳地希望各位读者、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教,以利于我们在今后的编写中加以补充和修正。本书是由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组织编写,在此,对参加编写人员的辛勤工作和对本书编写给予支持的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编 王临虹
2017年10月